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一段內容 (大悲心的三個層次)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3-08 10:48:45
《華嚴經》:「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
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
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
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由大悲心推動,生起願利有情成辦佛果一切相智的菩提心。
大慈心、大悲心有三種層次:
(一)生緣(大慈)大悲、(二)法緣(大慈)大悲、(三)無緣(大慈)大悲。
一、「生緣大悲」:是緣念一切有情,思惟有情在輪迴中受苦的情況而生之大悲心;
二、「法緣大悲」:是緣念一切有情,思惟有情在輪迴中受苦的情況,且思惟有為法
之本質為無常法,而生起之大悲心;
三、「無緣大悲」:是緣念一切有情,思惟有情在輪迴中受苦的情況,且思惟一切法
究竟了義無自性,而生起之大悲心,是在證得無實有的心的攝持
之下而產生。
無緣大悲,是在證得無實有的心所攝持下的大悲心,是最清淨無染的大悲心。
「大悲」分類有三:
(一)「唯緣眾生大悲」:
「通達細微無常之智」、「通達空性之智」皆未現前的大悲。
(二)「法緣大悲」:
「通達四諦十六行相之智」(無常苦空等四諦十六行相)或「通達補特伽羅無
我之智」(粗品補特伽羅無我)現前所攝的大悲。事例:「通達細微無常之智
」(細品無常)現前所攝的大悲。
(三)「無緣大悲」:
是「通達法無我空性之智」現前所攝的大悲。
此中,「大悲」、「通達法無我空性之智」二者是不同的認知,但二者互為輔助。
以修道的界線而言,「無緣大悲」是於未入道者到佛地之間的心續中有的;「唯緣眾
生大悲」和「緣法大悲」是於未入道者到第七地菩薩的心續中有的;八地以上菩薩唯有「
無緣大悲」。
總的而言,未入大乘資糧者乃至七地以下的菩薩,有此三種大悲;八地以上的菩薩唯
有「無緣大悲」,但是,「無緣大悲」不一定只是八地以上菩薩有的,未入大乘資糧道、
大乘資糧道、大乘加行道、大乘見道、大乘修道、大乘無學道,皆是有的。
何以「無緣大悲」是未入道者心續中有的?「無緣大悲」必須是「通達法無我之智」
所攝,未入大乘資糧道者也有通達空性之智(未入大乘資糧道者也有通達空性之智屬於比
量),並且其心續中已經產生大悲,當「通達法無我空性之智」現前(通達法無我空性之
智,包括比量與現量,通達法無我空性之智的比量,可在未入道者心續中生起)時所攝的
大悲,就是「無緣大悲」。
《般若經》提到的「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為三種對治道之行相:「果」諦實
成立空之三摩地(無願解脫門)、「體性」諦實成立空之三摩地(空解脫門)、「因」諦
實成立空之三摩地(無相解脫門)。
大悲心是一種具世俗行相的心,是一種無法忍受有情受苦的心,「無緣大悲」也是大
悲心,它仍是一種對於有情受苦無法忍受的心,只不過這個產生無緣大悲的補特伽羅,所
看到的有情,是「無諦實的有情」。換言之,他見到生起大悲心的對境(一切有情)是無
諦實的。
這個「看到一切有情是無諦實」的心,是另一個心,它能幫助生起大悲心,但不是大
悲心,然而,它仍屬於同一個補特伽羅(生起無緣大悲的這個補特伽羅)的心。
換言之,深入去思惟有情「非從自己方面成立」、「尋找施設義不可得」而後生起的
大悲心,就是「無緣大悲」。
無緣大悲的生起,是在證得無諦實的心的攝持之下而產生,所以才如此命名。無緣大
悲,是最清淨無染的大悲心。
一般的悲心都有過失,而無緣大悲,卻是一切悲心中最超勝、清淨、無過失的悲心。
證知「無諦實」後,會深深體悟「執有情為實有」的執著、無明、顛倒錯亂,徹底愚
弄了我們,清楚這點,由此而生的大悲心會非常強烈。否則,不知有情無諦實,就不會認
為實執有多糟,悲心當然力量小。
每一位有情,明明不是諦實成立,但卻都認為自己是諦實成立,而被這種實執,騙得
團團轉,起惑造業感苦,也因此,已證知有情是無諦實的人,會一種特別想要去除實執的
心,強烈認知到「要助有情離苦,一定要消除實執。」由此而生的大悲心,就更深切。
證知有情無諦實的這顆心,不但會使得大悲心產生時,遮止了執實,同時,也令大悲
心變得更強而有力。
生起大悲心,卻未遮止執實,有何過失?實執本身是一種煩惱障,是第一個過失;再
者,未證知無諦實,就不會覺得實執有多糟,對於有情如何因實執而受苦,也就不那麼了
解,當然無法忍受他們因實執受苦的悲心,也就不可能深切。因此之故,大悲心力道有大
小之別。
無緣大悲的「大悲」,並不是以「無緣」作為所緣,它是一個具世俗行相(以世俗諦
作為對境)的心,但同時,也有一個證得空性勝義行相的心。為什麼可以同時?因為,此
時證空性的那顆心,並不是現量,而是分別心,亦即靠思惟在後得位時產生的心。
也因此,在大悲心現行的狀況下(後得位),證空性的心也同時存在,這種解釋並沒
有過失。這種證空性的心,有證空性的慧心所,也有證空性的心王(慧心所伴隨心王存在
)。不過,不能說證空性的心與大悲心是「相應的心」。
證空性的心與大悲心二者,並不是相應的。如果是相應,就必須符合「五種相應」(
所依、所緣、行相、時間、體性),凡行相、所緣等等全都要相應才行。雖然證空性之心
與大悲心不相應,但這二種心,卻同時存在。
菩提心是以緣念遍行苦生起的大悲心為根本(註:苦苦、壞苦、行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