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9-13 23:07:37.CBETA T10 No. 287
《佛說十地經》卷第一
大唐國僧法界從中印度持此梵本請于闐三藏沙門尸羅達摩於北庭龍興寺譯
(續)
「唯諸佛子!菩薩如是隨順淨戒力所住持,善巧引發諸所作事;住於菩薩離垢地時,
由廣大見及由願力,現見多佛、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庾多佛、多俱胝佛
、多百俱胝佛、多千俱胝佛、多百千俱胝那庾多佛,菩薩見是如來、應供、正等覺已,悉
以廣大增上意樂,恭敬、尊重、承事、供養,奉施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
具,奉獻菩薩諸妙樂具,於僧伽眾而作恭敬。以此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於諸如來正等
覺所,以尊重心復更諮受十善業道,隨其所受乃至菩提終不忘失。由是菩薩於無量劫、無
量百劫、無量千劫、無量百千劫、無量俱胝劫、無量百俱胝劫、無量千俱胝劫、無量百千
俱胝劫、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遠離慳悋犯戒垢故,布施、淨戒清淨成滿。唯諸佛子!
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鍊已,離一切垢轉復明淨;菩薩住此離垢地中亦復如是,於無量
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遠離慳悋犯戒垢故,布施、淨戒清淨成滿;然此菩薩四攝法中愛語偏多
,十到彼岸中戒到彼岸而為增上,餘到彼岸隨力隨分非不修行。
「唯諸佛子!是名略說菩薩第二離垢地也。菩薩住此受生多作轉輪聖王,得法自在,
七寶具足,有自在力,能除有情犯戒之垢,善巧令彼有情安處十善業道。諸所作業或以布
施、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此等一切悉皆不離佛作意、法作意、僧伽作意、菩
薩作意、菩薩行作意、到彼岸作意、諸地作意、無所畏作意、不共佛法作意,乃至不離一
切行相勝妙相應一切智智作意。復作願言:『我當一切諸有情中,為首、為勝、為殊勝、
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帥,乃至願得一切智智所依止處。若樂發
起如是精進,棄捨一切家屬財位,歸佛聖教淨信出家。既出家已,一剎那頃瞬息須臾,能
證菩薩千三摩地,能見千佛,彼佛加持皆能解了。能動千世界,能往千剎土,能照千世界
,成就千有情,能住壽千劫,於前後際能入千劫,於千法門能正思擇,示現千身,身皆能
現千菩薩眷屬圍遶。自此以去是諸菩薩,有願力者由勝願故,所有遊戲或身、或光明、或
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勝解、或所作,此等乃至爾所百千俱胝
那庾多劫,不易可數。』」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言:
「正直柔軟及堪能, 調伏寂滅與賢善;
無雜無戀勝廣大, 以十意樂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 遠離殺生無惱害,
離不與取、欲邪行, 誑惡、乖離、雜穢語,
不貪財位常慈愍, 正見直心無諂偽;
離險奢慢極調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獄、傍生受眾苦, 餓鬼燒然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當離彼住法苑。
人中隨意得受生, 乃至有頂諸喜樂;
聲聞、獨覺、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淨戒教他護;
復見群生受眾苦, 轉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懷忿恨多諍訟;
貪求境界無足期, 我應令彼除三毒。
愚癡大暗所纏覆, 入大險道邪見網;
生死曠野怨所拘, 我應令彼摧魔賊。
四流漂蕩心沒溺, 三界禁繫受眾苦;
計蘊為宅我在中, 為欲度彼勤行道。
設求出離心下劣, 捨於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發勤精進無厭足。
菩薩住此集功德, 見無量佛咸供養;
億劫修治善更明, 如鍊真金以礬石。
佛子住此作輪王, 普化有情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習, 為成十力救於世。
欲捨王位及財寶, 即棄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進一剎那, 獲千等持見千佛。
所有種種神通力, 此地菩薩皆能現;
願力所作復過此, 無量自在度群生。
一切世間利益者, 所修菩薩最勝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為諸佛子已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