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乘菩薩的修行階位,以及大乘修行大略的法門方向。
以下盡力說明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謹供參考,敬請指教。
首先必須要了解,大乘經典在歷史上是有長時間的演變歷程,是許多不同時期所編造。
所以會發生許多大乘經典思想相互衝突,不能一致的情況。
所以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才會發明一套「五時判教」的說法,來試圖統合不同經典思想。
後來一些漢傳宗派也循此模式,而各有各的判教觀點。
以往所謂判教,簡單來說,就是承認一切經典都是佛說,而想出一套思想理論體系,
來為不同經典說法,編出合理存在藉口而調合彼此矛盾。
智者大師判教的藉口說法,是認為佛陀在不同時期為不同根器的眾生應機說法,
所以才有種種思想不同的大乘經典;但這純粹是智者大師腦補的看法,並無實據!
現代考證的看法是認為,大乘經典並非佛說,而是後世不同時期的不同編造。
所以談論菩薩位階,也必須要知道菩薩位階的體系觀念,也是有著思想上的演變歷程。
這些演變歷程的歷史考據與各種經典的不同位階體系,可以見於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第五節‧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與實踐〈菩薩的階位〉。
而《佛光大辭典》可見如下評論「菩薩階位」: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8%258F%25A9%25E8%2596%25A9%25E9%259A%258E%25E4%25BD%258D.html
『指菩薩自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之功德,以至達於佛果,其間所歷經之各階位
;通常以「位」或「心」稱之,如十信位(又稱十信心)、十迴向位(又稱十
迴向心)等,均為菩薩階位之名稱。然有關菩薩階位之位次、名義,諸經論所
說不一,例如發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說,在古代原本涵蓋菩薩修行之
全部階位,至後世則僅相當於「十地」以前三賢位之初位而已,故知菩薩階位
說亦每隨教理史之發展而更變。於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
等各種菩薩階位說之中,自古以降,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舉之五十二位說(十信
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以名義之整然,位
次之無缺,而廣為一般採用。』
也就是說,菩薩位階體系是後世逐漸編成的,在其中還有重覆對應,
譬如「十住」「十地」本都是由初發心到成佛的菩薩進程,但後世卻將其編成前後關係。
最終《菩薩瓔珞本業經》總合眾說編成一套體系,而這體系為《楞嚴經》繼承。
但在這裏,我要談的是修行進程而非思想比較,也就不多談其他經典的不同思想,
而專注於《華嚴經》《楞嚴經》《圓覺經》這三部經典。
這三部經典是關於菩薩位階較為成熟的作品,而後兩部更是在修行上較為成熟的作品。
《華嚴經》與《楞嚴經》雖有相同名稱的菩薩位階體系,但在修行進程上有些不同。
《圓覺經》雖沒有列出與前兩部經相同的菩薩位階名稱,但修行進程上通於《楞嚴經》。
但請切記!大乘經典是後世逐漸編出,內容會有修行或見解上的誤謬問題。
例如《華嚴經》〈離世間品〉此句誤解了三果聖者不會受生:
『不樂三界,求盡有漏,於受生法乃至一念不生愛著,是阿那含人明了法』
這可能是因為欲界頂主宰神無法觀察到阿那含對於色界淨居天的受生執著。
《華嚴經》編造的十地菩薩階位,依〈十地品〉內容意義,可以大略簡說如下:
初地 歡喜地 初發心 廣造眾善,願求佛果,歡喜行道,而謂歡喜。
二地 離垢地 持戒律 守持戒律,清淨無染,捨離世惡,而謂離垢。
三地 發光地 修止定 修持禪定,定境深入,顯現光明,而謂發光。
四地 燄慧地 修觀慧 修持禪觀,觀境生滅,猶如閃燄,而謂燄慧。
五地 難勝地 智方便 平等大心,萬物一體,濟世利生,而謂難勝。
六地 現前地 入緣起 聲聞果證,緣起智慧,平等現前,而謂現前。
七地 遠行地 起覺慧 獨覺果證,方便覺慧,遠離世染,而謂遠行。
八地 不動地 破時空 寂滅自在,無生法忍,無功用行,而謂不動。
九地 善慧地 寂滅行 無量智慧,勝解觀察,善知世行,而謂善慧。
十地 法雲地 受佛智 得佛智力,廣行佛事,法雲濟生,而謂法雲。
在《華嚴經》並無等覺菩薩的階位,所以在此第十地就是所謂的補位菩薩,
正是〈十地品〉所謂『名為已得受職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墮在佛數。』
若以《華嚴經》菩薩階位體系,現今彌勒菩薩就算是十地菩薩。
上述《華嚴經》菩薩階位,其實是費心編造一套系統,可以納入所有解脫修行的果位。
所以在修行進程上,將阿羅漢(聲聞)、辟支佛(獨覺)、佛的涅槃都編排次序納入其中。
《華嚴經》的說法,是菩薩修行證達這些涅槃境界,但卻不取涅槃而往佛果修證。
從初地發心到七地,《華嚴經》是編造為凡夫到聲聞獨覺的個體修證過程。
實際上,當然並沒有證到阿羅漢與辟支佛的涅槃,只是腦補編造的唬弄說法。
七地修行境界,大約就是禪觀粉碎時空前的觀慧定境。
八地禪觀粉碎時空,也開始可以自在分出化身,自我超越意識而成為神我存在。
因為八地菩薩自心超越意識,而一切思維功用由意識發生,故謂「無功用行」。
八地菩薩的心已經超越意識,祂心中只起意志,意識就會自發運作去解決問題,
所以祂若要解數學題,只是意志起念,自覺並未運作思維,而是意識思維自行運作,
自然顯現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就像你想用手拿東西,自覺並未思維指揮肌肉運作,
只是意志起念,就可以看到手移過去拿。
但就像你會動手拿東西,卻不一定順利拿好,這與你的反應能力有關。
八地菩薩的無功用行也是如此,祂可以無心自發解題,卻不一定能解出來,
這與他宿世學習累積的數學經驗有關。
八地菩薩無功用行的能力,與祂在以前累積學習的修行經驗有關,故《華嚴經》說
『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
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
所以《華嚴經》會說八地以前的菩薩果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
八地菩薩分身也是這樣,只是祂的神我意志起念有個任務,
就可化出分身有著自發意識去執行任務,並不需要用意識去操控分身。
所以大力菩薩才可以有無數分身,因為每個分身都自具意識可以自動執行任務。
就像你要運作四肢,並不需要四個你去指揮動作,只要生起運作意志,手腳自會執行。
八地菩薩無功用行的能力,必須有不落意識生起的高深神我,故謂「無生法忍」:
『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
這種不落意識生起的神我境界,《華嚴經》稱為「寂滅」,此非佛教正法的涅槃寂滅。
這種不落意念干擾的神我境界,《華嚴經》稱為「自在」,此非佛教正法的無我自在。
這只是自我超越意識運作,而自覺超越意念作動的寂滅自在,乃是超脫而非解脫。
但《華嚴經》的大乘誤解卻以此為超過聲聞獨覺涅槃的寂滅解脫。
八地是大乘所謂的不退轉位,但其實不是不會退轉,而是要不落意識心才不退轉。
八地因為超越意識心,自覺不受意念煩惱所染,所以《華嚴經》說
『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
,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捨一切有功用行,
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
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
而從八地以後的修行,由於可以分身眾多而修,所以累積學習經驗更快更多;
因此,《華嚴經》說
『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
......
何以故?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
九地的善慧地,就是以所謂寂滅自在不動的神我大能,化現眾多分身更強累積修行經驗,
有越多的修行經驗,學習愈多世事知識,才能有愈強大的無功用行。
這就像AlphaGO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式雖然可以自動下棋,但有愈多有效棋譜經驗才愈強!
十地的法雲地,就是修行累積功德已經可以準備成佛;
當然這不是真正正法的佛,而是可以成為欲界頂大力主宰天神,所以《華嚴經》說
『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智勝職位。此三昧現在前時,有大寶蓮華忽然出生。』
這可能就是與阿彌陀佛淨土境界的蓮花相境有關。
《華嚴經》增的八十一卷〈普賢行願品〉也提及阿彌陀佛而說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
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淨土極樂世界,其實就是欲界頂主宰天神化現的清淨報土,就是有關大乘誤謂報身淨土。
《華嚴經》的菩薩階位,雖然浮誇描寫許多大乘修行能力,而納入佛法解脫果位,
但實際上是往成就欲界頂主宰天神的修行之道,名相眾多但卻缺乏深入修行的相關說明。
菩薩修行的深入說明,要見於後來漢傳出現的《楞嚴經》與《圓覺經》,
但兩經對於菩薩階位的一些見解,卻又是與《華嚴經》有所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