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Re: [心得] 為何不信(西方)淨土宗?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8-10 21:19:03
: 所以我才會說極樂世界就像是進修所或加油
:
: 站,是『每一世』死後投胎前都應該要去的
:
: 場所,並非我先前誤解是為了逃避五濁惡世
^^^^^^^^^^^^^^^^
: 的避難所,只要等願力補充足夠了道心堅固
^^^^^^^^^^
: 了,有把握對抗隔陰之謎和外界誘惑後,就
: 可以離開極樂世界,投胎人世,繼續在人世
: 間修解脫道或菩薩道了,每一世都重覆同樣的sop,
: 我覺得應該是最保險和最快能有所成就的方法了。
: 當然,以上只是我近來對淨土宗的粗淺心得,
: 我對淨土宗的理解大概就是如此了,
: 不知在真正修淨土宗的大德眼裡,
: 我這樣的理解是否有誤,如有的話,還請不吝指點,謝謝。
西方極樂世界法門開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
韋提希夫人跟國王種惡因,嘗苦果,痛苦萬分,
表示無心再留於娑婆世界,
且厭惡此世界的種種,祈請世尊協助讓他去他方世界
佛告知有一世界可以去投胎,有佛在那邊說法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法門的確是以逃避五濁惡世為重要關鍵選項
所以在修行此法門,必須要知道娑婆世界是苦,是必須離開
不能有任何留戀的心態,如果有一絲一毫留戀或是想要回來
就會造成往生障礙
這觀念與世尊說過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是不同
對於修西方淨土法門者來說,西方極樂世界那邊是不需要這樣直接成佛
當然這可能跟妙法蓮華經提的化城品類似,那只是一個暫時的地區
回到你說的隔世之謎問題
這問題可以用西方淨土宗最愛的樹往西邊長,如果突然遇到災難他會往哪邊倒???
答案是往西,他不可能突然往東折回
如果這答案是肯定
那麼每天努力在娑婆世界持戒修福慧的人
怎麼可能會因為隔世之謎墮落???
如是因如是果,你每天努力不懈跟佛菩薩善知識結緣
然後這些因已經成熟果也將成就,下輩子卻墮落???怎樣想都是不對
畢竟此世界還有地藏菩薩在護念
只要你真的持五戒,真的積善修福
地藏菩薩會背棄自己誓言讓你墮落???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因為這是西方淨土法門常用來告誡修該法門的佛弟子
主要還是希望能有出離心
但是你去分析這段話的因跟果,應該可以清楚知道某種程度是在撥無因果
且不完全相信因果論才會認為在此世界修行會墮落這樣狀況
底下rabbit1974說得很清楚
佛陀更重視的是當下如何每一刻都在修行
而不是求一個西方淨土安自己的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8.166.116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0827634.A.756.html
: → rabbit1974: 這些是真是假且先放一邊不談,出生前跟身滅後的事是 08/10 20:01
: → rabbit1974: 看不到,觸不到聽不到的,就你的六識在目前當下無所 08/10 20:01
: → rabbit1974: 觸,而這些來自經書或法師或同修之口,以現實面來說 08/10 20:01
: → rabbit1974: ,你無法去實證,不像食譜,你可以煮來吃看看是不是 08/10 20:01
: → rabbit1974: 真的好吃,所以是頭腦的知見,而那些或許存在,佛陀 08/10 20:01
: → rabbit1974: 不回答這些東西,因為人類的腦袋無法理解,而且無法 08/10 20:01
: → rabbit1974: 滅苦,無法開發覺性與智慧,對修行是無助的,你一定 08/10 20:01
: → rabbit1974: 要先不去分別南北傳,佛法就只有一個核心,佛陀不會 08/10 20:01
: → rabbit1974: 一邊教南傳,改天又對另一邊的人教北傳,仔細想想, 08/10 20:01
: → rabbit1974: 出生前跟身滅後的事,比如西方淨土,你是否只能在腦 08/10 20:01
: → rabbit1974: 袋裡想像,具象化?因為無法親見親證,無法體驗,你只 08/10 20:01
: → rabbit1974: 能想像那個地方是怎樣,有些動畫有做出來,還有諸佛 08/10 20:01
: → rabbit1974: 菩薩的樣貌在裡頭,真的會有這些形象?還是會以你所想 08/10 20:01
: → rabbit1974: 的示現?吵這樣的議題是不會有交集的,除非真有一個人 08/10 20:01
: → rabbit1974: 剛從那邊回來還帶了證據,是吧?所以與其在信不信這 08/10 20:01
: → rabbit1974: 些事上繞,不如了解如何在生活中的每一刻修行還比較 08/10 20:01
: → rabbit1974: 實用。 08/10 20:01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10 21:35:00
如果你真的是一個自稱學過淨土三經的人,講這種話..真令人感到恐怖 ~經文佛菩薩處處悲憫眾生的那種大智、大願、大悲菩提心,您居然可以完全無視的這樣議論西方淨土。感嘆~ 阿彌陀佛。你舉的四位法師,沒有一位有你這種論述的。明知這邊進一退九,還叫人留在這邊,若屬南傳就算了,您還自稱漢傳,最少勸人去彌勒淨土,末學也都讚嘆你。為了反對而講這種論調,真的不會良心不安嗎 ?您自己都想要去彌勒淨土了... = ="。別在講這種話了吧~您這樣談,眾所皆知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情何以堪 ?觀世音菩薩就是極樂世界的副校長阿。您說 : "每天努力在娑婆世界持戒修福慧的人,怎麼可能會因為隔世之謎墮落???"試問,五祖戒禪師、草堂清、真如喆,這些公案沒聽過嗎 ?您自己都承認還要回來度父母,那又何必在文中講那種話?前面文章,末學已經說過了,教理研討 與 法門選擇 是屬於兩種層次,應該分開來討論,別混在一起了。您整篇文義就是希望別人不要去極樂世界..然後自己卻又說,拚到上品上生就去西方極樂世界。別鬧了阿,你如果真的認為極樂世界不好,還會講這種話嗎^ ^"= ="。阿彌陀佛好啦,是我眼睛業障重。不過真心祝福您上品上生,阿彌陀佛。道場的法師 ? 是那四位之一嗎 ?基本上除了惟覺老和尚,其他三位我都能找出資料給您看。^ ^" 原來如此,那可能我誤會您了。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8-11 00:04:00
其實呢,有菩提心與大悲心是好的,而具體的行動化靠的是智慧,比方出錢買很多家禽去放生的人裡面,也是有不貪功,只是悲憫畜牲,但他不知道這是在害牠們,所以智慧是我們首要追求的,就像我們想財佈施,也需要先努力變有錢。。。想要有智慧呢!一定要先去除貪瞋癡無明,而苦樂參半的地球是最佳修行地,怎說呢?比如有個人雖然貪嗔心重,也表露無遺,只要他知道這是不對的,需要修行,那麼他就有機會成長,逆境可以幫助他磨心性。可是他若覺得修行人必須有修養,他就會讓自己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但是貪瞋之心不會不見,等到某一人事物挑動時就會跑出來,所以我們要先想想最近一次的起貪或起嗔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們已經依目前修持的這個法門又修持了多久,那麼不是我們不夠努力,不然就是選錯法門,否則怎麼無明還是那麼重呢?無明不除怎能明心呢?智慧怎能升起,要如何般若波羅密多呢?這個娑婆世界對我們很重要,否則bo大你可以不要呼吸嗎?你能不靠地球提供的一切條件活著嗎?地球苦,苦是助緣,佛陀沒當國王是我們眾生之幸,因為他要出去了解為何眾生那麼苦,他可以在娑婆世界有成就,並且告訴你怎麼走可以達到他這個階段,還告訴你什麼是錯誤的修行讓你不用浪費時間,拋開那些經典那些古德事蹟,但別以為我是自創門派,上次跟你說成住壞空的事你還以為我有中二病。先拋開南北成見,一定要先去除無明,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覺者,三世諸佛,以般若波羅密多故........(依著通達彼岸的智慧),這你聽過吧?有智慧以後,生死之事自然了悟,都不用靠經典告訴你任何事,這些過程都不走的話,相信我,什麼也沒有,就連西方的宗教,要上天堂還是有條件的,不是每天讚美神就可以,黑手黨也很虔誠阿,再不濟也得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救濟他人才有資格,不管怎麼說,我是怕有初學者有太多誤解,其實唸佛號這個法門也可以阿,不是唸到一心不亂,而是依著唸佛號意守著本心使其不亂,有興趣我可以教你怎麼唸佛,即使不識字的老人,不懂經文,方法對了,也可以有成就的。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11 00:08:00
^ ^" 奇怪,為什麼您總認為發願去淨土,當生就會放棄 ?雖然末學發願去淨土,但我在這邊的生活也是很努力阿。反而因為心放在淨土,對這邊生活上的利益貪愛降低很多。對同仁也很樂意幫忙,自己賺的錢幾乎都供養父母或印經。生活上遇到百百種客人,被刁難的也都忍下來。覺得自己人生活的比以前更自在多了 ~我沒有您這麼有智慧,生活上我只要求自己一見事,就是如實觀察,就這樣而已。而且您談話之間,似乎想表達一種 "我證悟了"。^ ^"您能否很明確的告訴我,您目前果位是 ?如果您真的坦誠,那我們就開門見山來談證果這件事。因為如果時常把"悟"掛在心上,這不太好吧。破"無明",明心見性的境界是屬於法身大士,也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六神通俱足,一念之間可以自在來去西方淨土,您可以用這個標準,檢視自己的所謂對 "生死的了悟",是屬於現實的解脫證悟,還是屬於生活上知見想法的解悟,而初地破無明,見思煩惱斷,您不會再起貪嗔痴了,這也可以檢視目前的情況。如果您真的是法身大士,末學頂禮讚嘆恭喜您的成就,如果還是屬於知見上的解悟,那還是先把"悟"放下,清空~這樣對你的身心反而會有更大的提升。阿彌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8-11 01:36:00
你似乎認為我以高姿態在跟你說話,沒關係,文字無情,端看你怎麼解讀,至於你說的忍耐,生活中的逆境不可壓抑,否則會長養嗔心,要用法門去對治,心轉念轉自然無需壓抑,我可以跟你分享對治法,至於菩薩神通這些,你心裡知道這些事就好,有很多事我也知道包括道家的東西,但在這裡我盡可能只講看得到與做得到的事,如果是修行方法,最好還是以自身親自走過為好,自己還沒到達的要舉例就舉釋尊的例子,未見過也觸不到的事對修行無益,需要一直舉證的事其實也很難令人不存疑,但如果說你是個會畫畫的人,你可以實際教人怎麼畫,而對方也確實可以學會甚至將來也可以當老師,這比較能令人信服,也較實際,而眾生平等,沒有誰高誰低。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8-12 10:56:00
依照Bonaqua 08/10 22:28的箭頭句的如實邏輯演譯:stockeye本文所述淨土宗的若干缺失 st確實有所本矣亦即淨土宗的教義確實連某些北傳法師都有所保留矣--教界這個事實:成立 st沒講錯 而Bona自承誤會st了故Bona請記得自己說過的話 別老是用自己腦袋說st對淨土宗觀點搞錯云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