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 獨立的修行人格

作者: anatta (南無觀世音菩薩)   2014-06-06 10:56:21
獨立的修行人格 http://www.bauswj.org/wp/
第十六期, 線上慧訊 居士佛學講座 1992年 1月 1日 苟嘉陵
念處隨筆(4)
◆苟嘉陵
獨立的思辨能力與人格的培養,是修學佛法的基礎,也是四念處修行的下手處。
所謂「獨立」,並不代表完全靠自己摸索實驗,而不參考他人的意見。
修行人若一意孤行,只依自己的見解修行,不肯參考他人的意見或經驗,
是「我見」深重的表現。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這樣做是行不通的,
幾乎都會走入有偏差的極端。但修行人若僅會閱讀佛經,聽人演講,
或依賴別人的意見作為修行的憑藉,則其修行必然會無力而且無法深入。
這個道理我們已在「隨筆」的前篇四聖諦的探討中提過了,
只是我們尚未提「獨立的思辨能力與人格」作為申論的主題。
佛在四聖諦(苦、集、滅、道)中明示眾生,人生中煩惱的解決(苦滅),
在於知苦(煩惱的認知及界定),見苦因(知煩惱因,即苦集),
及由對苦因的認知而施設的方法(苦滅道)之實踐。沒有見苦因而談修行,
不是貪著於未知的神秘境界,就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地打「混仗」,
終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也是筆者在前篇分析過修行中「神秘主義」的心態後,
覺得有必要再探討獨立的修行人格的主要原因。
筆者願在此明確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筆者以為今日大多數的修行人,
在獨立的思辨能力與獨立的修行人格上,是頗為薄弱的。
修行人若沒有真的自己站起來,睜開眼睛去面對及觀察自己的人生,
所謂「修行」最多只能算尚在「聞慧」的階段,嚴格說來尚未真正開始。
所謂獨立的思辨,並不是一件很難很複雜的事,但是它非常重要。
它是修解脫道的必須條件;菩薩道行者若沒有它,則會為法輪所轉,而不能轉法輪。
當修行人在作聞慧的工夫後,能思維;再去觀察真實的人生是不是如此,
就是筆者所謂的「獨立的思辨」了。佛在講法之前常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就是要修學者不僅是聽,還要在聽聞之後自已去思維、觀察。能自己直接去觀察人生,
親自見到佛說的話與人生的關係,才算是直觀諸法實相的「修慧」;
即仍僅是在自己的理性層次作「心的投射運作」。這些只能算是修行前的準備工作而已,
還談不上「解脫味」。
只有當修行人以四念處或性質相同的方法去直接觀照人生中的一切現象,
不加入任何預設好的見解,而自己觀察到了現象的「無常性」、「無我性」,
才能體會到佛法中的「解脫味」。這雖然不是一件很複雜的事,
但主要就是一種「自己站起來面對生命」的獨立思辨能力與態度。
能做到這樣,再笨的人也有悟解的一天。若做不到,那怕你再聰明,能把佛說的話倒背如流,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會背的那些只是「資料」,它能幫助一個人修學佛法,卻無法代一個人修行。
佛在世時,阿難尊者就是一個例子。他廣學多聞,在諸大弟子中以「多聞」第一。
但他依賴心重,老以為可以靠佛陀。故佛在世時他一直沒有精進修行。佛去世之後,
諸大比丘要作結經的工作時,他才醒悟到修行是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
終於他痛下決心,精進修行,而得究竟解脫,法眼無垢。
一般學佛的人,聽了這個耳熟能詳的事情,大都只了解阿難過去不夠「精進」的道理,
而以精進作自我策勵。事實上這個故事有更一層的意義 –
- 即佛在時阿難有「依賴」的心態。這個心態-
也就是缺少獨立的觀察能力與修行的心態
也是阿難不能證得解脫道果的原因。佛在世時,阿難把佛當作一個「依靠的對象」。
因為佛的智慧是如此的深廣,人格又是如此的完美,對阿難而言,
「佛」就是一樣俱有永恆意義的。他雖然知道佛說的一切法都是無常的,
但是他沒有「醒悟」到連佛的色身也是假的。當佛在世時,
阿難整個人靈就繫在佛及佛的言教智慧上。這就好像幼兒在屋外玩耍時,
總知道後面有一個「家」,而家裡又有一個「媽」。因為心裡有個依靠,
有安全感,自然沒有想到萬一有一天沒有媽時該怎麼辦?阿難當時的情形也是如此。
他善良而富感情,聰明且記憶力好。佛在世時,他的生命是充實、
豐富且不斷有新鮮的事發生。他是如此地接近佛陀,聽聞了許多別人未聞的法。
能把這些深刻而偉大的「佛說的話」記住、消化,且納入思維的系統,
就已經夠他忙的了。「修行」對他而言,是一件不是那麼急迫的事了。
到了有一天連佛都不在了,都是無常的一部份時,
阿難才真正的「見到」所謂的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了。過去他只知道或聽過罷了!
那時他那種椎心刺骨的傷痛,是不難想像的。
以四念處的修行觀點來看,阿難就是在日常生活裡沒有修好四念處,
故沒有發現自己對佛陀的依賴心。這種心態的發現,
屬於「心念處」及「法念處」的修行範圍。阿難博學多聞,能把佛的言教都記住,
卻沒有反觀自照而發現自己心中的愛染與執著。到佛滅度後,
才深刻地見到自己原來的情形。
事實上,不僅阿難如此,幾乎所有的凡夫都是如此。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
「好了瘡疤就忘了痛」。生在福中就愛染執著,渾然不覺;一旦無常到來就痛苦不已。
事實上,若平常四念處的修行做得好,能察覺到自己的愛染執著而知道「放下」,
就不會在情形轉變時又哭又鬧了。
但問題就在平時能深深見到自己各種執著的人有多少?以筆者看,
眾生又名「有情」,大都是但願常醉不願醒的。
人為什麼會去依賴一樣東西?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被別人依賴甚至崇拜?
佛從來就不以絕對的權威自居,也從未要求別人跟隨他、膜拜他。
佛教徒除了對他及他的言教尊敬外,畢竟絕大多數的人或多或少是像阿難一樣地依賴他、
崇拜他。這種心態是健康的修學心態嗎?不會構成障礙解脫道因嗎?
過去台灣大學政治系的教授胡佛先生,首提出自己對中國民主政治的看法,
認為中國之所以不能民主,是因為中國人有「權威性的人格」。
所謂權威性的人格,就是容易服從權威,或容易造成權威的人格。
筆者以為這個看法相當深入。
今天作為一個現代佛教文化的反省者,如果我們真正平心地觀察大多數的佛教徒,
事實上筆者以為「權威性的人格」是頗為普遍的存在現象。
在經過四念處的自我實驗與觀照後,筆者認為這種人格的存在及由其而生的心態,
正是修行人無法對佛法深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試問一個處處都以「佛講的話」,「老師講的話」為終極依歸的人,以紙上的符號、
文字為權威的人,能自由地思考、存疑嗎?能不假預設,不帶色彩地修四念處,
直接透視人生嗎?以筆者看,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修學的人有很多,
而有能悟的人卻很少的原因。因為大部份的人皆無法見到自己,精神世界中「服從權威」
的一面,當然也無法見到其束縛。以四聖諦的教法來看,見不到就放不下,
當然也就談不上解脫。體悟解脫味的人少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希望讀者諸君不要以為筆者想「打倒權威」。中國知識份子自五四以來,
已打倒了不少權威。但是今天的中國民主了嗎?作為一個中國的佛教文化傳承者,
筆者以為佛教可以為現代中國文化貢獻的,是提出一個問題:「真正的權威到底在那裡?」
中國禪宗的慧能禪師曾說過:「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的心在動。」
中國的民主運動推動者,若無法意識到民主運動真正的障礙,
存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則中國終將不會有真正的民主。
同樣的,佛法的修行人若無法見到真正的權威也是在自己內心的深處,
則永遠將只是打打罵罵地在做表面工夫。
作為一個四念處的修行人,我們若無法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到底是不是易於服從權威,
接受權威的人,則我們的「法念處」的修行仍是薄弱的。
真正的禪宗傳統是「魔來魔斬,佛來佛斬」,修行人的氣度是何等的卓爾超俗,
不為一切「相對相」所縛。四念處是原始佛教的主要修行方法,
修行者若連禪者的修行旨趣都把握不到,還談什麼解脫、開悟?
無論是解脫道還是菩薩道,都是所謂「真大丈夫」的事業,
哪裡是一天到晚黏著娘不放的小孩子所能辦到的?
釋迦牟尼佛在滅度前苦口婆心地要修行人《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就是在提醒我們,修行人必須要有獨立的思辨能力與有獨立的修行人格。
我們今天談修行和幫助眾生,若不能自己具有一種卓然的洞察力與離執力,
則所作的一切只是在「跟著大師走」罷了!
「大師」總有一天會像佛離開阿難一樣地離我們而去,
而且佛法的主題本來就不是跟著什麼人走。修行人經過聞思的過程後,
最重要的是知不知道自己要怎麼走?如果還不知道怎麼走,則是尚未見解脫道,
只能算是個修行路上的未成年人。還需要修四念處去觀察人生,
去直接認識佛法到底有什麼作用。最主要的是,不能老是依賴著一個人或一樣東西。
四念處強調修行人要透過自己的體驗及感受去直觀人生,
這對依賴傾向較重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筆者最主要所欲提出的,是希望大家能注意到權威色彩濃厚的心態及環境,
正是學法者不能進步的障礙。「大師」的產生,是在人類文化的各領城中歷代都有的,
是一個自然現象。但這並不代表修法者就應該有崇拜權威的心態。
作為一個佛法的修行者,我們當勤修四念處,清楚地看清自己,分出什麼是精進?
什麼是情執?什麼是供養?什麼是愛染?能這樣,大師才真是大師,善知識才是善知識。
否則就連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學佛法的基本立場都失去了,
離開原有的愛染而換取另一個愛染,黏著大師及善知識。
這樣「修行」,恰似緣木求魚。表面上看,也許一時很「熱鬧」。
只要權威崇拜的對象一旦不存在時,則一切的活動也就結束了,
若說這種現象嚴重暴露了修行人「權威主義」心態的缺失,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尊重佛的言教及善知識,是修行人的本份,但這絕不是黏著。
凡我同修,當善自「正思維」,觀照自己有沒有落入「權威人格」所造成的師徒伽鎖中。
如果有,則當深自警醒,用四念處的離執力去觀照它、看破它。
他日「靈山會上」才能與諸上善人共學善法。否則他就算是登地菩薩,
俱足一切三十二相十力不共法,只要你心有染著,善知識也成了惡知識,佛也成了魔;
凡有所作皆是魔業!
筆者學法日淺,所知有限,唯視今日邪說橫行,魔焰高漲,亦不敢不言所當言。
一點愚誠,望我同修善自用心。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06 11:22:00
這篇文章很好,修證在於自己,只想塑造權威吹捧上師(法師)或抱上師(法師)大腿的方式,這已經是邪見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個人生死個人了,迷信權威是錯誤的善知識教授佛法,是依於戒定慧教授修學佛法,因此講到善知識的功德也是戒定慧的體性,能幫助我們解脫煩惱。
作者: topme   2014-06-06 11:56:00
苟嘉陵居士的書:做個喜悅的人-四念處今論 也是很值得一讀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6-06 12:34:00
感恩分享 隨喜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4-06-07 01:33:00
阿難尊者在佛滅前雖不是阿羅漢,但也是三果聖者。今天全球佛教徒修的比當時尊者好的不見得有幾個…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4-06-07 06:4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ewnewer (努力到不會後悔的程度!)   2014-06-07 08:29:00
感謝分享與作者的開示,阿彌陀佛_/\_
作者: amigoogima (明天)   2014-06-07 09:28:00
謝謝!讓自己有了很好的省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