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之銘言:
: 接下來要討論的是相當有爭議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肉食的問題,這也是楞嚴經的四個清淨
: 明晦裏飽受批評的一段。
: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探討:
: (一)從戒律的本質:
:
: 佛陀証道後十二年間未制定戒律,僅以一條為戒:
:
: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
: "我今如來出現於世,一會聖眾千二百五十人,十二年中無有瑕穢,亦以一偈為禁戒
: :「『護口意清淨, 身行亦清淨,
: 淨此三行跡, 修行仙人道。』"
:
: 而僧團僧人倒也守心自律,緊護根門,無忝佛顏。但是自從有一個出家眾回家溫存後,佛
: 就開始制戒了。碰巧,楞嚴經也是把戒淫擺在第一位。
: 很多人會怪佛,為何要讓事情發生了才制戒。在善見律毗婆沙中解釋說,如果先制,則會
: 引發眾生對佛陀的不敬,以為佛陀故意用戒律束縛之而生毀謗。
: 《南傳大藏經》的《彌蘭陀王問經》第六品第二有云:
: "世尊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對弟子不於非時制定學處,時機至時,為諸弟子制定學處
: ,使之終生必不再犯。"
: 因此佛陀制戒皆採"隨犯隨制"的原則。
~~~~~~~~~~~~~~~~~~~~~~~~~~~~
所以,師子將軍派人去市場買肉供養佛陀時,被人譏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