※ [本文轉錄自 lesbian 看板 #1MvEfJaA ]
作者: brosquay (farfaraway) 看板: lesbian
標題: [話題] 因為愛你 編劇的訪談
時間: Sun Mar 13 12:19:28 2016
看完期待已久的因為愛你,深深覺得真是部很棒的電影啊
已經好久沒有一部電影是看完後會很激動
想去把相關的資料都找來看,然後想和朋友一直討論的了
找到編劇 Nagy的訪問,想說就稍微整理放上來好了
卻沒想到竟很認真的翻譯完 囧
原文連結在此,有照片(編劇似乎是個帥踢?)
http://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6/01/phyllis-nagy-carol-interview
Rooney Mara Reminds Carol Screenwriter Phyllis Nagy of
Her Friend, Patricia Highsmith.
魯妮讓編劇回憶起好友Highsmith
Nage花了20年的時間改編小說,並且要抗拒電影的邏輯
約30年前,當時Nagy想找 Highsmith來寫個東西,合作不成,
兩人卻因此結識成好朋友,後來 nagy搬到倫敦成為劇作家,
而highsmith則是在歐洲退休了。
(註:維基百科說 highsmith 1995過世,她是個很難搞的人,
晚年一個人和貓住在瑞士。但她對後進作家特別好。塩的代價,
基本上是她的半自傳小說。Rooney演的角色就是小說家自己的化身)
問:我一直覺得好萊塢把Highsmith那種冷靜幾乎無情的散文改成很華麗的愛情電影,
感到好笑。你的想法?
這是部很美的電影,鏡頭都很美。但主題卻不美。她們的愛情在城市屋頂下
汽車旅館和律師辦公室展開的
問:這真是我喜歡的原因。你讓史詩般的愛情故事在律師樓建立!
(笑)可以當影片的標語了
問:怎麼開始拍的?
大概是Pat (Pat就是Patricia Highsmith) 死後幾年。那時我才稍微讀了
這小說,剛好有個製片來找我。我想,好,是時候了。我不想當導演,也只想改
編作品就好。大概1997年初稿就完成了
問:所以比天才雷普利還早完成改編?
是的。不過,當時真的沒什麼電影以兩個女人當主角的。布蘭琪也還沒成名。
這中間我們工作的方式,是斷斷續續在進行的。找到布蘭琪後,開始有進展。
2013年找到Todd (導演)和魯妮,才真的做起來,但一切還是很不確定。
問:這麼長的過程,你一定遇到很多不同的觀點吧
最大的挑戰,是時代設定。有人認為要用當代的觀點,氣份,對話,行為模式
另一個是,要堅持反對,讓其中一個女人有感到女同性慾的負罪感。Pat是
罪惡感女王,但她的原著塩的代價,卻完全沒有這個。
問:的確以Highsmith而言,這真的是本比較快樂的書了
相對而言是。很多人想這麼來詮釋這本書,也因此有一種被害妄想。但絕對不是
這個啊。好幾次我都覺得我們快走進這個陷阱了,還好Todd來了,我知道我們
安全了。
問: Todd的貢獻?
也是因為我做了20年,這時間太長了,變成有點在符合別人的期待。但Todd改變
這點。Todd鼓勵我去發展,讓愛情故事可以用次文本的方式發展。有趣的是,
對白很多,而且和小說非常不一樣,卻沒有人發現!
問:但我感覺電影十分忠於原著精神
那正是改編要做到的。我們試著拍部電影,不是大聲嚷嚷我的身份。不要用什麼
比喻來傳達情感深度。我想,電視興起後,我們太習慣只看表面,還有感官刺激。
還不止是對暴力的口味,而是人們習慣以大動作來宣示。
問:為了清楚表達,甚至有點卡通化了
這其中有清楚的表達也有過度解釋。因為愛你是部情緒很深的電影,但不感傷。
它帶領觀眾去體會初戀的奇特的內心悸動。
問:你成功了。就從魯妮拾起手套那刻起
皮手套是highsmith原著沒有的!但沒有人記得,所以還好。
問:是的,和小說很不一樣,但電影很忠於原著
大部份的劇本改編只是在適應電影的邏輯。卻和我們生活中複雜的種種,完全沒關係。
我不是那種編劇,pat也不會是。我不需要解釋為什麼Carol做出她的決定,而影片也
夠清楚了。
問:看到魯妮和凱特終於演活了劇本,感覺是什麼?
凱特是我見過最聰明的演員,魯妮也是,但看到她們一起演戲真的太迷人了,因為她們
是那麼不一樣。對於影片也是很棒的。凱特會來和我討論,為什麼角色這麼發展。
她很敬業又用功。其他的演員也是的。大家都有劇場的背景。和劇本的關係也和
其他媒體的演員不同。
問:你會驚訝魯妮的演譯嗎?
電影確定可以拍的時候,她就參與了。很巧的是,她真的有些地方很像Pat
問:真假?怎麼說
在動靜之間的舉手投足,尤其是很像pat年輕時。明顯的,Therese的對話就是Pat
但我會在腦中聽到她的聲音,然後想她會這麼說
問:為什麼會認為Highsmith和這片有關關?而她的作品可以改成電影?
我想是最近幾年。天才雷普利那時。我想她會很開心的。1995年她過世,大家又開
始對她的作品感興趣,也是因為大部份是驚悚小說。但其實不是驚悚,而是心碎。
最成功的改編是希區考克的火車怪客,算是有點接近了,但即使如此,Pat也不喜歡
因為重點並不是謀殺,而是破碎的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