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hiyanbbs (hohiyan)》之銘言:
: 不論政治 先就經濟實際方面來說
: 1. 台北直飛的航點 很多人一樣到香港、上海轉機,通常外站發的票比較便宜,所以
: 中國的航空自己國內飛貴,但放給台灣香港東南亞轉機的便宜
中國的 CA, MU, CZ, HU 自己就殺得一塌糊塗,
例如: 上海(東航 hub)/北京(國航 hub)/成都飛美西最便宜(淡季USD 5xx)就是南航經廣州轉機或美籍 UA/DL 直飛. 國泰甚至東南亞航空並不一定要跟進.
若跨太平洋直飛都能殺到 $500 - 700 來回. 那轉機要殺到多少才能吸引客人且盈利 ?
: 2. 香港跟台灣500mi,巴黎CDG跟阿姆斯特丹才248mi,所以距離近,只要策略對了還是有
: 機會在夾縫中生存建立樞紐機場
: 3. 桃機現在算開始有準樞紐的感覺,來轉機的人明顯增加,但主要做東南亞、北美的生意,
: 所謂樞紐就是要轉哪裡都很方便才叫樞紐,台灣現在吃不太到中國每年1300萬非台港澳
: 入境遊客的生意,外國人大都選擇東京首爾香港轉,台灣常常羨慕國泰紐約5 daily這
: 種頻率,這就是通吃中國、東南亞以及南亞轉機客的結果,很明顯台灣在只能吃到
: 東南亞這一小塊,只能說是半個樞紐
: 4. 當初桃機飛中國的航點其實比香港多,更大勝首爾東京,畢竟桃機相對來說比較居中心,
: 所以東北、華南、甚至新疆都有飛到,所以當初如果拼一下其實樞紐機場很有機會
香港國泰目前面臨中國轉機客下滑危機
近年中國籍航空開闢大量中國一二線城市國際直飛航線 (感謝 787 & A330)
美籍 UA/AA/US 除了繼續開闢一線城市直飛航點,也陸續加入二線城市(e.g. HGH,XIY)直飛戰局. 韓籍 Korean & Asiana 也是大量滲透一二線城市做中轉生意
加上中國籍 CA,CZ,MU,HU 掀起的價格戰. 尤其是跨太平洋線, 連UA/ANA,AA/JL,AC,DL都硬著頭皮狂殺價
從中國經香港甚至台北中轉歐美不僅更費時, 連價格都不見得有吸引力.
就算中國籍或美籍航空服務較弱, 多數經濟艙轉機客不會因某航空服務特別好付更多錢並
繞遠路. 商務旅客也會以飛行時間為首選.
現在中國或外籍航空都已經飛較低座位成本的 787 A330 營運歐美澳 long-thin route.
台港地理位置偏南, 對於中國華中以北轉機歐美相對差很多.
低利潤時代削價競爭就算滿載也不見得能獲利.
現在台港做中國轉機客已無先天優勢. 雖然旅客多多益善, 但更要掌握能獲利的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