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倉忠仁波切: 略釋〈三十七道品〉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06 07:50:52
摘自:合《菩提道次第廣論》略釋《現觀莊嚴論》 第26回
倉忠仁波切
今天講說小乘道以及其等依三十七道品獲得解脫之法。當心相續中生起真實出離心—
—不須造作、任運生起,即是進入聲聞資糧道。追求緣覺菩提之心,任運產生的話,就是
進入緣覺資糧道。進入資糧道者,又分兩種根器:利根、鈍根。利根者,在進入資糧道之
前先觀修空性,比量證空性後生起出離心而進入資糧道;鈍根者,未能先比量證空性,是
生起出離心後再比量證空性而進入資糧道。進入資糧道之後,還有加行道、見道、修道、
無學道。共計五道。以地作區分,又可將聲聞地小乘,分為聲聞八地。
聲聞道的最主要修習是:四聖諦無常等十六行相。對其作聞思、觀修,以對其之證悟
作為修行上的地道區判。先於資糧道進行觀修四諦十六行相,當獲得止觀雙運緣四諦十六
行相的時候,即進入加行道。加行道分為四位: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進入加行
道,首先是煖位,再經頂位、忍位、世第一法,於世第一法時,其觀修四諦十六行相之力
最為增勝,直至現證法性(現證空性)的剎間,即進入聲聞乘的見道位,並同時產生見道
位的正對治。進入見道位的第一剎那稱為「見道無間道」,其意是:無有間斷正對治所應
斷除的見所斷。
此處的見所斷,主要是指遍計人我執(遍計壞聚見),此是見道無間道主要的所斷品
,當斷除此所斷品後所獲得之智,即稱「見道解脫道」。「見道無間道」與「見道解脫道
」二者是一相續間生起,就是由「無間道」斷除所斷品,斷後所獲之智即稱「解脫道」,
就是說,後者是續由前者而生起;而且,二者皆是「等持智」,因其是定中之智的緣故;
出定之後得位,則是稱為「後得智」,即是等持之後的所得智。於此等持智中之無間道、
解脫道,以及非此二道之智,於此三者中,對無見道、解脫道作分別,可分為:八忍、八
智。八忍是於無間道中有的,此八忍是:緣欲界四聖諦中有四忍;緣上二界(色界、無色
界合為一)之四聖諦中有四忍。八智是於解脫道中有的,即與八忍相對之八智——斷除此
等所斷後生起的解脫道,八智是:緣欲界四聖諦中有四智;緣上二界之四聖諦中有四智。
於等持智之後是後得智,後得智中是以概念性的方式觀修空性,然後再進入下一剎那
的等持,於此進入等持的剎那,即是進入修道,即是生起對治修所斷之道,同時產生修道
位上品之正對治。修道分為九品,是針對斷除九種修道所斷而安立。此修道所斷九品,是
將修道所應斷分為上、中、下三品,三品中又各分上、中、下三品,例如,上品中有:上
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以此類推,故共計九品。從上品粗分開始作斷除,直至斷除下品
細分。
此修道所斷,三界九地中每一地皆有九品所應斷。此九品的區分是,一地分為上中下
三品,此三品中又分上中下,計為九品。例如,屬於欲界的修道所斷有上、中、下三品,
此三品中又分上、中、下三品,即是:欲界上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欲界中品
——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欲界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欲界一地九品。
以此類推,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各地亦皆有九品。三界九地共計81品。此中,是從欲
界上上品粗分開始作斷除。
於修道位所斷的最後一品,其能對治道是修道上上品,此即是修道位最後之無間道,
又稱為「金剛喻定」。於此「金剛喻定」中所要斷除者,是修道位最細微的所斷品,由此
無間道斷除最細微之下下品煩惱,於第二剎那獲得無學道位,即獲聲聞乘阿羅漢果。如同
聲聞乘的五道次第,緣覺乘的五道次第亦如是相同,其差別只在於修習時間上的長短不同

以地作區分,又可將小乘分為聲聞八地:(一)種性地、(二)見地、(三)八人地
、(四)薄地、(五)離欲地、(六)已作地、(七)聲聞地、(八)緣覺地。
(一)種性地——指加行道。將加行道稱為種性地,是因為在加行道已獲得止觀雙運
,於其相續可決定之後能獲得現證法性之智,由是種性已決定,故稱種性地。
(二)見地——見道之最初預流向。
(三)八人地——見道預流果之後的諸果位。
(四)薄地——是指煩惱輕薄。修道位之一來果。
(五)離欲地——修道位之不還果。
(六)已作地(已成辦地)——已成辦阿羅漢果。聲聞、緣覺阿羅漢之相續內已經息
滅苦,並已盡除所斷品,已經產生盡智、盡無生智,由已成辦此等法的緣故,故稱已作地
(已成辦地)。
(七)聲聞地——即是安立聲聞乘果位之名。聲聞乘見道以上,預流、一來、不還,
加上一來向、不還向、阿羅漢向,稱為聲聞地。
(八)緣覺地——即是安立緣覺乘果位之名。緣覺乘加行道以上諸地,稱緣覺地。
總以上說明聲聞乘修行者的五道八地,是此聲聞乘相續中之道。
聲聞乘於修習五道八地,其所修是何等法?是以「三十七道品」為主要的修習,亦即
所謂的「三十七菩提分」。大乘菩薩雖亦修習「三十七道品」,但是,下二乘之聲聞緣覺
是以此為主要道而作修習。所以,在對道地作分別的時候,下二乘的修習是以三十七道品
為主要修習。「三十七道品」可分為七:(一)四念住、(二)四勤斷,或稱四正勤、(三)四
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知、(七)八正道。首先是修習四念住,如是依次修
習,共計三十七法。
(一)四念住:(1)身念住、(2)受念住、(3)心念住、(4)法念住。
此是安立從資糧道下品直到佛果位。下二乘依此次第修習而趣入緣四諦無常等十六行
相之觀修。
四念住的修習是:身念住——觀身是不淨;受念住——觀受是苦;心念住——觀心無
常;法念住——觀法無我。
觀修身念住,所緣的是身,身又可分內、外兩種身,內身是指自相續所攝之身,外身
是指非自相續所攝之身,在此身之上觀修身是不淨、觀其覺受是苦、觀其性是無常、是無
我。
觀修受念住,主要是觀覺受,受有:苦受、樂受、平等捨受。於此中觀諸受皆無真實
之樂,皆是以苦為體性。
觀修心念住,所緣的是前五根識及第六意識,也就是指心王,所緣的是心,觀心是不
淨、無常、苦、空等理,其中以觀心無常為主要。
觀修法念住,即是觀修,除了受、色、心王之外的其他法——心所及不相應法、無為
法,觀其等是無我的行相。此中,心法的部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心,觀其等是無我
性;觀法是除了色法、心法及受之外的其他法,觀其無常性等。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其定義,即是於其各自所緣境上以慧或以念作簡擇修習而進
入資糧道的體性。四念住的觀修有:總相觀修(共相觀修)、別相觀修(自相觀修)。所
謂總相觀修、別相觀修,是就所緣境之總、個別而言。以個別的觀修而言,即是單單於身
觀修其是無常等性;以總相觀修而言,即是觀修身受等諸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性。
安立四念住的修習,是從資糧道直至無學道佛位都有觀修。
為何必須這些四念住?最主要是要訓練對四聖諦法能作如理取捨,為此一原因而觀修
四念住。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
已生善法令增長。計為此四者。此四正斷,其體性的最主要是來自於精進,必須精進勤修
的緣故,故稱為四正勤。
如《集論》說:「自體為何?謂精進。」《俱舍論》說:「正斷說為勤。」四正勤的
修持,就是於觀修四聖諦無常等十六行相,觀苦的體性、觀樂的體性,於所斷之惡、所修
如理修行,此等即是令未生不善法不生,已生不善法令斷滅,以及令善法生起並輾轉增上
,即是將四正勤合於觀修四聖諦。將之稱為四正斷,主要是因為:此中是以——令不善法
者未生不生、已生者令斷除,為主要的修習;修此的同時,即是——令未生善法生起、已
善法令增長。安立此等法的界線,是從中品資糧道直到佛位。
(三)四神足——是指修定的部分,於修定為基礎獲得各種神通,故稱為四神足。《
俱舍論》說:「神足說為定。」四神足是:(1)欲神足、(2)勤神足、(3)心神足、(4)觀神
足。
此四神足,意指依此四法修行獲得各種神通之基,由是緣故,故稱四神足,最初是由
(1)欲神足——欲得神通之欲求心,以此自力精勤修習而得三摩地;於此欲求心之上
,更需(2)勤神足——不如前者之強烈自力,是以長久精勤修習而得三摩地;進而(3)心神
足——於所緣境一心專注串習,由過去生的習氣以及此生串習而獲得三摩地,(4)觀神足(
行神足)——以正確之行、正確之緣作觀待而獲得神足,最主要是,依他善知識所開示之
教法作修習之觀,稱為觀神足。
修習四神足的主要作用是能引生各種神通,如由神變之上而趣行無邊諸佛土以作修行
等等,有如第二雙腳一般,所以將此等修習稱為四神足。安立此等法的界線,是從上品資
糧道直到佛位。
(四)五根:(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此五根即是自身所具足的根器,雖然三十七道品中所說的五根是指道上的資糧,是加
行道以上才具有;但是,平常所謂利根器者、鈍根器者,就是以觀察此五根為依據,雖然
在凡夫相續內並沒有三十七道品中所說的五根,但由有與其對應、相類似的五根之緣故,
以觀察此五根的利、鈍,判別此是利根器者或是鈍根器者。
為何安立此等五根?因是作為引生見道以上諸聖道之根本、根基,由是緣故,故稱五
根,彼是生起聖道之基因。相對於凡夫的五根一般,其是能生起自果五根識的緣故,故稱
為五根;而三十七道品中所說的五根,其是引生聖道的根本、引生聖道的因,所以稱為五
根。修習五根的界線,從加行道煖位直到佛果位皆有。
五根的觀修方法,首先是由(1)信根——修習於四聖諦如理取捨之信心,亦即是,於
如理取捨四聖諦無常等十六行相,生起堅定的信心。後由(2)精進根——發起猛利心精進
心,不間斷的修行。再由(3)念根——由憶念如理取捨四聖諦之法,進而生起(4)定根——
以修定而獲得安住於四聖諦之定。由此再引生(5)慧根——對四聖諦如理分別觀察之慧根
。此五根是大小乘共同修習之道,亦是屬於大乘所應修習。
就大乘道修習五根而言:(1)信根——深信無上佛果;(2)精進根——廣行菩薩道精進
不懈;(3)念根——憶念大乘菩提法門;(4)定根——大乘之止,於大乘法一心觀修之禪定
;(5)慧根——觀修法性。修習五根,最主要是希願:圓滿加行道,以及快速成辦聖道。
(五)五力:(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此五力的心所和五根的心所是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五力是加行道忍位以上的信等
法,已引生其力而作修持。安立此五根,從加行道煖位之上直到佛位;安立此五力,從加
行道忍位之上直到佛位。
為何將加行道煖頂二位時之信等,安立為五根;於忍位卻是安立為五力?這是因為,
加行道忍位以上之五力,無法被對治品作違害,其是於所斷能作斷除,並且無法被障礙等
所危害,由具足此力的緣故,故稱五力。
為何此五力不為對治品所危害?因為加行道忍位已獲人無我不共之止觀禪定的能力,
由此力能令於加行道忍位之後不墮三惡道,有如是之力作防護,並且由於具有通達無我空
慧的緣故,諸所應對治品不能對加行忍位之上的信等善法作妨害、障礙,故稱五力。
那麼,是否在煖位之上就沒有不具信心等五個相違品?這一點則是必須觀察判斷:從
加行道煖位開始,信等稱為信根等,那麼,在此位之上是否會在心續中生起不信等所斷品
?這是需要作觀察的。
(六)七覺支:(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
(6)定覺支、(7)捨覺支。
七覺支的安立,是從見道位以上直到佛位。七覺支亦可攝為五:(1)念覺支是安住支
;(2)擇法覺支是自性支;(3)精進覺支是出離支;(4)喜覺支是功德勝利支;(5)輕安覺支
、定覺支、捨覺支等三,是無染污支。以上是七覺支的名相,為了避免紊亂,於此不逐一
詳細作解釋。
(七)八正道:(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
正念、(8)正定。
一切有部認為此八正道是屬見道位以上,七覺支是修道位以上;但是,以大乘而言,
八正道是於見道及修道中皆有。
八正道是規範身語意三門行於正確之道的法,(1)正見——正見解是指清淨的智慧,
是指見道後得以觀察慧作簡擇;(2)正思惟——依於正見之正行的發心動機;(3)正語——
語業清淨之智,以及(4)正業——正確清淨的身行為之智。此是規範身行為、語行為;(5)
正命——身語二業清淨之智,即是以正確的行為而為活命,遠離五種邪命:詐現異相,博
取信仰,如辟穀、得道、神通等事;自說功德學問;占相吉相;高聲現威,大言壯語;說
所得供養之多,以動人心。此五種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取利活命,故名為五邪命。(6)正
精進——勇悍於斷除所斷。(7)正念——不忘失止所緣之念、(8)正定——制心等引由念取
境的三摩地,此二者屬是意上的正確行為。
總之,此八正道是規範身語意三門行正確之道。此中,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四
者,於見道位的等持智中是否為有?這一點是需需要去作觀察的。餘下四種——正見、正
精進、正念、正定,於等持智(禪定)中是有。將之取名為八正道,因其是聖者所行之正道
,由是緣故,故稱八正道。
三十七菩提分之七支,以小乘《俱舍論》中所說:(1)四念住——安立於資糧道到無
學道;(2)四勤斷(3)四神足(4)五根(5)五力——安立於加行道;(6)七覺支——安立於修
道;(7)八正道——安立於見道。以大乘而言,(6)七覺支(7)八正道,皆是安立於見道。
此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道品),是為了趣入四聖諦之取捨修習所需之法,前前法的
生起,是為後後法的基礎,並且不會還滅。因此,即使已獲得阿羅漢果,三十七道品也可
以安立於阿羅漢的相續內。
※ ﹝課後問答﹞
【學員提問】:所說的近分定,就是指初禪未到地定嗎?就是指未得到初禪定以前的
未到地定?
【仁波切答疑】:是指未得到該地正定之前的前加行,在獲得每一個禪定之前,都各
有其前加行的近分定,例如獲得二禪定之前也有七個作意的近分定。色界四個根本定之前
都各有七個作意的近分定,當修每個禪定的七作意近分定的時候,是造作獲得每個禪定的
善業。
【學員提問】:之前聽仁波切說明:我愛執有一分是錯亂識,有一分不是錯亂識。可
否,請仁波切再一次為我們作解說?
【仁波切答疑】:在中文的使用上,「我愛執」的用法是如何?目前我並不是很了解
(未經翻譯,仁波切直接以中文回答)。就「我愛執」來說,如果是由「我執」推動,應該
屬是由「薩迦耶見」所攝;但是,單單就愛自己的心來說,應該是不錯亂的。就愛他人來
說,是一分不錯亂的心識,一樣的,就愛自己來說也是不錯亂;但是,如果愛自己的心極
為強烈的話,其背後應該是由「我執」推動的愛自之心。所以,單單就愛自己的心來說,
是不錯亂;然而,就「我執」的角度去說「我愛執」,這一定是錯誤的心識,因為,就薩
迦耶見我執的心識而言,這是一分錯亂的心識。所以,可將我愛分為錯亂、不錯亂二種。
愛他人的心是不錯亂的話,愛一切眾生的心也是不錯亂,既然愛一切眾生的心識是不錯亂
,一切眾生當中就包含自己,所以,愛自己的心也是不錯亂,當然可以愛自己。之所以將
愛自之心分為錯亂、不錯亂,即如上所說的原因。
【學員提問】:那麼,我們要如何能夠區判出:我這個心是一般性愛自己的心、這個
心是由薩迦耶見我執推動的愛自之心,如何能區判出這兩者?
【仁波切答疑】:如果不了解薩迦耶見的耽著境,無法作區判。因此,必須先了解:
薩迦耶見的耽著境是如何?或是以應成派來說,自性存在的我是如何?如果對於自性存在
的我不了解,就無法了解薩迦耶見我執的耽著境,因此也無法去區判這兩者。你對於自已
所產生的心識、所作的行為,認為不是錯亂的;但是,如果你能了解自性存在的我、了解
薩迦耶見的耽著境,那麼,你就有機會能清楚區分出自己的心識錯亂與否。
【學員提問】:仁波切所說的這個,是不是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俱生
心有二境:一是自性有,一是名言有,此二者同時存在。名言有是正確的,非是所破;自
性有這一分是所破。
【仁波切答疑】:是的。所以,對於當中的義理如果沒有學習過的話,就沒有辦法清
楚區判出來,基本上,就一般人而言是無法分清楚,因為名言我、自性我二者是同時存在

【學員提問】關於十二因緣的問題。在前面的學習中說,十二緣起支中的「識」及「
生」是不相違,因為「果位識」和「生」是同義詞;又有說,「能引支」、「能生支」是
不相違。「能引支」是無明、行、識;「能生支」是愛、取、有,這六個完全都不一樣,
為何會不相違?
【仁波切答疑】:這六個都是因,「愛、取、有」是比較近的因,「無明、行、識」
是比較遠的因。造作業的時候是「無明、行、識」三者為因;臨命終死亡時,是由「愛、
取、有」三者為因,由愛取的潤發而有大勢力,後於輪迴中受生為有。所以,後者「愛、
取、有」是比較近的因。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6-06 11:30: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