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傳菩薩道&解脫道的修學歷程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7 00:32:36
※ 引述《Uguar (零零漆)》之銘言:
: 想請教一個問題,依照這樣看來當時佛陀弟子中有沒有是修習南傳菩薩道的?
: 有沒有名字呢?
這可見於yogi的回文。
: 經典中證阿羅漢的弟子有些七天就證了,而菩薩道弟子卻要四阿僧劫才能證阿羅漢,
: 也就是那種最笨、最沒慧根、到死都沒證初果的比丘,反而可能是南傳菩薩道以後要
: 成為佛陀第二的人才嗎?
倒不是。
以下盡力說明我讀完南傳菩薩道一書的看法,我的記憶不一定正確,謹供參考,
敬請指教。
要成為獲得授記的菩薩可不是隨隨便便「當事人自己」決定的。要經過佛親自授記。
在成為菩薩之前,當事人就要有能力在住世的佛還沒說完或剛說完四行偈的時候,
就讓自己的觀智突飛猛進達到第十六階而證阿羅漢道果。
這是指「當事人在聽佛說四行偈時」「有在進行」「觀慧到達極點」的修行的話。
那麼,「很想成佛」的意願,讓有這種能力的當事人,「刻意暫停自己的觀慧修行」,
導致對未來更高階觀智明顯可預測將到達的開悟次第,由於思維已經暫停不去處理更高階
的觀慧,以至於硬生生將自己的觀智停留在行捨智的階段,暫停對後續觀智階段的突破。
這樣做的用意當然是若成功進入隨順智、掌握隨順智,那麼成為不受後有的聖者的結果就
勢如破竹,「沒剩下多少時間」來修行波羅蜜來成佛了。北傳講的阿羅漢迴小向大,並未
獲得全體佛教徒接受為正法。因為違反佛陀所言阿羅漢不受後有的法義。
這在先前hvariables與Bonaqua在某篇文的箭頭對話(而其中一位在鬼打牆)中
已經讓道理呈現得很清楚了。
有能力但主動壓抑而不施展觀慧功力,跟觀半天觀不上去更高階相比,兩者不一樣。
其實佛陀的教法從來就沒有如同似法亂入所產生的一大堆眼花撩亂的法門。
就是按照戒定慧三無漏學而修。解脫道與菩薩道都是經由這條古仙人道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7 08:19:00
就我聽到的案例,這種停留在行捨智不是刻意的不突破,而是無法突破,因為觀智的進展是水到渠成,不是說想進步就可以進步,也不是說可以刻意壓抑不進步的。我聽過的案例是某禪修者在行捨智停留了好一段時間,禪師問他是否曾經發過成佛的願,後來他特別在佛前捨願,於是觀智就自然地往前進了。
作者: hywu (hywu)   2016-09-07 09:22:00
yogi講的,我聽說阿姜查尊者就是如此? 不知道有無說錯。另,CS仁者為何要這麼在意"地球"呢? 只能在地球成佛嗎?CS仁者無法接受他方國度還有眾生這觀點嗎?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7 09:31:00
Nope,阿姜查生平我不熟,我說的是某長老自己的禪修中心指導的個案。而且還不止一兩個是這樣的情形。
作者: hywu (hywu)   2016-09-07 10:06:00
這故事是關於阿姜曼的一位前世的鬼妻。阿姜曼提到在許多的過去世,他和妻子曾一同發出神聖的誓言,要共同努力朝向成佛之道。在他證果的前幾年,她偶爾會在阿姜曼入定時來看望他。在這些情況下,他會為她簡短的說法,然後請她離開。她總是以一個無形的意念,出現在他的面前。與大多數生存在三界的眾生不同,她並沒有可識別的身軀。當他詢問有關她這種無形體的狀態時,她說由於她很掛念他,所以還沒有決定要投生到哪一個趣處。她擔心他會忘記他們之間的關係—共同發願在未來成佛。所以出於關心與感到失望,她覺得有必要不時來看看他。阿姜曼則告訴她,他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願力,並決意要在這一生修行以證涅槃。他不希望再次誕生,因為這等於他在未來又要背負起那些所有他曾在無止盡的過去世中所遭受的痛苦。http://www.charity.idv.tw/r/r16.htm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7 10:39:00
要注意的是這種捨願只有在A階段可能發生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7 16:21:00
南傳菩薩道下冊p.147:"在最後一世之前 菩薩並不會'嘗試'去跨越(行捨智..)"--依長老觀點 是意願層面而非一再嘗試後屢屢觀不上(除非佛前捨願)的能力層面以上是我來自著作的演繹~當然 y大說的禪修者案例也存在 所以就請y大幫忙想想 兩者間是否有個圓融解答~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7 16:50:00
我當初讀到這段也覺得很奇怪。因為就我對觀智的認識與經驗來說,都不是可以去"嘗試跨入某觀智"的,一切都應該是在如實觀照當下身心的過程中自然推進。不過我的經驗還很淺,等我修到那邊再說吧orz
作者: hywu (hywu)   2016-09-07 17:36:00
「阿姜曼則告訴她,他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願力,並決意要在這一生修行以證涅槃。他不希望再次誕生,因為這等於他在未來又要背負起那些所有他曾在無止盡的過去世中所遭受的痛苦。」這一段滿有含意的。連阿姜曼尊者都怕再次輪迴受苦了,更何況是我們呢?古德說 : 隔陰之迷。(似乎是八地菩薩以上才未有隔陰之迷?)這時候來看西方極樂淨土就更有其意義了,一往生淨土即不退轉,直至成佛。再次回入娑婆至少已是八地菩薩乘願再來。這乃是阿彌陀佛依大悲心、不忍眾生苦、不忍眾生輪迴,如幻如化所建立之莊嚴國土。為什麼要當作是太陽神來看待呢?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9-07 17:51:00
其實南北傳的法義上,是可以融通的,別教七地菩薩以下,仍然在三界內,但是隨著修證與積累波羅蜜資糧的提升,能力已經異於流轉三界的凡夫,大乘也稱其"賢位"。但南傳只有聖凡之分,或許也是這個因素,自然把這些菩薩歸類為"凡夫",所以一般讀者可能會將二者混為一談。而大乘斷證,七地到八地,就會證無生法忍,這時候就斷盡三界惑而出三界,七地之前為了積累菩薩道資糧,忍而不證而大乘不共聲聞的分歧處,則在於八地證無生法忍,也就證得了"法性生身",這種法性身是修習大悲願成就的功德身,所以菩薩自然能捨肉身,而以法性身度眾生。聲聞乘不解之處,往往就是在這邊,因為對聲聞來說,沒有法性身的概念,證阿羅漢後,乃至於入般涅槃就不受後有了.雖然說沒有,但是南傳菩薩道其實還是有提到法身概念,只是在解讀上,可能就是另一種講法了。而在大乘經教當中,法身菩薩一般也被稱作佛了,因為已經有能力在無佛國度示現八相成道,在十法界以佛身度眾生。而上述這些,都還是屬於自力的範圍之內,因大乘另外一塊獨特處就是在佛國淨土,這是論述佛與菩薩如何合作的境界.而這塊領域,就是《增一阿含》所提到四種不可思議之一 :佛國境界不可思議。阿彌陀佛.至於太陽神之說,其實稍微認識大乘《華嚴》等諸經所談到的佛教宇宙觀,就知道這類說法只是一種無稽之談。怎麼說 ? 大乘所描述的宇宙觀,一世界有一顆太陽,而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換算起來1000X1000X1000,至少有十億顆太陽而這樣也只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作者: hywu (hywu)   2016-09-07 18:56:00
Bo大善說。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9-07 18:56:00
若把《彌陀經》所談到的過此十萬億"佛土"概念加進來算,十萬億 X 十億顆太陽,請問太陽神指的是哪一顆太陽 ?如果真要崇拜太陽神,未免也崇拜的太遙遠了啦。^ ^"更別說阿彌陀佛別號之一稱 : 超日月光佛。連紫外線都超越怎麼可能只是小太陽。^ ^"所以有些茶餘飯後之說,不可盡信之。阿彌陀佛佛國境界,乃至於佛之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都不思議這些都是要謹慎、謙卑、恭敬心看待經教。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