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之銘言:
簡單說一些個人看法,不一定正確,謹供參考。
: 《相應菩提道次第綱要》研習課程
: 正確之菩提道次第,是「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依次的證得正覺、離貪、慈悲喜捨、解
: 脫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菩提道是指成佛之道,那麼阿羅漢解脫者是不可能再修成佛的。
: .
: 佛陀教說的解脫分兩階段:是先見緣起法,得明、斷無明,成就慧解脫;後修聖道,離貪
: 、瞋,具足慈悲喜捨,成就解脫及三藐三菩提。
依照阿含,解脫不會分兩階段,阿含所謂解脫就是證阿羅漢。
慧觀觀智的第二觀智就已見緣起法,接下來的觀智是三法印智(審察遍知智、思惟智)。
在三法印智,修行者會對一切緣起法生起無常、苦、無我的見解,但還不是解脫!
所以上述「先見緣起法,得明、斷無明,成就慧解脫」的說法,
可能是將第三觀智誤以為是慧解脫!
而所謂「後修聖道,離貪、瞋,具足慈悲喜捨,成就解脫及三藐三菩提」
可能是在第四觀智生滅隨觀智,轉向修大乘的覺性,而將觀染誤以為是三藐三菩提。
隨佛禪師很努力的想統一大小乘的修行次第,但可能在教理與修行上都尚未清楚。
我認為,根本上大乘修行就沒真正證到涅槃解脫,所以大乘才自稱是證「無住涅槃」。
所謂無住涅槃,是指大乘自以為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境界。
這種境界就是在第四觀智證知諸行生滅時,不再繼續觀察生滅,而轉向尋覓覺性(佛性),
而走向了不同於原始佛說的修行道路─在上座部教法中是沒有佛性這種觀念!
隨佛禪師可能因為想要會通大小乘,所以產生了這種誤解。
不過隨佛禪師對於成就解脫及三藐三菩提的誤解,其實也是大乘教法的誤解。
所以隨佛禪師才會認為這樣就已經是三藐三菩提的解脫(正是大乘境界的解脫誤解),
由此大乘境界再反推小乘境界,隨佛禪師才會認為前面已證的第三觀智是小乘慧解脫。
總之,隨佛禪師的教法判定是有誤的,可能是受到大乘誤解影響所導致!
: .
: 佛陀教導的聖果典範有兩種:一是無師自覺的佛陀,二是聞法正覺的聲聞阿羅漢。兩者的
: 修證都是成就正覺、離貪、慈悲喜捨、解脫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兩者的差別,是佛陀
: 是無師自覺「十二緣起法」,阿羅漢是依佛學習「十二緣起法」。
佛陀在經中曾自述祂證悟解脫的那夜,初夜證宿命通而了知自己前世種種宿命,
中夜證天眼通而了知眾生種種生死流轉,所以祂可能是在觀察自己與眾生的生死因緣,
而證悟解脫,這是在沒有老師教導解脫法下的自然發生過程,據說辟支佛也這樣。
因為沒人教導,不知道觀無常苦無我,所以才會在觀生死緣起下發現解脫之道。
但其實解脫並不一定要從觀生死緣起著手,只要看阿含或南傳經典。
四念處的各種觀法都可以解脫,甚至觀聖諦或覺支也可以解脫。
阿含與南傳佛經記載了許多聲聞解脫者都不是觀十二緣起而解脫!
至於為什麼隨佛禪師會誤以為要觀十二緣起才可以解脫?
可能因為隨佛禪師將第三觀智誤以為是慧解脫,
所以將必經的第二觀智認為是必修的十二緣起法。
: .
: 菩提道的教乘: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道」。
: .
: 十結、四種聲聞果,都是出自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的編造。小乘、中乘、大乘、
: 佛乘的分別及差異,也是源自《舍利弗阿毘曇論》編造的聲聞人、緣覺人、菩薩人、正覺
: 人。這些悖離古老經法的論義,造成佛教學人的修證紊亂及學派對立,無益於佛教的正常
: 開展。
: .
可能因為隨佛禪師只證到第四觀智的明覺境界,就以為是證得三藐三菩提的解脫,
可在尚未證果的第四觀智能力還不能看到阿毘曇論所見的微細境界。
所以隨佛禪師才會認為阿毘曇論是錯的!
不過,阿毘曇論有談小乘、中乘、大乘、佛乘的分別及差異嗎?
我讀阿毘曇論綱要時,從未見過有這樣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出自何方呢?
以下謹列出慧觀的十六觀智
1 名色分別智;2 緣攝受智;3 思惟智;
4 生滅隨觀智;5 壞滅隨觀智;6 怖畏現起智;7 過患隨觀智;8 厭離隨觀智;
9 欲解脫智;10 審察隨觀智;11 行捨智;
12 隨順智;13 種姓智;14 道智;15 果智;16 省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