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宗義] 毗婆沙 (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14 17:59:12
補充:
: 所以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宗義,若要追溯其源頭的話,它們是佛語,而且是屬於佛語
: 當中的初轉法輪所攝。中觀宗的見解與修行內容,追溯其源頭也是佛語,亦即佛所開示關
: 於中轉法輪的這些經典,以及與中轉法輪經典所詮相同的其餘的經典。唯識宗的宗義,它
: 源頭來自於三轉法輪的經典,以及與三轉法輪經典所詮相同的其餘的經典、注釋等。
: 在這四部宗義當中,經部宗所宣說的宗義比毗婆沙宗較為深細;唯識宗則又比經部宗
: 更細;進一步中觀宗則又比唯識宗更深更細。雖然四部宗義,他們所說的內容有深淺差別
: 的不同,但其源頭皆來自佛語。
有鑑於世尊後佛教內大小乘相互毀謗,相互謗法是很大的惡業。《菩提道次第廣論》
於“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說:「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一切佛語,或實或權
,皆是開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
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遍攝
一切研磨經》云:「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
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
僧伽。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
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
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若毀謗法,其罪極重。《三摩地王》云:「若毀此贍部洲中一
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
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故應勵力而斷除之。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即能
遮除,故其惡行自趣息滅。此定解者,應由多閱《諦者品》及《妙法白蓮華經》而尋求之
。諸餘謗法之門,如《攝研經》中,應當了知。」
什麼叫「謗法」?「謗法」是我們出自瞋恨心或強烈的貪著心,而對教法起了善惡、
好壞的分別。因為對法起了強烈的貪著心,所以說這個法是最好的,其他的法都是不好的
等等,這就是「謗法」罪。在佛陀的開示裡說到:「譬如我們因為接觸大乘的教法,覺得
非常殊勝,便認為其教義非常珍貴。但是當我們再接觸到其他像小乘的教法時,便生起小
乘的教法是低下的、是不夠圓滿的分別心,這就是『謗法』。」「謗法」的惡業並不是指
我們在修行時有各種次第上的差別,例如,從出離心至發世俗的菩提心,一直到空性的觀
修,要確實瞭解這些教法次第上的差別,並不是所謂的「謗法」。
───────────────────────────────────────
《地藏十輪經》:「此有一類,於聲聞乘得微少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於我所說
緣覺乘法及大乘法毀呰誹謗,不聽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復有一類,於緣覺乘得微劣
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於我所說聲聞乘法及大乘法毀呰誹謗,不聽眾生受持讀誦,下
至一頌。復有一類,於大乘法得微少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於我所說聲聞乘法、緣覺
乘法毀呰誹謗,不聽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如是等人,名為毀謗佛正法者,亦為違逆
三世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燒斷滅,皆為灰燼。斷壞一切八支聖道,挑壞無量眾生
法眼。」
有一類眾生,於聲聞乘稍得信心,然實為愚癡,自以為聰明,毀謗我所說緣覺乘法與
大乘法,不讓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個偈頌;又有眾生,於緣覺法稍得信心,然實為愚癡
,自以為聰明,毀謗我所說聲聞乘法與大乘法,不讓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個偈頌;又有
一類,於大乘法稍得信心,實為愚癡,自以為聰明,毀謗我所說聲聞乘法與緣覺乘法,不
讓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個偈頌。如是等人,皆名為毀謗佛陀正法者,亦即違逆三世諸佛
,壞三世諸佛一切法藏,將諸佛法藏焚燒斷滅,成為灰燼。如是失壞斷滅一切八支聖道,
挑壞無量眾生正法慧眼。
───────────────────────────────────────
摘自:達賴喇嘛《覺燈日光》
《妙法蓮華經》及《諦者品》裡面說,無論說的是佛陀的真實意趣,還是依據眾生的
根器而說,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都是為了成佛方便而做的開示。可是不了解這個道理的人,
妄執只有一種法門才是真正的成佛方便,其他都是成佛的障礙,以輕視之心判別好與壞、
什麼應理、什麼非理,或說菩薩應該學這個法門、不應該學那個法門。像這樣以輕視之心
,對佛語做判別都屬於謗法。所以在《徧攝一切研磨經》裡面有說到:「曼殊室利,毀謗
正法,業障細微。」「細微」,是說它的力量非常強大、非常難消滅。
對如來所說聖語,以輕視之心起善妙想、惡劣想是謗法。當然,如果是像四部宗義,
有宗義論師提出有些論典是對的、有些則是不圓滿的,因為是配合實際狀況,以尊重其他
法門的心而說,這是沒有關係的。如果內心相應著煩惱,不是配合著實際狀況,是以藐視
其他法門的心去做善惡區別,那就是謗法了。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不是說不去區分,我
們應該知道這是大乘法門,這是小乘法門,因為觀修菩提心的緣故,這個行為屬於大乘的
行為;因為遠離了菩提心,而以自己追求別解脫的心去修行,所以是小乘法門。當我們闡
述大小乘法門時,是以尊重的心,做符合實際情況的闡述,而不是「你是小乘的,我是大
乘的」,以自傲的心去做大小乘區別,這就成了謗法。
講完了《徧攝一切研磨經》之後,宗喀巴大師又引用《三摩地王經》裡面所說:毀掉
南贍部洲一切佛塔的罪障,跟毀謗佛陀經典的罪障,兩者相較,哪個罪更重呢?毀謗經典
的罪更為嚴重。另外又做了個譬喻:如果殺盡了殑伽沙數阿羅漢,這個罪是非常重的,但
是跟謗法的罪比起來,謗法的罪更為嚴重。所以我們要非常謹慎謗法的惡業,因為這是非
常大的罪業。如果謗法的話,應該馬上懺悔。要如何懺除呢?我們可以透過《妙法白蓮華
經》及《攝研經》等了解如何懺悔。最主要的是,能看到一切聖教無違,並且現一切聖言
為教授,獲得勝者密意,那麼一切的惡行就自然能夠息滅。
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是大乘的修法者,就小看一些來自斯里蘭卡或是泰國的出家人,
「啊,你們是小乘,我們是大乘」,以這種心態去區別大小乘時,就等於是謗法,所以我
們要特別小心。比起我們西藏的喇嘛,我覺得這些泰國修行者的言行更為殊勝呢!我曾去
過泰國兩次,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有托缽乞食這樣完全符合原始佛教的善良行為。我非常
好奇,於是也一起參與了乞食活動,把鞋子脫掉,赤腳跟著這些比丘們去乞食。不只拿到
食物,還會拿到一些蓮花等,非常有趣,只是語言上有一些問題而已。當我問到這些長老
們一天的生活作息時,他們確實非常謹慎地執守戒律,也都過午不食,真的非常值得我們
隨喜讚歎。如果我們看到這麼清淨的戒行之後,還以一種藐視的心態說「你是小乘」,這
根本不應理。」
───────────────────────────────────────
摘自:《菩提道次第》
極大惡行指的就是謗法業,因為謗法業算是最大的惡行。為什麼呢?我們如果想要成
佛,就要圓滿一切功德及斷除一切過失,如果我們指著佛的其中一個教法說:「這個教法
不好或那個教法不好,因為它不是成佛的方法。」這麼一來,在我們心中就會種下「在自
己的成佛道上,某部份的因是不要的,甚至有了此因反而會對自己有害。」的習氣,此業
一造,幾乎是讓自己無法成佛,也就是得經過很長遠的時間才能成佛。當我們說出「這個
法不好」的當下,縱使口中未說出「此法是不要的」,但在心中自然會覺得要成佛是不要
此法的。事實上,成佛一定要圓滿一切功德,如果說某法不要,那麼功德根本就不可能圓
滿。
「無因則無果」,既然因不具足,果怎麼可能會產生呢?因此,那樣的話一講出口,
話中的含意便入心了,等於是自己一手造了讓自己無法成佛的業。除了謗法業以外,任其
他的業再怎麼重,都不至於讓自己無法成佛,只有謗法才有如此嚴重的後果。
謗法業是如何造作的呢?《寶積經‧諦者品》中提到:如果去講說「這些是成佛所必
須的,這是成佛的方法,而另一些則不是」,或者去分別這個法是好的而那個法是不好的
,或說這法是可行的而那個法是不可行的,或說這個法是大乘法而那個法是小乘法,作這
種分別就是造謗法業。只要是有情,就沒有不成佛的,既然如此,所有的法就必然是有情
所必須的。因此,我們作以上的那些批評、分別,就會障礙自己及他人圓滿一切功德以成
佛,因此就是一種謗法業。
《道次第廣論》當中有提到,只要我們能學習《道次第》,就不會造這樣的業。如果
我們學過《道次第》,我們就能了解所有顯、密經論都是我們須要學的,我們會懂得去把
它歸位。就如同小孩子玩積木,拿到這一塊,他就知道應該放哪個位置,拿到那一塊,他
也會知道這是哪個位置的。因此,如果學過《道次第》,就會了解:在佛所說的教法中,
哪一部份是屬於哪一階段的,次第就會很清楚。因此,沒有任何法是應捨的。如果我們心
中能生起「沒有一法是應捨的」之念,就能遮止「某法應捨棄」的心念與罪惡。
如果自己是一個學習《道次第》的修行者,當看到別人並非學習《道次第》時,就認
為他們走的是錯誤之道,若有這種想法,就表示你根本沒有學過《道次第》。因此,由於
《菩提道次第》中具有此殊勝,是故於此我們更應謹慎,學了道次第,將降低我們的宗教
偏見,而會更形團結,不會在教派上有愛、惡的分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