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梵問經》:「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四謂四諦,各四行者。 (2)
: 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
: 淨。」此中戒學,圓滿六支,具淨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尸羅清淨;
: 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
: 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四心住者,謂四靜慮。此於現法安樂住故,名
: 樂成就,是為心學。四謂四諦。各四行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
: 、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是為慧學。若導
摘自:《菩提道次第攝頌》(續前篇)
雪歌仁波切
■思惟苦諦、集諦
「若不勤思苦諦之過患,如實希求解脫心不生,
若不思惟集諦輪迴因,輪迴根本斷法不能知。
出離三有須依厭離心,了達輪迴由何法作縛,
瑜伽士我修持如是修,汝欲解脫亦應如是行。」
這一段主要是開示中士夫的修持之道,亦即思惟四聖諦,首先是思惟苦諦。「若不勤
思苦諦之過患」,如果不思惟輪迴的痛苦,內在當然不會有生起欲求解脫的心,內心仍然
覺得很快樂,因為根本不知道輪迴有多苦。
「若不思惟集諦輪迴因」,即使知道輪迴多苦,若不知道輪迴的因是什麼,也沒有辦
法斷除,苦集滅道的「集」,講的是輪迴的因,輪迴的因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不知道或
沒有好好思惟,不可能根本斷除輪迴,所以「輪迴根本斷法不能知」,如何根本斷除輪迴
,我們是無法了解的。「出離三有須依厭離心」,三有就是輪迴,欲界、色界、無色界,
想要出離三有,內心首先要依止厭離心。
這一段字面雖只說必須思惟苦諦、集諦,仔細看可看出其實還隱含滅諦和道諦。「若
不勤思苦諦之過患,如實希求解脫心不生」,如果深入思惟苦諦的種種過患,了解輪迴的
痛苦,會不會希望解脫?「解脫」就是痛苦息滅的果位,也就是滅諦,透由苦諦的思惟,
心裏會生起一種想要了證滅諦的心。
同樣的,「若不思惟集諦輪迴因,輪迴根本斷法不能知」,如果不懂輪迴的因到底從
何而來,我們就會恒常只在受苦的境界;若好好思惟輪迴因,我們就會想要斷除,再探索
斷除的方法是什麼,也就是道諦。
「輪迴根本斷法不能知」這一句間接開示了道諦:如果思惟輪迴的因,我們漸漸就能
夠了解什麼是道諦,以「道」的修持,斷除輪迴的因。所以說,這一段表面開示的是苦諦
和集諦,實際上已隱含所有四聖諦的教法。
簡單地說,如果我們心裡在還未好好思惟什麼是苦諦之前,不可能生起想追求滅諦的
心。同樣的,還未了解集諦(輪迴的因)之前,不可能邁向修持解脫的道諦。
關於四聖諦的修持,首要思惟輪迴的過患。要思惟輪迴中所受的苦對我們到底有什麼
過患,否則不會生起追求解脫的心。其次,要好好思惟輪迴的因,否則內心根本不會想要
修持。
「出離三有須依厭離心,了達輪迴由何法作縛」,在四聖諦裡,真正、主要修持的是
思惟輪迴的痛苦(苦諦),以及苦諦的根源(集諦)這兩種思惟。「出離三有須依厭離心
」,了解輪迴的過患(苦諦的過失)後,內心就能生起厭離輪迴的心;「了達輪迴由何法
作縛」,知道自己在輪迴受苦就像被綁起來一樣,不過,到底是什麼東西綁住我們?得好
好了解。
上一段闡述我們該好好思惟苦諦和集諦。「瑜伽士我修持如是修 汝欲解脫亦應如是
行」宗喀巴大師對我們的勸誡,修持上他是這麼修,如果想要解脫,也應該照這樣修持。
為了強調思惟苦諦和集諦的重要性,寺廟在大眾修法或修薈供時,通常禁止嘻笑,如
喪考妣一樣,就是要體會在輪迴裡就是種痛苦,若還樂在其中,就不懂得修持。佛法讓我
們時常提醒自己,輪迴中就是受苦,做為一個修持者,應當時常思惟輪有什麼痛苦?因是
什麼?只要常常思惟,內在就會有警惕自己的心,外表就不大能笑得出來了。
以苦諦而言,不只在聽到某人死掉覺得好可憐,某人發生意外好悲慘,或某地天災人
禍死了很多人,覺得很悽慘,不只這樣而已,當然,這些也是痛苦,這叫「苦苦」,這種
層次的苦,是普通人都可以了解的,但只有這樣無法生起厭離輪迴的心,這只是很粗糙的
層次。
因「壞苦」而生起厭離輪迴的心,都還只算是普通、粗糙的成分,所謂「厭離心」,
是要內心完全澈悟最透徹、最細微、最難了解的「行苦」。經典說:「我們不了解苦諦,
就像凡夫感覺不到掌上的毛。」人們渾然不覺掉在手上的細毛,凡夫沒法看到行苦的深細
內涵。不過,卻唯有直到內心對行苦生起厭離心,才算達到苦諦修行的層次,換句話說,
當我們對於一切行的苦諦透徹了解時,內心才會生起徹底的厭離心。
藉由苦諦四個行相(無常、苦、空、無我)的思惟,依次思惟無常行相、苦行相、空
行相、無我行相,真正如實修持,內心應會生起對行苦的體會,達到輪迴苦諦的厭離心的
層次。
苦諦是指下自地獄,上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所有一切三界的情、器世間。整個
三界輪迴的情世間,與器世間的造作起源從何而來?講的就是集諦。
■集諦、十二因緣
輪迴的起因是由業、業的造作者(煩惱)引生,也就是說,集諦講的就是業和煩惱。
佛陀曾說:「一切法皆緣起。」一切法都是種種因緣互相聚合而成,這就必須從「十二因
緣」法來了解。
所謂十二因緣,就是眾生在輪迴中流轉的起因。第一支是無明,輪迴的起因源自於無
明,無明是明的相反,無明就是愚痴、昏沈、不知道、不了解,但並非不了解一般事情,
不只這樣。無明所指的不是笨笨的、痴呆的心態,還可能蠻聰明的,但這種聰明叫作「有
煩惱的智慧」,有煩惱的智慧指的是「內在沒有了達」,明是了達諸法實相的智慧,諸法
實相就是「空性」,相反的,就是沒有了達諸法實相的智慧,也許有智慧,但是有煩惱的
。
了達一切法的實相,真正了解就算是「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我」的了解
,諸法可以是任何東西,主要的關鍵對象還是「我」,對「我」的實相不了解,就是無明
無明並不是一般講的「愚痴」,它也是一種很精明的心,精明到有辦法滲透任何一個
地方,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我」在那裡,這叫做有煩惱的智慧。譬如,生起煩惱貪、瞋
、痴的時候,一定都有無明存在,包括吃飯、睡覺、想要修止、聽到佛法以後想要找一個
山洞躲起來閉關、想證得神通,都有很精明的這個心,它就是在那裡。
所以,無明不是笨笨的那種心,它是很精明的,不只如此,即使現在你標明「我要去
修持佛法、斷除我執」,很精進的、有模有樣地修持的時候,這個無明還是會跑進來,而
且越想要修持,越想要斷除我執的時候,因為你要斷的是「我」,「我」一定要進來,所
以,它一定會擠進來。
因為它太精明了,想要對付它,內心的智慧也要非常非常精明,要比它更聰明一點才
可以,因為這種心遍於我們所有的心識、意念,如果我們真正想要對治它的話,我們內在
的智慧當然要更加的細微、更加的強而有力,才有辦法對付它。
十二因緣的第一支是我執(無明),無明的原因是內在的我執。我們如果了解我執,
修行上就不會馬虎,好像事不關己,假設有人出言中傷我們,我們覺得受傷,那是因為「
我執」產生痛苦,因為「我」的概念是存在「我執」裏面。一旦了解輪迴最可惡的起因就
是我執,不論對方說什麼,你心裡應該越來越開心,因為他傷害的是「我執」,當我執被
摧毀,輪迴就可以切斷,這時你是不是應該更開心,歡迎對方多講一些「拜託!拜託!你
多中傷我,看能不能把這個我執消除掉!」
當了解我執是輪迴的起因,痛苦都由它而生,你就會覺得對付它,是一件很慎重的事
。如果覺得沒關係,就不會覺得修行很重要,不會想斷除,放任煩惱攪和;相反的,一旦
體認到了,我們就能把所有中傷的人,看成是幫助我們的人,因為他傷害的是我執,在修
行上,一些佛學的字眼、理論,不要只是放在外面欣賞,應該放在心裡,好好的體會。
如果沒有辦法中肯地修持佛法,一定是沒有深切了解自己內在種種的煩惱都是因我執
、無明而生起,由於對於我執的過患沒有透徹認識,就生不起斷除的心而踏實修持。
有時候,即使我們知道我執是煩惱的起因,卻還是沒辦法好好修持,因此我們需要好
好認識它,把它看清楚。
當內心存著「我執」,接著就會執著「我所」,我所就是「我的東西」,凡是「我的
…」都是我所,我的身體、我的衣服等等,都是這樣產生牽連的。有了「我」、「我所」
,接著就會有「他」、「彼」、「對方」的差別產生。
有了「我」跟「他」之後,就會產生貪、瞋,對「我」貪愛、珍重、喜愛,對「他」
就不重視,因為這種差別心,把自己當成比較重要,貪、瞋引生的業就會生起,善業、不
善業都可能是煩惱所生起。我們可能因為貪心造作善業,也可能因貪心造作惡業,善惡業
決定我們生善道或墮惡道;惡道是指三惡道,善道是從欲界的人,一直到上面的天、阿修
羅、色界、無色界眾生。
現在造作一個業,會導致我們往生善道或墮惡道,決定我們受生哪一趣,就叫做「引
業」。另一種是,造做了一個業,會影響將來往生後,受生的環境受用、內外在各種條件
的果報,叫做「滿業」。
業的起因是「無明」所引生,引生的心念,叫做「思心所」(佛學名相中有五十一個
心所,其中有一個心所叫「思」)。一個想法、一個心念,可能具有導致我們來世投生哪
裡的力量;有些心的想法沒什麼影響力,有些力量就是這麼強,強到成為我們投生善道或
惡道的因。
心念是在心裡生起,此時停留在心識裡面,人死了之後,身體無法帶到來世,但心會
。在十二支因緣中,導致來世投生的一念生起後,就停留在心識中,這個階段就是第三支
「識」的緣起。
簡單的說,十二因緣的起因始於「無明」,因為無明在內心引生「思心所」,這個心
念可能力量強大,當下已決定將來投生哪裡。當心念生起,就叫做「行」,也就是業,這
是第二個緣起,所謂「無明緣行」。
心念生起以後,不可能一直在那裡想,雖然它消失了,但業已經造下,就留在心識裡
,這一階段叫做「識」,所謂「行緣識」。
心念生起到消失的剎那,業已造作,並且停留在心識中,就是第三支的識,這裡所說
的「識」,並非指心識會造作惡業而受果報,識只是一個貯藏的地方,把某一刻心所造作
的業保留在裡面;識並沒有自己造業、受報的動作,只是一個貯藏的地方。
已造作的業儲存在心識裡,什麼時候才會成熟呢?可能在這一世,也可能在來世,讓
它成熟的因緣具足了,果報就會成熟,換句話說,要受那個果報,需要種種其他因緣。
所以,不用擔心業造下去什麼時候成熟,成熟的力量就靠「愛」跟「取」,也就是第
八支、第九支,如果遇到第八與第九的因緣,它就會成熟了,如果沒有遇到,它就像一顆
種子,放在土裡,不一定會長出來,必須要澆水,水就像是成熟它的因緣。
早先種下的種子(業),已在土裡面,能夠成熟它的因緣,是「愛」和「取」。
業儲存在心識裏面,成熟也要靠業的力量,雖然業的成熟都經由愛與取,但哪一個先
成熟,仍要視當時造業的力量、時間順序而定;如果造業力量很強,善業也好惡業也好,
都可能會先成熟;如果兩個力量差不多,按照時間順序,先造作的可能先成熟。
影響投生的愛和取,是什麼時候進行的?人快死亡時,會有地、水、火、風的分解,
還未進入地、水、火、風分解以前,就會有「愛」和「取」。
「愛」的行相是什麼呢?例如某人曾經造下會導致他將來墮入地獄道的業,如果是要
墮入到熱地獄,在他的地、水、火、風分解以前,他會覺得身體很冷,想到比較溫暖的地
方,這種很想去溫暖的地方的心態就叫「愛」。
由於他一直覺得很冷,而想去熱的地方,想法生起時就是「愛」;接著,想法、慾望
越來越強烈,非常強烈的時候就叫作「取」。愛和取,兩個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很想要的
想法,只不過一個是剛生出來,另一個變成很強烈的慾望,慾望的大小差別而已。
當心裡面「想要去一個比較熱的地方」的慾望很強時,就會讓他以前已造、留在心識
的業種子現前,這時候就叫作「有」。
由於「有」的緣起,先前的業種子現前,為他成立將投生的因。在「有」的階段,現
世的生命會終止,並成就來世要投生哪一道的因,當因生起了,接下來進入死亡分解。
死了以後,還未投胎的這段時間叫「中陰身」,在「有」的階段,不只種下來世投生
何道的因,還有中陰身的因。垂死的有情,所種下的因會導致兩個果,一個是快一點的「
中陰身」,另外一個是決定下一輩子投生的地方。
譬如一個人造下將來可能墮入地獄道的業,在「有」的階段,中陰身就是將來地獄道
的中陰身。如果要墮入到畜生道,中陰身就是墮入畜生道的中陰身;人道也是一樣,是墮
入人道的中陰身。
人快死的時候有愛、取、有階段,其中「有」又有兩階段,將會成熟兩種果報,一個
是中陰身,一個是來世的報。
■緣起
《善分別經》、《緣起經》佛都說了同樣一段話:「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無明
則緣行。」開示的就是「緣起」的教法。宗喀巴大師所著的《緣起讚》也講到:「由於佛
陀開示緣起法,故而我向他禮讚。」佛陀因為如實知見一切法,對眾生開示諸法緣起實相
,所以,宗大師說他真誠向佛陀禮讚。
佛陀的教法裡,他講的不外乎行持無害行,不傷害眾生,對眾生慈悲,常常可聽到:
「我們不可以殺生,我們不可以偷盜,我們不可以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妄語欺
騙別人。」這些作為都基於同一個理由,就是諸法緣起的見地。
佛法有別於其他宗教,最大特色就是緣起。慈悲、斷除傷害眾生的行為、廣大利益別
人這些行持,在佛法中強調的遠比其他宗教深入,就是建立在緣起的見地上。
例如我們傷害其他眾生,一定是基於內心的煩惱:貪、瞋、嫉妒心、比較心等,煩惱
又來自哪裡?內心的我執、無明。無明、我執引起貪瞋癡等煩腦,我們才會傷害別人。現
在,我們知道煩惱起源於無明,無明是顛倒的,引生出來的心念當然也一定顛倒。
一旦我們知道起因在哪裡,就能把顛倒的心念扶正過來,遇到顛倒的外境時,就知道
怎麼對治,這種了知就是靠內在對緣起的了知而生起。由緣起的認知,斷除種種傷害眾生
的行為,有了對治煩惱的方法,在其他宗教是看不到的。
了解顛倒的外境是因為內心種種煩惱,而煩惱起因於無明,明瞭這樣的因果道理以後
,再從根本一層一層斷除煩惱,就是修持佛法的特色。了解諸法因緣而起的實相以後,因
為知道錯誤行為的起因在哪哩,又會造成什麼結果,自然會想斷除煩惱、修持對他人的慈
悲心,這是自然而然生起的,不是教條式的行為。
釋迦牟尼佛曾說:「對我的教法,你應該像煉金的師父一樣,去切、去燒、去磨,才
能試出是不是純金。同樣的,對於我的教法,你們也不要因為我是佛而直接相信。」意思
是他所講的教法,弟子應該在心裡推敲是否正確、磨練、測試,直到有正確的了解,功德
自然會在心裡面生起,不是「因為我是佛,我說怎樣就是怎樣…」佛法裡絕沒有盲信盲從
的態度,應當要有智慧,智慧建立在對諸法實相的了解。了解諸法實相、緣起內涵,內心
自自然然生起信心,相信這樣做是合理的,「這是我應該做的!」。
很多宗教被當成過去的文化、老東西,對現代人沒用,但在科學發達的二十一世紀,
知識份子的研究領域中,佛法與科學及人文可算是並駕齊驅,越顯出不可磨滅的特質。這
個特質是什麼呢?佛法的基礎是內在思考、判斷,不是盲信、人云亦云,因而博得近代知
識份子對佛法的肯定。佛法具有這種超越時代,不隨時代褪色、淘汰的特色,是因為它建
立在思惟、分辨的智慧上,我們在此也應該要好好的轉一轉頭腦,增長自己的智慧,努力
來多學一點才可以。
所有一切情、器世間,這個環境、這個世界,以及生長在上面的所有眾生,都是因緣
互相和合而成的。「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無明則緣行。」有些外道、宗教認為是上
帝創造,上帝想要怎樣,就可創造出來,好像不需要任何的因。「此有則彼有」告訴我們
,在這個世間,自己好好觀察就能了解其實是有「因」而生出來的,因緣會聚才能形成,
不是莫名奇妙突然冒出來的。
「此生則彼生」,必定有一個因,不過這個因又不是固定的。有些外道也承認因是有
的,但因是恒常不變的,例如,人注定就是會當人。在佛法裡,即使說有一個因,但因還
是有生、住、滅的現象,不是固定、恒常不動一直維持原貌的,它也是隨因緣改變的。
「此生則彼生」講的是,現在某個東西能夠生,接下來它一定會轉變,轉變是它的特
性,而非有人從中捏造,或永遠不變。如果都不會變的話,就只有「此生」,而不會有「
彼生」,就固定不變了。所以這句話是說,因也是有生、住、滅,是無常,也是變化的,
靠種種不同的因緣匯聚而成。
第三句話「無明則緣行」,任何一個因生出果,因果之間一定有關係,而且是同類的
關係。譬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到後來人就會有生老病死,起因是源自「無明」。如果
了證空性智慧,就不可能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因為它是不同類的因。比方如果你種的是稻
子,長出來的當然是稻子,不可能長出麥。
–轉自:道次世界
http://lamrimwor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