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8888 (Don)》之銘言:
: 禪宗從不主張「能知能覺」是「真我」。一切真悟祖師,都說「能知能覺」是「識神」
: 不是「真我」
大乘所言的佛性,就是指 究竟能覺。識神勉強可以算是不究竟的能覺。
意識可以覺察感受,但還有更深的能覺在覺察意識,所以意識識神並非究竟能覺。
勉強對應來說,最深意識識神是人相,末那識識神是眾生相,阿賴耶識識神是壽命相。
: 南泉禪師:
: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
: 洞豁,豈可強是非也!」
這裏所謂的「知」與「不知」都是指被知的境界,「知」落於有,「不知」落於無。
所以說落於有是妄覺,落於無是無記。
猶如太虛廓然洞豁,就是指覺性及其相關明空境界。
: 要說禪宗找尋的是「能知能覺的真我」,那和末學認識的禪宗相差太遠。
禪宗的參話頭,就是要參你這能發言語的話頭,不然就成了話尾。
《六祖壇經‧機緣品》記載六祖有言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就大乘觀點而言
當你究竟觀察時,前面是被你觀察的境界,後面是你能觀察的覺性
妄念未生之所,即是你的心境,故謂『前念不生即心』。
覺性常住不滅,即是你的佛性,故謂『後念不滅即佛』。
一切相唯於心識所顯,故謂『成一切相即心』。
佛性乃不落於一切相,故謂『離一切相即佛』。
離一切相 就是離於一切所覺,也就是 究竟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