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7-01 18:30:45→ FHShih: [五分法身]是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的經典很多 07/01 09:37
→ FHShih: 《增壹阿含37品5經》: 07/01 09:37
→ FHShih: 「若比丘戒身、定、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便 07/01 09:37
→ FHShih: 為天、龍、鬼神所見供養,可敬、可貴,天、人所奉。是故, 07/01 09:38
→ FHShih: 諸比丘!當念五分法身具足者,是世福田,無能過者。如是, 07/01 09:38
→ FHShih: ,諸比丘!當作是學」 07/01 09:38
→ FHShih: 《長部34經/十增經》:「哪些是應該被作證的五法呢?五法 07/01 09:38
→ FHShih: 蘊: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這些是應該被 07/01 09:39
→ FHShih: 作證的五法。] 07/01 09:39
→ FHShih: 「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五身,是佛教聖者所成就「 07/01 09:40
→ FHShih: 「無漏五蘊」,與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相對, 07/01 09:40
→ FHShih: 不隨涅槃而消失。 07/01 09:40
→ FHShih: 所以 [五分法身] 又稱為[五法蘊]、[五無學聚] 07/01 09:41
→ FHShih: 南傳論典也一樣講到五分法身 他們翻成"五無學聚" 07/01 09:43
T022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99】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善男子!如來法身即
是諸法真如、法界
................
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
,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T0125 增壹阿含經【卷1】
釋師出世壽極短,肉體雖逝法身在;當令法本不斷絕
這兩個例子對於法身的運用真的就是一種存在阿,而且法身的意思不是五法蘊,而是
真如、法界。
然後增一阿含經又說佛陀的肉體逝去後法身還在。
感覺用法上真的就是有一個神秘體叫法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1 18:32:00哀... 法身當然存在 但不會是色身 也不是肉身第二點 聖者菩薩的[五分法身] 和 [佛的法身] 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喔 請不要搞混啦 ~~你上一篇講的 是菩薩的五分法身 這篇引的經文是佛法身佛的法身 分成"智慧法身" 和"自性法身"智慧法身 是指佛的一切遍智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1 18:35:00自性法身 是指佛的遍智之上的[空性]這兩個 都不是[肉身] 但都存在所以 菩薩的"五分法身" 是指:戒 定 慧 解脫 解脫知見
我學到的法身就是虛空,所以諸佛共一法身就很合理。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1 18:37:00而佛的法身 是指 佛的一切遍智 以及遍智的空性
每個人身上也有一個等同虛空的法身,所以虛空可容萬物人的法身亦可容虛空。很難解釋清楚。但不難理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1 18:55:00恩 一般凡夫的"自性清淨" 也會被稱為[自性住種性]原PO如果想要了解法身 可以看一下<寶性論>抱歉 下面引的一些內容可能很[理論] 還請忍耐一下一切有情都有"自性住種性" 也就是第六意識上的空性由[自性住種性]轉依成就為自性身,自性身則分為:自性清淨法身(佛果一切種智的心識自身的究竟法性,即遍智之空性)、離垢清淨法身(佛果一切種智的心識上無餘斷障的滅諦)所以 佛的法身中 " 自性法身"又包含了 遍智的空性+滅諦而一切有情心續中的[隨增種性](善法的部分) 會在成佛時轉為[佛的一切遍智] 也就是佛的"智慧法身"這是以承許六識的角度來說 如果是承許八識的 就把上面的"第六意識"改成"如來藏"就可以了~那麼 如果U大想得到佛的法身 (因為看起來神秘體~棒棒的~)您就需要先承辦佛的[一切遍智] (智慧法身)成辦一切遍智的方式 就是去除煩惱障和所知障-- 這二障當您成功去除這二障 就自動得到一切遍智(智慧法身)而一切遍智之上的空性 就是自性法身 這樣就OK啦~~那麼 又要如何斷除二障呢?? 有各種方式 ~~你可以發起菩提心+證空慧 也可以修心性 直接認持心性心性說白了也是菩提心+證空慧 但修行[方式]有點不同就醬 基本上脫不開 自心明覺、大樂(大悲)、本質空至於... 您曾經期待[神秘體]像是[進擊的巨人]那樣的東東呃.... 我想 當您有了佛的法身 要怎麼顯現報化二身都可以若有需要把化身弄成進擊的巨人 那時候再說吧..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7-01 19:46:00法身不是金剛肉身,報身才是。若定義法身是金剛肉身,那報身是啥?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1 20:33:00您如果不相信法身就是遍智之上的空性 就是如來藏 那您可已再問問其他宗派喔~有些經典也寫得滿清楚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佛說不增不減經》卷1:「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這應該很清楚惹~~<般若經>說法和上面的兩部經一模一樣阿<般若經>:[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阿不是同一個說法嗎?真如:真如(巴利文與梵文:tathatā)或實如(梵文:bhūta-tathatā),又譯為如實、如如、本無、如。就是一切法本性的意思 這跟<楞伽經> <不增不減經>一樣~如果您期待"法身"是個什麼有形體、有顏色的樣子 那大概要失望了 也不是你身上會長出個什麼透明外殼這種東西~您如果接觸過"無我見" 大概就知道不會是須左能乎了..像<雜阿含經> 就直接把真如、如實 解釋成"緣起" 很直白<雜阿含經>: [ 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所以 真如、如、法界、法身 就緣起性空阿..緣起為"明" 性空為"空" 講如來藏時說"明空不二" 一樣阿
阿你上次不是發現新大陸了 再把這個大陸摻進去不就好就同一顆頭的不同角度… 你現在想要把他延伸的是南傳清淨道論說的意生身 問題三身一體以你現在的程度很難全部清楚作用跟性質 先等他們打上等號是你現在能做的印度人在表達事情本來就比較天馬行空 比方說如來好了無來無去 你用現在理工的角度來解釋 就是量子的時空整個宇宙沒有距離了 彈指即到會很難嗎? 你在看片時也可以瞬間拉到2小時後啊你GOOGLE可以瞬間拉到美國某一洲的某一城市某一街你的GOOGLE法身,可以把地球變成變小啊變大變小。 現在問題只在於 你的意識要怎麼深入這些境界,我有提醒過你了,要漸次脫離物質感官的粗糙即可
你的心得 我的心得 把一顆心四分五裂你的我的 難怪法身這麼難悟入 XDDDD阿你說的那個神秘身,我跟你說,你氣脈明點沒有基礎根本邊都摸不到,清淨道論裡把這個基礎說的很明白,行者心要清淨潔白柔軟,才能導引入這個身的修行,幾百個阿羅漢可能只有一個有條件修,沒有摸到無我根本不可能修你跟意生身的距離這麼遙遠,應該跟過去世只專注在自己解脫的習性有關,所以到這一世還是很想參這個道理XDD空觀大師跟你有一點像,但是他這一世開始發現覺他的重要性,很努力的想要覺他,但過去世資糧不夠所以無力感很重,但是你還是不太想覺他,只是想專注在自身解脫然後看能否偷著樂摸到法身的秘訣,像鄉民想套內線一樣進來看熱鬧的,其實有點可惜,差點就可以成大器了跟小G一樣,有一點得過且過…不過這一題小G的領悟是對的 法身如虛空 小G悟性還是不錯 可能跟常聽經有關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2 13:23:00我們具有身心,佛教說的法身是依心安立的,不是依身安立,所以不是指身心當中的色身、肉身,是要依我們的心成辦法身,當一位眾生成佛時,是依自心成佛,成佛時他的心轉為一切種智的智慧法身,而他的心的空性(心的自性空的本質)安立為自性法身,佛的法身--智慧法身、自性法身,依佛的心安立,佛的身(色身)則安立為報身、化身,如是,佛之法、報、化身.心無形無色、不可見取,不論佛的智慧法身(佛的心本身,屬有為法)或佛的自性法身(佛的心之空性、滅諦,屬無為法),都是無形無色、不可見取,認識佛,主要是認識佛的內心功德,佛的內心具有究竟圓滿智慧法身、自性法身的道諦、滅諦功德,雖然佛也成就報化身,但是認識佛主要認識佛內心的法身功德.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7-02 15:43:00法身有兩種,一是佛法本身,存在於每一法中故一切法皆是佛法,皆是諸佛法身,所以法身很簡單只是諸法之共相。二是聖人對佛法證悟的功德法身。功德是功能。聖人有能力在諸法中解脫種種束縳得到自在,這是凡聖的差別,法身的力量。所以法身不是神秘的形而上的本體。是佛所覺悟的的佛法。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2 21:11:00當說真如、法界的時候,指的是諸法究竟本質自性空的空性(以般若經而言,這樣的真如、法界屬於無為法)。如果單說真如,就不一定指無為法的空性,也可能指有為法的心識,例如<寶性論>說:"有垢真如名如來藏,無垢真如名佛法身",這時候的真如就可以指心識,所以要看什麼角度有不同的用法。不論那種角度,無為法的真如(空性)或有為法的真如(心識),都是我們自己內心本具有的,成就佛果時則轉依取名作法身。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7-02 23:37:00感覺你還是把報身當成法身。不過或許你有自己的名詞定義吧。
他一直把報身當成法身 然後300年前我就跟他說他對「身」的理解有問題XDDD上次有一個數學家說 圖形後來用代數來表示他反而清楚小U剛好相反 他不擅長代數推理 一直想要去構圖所以跟他說「身」是某些條件的聚集時,他無法理解也不只這個問題啦,比方說「空」也一大堆人被字面困住但是你用現代物理來趨近他就很容易,比如說不可觀測或者是說不受時空場域限制的作用性質
心=法身。為什麼說法界廣大無邊際?無量無邊眾生,無量無邊國土你都要去經歷,要真的講佛法講到這邊就真的講不完,你現在所看的經書所講的,還都是大腦裡面的東西。這裡頭已經都是大腦外面的東西了。悉能知見靡有遺,就眾生心性的部份。修行到這個時候會發現,你的心包法界這沒有問題,心包太虛沒有問題,但是你會不會反過來想,整個宇宙就是你的心,對不對,因為心包含了所有宇宙,那所有的宇宙是不是在你心裡。講法不一樣喔!但你就會嚇一跳,所以你想要追求宇宙有多大有多遠,就看你的心量有多大有多遠。當你的心量不夠大,你的宇宙就不大。你心量夠大,那宇宙在遠的地方你也看的到。關鍵就是這個地方。而這個心量不是概念的心量,是實際上你做的到的,做不到的不算。這書呆子只會教書的心量多大,那嘴巴講的大,不是心大。心大是你實際做到,這一點是很重要,實際做到才是重點。以上為法師說。所以即便諸佛共一法身。每尊佛的法身,還是有大小之別的樣子。應該吧!
想到一事,法師口中的心量,不知能否等同氣量?因為我們一般會說某人心量大,也會說某人氣量大,意思好像蠻類似。氣量大的話,好像可透過練呼吸而得……總不能說一個人的心量大是與生俱來的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3 20:55:00所以我說 請不要因為[自己腦子想不明白] 就擅自認定一般大眾都跟你一樣好嗎? 你自己不懂 不能代表大眾不適合說實在話..上面每部經典的詮釋都在講同一個東西<阿含經>講的 和<般若經>一樣.. 請問<阿含經>是不是菩薩道呢? <阿含>都這麼清楚講了[緣起]了 請問南傳基本的無我見您聽聞過嗎? 如果聽聞過南傳的無我見 要理解真的不難如果你是因為連南傳的"無我見"都不能理解 那真的不是菩薩道的問題 是你自己的問題了....建議您在想要了解"法身"之前 先搞懂南傳的"無我見"另外 如果你對於大乘念佛法門所修內容完全無知的話建議自己看一下<增一阿含經>的[十念法門]至少不會因為正知見不足 只會累積眾多誤解...
菩薩道核心不難理解,就兩字:利他。但實行上就有各種層次的難度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03 22:59:00菩薩道是普利眾生以覺有情,個人看法,供參。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7-04 09:00:00佛陀講的是事實,不是玄妙,難知的形而上本體.比如諸行無常事實是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常而不變.佛法也不是難悟,而是難以接受,比如諸法無我,事實是世間沒有一件事,有最小不可分的粒子,或因或緣.無常無我是事實,依此事實說一切都是空,是虛妄.是空所以自在.如須菩提觀無常是真見如來,所以見法即見佛.法身,以法為身.從佛法得解脫自在身,這樣法身對我們才有用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04 09:52:00哪有甚麼神秘身。 千萬別執為有個身,此法身非彼個身分享個人的理解,這個身,可以看成因緣合和形成修證佛陀之理的方法集合的概念,並非具有一個個體之身。比較接近的概念,感覺五蘊的蘊可能比較類似,但細分又又有所不同。因為修正佛法之理的法身,不生不滅,為了證方便演說流布,以"身"示之。
又在亂講了,法身是因緣合成形成?然後法身還是概念? 這個完全謗佛謗到骨子裡去了真的是一講話就破功耶,不能怪人家說你通靈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04 23:58:00個人看法,歡迎板上其他大德批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