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男友希望我減肥..

作者: Dialysis (           )   2014-01-11 12:06:29
: 另外,所謂的健康、BMI只是所謂專業的人制訂一個標準來規訓每個人,
: 身材在所謂的健康標準內,心理的健康呢?
BMI的標準不是用坐地喊價的,是透過實際觀察歸納而來的
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volume_indx=308&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7208
縮:http://goo.gl/mAFZhN
當BMI值=18.5-22.9 kg/m2 時,台灣民眾的所有原因死亡率風險並未增加,但當BMI值超
過25時,數值每增加1單位,相對所有原因死亡率風險(relative mortality risk from
all causes)便增加9%。以國際疾病分類(ICD-9)項目進行之病因分析結果發現,因肥
胖而導致之額外死亡佔台灣所有死因的8.6%。
(原文女生,BMI 26.6)
可惜了一篇認真的回文,因為這句話被打了折扣...
作者: otina (otina)   2014-01-11 12:09:00
BMI不準啊...不然就不會有泡芙人這種名詞了
作者: reneeviolet (態度決定高度)   2014-01-11 12:09:00
尊重專業準沒錯!
作者: reneeviolet (態度決定高度)   2014-01-11 12:10:00
各種疾病罹患率、死亡率 與 BMI 之間是J型相關過高與過低均不好
作者: reneeviolet (態度決定高度)   2014-01-11 12:11:00
但是,也有研究顯示亞洲人身體質量指數在23~24.9時發生糖尿病、高血壓的機率相當於歐美人身體質量指數在
作者: reneeviolet (態度決定高度)   2014-01-11 12:12:00
25~29.9時,順便幫補「肥胖定義與肥胖流行病學」http://tinyurl.com/c7whfe2
作者: reneeviolet (態度決定高度)   2014-01-11 12:13:00
當然若能配合體脂率與健康條件一起看比較保險
作者: reneeviolet (態度決定高度)   2014-01-11 12:16:00
嗯....啊就代謝性疾病高危險群啊 XDD
作者: jeropro1 (可樂)   2014-01-11 12:33:00
很多人都說 BMI不準阿 體重機不準阿 真不知道什麼才叫準
作者: pusufu (不蘇鬍˙灬˙)   2014-01-11 12:48:00
找藉口開脫 用嘴術洗腦最準
作者: otina (otina)   2014-01-11 12:51:00
因為要搭配體脂啊...很多人看不出來有這麼重.
作者: akiyamatt (aki)   2014-01-11 12:54:00
o大不知道BMI僅不適用在幼童,孕婦和運動員身上嗎??
作者: moonsky2003   2014-01-11 12:55:00
愛吃油炸又不愛運動 這體脂一定...
作者: calllmedady (...)   2014-01-11 12:55:00
對於當你體脂特別高或特別低 BMI或許不準啦......
作者: akiyamatt (aki)   2014-01-11 12:55:00
更何況台灣體適能東亞墊底,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根本少之
作者: steven211 (默)   2014-01-11 12:56:00
出巡了
作者: calllmedady (...)   2014-01-11 12:56:00
但對於正常人來說 BMI參考價值很高啊 -.-
作者: akiyamatt (aki)   2014-01-11 12:56:00
又少;光學生長跑的成績就被日本電到爆...
作者: steven211 (默)   2014-01-11 12:58:00
搭配體脂肪率一起看阿 有人很瘦50 但也不代表就很健康
作者: ooyy5566 (繼續潛藏)   2014-01-11 16:55:00
那位小姐說數據都是假的 感覺才是真的
作者: aliceeeeee (aliceeeeee)   2014-01-11 17:57:00
其實不用那麼嚴格 根據nejm針對亞洲人大型研究
作者: aliceeeeee (aliceeeeee)   2014-01-11 17:58:00
BMI22.6-27.5死亡率才是最低 原文http://www.nejm.org
作者: aliceeeeee (aliceeeeee)   2014-01-11 17:59:00
doi/full/10.1056/NEJMoa1010679
作者: aliceeeeee (aliceeeeee)   2014-01-11 18:01:00
中文內容 "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作者: aliceeeeee (aliceeeeee)   2014-01-11 18:07:00
bmi值在22-27之間死亡風險最低 "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作者: reneeviolet (態度決定高度)   2014-01-11 18:30:00
死亡率跟罹病率是兩件事。
作者: aliceeeeee (aliceeeeee)   2014-01-11 19:17:00
我們通常先比較存活率 存活率差不多再比較生活品質請問你所謂的罹病率指的是什麼?
作者: aliceeeeee (aliceeeeee)   2014-01-11 19:23:00
原文中BMI低者 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上升
作者: ooxx0203 (桃園藤木直人)   2014-01-12 18:35:00
首先對於健康規訓的論述可以先看看傅科 在者這種罹病機率
作者: ooxx0203 (桃園藤木直人)   2014-01-12 18:37:00
X什麼的 也是用小部分的人體實驗觀察而成的 他沒辦法窮
作者: ooxx0203 (桃園藤木直人)   2014-01-12 18:38:00
所有情況 沒必要俸為圭臬 參考即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