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大學觀念和國中觀念的衝突

作者: kiyounin (杏仁)   2018-11-04 04:18:30
原本的討論文沒有提到歷史的部分,
這裏就我個人的理解大概提一下我的想法。
歷史這科教學重點已經不是放在「細節的記憶」上,
重要的是一個事件的起因,
以及它對於整個歷史發展的後續影響。
(尤其國中所教的又會更簡化)
回到中法戰爭這件事情來看,
重要的影響是
1. 清朝放棄了對越南(安南)的宗主權,
一步一步的失去以前天朝上國的地位。
2. 加深清朝對於台灣的重視,促使台灣建省。
這就是原PO提到所謂政治上的失敗。
其餘那些細節的琢磨是比較沒有意義的。
如果是學生對原PO就這點提出質疑的話可以稍微提醒學生一下,
就知識的了解層面深究這些是好的,
但就考試準備的面向幫助不大。
另外講到到底誰贏了這件事,
運動比賽,或者剪刀石頭布,都有明確的規則決定誰是勝者。
但戰爭這種東西比較複雜。
A跟B兩國交戰
一種是直接把對方老家掀翻,
另一種狀況是打一打開啟協商和談。
雙方各自提出條件並交涉,
這種時候通常會有一方佔主導地位(通常是前面戰爭時具有優勢的一方),
假設是A國,
A提出條件,B自己衡量,
B認為自己勝算很低,
那麼只能接受對方提出的要求。
不然繼續再打下去可能失去的只會更多。
中法戰爭,看起來清朝在台灣這塊軍事佔上風,雙方協議停戰。
但和約的內容是清朝吃虧(失去了藩屬國)。
如果清朝是戰勝國,為什麼要接受這種明顯對自己不利的和約結果?
這裏可以合理推測清朝方認為如果繼續打下去,贏的機會不大。
所以犧牲安南利益換取和平。
也就是說,表面上看起來清朝是戰勝國,但那是一種外交權衡下的結果。
清朝末年這麼多對外戰爭都是被壓著打,
甚至首都都被攻陷。
對於列強而言,他們如果卯足全力,完全有可能把清朝滅掉。
但沒有一個國家選擇這樣做。
清朝與列強的相處方式是,
1. 對清朝提要求
2. 被拒絕
3. 出兵揍清朝人
4. 打一打停手,再度提出各種要求
5. 簽訂和約
選擇留著清朝政府有很多面向的考量,
其中一是滅了這麼大的國家,統治這塊土地上的臣民可能還有很多麻煩與阻礙。
二是可能要花費更多的軍費與人力,但是外國想要的利益不需要滅掉清朝就能得到(只要
清朝政府乖乖聽話就好了)。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面我認為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法國選擇繼續打,應該也可以達到軍事全面佔上風的程度。
但是現在清朝願意給法國他們想要的利益(安南),
所以就沒有必要再繼續。
那就情勢上來講,
到底誰是勝者?
所以我覺得原PO原本的想法、學生講義和原PO查到網路上的說法是對於勝利的定義不同而
已。
原PO認為的勝利,我猜大概是課本上都會提到說法軍進攻台灣受阻,退到澎湖,單就這場
戰役的軍事面來講清朝略勝。
學生講義上認為的戰敗,是因為最後清朝還是跟法國簽了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實際情勢上
來講法國佔上風。
原PO查到的說法,
「軍事上的勝利、政治上的失敗」是最精確的去敘述這個事件結果的一個說法。
而考試應該是不會問你說某戰爭誰贏誰輸這種問題才對XDD
以上個人淺見,供原PO參考。
作者: marra (Marra)   2018-11-04 04:19:00
哇!原原po真是拋磚引玉啊!!!
作者: zealeliot (努力奮鬥救身材)   2018-11-04 08:29:00
推這篇
作者: GraceMa (GraceMa)   2018-11-04 10:04:00
感謝!!
作者: shyfox (我玩文明我砍樹)   2018-11-04 23:39:00
歷史系?拋磚引玉+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