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https://sutranet-org4.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53.html?m=1
「空」是佛法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概念,在小乘佛法中有「無常、苦、空、無我」的修行方
法,在大乘中有般若思想,提到空的佛經也非常多。我們甚至可以說:對空理解的過程就
是成佛之路的過程,在對空的理解達到極致後,距離佛的果位也就不會太遠了。
「空」的意義並不是單一的概念,它可以被分為數個層次;佛陀在《楞伽經》中,將空分
為七種:相空、自性空、無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在
《大般若經》也曾提到十八空;可見對於作為一切法本性的空性,我們存在著深淺不一的
理解。
「空」的最原始意義是「無」或「不存在」,在空的多個層次中,幾乎都有這樣的否定概
念;在一般人的認知裡,所有的事物都是宛然存在的,而「空」的修習,是為了對治我們
對一切法存在的執著。
我們對空的理解是由淺至深的,本文目的不在名相上的探討與解釋,改由對空的觀察與理
解,將空分為以下五個層次
1.不存在──相對於被我們錯誤的以為宛然存在的法界,佛陀說一切事物都不是真實的存
在
2.無相──比「不存在」更進一步,一切事物都沒有真實的相,甚至連「不存在」的這個
相都要加以否定
3.不可說──雖然「無相」已經否定了一切事物的真實存在,但仍然有著「無相」的言說
,所以再進一步說「空」是無法用言語文字來表達的
4.無法──既然說空是無法以言語文字來表達的,那麼「空」這個法本身是存在還是不存
在呢?「無法」就是用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5.真空妙有──以上的說法有墮入斷滅見的危險,而進一步探討,既然已經「無法」了,
那麼說空說有這兩種法也就不成為互相的障礙,所以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但是無
,同時也是有,而破除了對於法的執著。
在理解了真空妙有的意義之後,在我們所存在的法界卻一點兒也無法派上用場,有理解就
和沒有理解一樣,因為我們的心是無法同一時間存有「空」,而且又存有「有」兩種觀念
的;其實不管是說空或說有,都是對法的執著,在這樣的情況下,佛陀覺悟到「中道」,
不偏於空、不偏於有,所以在許多的經典之中,佛陀有時說空,有時卻又說有。
佛法的目的在使我們達到解脫的自在境界,在一層一層的理解空的道理之後,我們應該要
將它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以真空妙有的中道想法來看待一切事物,如果能這樣做,我們似
乎也能嚐到一些佛陀解脫自在的法味吧!
心得
佛陀曾經說:唯有一乘,在證得真空妙有後,緊接著能體悟一切唯心,但是這僅僅是法無
我境界,必須修習人無我,才會圓滿。所以說,大乘、金剛乘、小乘的修習,只是先後不
同而已。
延伸閱讀
跳脫生活的框框
https://sutranet-org5.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html?m=1
我們在社會中生存,往往會習慣在固定的範圍生活,所接觸到的人、接受到的資訊,經常
都是相同的事物。我們也許對這樣的生活的框框感到無奈,但因為改變原有的模式太過困
難,所以只好繼續將就在「安全」的固定生活中。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改變,也許能稍微平衡一下日復一日的固定生活。
多接觸新的事物是一種方法,不要排斥學習自己不熟悉的東西,有空閒、有餘力時,就多
嘗試自己不曾做過的事物,不要害怕會失敗,也不要得失心太重。例如:在忙碌的生活裡
,偶而給自己放個假,去嘗試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事物,或者交一些原本社交圈不會遇到的
新朋友。
另外,我們的思考模式有時也會成為一種慣性,所以有時也要試試其他的思考方法,來一
些逆向思考或判逆思考,也許也能達到一些跳脫框框的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