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題
經中的意思是阿羅漢仍有法執.
但阿羅漢和佛同證一法性,
法性是無有分別,不會因為阿羅漢或佛而不一樣.
但為什麼經中說,阿羅漢是有分別心,有法執呢.
二說明:
這是因為,
阿羅漢只能在入觀時,
以根本無分別智而見空,無能所,無相,無分別,是離一切,不著一切.
但出觀時,仍然是世俗智,後得智還未能修習成熟,
只能以分別心知道一切法是空是虛妄,但不能見空.
所以見空不見有,見有就不見空,空有是兩個極端.
阿羅漢是證悟了空性,也斷了煩惱.
在金剛經中也說,四果也知道不會執著有阿羅漢可證.
但這樣的知道就是,沒有法執了嗎
就像我也知道,要無我,無我所,難道我就沒有我執了嗎
沒有,我還是凡夫.
可見知道和證悟是有很大的差距.
三何時能像菩薩一樣沒有法執呢
我們說不二法門,但真正的不二,是五地以上菩薩才會有的能力,
五地叫極難勝地,
能以二智並觀二諦,就是以根本智和後得智,並觀勝義和世俗諦.
經論中說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叫極難.
空有在此地中,圓融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門的起端.
法執才算真正開始去除.
所以
菩薩證悟的空性,是無量大的空如太虛空,
而聲聞的空如毛孔一般,
形容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四反省
我只能從經論上看一些,理解一點點,也不知道對不對.
這些聖人們的境界,遠遠不是凡夫的我能想像,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