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之銘言:
: 各位佛法板板友您好!
: 最近聽聞大乘法師網路講經
: 提到初果與初地的斷德一樣
: 而智德不同,因此度眾數量不同
: (這裡的初地應該是別教初地?
: 相當圓教初信?)
: 如果說斷德一樣…
: 是否兩者皆同初嘗涅槃法味?
: 證悟體驗也一樣?
: 初地菩薩如何避免如入流者那樣
: 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必入無餘涅槃?
: 謝謝各位開示!
: 歡迎各種南傳、漢傳、藏傳見解。
【盡己所能講解,未必完全正確】那位大乘法師講錯了,初果與初地的斷德不同。
初果與初地,在實際修證上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兩方的究竟目標是不一樣的!
初果是佛陀上乘正法要究竟解脫過程的階段,其成就阿羅漢是不受後有的究竟解脫。
初地是大乘密乘似法要究竟成佛過程的階段,但其所謂成佛其實僅是證達識無邊處慧境。
看下面法鏡蘊論的定慧境界列表,就可以清楚看出兩者差異:
○是初地菩薩所在境界,是十地階位菩薩之初位,對應空無邊處。
●是大乘密乘佛果境界,上方對應識無邊處定境;下方對應色明慧境,見空無邊處生滅。
□是初果慧境,受明慧境已破我身見,可見識無邊處生滅。
■是四果阿羅漢,下方是四果慧境,徹見一切境界生滅,究竟解脫。
上方是俱解脫阿羅漢的最高定境,證達滅盡定。
[菩薩位階] 十信十住 十行十向 ○十地 ●等覺,妙覺《楞嚴‧卷八》
[隨順覺性] 凡夫 未入地者 已入地者 如來 《圓覺‧清淨慧》■
物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空無邊 識無邊 無所有 非想非. 滅盡定
色蘊 ≦ 受蘊 < 想蘊 ≦ 行蘊 < 識蘊[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識空 ]
↑相蘊(超脫道之定境次第)
法鏡[ 色鏡 ≦ 受鏡 < 想鏡 ≦ 行鏡 < 識鏡 ]
↓性蘊(解脫道之慧境次第)
色明 ≦ 受明 < 想明 ≦ 行明 < 識明
我身 我作 我所作 我慢勢
●無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是要證達受明慧性,而破除識心受性之無明障,
所以證知識心無常無我,而斷我身見;但其識心還有想行識三層無明障未破,
所以還有我作見、我所作見、我慢勢見的無明障礙。
初地是要證達空無邊處之清淨空相,大乘密乘以為識無邊處是佛性真心,
所以識無邊處覺察的空無邊處虛空境界,就成為大乘密乘以為所謂的諸佛境界,
《楞嚴經‧卷八》『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的初地境界,
其中「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就是在講能夠證見空無邊處境界。
已證初果者,如果修定就不會落入大乘密乘的圓覺自性見。
因為證初果者可以看見識無邊處的生滅,就不會認為那裏有個恆常的自性真心。
而未證初果者,是看不到識無邊處的生滅,就容易誤認以為那裏有個真常我淨的心性。
大乘密乘成其佛果者,其慧境只能看到空無邊處生滅,而看不到識無邊處生滅,
所以就將識無邊處的覺性當成是佛性真心,其實乃是誤解妄見。
要證初果,必須要觀察生滅,直到證達初果道智。
觀察生滅,首先就要破除概念,見名色的真實究竟法相,然後才能開始真正觀智。
經過十六觀智階段,才能正式到達初果修為(其實在十四觀智,也可算是)。
要證初地,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返覓真心,往自心尋找真我,找到開始見到自心虛空相,就是相關初地境界。
另種是觀想明空,觀想到自心與明空合一,就是相關初地境界。
會有兩種方法,因為空無邊處的自性虛空是一種概念的想,一種相關無色界的清淨想。
所以初果與初地在實際修行證地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