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設學校、位處偏鄉 「淹水」私校最大致

作者: cradredtade (☆☆☆☆☆☆☆)   2017-12-28 13:42:43
106學年度共有19所私立大專新生註冊率未達6成,大都集中在中南部的私立技專院校,除2所教會學校較特殊外,其餘17所學校大致有2至3個共同點,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分析,分別是「新設學校」、「位於偏鄉」和「對教職員和學生不友善」,這3者就是最大的致命傷。
尤榮輝指出,學生在選校時,通常都是「先念普通大學、再念科大」,而且「先公立、後私立」,加上私立科大本身數量多,相對競爭也較激烈,因此大部分落在後段班的學校,都是技職體系。另外,位於中南部的學校,註冊率也會偏低。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也表示,新設或偏遠的學校,確實比較吃虧,「技專校院」和「冷門科系」也都是關鍵因素,包含因素越多的學校,註冊率就越慘。他說,技職學校較弱勢,因為畢竟大家還是認為,相較一般大學,技職屬於次等大學,很多技職私校都是慘澹經營。
陳振貴分析,少子化浪潮下,學生數整體下降,但除了台東專科學校,國立大學的整體註冊率仍偏高。他認為,公立學校也應等額減招,或比照高中職「一比一」減招,將這次全校註冊率公布,「作為警戒點」。
「有些體質不好的大學,本來就不認真辦學」,尤榮輝舉例,南榮、遠東、開南這些老牌大學會出問題,本身就要檢討,辦學是否出了問題,像是南榮就曾發生「校長疑似賣學歷」事件,才會陷入這樣的困境。
尤榮輝說,他也經常接到和春、南榮、遠東等學校老師的投訴個案,指學校很多規章都是在剝削老師,對老師很苛刻,以「營利」心態在辦學,「對教職員不友善的學校,也不會對學生友善」,口碑不好,自然招生就不好。
尤榮輝說,全國私校工會肯定教育部進一步公開關鍵校務資訊,讓學生和家長更能分辨學校辦學的良劣,這樣一來,雖會加速後段學校停招,但有益整體高教發展。不過,停辦的學校可轉型,學生可轉學,唯獨教職員面臨失業問題,目前政府的配套措施仍嫌不足,期待教育部能提出更完善的配套措施以保障教職員工作權,例如可以補助經費培養教職員第二專長、建構介聘媒合平台,或者可以利用私校離退人力解決偏鄉缺乏師資問題等。
除關鍵的註冊率外,尤榮輝也建議教育部,可進一步公告其它更關資訊:如實際開授選修課程數(而不是帳面上的人數),各系平均上課人數,轉學人數,教師離職和退休人數,各校編制外的專案教師和專技教師人數,校務會議記錄,董事會議記錄等,都是更關鍵的資訊。
教育部這次也公布學校財務狀況,陳振貴說,「公立學校可用資金」指的是學校的「口袋」深度還有多深;另一個是「學雜費收入占總收入之比率」,如果是6、7成還算健康,7成以上不太健康,8成以上就有點嚴重;至於「負債占總資產比率」,陳振貴說,如果在10%以下,都還算健康。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89924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