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ksen (Sen)
2016-09-02 21:45:18※ 引述《yaqqq (^^)》之銘言:
: 看到你的文章都會讓我想到:感恩溼傅,讚嘆溼傅。
: 並非諷刺,而是從心中發起。
: 再仔細探索為何為有這種想法,就是你文中的腦補。
: 1.更沒想到自己長久信仰的大乘佛法,竟非佛陀真傳,而是主宰天神的主導偽傳!
: (文章代碼: #1Nir54cD )
: 2.這可能是因為欲界頂主宰神無法觀察到阿那含對於色界淨居天的受生執著。
: (文章代碼: #1No057RX )
: ~~這就是腦補~~
: 邏輯學中,有一句名言:羅素的茶壺。
: 提出這種論調,不是別人拿證據推翻你的說法,而是你該拿證據證明。
: 學術的探討應該嚴謹,並非拿學術證據,推理出腦補的結論。
: 這就像是我家地面溼了,所以推論有板友看板主不爽,來我家偷尿尿。
: ~這真是太扯了~
: 你提的說法來辯證大乘經典的矛盾處,讓大家增廣見聞本人是非常樂見的。
: 但提出腦補的結論,只能說:感恩溼傅,讚嘆溼傅。
: ~南無阿彌陀佛~
在嚴格的討論之中,有人提出無可否證性的宣稱,強調舉證責任確實是重要的。
但在宗教教義的討論之中,其實光是基本教義等地方處處是無可否證性的宣稱,如輪迴、
六界、神通等的存在,而討論常常是默認接受這些前提才開始的,也無人提出證據。
因此在宗教教義討論中,詮釋跟推論其實常是建立在此教中默認的基礎上,因此可以說由
此得到的詮釋跟推論,也幾乎是沒有可否證性的。除非很明顯的推論出來的邏輯有誤或詮
釋明顯違反公認的基礎教義之上。
因此要在此類似討論中訴諸舉證責任,若要一視同仁,其實很多的法師說法或版上其他文
章,也幾乎都會遭遇到同樣的舉證責任問題。
不過你仍然可以說其合理性不足,或過度引申事物,用經文或等一堆事物跟方法去攻擊其
破綻,當然沒問題。只是嚴格要求證據,若要一視同仁會很難討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