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 引述《d8888 (Don)》之銘言:
: : 禪宗從不主張「能知能覺」是「真我」。一切真悟祖師,都說「能知能覺」是「識神」
: : 不是「真我」
: 大乘所言的佛性,就是指 究竟能覺。識神勉強可以算是不究竟的能覺。
這樣有可能是妄知妄覺以為佛性
: 意識可以覺察感受,但還有更深的能覺在覺察意識,所以意識識神並非究竟能覺。
: 勉強對應來說,最深意識識神是人相,末那識識神是眾生相,阿賴耶識識神是壽命相。
占察善惡業報經
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
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 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
減。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無
染寂靜,真如相故
阿賴耶識體本來而有,未來不滅,猶如虛空、離於分別,哪來的壽者相呢?可請大德提供
經論參考嗎?
: : 南泉禪師:
: :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
: : 洞豁,豈可強是非也!」
: 這裏所謂的「知」與「不知」都是指被知的境界,「知」落於有,「不知」落於無。
: 所以說落於有是妄覺,落於無是無記。
: 猶如太虛廓然洞豁,就是指覺性及其相關明空境界。
這就變成以識神或變相識神為禪了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普說語錄
師云:「恁麼與你東舉西舉。便道。與你說禪。才轉腳時便作世諦流布將去。你但唸唸在
其中。便有省發底分。看來多敗在眼耳見聞覺觸處。蹉過了也。須是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
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不是長連床上閉目合眼喚作無見。須是即見處便有無見。
所以道。居見聞之境。而見聞不到。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久立。」
六祖壇經
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禪宗參禪,是找「無見聞」的心,而且是用本來有知有覺有見聞的妄心,去找本來就在,
不生不滅,本來就離念、無見聞的真心。非如大德般將意識、識神或其一部分(如覺照性
)當成真心,或想將意識轉成真心。禪也不是明空、不是覺照...
故佛眼和尚說:「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不是長連床上閉目
合眼喚作無見。」
只有本來就無見聞的方是道。
將意識從有見聞修成離見聞、分別尚且不是
何況是大喇喇直接將見聞、意識覺照、明空當成禪宗?
: : 要說禪宗找尋的是「能知能覺的真我」,那和末學認識的禪宗相差太遠。
: 禪宗的參話頭,就是要參你這能發言語的話頭,不然就成了話尾。
: 《六祖壇經‧機緣品》記載六祖有言
: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 就大乘觀點而言
: 當你究竟觀察時,前面是被你觀察的境界,後面是你能觀察的覺性
: 妄念未生之所,即是你的心境,故謂『前念不生即心』。
: 覺性常住不滅,即是你的佛性,故謂『後念不滅即佛』。
可套句禪宗祖師說的話:似則似,是則不是
大德這種說法是將意識及其變相當成禪宗修證目標
禪宗修證目標是是「前念不生,後念不滅、成一切相卻又離一切相」這沒有問題
但大德不承認阿賴耶識識體,純以意識覺照、意識進入明空等拿來解釋「前念不生,後念
不滅、成一切相卻又離一切相」就有問題
: 一切相唯於心識所顯,故謂『成一切相即心』。
: 佛性乃不落於一切相,故謂『離一切相即佛』。
: 離一切相 就是離於一切所覺,也就是 究竟能覺。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所以質礙名色。領納曰受。思惟曰想。遷流曰行。分別曰識。皆由自心之所成立。為不知
此名為五陰。遂成色心二法。不見道。
大德說的不論是覺照也好,明空也好,於禪師來說那都叫做「五陰」,不是禪門所說的道
。大德從頭到尾都用識神來理解禪宗。
最後,於末學所知,禪門法義實證後,有可能只是「住位」菩薩,離初地尚極為遙遠。所
以真懂禪宗者,尚不一定有資格對「十地菩薩修行境界」品頭論足。大德要以「以意識、
定為禪」,尚非開悟的知見來對十地菩薩修行境界品頭論足,或是幻想佛地大圓鏡智,末
學覺的是不靠譜,不安全,有可能說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