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唸珠

作者: WEINUO (行人)   2016-11-18 23:10:17
一居士(本人)與一法師的面對面對話
PART 1
法師:你知道唸珠的用意是什麼嗎?
你知道唸珠為什麼要串成一串嗎?
居士:知道,撥唸珠時在督攝心念,勿使縱逸。
串成一串是念念相續,念念清明。
法師:還有呢?
看能有更深入?
居士:。。。。。。。
沒了。
法師:串念珠的線即是般若,線串起心念即是以觀而照心念
念珠成圓,即是念念圓滿
念珠念的不是外像佛,而是自身本具的佛性
這才是念佛也是修行。
PART 2
法師:佛教徒,有的說自己是大乘佛教徒,有的說自己是小乘佛教徒
那你知道大乘佛教徒是依什麼法為師,小乘又是依什麼法為師?
居士:。。。。。。不知道
法師:學大乘要依十二因緣為師,觀十二因緣覺悟
學小乘要依四聖諦為師,觀四聖諦覺悟
居士:喔。。。。
法師:那在家居士要依哪本經學習菩薩精神?
居士:哪本!?
法師:大乘菩薩中只有二位是有結婚的,其它的都是單身
觀世音、大勢至、普賢等都是單身菩薩,只有二位是有家室的~
居士:。。。。比較常聽見的菩薩好像都是單身沒錯,那請問是哪二位
有家室?
法師:維摩頡經與勝鬘經,一位是男眾,一位是女眾
所以有家室的居士,男眾要以維摩頡大菩薩為榜樣
有家室的女眾要以勝鬘夫人為榜樣
PART 3
法師:維摩頡經看了沒?
居士:看了~以前看的時候覺得維摩頡好利害,批的十大弟子個個不敢去見他
現在覺得,這本經重點根本不是在講那個,而是講中論在事上的應用。
這種視諸相如一相,大慈即視萬物皆能平等視之~這心念不好轉及應用。
法師:不對
中論思想是在法性上,維摩頡講的是在境界上,不能混肴
有境界才有不思議解脫,沒境界就沒有不思議解脫,別搞錯了。
居士:喔喔~這樣說的話就順了,難怪覺得卡卡的。
法師:那你看完了有什麼体悟?
居士:不好說,大概就2~3條吧。。。
法師:看的懂的人至少可以寫出六條,好一點的可以寫出八條,利害的可以寫出十條
居士:。。。。我大概只想的出,不二與平等、空的概念
法師:我寫給你,你參參看
~~~~~~~~~~~~~~~~~~~~~*~~~~~~~~~~~~~~~~~~*~~~~~~~~~~~~~~
維摩頡居士的生活處世之道、謂人間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1。我的父親是度眾生與利世為方便法者。
2。我的母親是般若妙智慧觀的照者。
3。我的妻子是從修行中得到法喜充滿者。
~~~~~~~~~~~~~~~~~~~~~*~~~~~~~~~~~~~~~~~~~*~~~~~~~~~~~~~
後面還有七條,你自己想想
金剛經裡頭也有二十多條的判位,你也可以看看
看完一本經要有這種体悟,才叫看透
居士:。。。。怎麼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樣QQ
法師:有家室的在家男眾居士就是要學習和維摩頡居士有同樣大慈大愛的心量
才叫大乘菩薩~
PART 4
居士:以前讀經藏覺得不知所云,如今才知什麼是身在法界。
難怪四弘誓願說 法門無量誓願學。
法師:那你知道前面二個願嗎?
居士:我知道!!我知道!(難得有能回答的問題!!)
第一是眾生無邊誓願渡。
第二是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師:那你知道為什麼第一個是眾生,第二個是煩惱,第三個是法門嗎?
居士:。。。。。。。不知道QQ
法師:因為有眾生,才有煩惱,才有法門。
居士:我知道了,因為還有眾生相,所以有煩惱,所以有法門
因為有分別才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有諸相
有諸相即是有境界,有境界即是分別才有煩惱,有煩惱才會有法門
如金剛經: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法師:若見諸相非相,則佛道無上也就自然成了
居士:所以這和維摩頡居士的心境相似,平等視之,諸相如一相
法師:。。。。。。。
那是在講維摩頡居士的弟子。
以上都是最近1對1的對話的擷錄,這位法師常在寫書,
所以個人覺得其思路非常難以跟上,但旁徵引博常常連續講3~4小時而不停,
所以以上的對話都是比較有印象的片斷~
作者: yogi (Yogi)   2016-11-18 23:25:00
看到那個十二因緣與四聖諦就end...
作者: jksen (Sen)   2016-11-18 23:44:00
說真的,看到那段我也傻眼。
作者: abbasxu (abbasxu)   2016-11-19 01:04:00
wtf
作者: yaqqq (^^)   2016-11-20 07:30:00
這說法我也有聽過 似乎是歷史角度的樣子?
作者: jksen (Sen)   2016-11-20 14:51:00
大乘說法中,我有聽過緣覺修十二因緣,聲聞修四聖諦。但是大乘修十二因緣,小乘修四聖諦我是真的沒聽過,且這兩個應該都算是佛教的基本教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