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乃至未得如此果位時,
所有一切生生世世中,
不聞罪業苦惱之音聲,
願常受用善樂福德海,
.乃至於尚未得到像這樣的果位前,
.每一生每一世,
.都不會聽到有關罪業、痛苦和煩惱的聲音,
.祈願能恆常受用如此的善美快樂的福德。
.累積福德到很大很多時,甚至連與罪業、痛苦和煩惱有關的事情或環境都不會遇到。
***
具信智慧精進及暇滿,
侍善知識得授極心要,
如法行持無諸中斷障,
願修勝法生生世世中。
.具備信心、智慧、精進和暇滿人身(適合修行的人身),
.因侍奉依止善知識,而得以被傳授最勝的心要,
.能合於佛法地修行,沒有種種使修行中斷的障礙,
.祈願能像這樣生生世世得以修習殊勝的佛法。
.如前(一)文所述,要積極培養福報,回向為修行資糧,盡量培養與修行有關的能力和條
件,為自己創造適合修行的環境和因緣。
***
聞思教理無知遮障離,
口傳抉擇滅諸疑惑闇,
修生光明鮮明顯實相,
願令三智明照更增勝。
.祈願能在聽聞、思考教理之後,除去無知(不瞭解)的遮障,
.經由口授所傳,來做教理的抉擇,以期消滅種種疑惑,
.藉著實際修行,生出光明,清楚地顯現實相,
.祈願能使聞思修三(智)慧明照,更加增長、更加殊勝。
.聞、思、修三慧:在聽聞到佛法之後,要去思考這個法的意義、前因後果等等內容,在
思考過之後,要付諸行動,親自去修行,加以驗證。
***
離有無邊二諦之基義,
離增損邊勝道二資糧,
離輪涅邊二利獲勝果,
願遇正法無錯無誤導。
.遠離有(存在)、無(不存在)二諦的基本義理,
.遠離增益、耗損兩種殊勝道的資糧,
.遠離輪迴、涅槃兩種利益,獲得殊勝的果位,
.祈願能值遇正法,不會被錯誤的理論誤導。
.此段在說明中道(中觀)的觀點。説有容易落入常見,説無容易落入斷見,遠離有無二邊
,即是中道。不過度耗損資糧,也不過度貪求增益資糧;在輪迴和涅槃之間,不偏向世俗
,也不偏向勝義,採取中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