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聞法方式:行為:所斷之行為:六垢

作者: lin666 (皈依三寶)   2014-08-29 20:16:08
敬錄自《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丁二(六垢)分六:一、傲慢;二、無正信;三、不求法;四、外散;五、內收;
六、疲厭。
依照《釋明論》中所說:“傲慢無正信,於法不希求,外散及內收,疲厭皆聞垢。
”聞法時必須斷除的六種垢染,一、傲慢:傲氣十足,認為自己已經遠遠勝過了說法上
師;二、無信:對上師、正法不起信心;三、不求法:不慕求正法;四、外散:心思旁
騖,散於外境;五、內收:五根門向內收斂;六、疲厭:因講法時間過長等而心生厭煩

戊一、傲慢:
在所有煩惱當中,傲慢和嫉妒這二者可謂最難認識。所以,我們應當詳細審視自相
續。如果因為自己在世間或出世間某些方面有少許功德,便認為我已如何如何了不起而
產生執著,這樣一來,勢必見不到自相續的過失,也發覺不到他人的功德,因此理當斷
除傲慢,恒時謙虛謹慎。
戊二、無正信:
如果不具備信心,就已阻塞了邁進正法的大門,為此,要具備四種信心(清淨信、
欲樂信、勝解信、不退轉信)中的不退信心。
戊三、不求法:
希求正法可謂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求法有上中下三品,所以修行人也有上中下之分
。如果對正法從來也沒有嚮往希求之心,當然也就根本談不上成就正法了。如世間俗語
所說:“法本無主人,誰勤誰得大。”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也曾僅僅為四句正法,而經
歷了挖出身肉做成千盞燈後插入千根燈芯、縱身跳入火坑、身上釘入數千鐵釘等百般苦
難。真可謂“越過刀山與火海,捨身赴死求正法”。同樣,作為追隨者的我們,也應當
以強烈希求之心,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而聽聞正法。
戊四、外散:
心識散亂於六種外境是輪迴一切迷現之根本、一切痛苦之來源。比如,由於眼識貪
執色法,致使飛蛾撲火,結果自取滅亡;由於耳識貪執聲音,使得野獸斃命在獵槍之下
;由於鼻識貪執芳香,蜜蜂纏死在花叢當中;由於舌識貪執美味,魚兒釣在鐵鉤之上;
由於身識貪執所觸,大象陷在淤泥之內。
此外,無論聽法、傳法還是修行時,都需要斷除追憶往事、妄想未來及現在的分別
念散於外境等現象。無著菩薩(全名額曲土美桑波,意為無著賢,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佛子行》的作者)說:“昔日感受苦樂如波紋,已盡無跡切莫追憶之,若念當思盛
衰與離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未來生計如旱地撒網,捨棄無法實現之希冀,若念當
思死期無定準,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暫時瑣事如夢中生計,精勤無義是故當捨棄,如
法食亦以無貪印持,所作所為無義嘛尼瓦!後得調伏三毒分別念,一切念境未現法身前
,非思不可之時當憶念,莫縱妄念散亂嘛尼瓦!”另外也曾如此教誨道:“莫妄想未來
,若妄想未來,則如月稱父。”
(關於月稱父,有這樣的一個公案:)從前,一個窮人得到了許多青稞,他將這些
青稞裝入口袋裡,掛在上方,自己躺在口袋的下方,不禁暗自思忖:我現在用這些青稞
作為本錢,想必將會擁有大量財物,到那時娶上一位妻子,她必定會生一個兒子。那麼
,我該給兒子取什麼名字好呢?這時,剛好看到月亮從東方升起。於是他想:乾脆我就
為兒子取名“月稱”吧。正在這時,懸掛口袋的繩子被老鼠咬斷了,袋子恰巧落在他的
身上,他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可見,過去未來紛繁複雜的妄念根本沒有值得信賴的時候,只是自相續散亂之因而
已,我們要全力以赴予以消除,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而聽聞正法。
戊五、內收:
如果我們在聞法時僅僅受持佛法的個別詞義,就會像馬熊挖雪豬子一樣得此失彼,
不可能有了知一切的時候。如果心思過於內收,也會出現昏昏沉沉、懨懨欲睡等弊端,
所以一定要鬆緊適度。
從前,阿難尊者教誡珠辛吉修法時,珠辛吉有時緊張過度,有時異常鬆懈,而未能
生起任何修法境界。於是他便前去請教世尊。
世尊問:“珠辛吉,你在家時擅長彈琵琶嗎?”
他回答:“極為擅長。”
世尊又接著問:“那你彈琴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極度繃緊時發出還是在琴弦十分
鬆散時發出呢?”
珠辛吉呈白道:“這兩種情況都不是,只有琴弦鬆緊適度時才能發出妙音。”
世尊教誨說:“那麼,你修心也與之相同。”
珠辛吉依教奉行,最後證果。
瑪吉拉卓空行母也說:“不緊亦不鬆,彼具正見要。”
因此,心既不能過緊而內收(也不能過鬆而外散),要做到不鬆不緊、恰到好處,
諸根悠然而住。
戊六、疲厭:
諸如,當遇到因講法時間過長而感到飢餓難耐或者遭受風吹雨打、烈日曝曬等情況
時,切切不可心生厭煩,進而不願意繼續聽法,斷然放棄。心裡要這麼想:如今我已經
獲得暇滿人身,並榮幸地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師,而且擁有聽聞甚深教言的良機,實在
是喜出望外,這是無數劫中積累資糧的果報。如今能聽到甚深妙法,真好似百時享用一
次飲食,可謂千載難逢,這多麼令人高興啊!所以,為了這樣的妙法,理所應當安忍一
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歡歡喜喜來聽法。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8-30 00:08: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