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智度論》曰:如舍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連神足第一。又舍利弗是佛右面
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尊者神通甚廣。」)
尊者神通很廣。「例如舉一城釋種,上升梵天」,這個裡頭都有典故。「外道移山,
制之不動,及降服毒龍等等」,都在參考資料裡面,我們為了節省時間,不必細說了。這
個釋種,略略說一說,這是因果報應。釋迦族被琉璃王消滅了,佛在世,釋迦牟尼佛沒有
法子救他這一族,這是什麼?因果。佛說出這樁事情的前因後果,在久遠劫之前,釋迦族
是一群漁夫,靠打漁為生的,琉璃王這一族是一個池塘裡面的魚。釋迦族的人把這個池塘
水放乾了,那叫一網打盡,一個也不留。這個魚就發了一個狠心要報仇,將來牠要是得到
人身,有這個能力的話,要報這個冤仇。這一生遇到了,琉璃王是牠們那個魚裡頭的頭,
好像領導一樣,這一族他是成為國王。釋迦族那個時候的漁夫,還算不錯,現在還生在人
道,冤親債主遇到了。世尊知道這樁事情,勸導釋迦族不要抵抗,為什麼?敵人太強大,
你對付不了,勸他逃走,逃命。所以釋迦族就翻過喜馬拉雅山到西藏,在後藏,遷到後藏
之後就在後藏落腳,以後沒有再回去。這樁事情章嘉大師告訴我的,釋迦族的後人在西藏
。
目犍連有神通,他要救釋迦族,他用缽,好像是缽裡頭裝有五百多人,把他們送到天
上去,救了這個釋迦族一些人,一部分,少數,應該都是皇族,告訴世尊,他用他的神通
救了五百多人。佛就告訴他,你再去看看。他到天上去,看到這缽裡頭的人,統統化成血
水。佛就說了,定業,沒有救,佛的神力都沒有法子救,你這個神通第一的阿羅漢也不能
救他們。為我們示現定業不能轉變,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不要跟人結冤仇。冤仇結了,如
果對方真正恨透了你,死也不會饒你,你的麻煩就大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
真叫苦不堪言。
琉璃王滅釋種,也是給我們最好的啟示,我們真正明白,搞清楚了,在這一生當中不
跟人結怨。冤家宜解不宜結,一定要知道,別人跟我結怨不是沒有原因的,過去世大概是
我得罪他了,這一世一定要化解。他恨我、他毀謗我、他陷害我、甚至他殺我,都沒有怨
恨心,不跟他結怨。要原諒他不要去計較,來生就變成好朋友,不會變成冤家對頭,這才
叫有智慧,這樣才能夠轉業報。小不忍則亂大謀,別人對你一點不好,你馬上給他顏色看
,報復,人家記恨在心,這個事麻煩。記恨在心的人,來生多半墮三惡道,惡道的業消了
,他又會得人身,不定在什麼時候碰到,畜生道碰到互相殘殺,人道裡頭再碰到,那個毒
害更深。
這些事情總要想清楚、想明白、想透。學海賢老和尚,這個老和尚真正做到,「菩薩
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老和尚一生沒有哪個善人、哪個惡人,沒有,他對於
一切人平等看待,沒有一個不歡喜,沒有一個有怨恨的人,一生沒有怨恨過一個人,這個
要跟老和尚學習。這個故事裡頭有一段,他到玉米田裡面去看,正好碰到有個年輕人偷他
的玉米。這個人一看到他來了,手足無所措,害怕了,老和尚告訴他,安慰他,不要緊,
你喜歡掰,揀大的掰,轉身就離開了。確確實實心目當中沒有一個人不好,人人是好人,
事事是好事。老和尚一生耕種,他開荒開了十四片荒山,一共一百多畝,種植糧食、種植
蔬菜、種植水果,統統是做布施,他沒有拿去賣錢,都是救濟貧苦的人。所以別人來偷他
的玉米,他完全是布施,你要多少你自己拿多少。歡喜,布施恩德,不結怨恨,處處替別
人著想,沒有替自己著想的,總是讓人歡喜。布施喜悅,自己歡喜,法喜充滿。原諒別人
,消自己的業障,不肯給別人方便,將來自己遭遇的就是不方便,障礙別人就是障礙自己
,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我們這一生當中,遭遇的善緣少,逆緣多,怎麼相處?一定要常常反省,「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冷靜去觀察,總是自己有問題,不是別人有問題,總是自己做得有缺陷,
才會招別人嫉妒障礙、毀謗破壞,一定要曉得別人沒有過失,過失全在自己。不但對於這
些冤親債主沒有怨恨,而且要生感恩的心,為什麼?他成就我們忍辱波羅蜜,成就我們認
真反省改過的機緣,讓我們自己道業德行能向上提升。你從這方面想,他不但對我沒有害
,他對我有好處。像忍辱仙人一樣,忍辱仙人的故事,一般都是從《金剛經》裡看來的,
歌利王割截身體。詳細的故事在《大涅槃經》裡面,《金剛經》只是引用,但是《金剛經
》的註解註得很詳細。
忍辱仙人是誰?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尊者。歌利是梵語,翻成
中國意思是暴,強暴,歌利王用中國話就是暴君,忍辱仙人遇到他,這個故事非常值得人
反省。他修忍辱波羅蜜,歌利王說你能夠忍,我來試試看,用刀把他整個身體一刀一刀的
割,我們中國講凌遲處死,這是最殘酷的,你能不能忍?能忍,再割,一直割到最後,能
忍。而且告訴歌利王,將來我成佛的時候第一個度你。歌利王是瞋恚心,把這個修行的人
處死了,用這麼殘酷的手段。可是忍辱仙人是感恩的心,為什麼?成全他忍辱波羅蜜,忍
辱波羅蜜圓滿了,圓滿他就成佛了。賢劫千佛,釋迦牟尼佛排名在第五,彌勒在第四,因
為忍辱波羅蜜的圓滿,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彌勒菩薩排在後面排在第五。如果忍辱仙人
要有怨恨,不但不能成佛,有怨恨的都是墮地獄,他從佛的地位掉下來是無間地獄。能忍
,從第五尊佛升等,在第四就成佛了,彌勒菩薩退後了。
我們要常常想想,忍辱得大福報,忍辱能化解最重的罪業。最重的罪業是什麼?《戒
經》上告訴我們破和合僧。五逆裡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是
五逆,無間地獄,有怨恨心墮這個。今天破和合僧的人很多,很普遍,佛眼睛看到,生憐
憫心,他要不回頭,沒有人能救他,一定要自己回頭。自己不回頭,自己不覺悟,必定墮
惡道,這個是不能不知道的。我們學佛求往生不能不忍辱,忍辱我們心才能夠安,我們的
緣才能夠勝,殊勝,我們的業才能夠消得了。不能忍辱,天天造業,他不消業,惡業天天
在增上,怎麼得了?學佛是真學佛、是假學佛,這是關鍵,假學佛消不了業障,要真學佛
。
真學佛,海賢老和尚是最好的榜樣。千萬不要以為他只一句佛號,其他的什麼都不知
道。我們學他,有他的心量嗎?有他那麼老實嗎?待人謙卑,對人都恭敬。生活,一生守
著清苦,以苦為師。他講他的小廟,要能持戒,要能吃苦,才能跟他共住。每天的工作從
早到晚都在田地裡頭,他的道場沒有人供養,鄉下小廟沒人去的,沒有香火,他也沒有佛
事,也沒有法會,靠什麼生活?靠農耕。小廟有幾畝地,廟在野外,山上的地很多,沒有
主的,他去開闢,叫開荒。荒地開了一百多畝,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收成好,為什
麼?他的心好,他種出來東西一定比別人好。種出來幹什麼?不是賣錢,救濟貧苦,哪個
地方有人沒飯吃的,他去救濟他。這個事情幹了九十二年,真幹,每一天幹得歡歡喜喜的
。接受他這些供養的人,這裡頭報告告訴我們,成千上萬,你就曉得老和尚歡喜布施。別
人供養他的錢都用在印經放生,用在幫助別人建道場,他一生曾經幫助十一個道場,不容
易。自己除幾件衣服什麼都沒有,衣服都是破的,補了再補。所以他說這個小廟吃是苦的
,穿是補的。心地真正清淨,一塵不染,除了一聲佛號之外,心裡頭什麼都沒有。看一切
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不但沒有分別執著,我相信
在他中年之後,也就是四十歲之後,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應當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起
心不動念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這個境界裡頭有圓滿的定
共戒,有圓滿的道共戒,這都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目犍連神通的事情,念老在此地說得好,「上升梵天;外道移山,制之不動,及降服
毒龍等等。難以具述」。太多了,神通的故事太多了。
(d)宗門初祖
我們再看下面第四位,「宗門初祖」。
【尊者迦葉。】
請看念老的集註。『尊者迦葉』。「迦葉,姓也」。這是梵文音譯的,「此譯為龜」
,印度對於龜跟中國人一樣,都把牠看作吉祥,長壽,龜鶴延年,吉祥物。或者翻成「飲
光」,是說他的智慧道德之光很強烈,像太陽一樣,在太陽之下,所有的光都顯不出它的
明亮。迦葉尊者的光明亦如是,一般修行人在他面前顯不出了。「名畢缽羅」,畢缽羅也
是樹名,因為父母在這個樹神祈禱求個兒子,他真的得了一個孩子,就用樹做他的名字。
「尊者乃大富長者之子」,前面我們看到目犍連、舍利弗,都是貴裔,目犍連的父親是宰
相,迦葉尊者的父親是大富長者,「能捨大財」,可見他家裡頭是豪華的生活。他出家修
苦行,這能捨大財,「修頭陀大行」,頭陀是苦行,後面會說到。「為大人所識」,這個
大人是有道德、有地位、有身分的,現在叫知名之士,他的知名度很高,所以稱他為「大
迦葉」。同時佛弟子當中有三個迦葉,有「十力迦葉」,有「童子迦葉」,有「童女迦葉
」,所以稱大迦葉就知道了,不是指別人而是指他。
「又迦葉譯為龜,《法華文句》云」,《法華文句》是唐朝初年智者大師,天台山,
智者大師所作的,就是《法華經》的註解,天台宗最主要的一部大經,天台必修的課程。
這個裡頭有一段說,「其先代學道」,這是一個大富長者的家族,先人學道,感應得「靈
龜負仙圖以應,從德命族」,有靈龜背著圖,這感應。所以他們這一族用龜,用靈龜,靈
龜也是迦葉的意思,「故云龜氏」。「又云飲光」,這是佛說的。在過去毘婆尸佛的時候
,這是過去七尊佛第一尊。毘婆尸佛,他是「冶金師」,冶是提煉,也就是從金礦裡面提
取真金,現在稱為金銀珠寶,是從事這個行業的。這也是非常富有的。毘婆尸翻成中國意
思叫勝觀,殊勝的勝,觀察的觀,觀照的觀,勝觀。在九十一劫之前,這七佛這是久遠劫
之前,經上告訴我們九十一劫之前,他「與一貧女,共以黃金,莊嚴佛像」,造佛像,造
像功德不可思議。「自爾以來」,這就是九十一劫以來,這底下講了,「九十一劫,身如
黃金,光色晃耀,掩蔽餘色,故名飲光。」飲指吞,光吞諸色,這就飲光的意思。他的光
明比別人光明大,別人的光明在他光下就顯示不出來,好像我們這燈光,在太陽底下顯示
不出來。飲光取這個意思,這是介紹名稱的來由。
下面我們要說尊者的德行。「尊者,頭陀行第一」,這個字行念去聲,不念行念橫,
當動詞用,不是名詞,是動詞,我們一般叫苦行。「頭陀者梵語,此云抖擻或云淘汰」,
有這個意思,「以十二行淘汰塵勞煩惱」,這叫十二頭陀。你看他是怎麼修的,把煩惱統
統放下了。第一個,他「住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寂靜處」。這個
地方沒有人到達,多半住在山上,而且這個山路一定很難走,也就是一般人不願意到這個
地方去的,這個地方聽不到人聲。寂靜的標準,在世尊那個年代,鄉下農民耕種用牛,牛
叫的聲音很大,牛叫的聲音聽不到,稱為阿蘭若。現在噪音比從前多,車的聲音、飛機的
聲音,住在港口,輪船,這些聲音都是屬於噪音。他住在聽不到噪音的地方,心地清淨,
遠離人家,農民的村莊,遠離村莊。第二,「常行乞食」。他每天出來托缽,所以距離村
莊小鎮也不能太遠,太遠托缽不方便。佛定的規矩大概是三里路,三里路走還方便,這為
了乞食方便。
第三,「次第乞」。這是乞食的規矩。這一家富有,有錢人家,飯菜都很好,每天到
這來乞食,這就容易起貪心。次第是一家一家的輪流,這輪流完了再來一輪,這樣的乞法
,平等,取平等。第四,「日中一食」。如果是三餐,一天三次乞食,人家說這個出家人
貪心,怎麼過一會就又來了。每一天乞食是上午,早晨,早晨功課完畢之後就出去乞食。
乞食是一門功課,有規矩的,錫杖就是乞食用的,不能敲人家門,在門口搖錫杖,裡面人
聽到有錫杖的聲音,就知道外頭有出家人來乞食,他就會來供養,錫杖就這個用途的。乞
食完了之後,不是人家給了,一路走著一路吃的,那就沒有禮節,沒有威儀了,一定要回
自己的蘭若,回自己的道場。如果這個道場人多,不止一個人,一個人一個小茅蓬,住山
洞都可以,住樹下也行。譬如說五比丘,釋迦牟尼佛最早在鹿野苑五比丘,佛自己帶著他
們,六個人都出去托缽。吃飯,回來,每個人托的合在一起,匯在一起,吃多少拿多少。
吃完之後還有多的,布施給畜生,給小鳥、給小蟲,給牠們吃,不能留在明天,吃完之後
剩下來供眾。所以叫一缽千家飯,這個制度好。
第五,「節量食」。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能吃太多,飲食最好吃到七分就夠了,
不要吃太飽,這個對於養生之道有幫助。第六,「過中不飲漿」。為什麼?漿裡頭有渣滓
,水可以飲,漿不能飲,會沉澱的都不能吃。過中,這個地方用午時還不行,午時是十一
點到一點,這都是午時。這個中是午時的正中,也就是十二點,過十二點之後不飲漿。這
個中每一天時間都不一樣,所以古時候用日晷測量,但是天陰又測不準了。現在可以用天
文日曆,天文台有發行的日曆,向他們要,有些地方可以買得到。每一天是幾分幾秒是中
,叫中午。決定不能過中,所以托缽吃飯一般都在十一點鐘前半個小時,這是絕對不會過
中的。如果要是真正中午,肯定會過中。這都屬於戒律,嚴格的遵守,這是佛的制度。
第七,「著糞掃衣」。糞掃衣就是別人丟棄的。古時候資源缺乏,一餐飯容易,人家
布施一點可以給你,但是衣就不容易了,衣都是手工紡織的。別人穿舊的、穿破的不要了
,丟掉的,糞掃就是人家丟掉丟棄的,你可以把它撿來。不能用的就不要,可以用的剪成
一塊一塊的碎布,所以就縫成我們叫的袈裟。那個袈裟質料不一樣,顏色不一樣,所以縫
成衣之後把它染色,染成咖啡色的。紅黃藍白黑,白色的不必要,就是紅黃藍黑,這種顏
色混合在一起叫袈裟色。這是佛教給我們穿的,這就說古時候衣的來源,這麼來的。
第九,「塚間坐」。坐下來休息,坐在哪裡?坐在墳墓墳地,為什麼?引起自己的警
覺。你看這個人過世了,埋在這個地方,要想到我將來亦如是,才能夠勉勵自己精進不懈
,既然出家了,這一生一定要有成就,來生決定不能再六道輪迴。小乘是以出離六道輪迴
為目標,大乘是以明心見性為目標。明心見性難,出離六道比較容易,只要放下執著,放
下見思煩惱就超越六道輪迴。所以選擇每一天打坐在墳地。第十,「樹下宿」。晚上休息
的時候在樹下,樹下一宿,這是佛制定的。第二天?第二天另外找一棵樹,不能在同一棵
樹下,都是怕你起貪心、起愛心,這個樹大,樹蔭好,這裡坐得舒服。所以佛只准一天,
第二天要換地方,不能在原地方。佛都是教我們怎樣把貪瞋痴慢放下,目的在此地,我們
不能不知道。第十一個,「露地坐」。露地是沒有遮蓋。我們喜歡都是住在樹下,有樹很
好,沒有樹,露地。第十二個,「但坐不臥」。我們講不倒單,晚上休息是樹下一宿,沒
有躺下就睡覺的,常坐不臥。
「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用這十二種,這十二種叫苦行,是佛法裡頭標
準的苦行,目的是斷除煩惱,也就是分別執著,特別是執著,不再執著了,對於一切法平
等看待。迦葉尊者年老的時候依舊遵守,佛陀看他年歲太大了,勸他休息,他堅持到底。
佛就讚歎,「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云頭陀第一。」也就是真正做到了以戒為師,以苦
為師,這是迦葉尊者做給我們看。這是介紹迦葉的生平。
後面這一段說迦葉尊者修行的成就,他是傳禪宗的這個法門,禪宗的初祖。今天時間
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