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兩個技巧滿足四不壞淨證初果

作者: chessjim (我沒有暱稱)   2024-03-16 13:00:38
兩個技巧滿足四不壞淨證初果
滿足四不壞淨(佛法僧不壞淨信、聖戒成就),就證初果。
滿足佛法僧不壞淨信的方法:
重點要放在對於法不壞淨信的體證。
要達到確定佛法可以去除所有苦,沒有任何疑惑的境界。
原理是我們所有的感受可以分成三類:樂、苦、不苦不樂(不苦不樂的意思是沒差,都可
以…)。
樂受會壞,會逐漸變成苦,所以我們稱它為壞苦。
苦受是身苦會引起心苦,我們稱它為苦苦。
不苦不樂受會隨著時間變成壞苦或苦苦,我們稱它為行苦。
所以我們所有的感受都是苦。這就是所謂的諸受是苦。
我們要落實到感到所有受都是苦,這就滿足了法不壞淨信。
法不壞淨信成就時,佛不壞淨信與僧不壞淨信就會自然成就。
在修持的時候,最難把樂受看成苦。
具體的方法是:想到樂受時,問自己:這真的是樂嗎?還是謬見?其實是壞苦?
聖戒成就的方法:
廣欽老和尚:起諸欲、惡、不善念時,不要執著,拍拍自己,對自己說:你不要這個樣子

持守五戒也同樣:時時反省自己是否有起殺生至飲酒(違反五聖戒)的不善念,若有,不要
執著,拍拍自己,對自己說:你不要這個樣子。
這樣做就可以滿足聖戒成就。
以上兩個技巧,就可以滿足四不壞淨信,證初果。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4-03-16 13:28:00
曾銀湖自成一格的證初果方式還須多斟酌。agama:研討_聖戒成就與犯小小戒]]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相應部13相應2經/蓮花池 已被消除的苦蘊,實在不及十萬分之一。 <---最終檢驗方式不要迴避初果三要件:斷有身見、 斷疑見、斷戒禁取見。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4-03-16 15:55:00
看起來是他有緣的入道的因,也是隨喜。就像楞嚴經中,每位前輩明心見性的因不一定是由同一根圓通入道。其關鍵的核心還是在於起心動念時反觀內照,也就是攝心即是戒啦~然後會發現,無論哪一根入道,其實關鍵就是在心而已。所以修其他法門、其他根,也都可以依樣畫葫蘆去做,在心意上下功夫。畢竟心無量、法門無量,就不用只執著某一法了。但是對於相應根基的人,卻是可以推薦他們去這麼修就是了。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24-03-16 22:16:00
通常講到法不壞信都是指觀「諸法無我」,雖然一樣是四念處,但和觀受是苦的深入程度不能等同看待。
作者: cute2611   2024-03-22 12:27:00
你說的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