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止觀:奢摩他–住所緣如何修–正明所緣(1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3-31 08:35:48
: 慈謂普緣親、怨、中三,等引地攝,欲與利益、安樂意樂。即由慈心行相,於彼所緣,
: 任持其心,名曰緣慈,是於心、境俱說為慈。
───────────────────────────────────────
■ 釋義──
慈心所緣即慈悲所緣,修習慈心所緣的對境,行者應該普遍廣緣(一)親眷之類、(
二)怨敵之類、(三)非親非怨的中庸眾生之類,三類隨一平等修慈心。
「等引地」,為上界地攝。慈心為慈無量心,必須是上界地攝的心所,所以稱為等引
地所攝。「欲與利益安樂意樂」,對怨、親、中庸等眾生,心中生起一種我欲求賜予樂,
我要賜予他利益安樂的意樂,叫作修慈。
由如上慈心的執持方式,於彼所緣,於不同眾生,生起我欲求給他安樂,任持其心而
修定。心執持這樣的行相來修定,名曰安住於予樂之心來修定,叫作緣慈。對於心,及所
緣境,同時都宣說其為慈。
能緣心及所緣境,都稱之為慈,主要的目的是對治猛利的瞋恚現行。如是以慈心作修
定的所緣,具有對治猛利的瞋恚現行,並且可得止。
1.慈心謂普遍緣取親人,仇敵,中間陌生者,親、怨、中三者,「等引地攝」,平等而
引,是平等對待這三者,「地」是指基礎,具相而言,這個基礎是上界心攝,具相的
慈心觀是具有上界初禪靜慮所攝,遠離了欲界的散心非等引地。普緣親中怨三者來修
慈心,平等對待他們,之後,「欲以利益安樂意樂」來修慈心。
2.每個眾生都有離苦得樂的想法期望,如渴求飲,都有這樣強烈的期望。就每個眾生自
己的感受而言,無論如何,快樂不管得到多少,覺得不夠,還需要;至於痛苦,不要
說大的痛苦,小的痛苦也不要,不要說小的痛苦,連名字都不想聽到。
3.譬如,我們很會裝模作樣,做出很好的樣子,實際上雖沒有做到,可是別人一講,還
是要生氣。雖然得到菩薩的戒律,其實沒有好好地守護,得到密咒乘的戒律,其實也
沒有好好地守護。雖然實際上是這樣,但是不能說,說你守得不好,就憤怒發脾氣。
所以,痛苦的話,連名字都不想聽到。就快樂而言,總覺得不夠,不管得到多少都不
夠;就痛苦而言,則連名字都不要聽到。
4.想一想自己是這樣,其他眾生也是這樣,想一想自己,別人及敵人也是這樣,中等、
中間者也是這樣,跟自己完全一樣。所以緣取這些,要平等對待這三者。就離苦得樂
這部分而言,離苦得樂的期望,這一點每個眾生都完全一樣,都平等,把他們當作平
等之後,接下來再產生慈心,這個慈心是正式的慈心,這很純淨的慈心,要以這個方
式來觀修慈心,瞋恨心強的話做這個觀修。
5.先要觀修等捨,觀修等捨當作根基,在這個基礎下,要產生慈心。怎麼產生慈心呢?
等捨之心下,是指自他一切眾生都希望離苦得樂,這個期望要讓他達成。想一想自己
,自己有一個離苦得樂的想法,自己期望要去達成這個目標,所以跟自己目標要達成
一樣,他的目標也要去達成。在自他都要離苦得樂這部分一樣,以此做為基礎,這是
等捨。等捨接下來要想達成目標的部分,不僅說自己離苦得樂的目標要達成,他者離
苦得樂的目標也要達成,這樣來做觀修,就是修慈心觀。
6.「淨行所緣」講到修不淨觀,修慈心觀,修緣起觀,修界差別觀,修阿那波那出入息
。這裡談到修慈心觀,慈心應該屬於有境,怎麼會是緣取的對象呢?慈謂普緣什麼?
慈心觀好像是緣取慈心,來當做對境而修禪修,是不是這個意思?
一般而言,慈心是有境,是內心產生慈心,內心產生希望他能離苦得樂的想法,這才
稱為慈心。所以這是有境的部分,怎麼會變成所緣的對境來禪修呢?
「欲以利益安樂意樂」,「普緣親中怨三,等引地攝」,完全平等來做為基礎,在這
個基礎攝持下,想要給他利益安樂,這樣一個想法,這種想法就是慈心的行相,「即
由慈心行相,於彼所緣任持其心,名曰緣慈」。
於彼所緣,在這個情況下,保任執持,繼續的串習觀修,這是緣慈心來做觀修。
「是於心境俱說為慈」,是指對境也可以稱為慈,有境本身也可以稱為慈。
7.緣取親、怨、中三等類之後,希望給他利益安樂這種想法,這個是慈心,這個是有境
產生慈心,不僅如此,在慈心的情況下,他所涉及的那個對境本身也稱為慈。
舉仇敵為例,我希望離苦得樂,敵人也希望離苦得樂,跟我完全一樣。現在以這個做
為基礎,前面談到「等引地攝」,以這個做為根基之後,正如我自己的快樂,希望要
得到,要去達成。因此,敵人的快樂,這個目標,我也要給他快樂,幫他去達成。我
自己要遠離痛苦,這個目標,我要達成,同理,他的痛苦也要把它去除,把他排除,
這個目標,也要去達成。
這個是在慈心對境下的敵人,慈心這個差別,內心的慈心下,所涉及的對境,也把它
稱為慈。有境本身可以稱為慈,對境本身也可稱為慈,所以說到「心境俱說為慈」。
8.講禪修時,首先把禪修的對象分成好幾類,譬如說觀修無常,觀修四聖諦,觀修空性
,或觀修出離心,觀修慈心,觀修悲心,觀修菩提心。
若就對境的情況而言,有時候是緣取對境實際的情形來做觀修,譬如無常,四聖諦,
或空性等。但是出離心、慈心、悲心、菩提心這部分,講的是有境的內心。有境內心
禪修慈心、悲心、菩提心,意思是指內心要產生出離心、慈心、悲心、菩提心。
觀修苦諦時,不是說內心要產生苦諦,為什麼說觀修苦諦呢?觀修苦諦或觀修無常,
意思是指,針對這個對境的觀修,要去了解對境實際的情形。苦諦的內容是什麼?集
諦的內容是什麼?無常的內容是什麼?透過觀修,對這些內容,能夠深入了解,而不
是說透過觀修,苦諦在我的內心產生,我的內心產生痛苦。
而觀修慈心、悲心,觀修出離心、菩提心時,則是說內心要產生這個情形,自己的內
心要產生出離心、慈心等。可見當我們做禪修時,涉及對境時,觀修的方式不太一樣
,針對緣取對象來做禪修時,有一些觀修方式,是指內心要產生;有的觀修不是指要
在內心產生,而是對於所觀修的對境、對象本身,要去思惟它實際的情形,而有正確
的了解。所以所謂的觀修,有這兩種情況。
一般而言,止跟觀的禪修,是指緣取對境,了解對境的情形,而不是說對境在我的內
心產生。現在講的是安止的修習,安止是指緣取一個對境,心很專一,安住在對境之
上來做禪修,而不是說對境要在內心產生。這兩種情況的差別要好好了解。
9.修安止時,是緣取一個對境而修,在自己的內心緣取一個對境,心很專一的安住在上
面來修安止。然而慈心不是外面的對境,慈心是指自己內心的情況,怎麼會當做一個
所緣的對境來做禪修?慈心觀這個段落,說到有境本身與對境本身,都可以稱為慈,
慈心觀內心產生慈心的所緣,不是指內心有境的慈心,是講對境之慈。
對境為什麼可以當慈呢?首先,對境本身用慈這個名稱,所緣的對境,不是內心能緣
的有境,是對境本身也可以用慈這個名稱。譬如配合仇敵來做說明,因為是慈心所涉
及的對象,這樣的對象,也可以用慈這個名稱,修緣慈心觀時,是指對境的慈。
譬如對象都是對同一個人,假設自己對他非常憤怒生氣,但是若對他修慈心觀時,對
境都是對同一個人,但是所緣的行相不一樣。若以慈心、悅意的行相,對他產生悅意
的慈心、予樂的慈心,這樣的行相下,可以把他稱為對境的慈,這個才是慈心所觀修
的對象(所緣),這個對象(所緣)也用慈這個名稱。
「淨行所緣」中,「慈心觀」可淨化粗猛的瞋恚煩惱,遮止造作粗猛的煩惱惡業。貪
瞋癡三毒煩惱惡業,特別是指欲界的煩惱,世親《大乘五蘊論》:「欲(欲界)纏貪瞋,
及欲(欲界)纏無明,名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慈心觀以普緣
親中怨三類眾生的平等捨為基礎,由相應上界定心等引地攝,不由欲界粗猛三毒煩惱三不
善根相應的散心非等引地,以悅意慈心、予樂慈心,與對境利益安樂之意樂,而修慈心。
平等捨的悅意慈心,是令內心凹凸不平的心態磨平,如《妙臂請問經》云:「有時怨
敵轉為親,親愛如是亦為怨,如是一類為中庸,即諸中庸復為怨,如是亦復為親愛,具慧
了知終莫貪,於親當止愛分別,於心善法安樂住。」此中遮止於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
起瞋,對一切眾生能夠平等看待,跟眾生很親近,很珍視眾生的心,能夠遍布一切眾生。
當有悅意慈心體悟的心力產生之後,將「捨棄他人的心」換為「珍愛他人的心」,而後產
生想要令一切有情安樂的「予樂慈心」,在「予樂慈心」階段時,我們已經斷除只重視自
己、只為自己的想法,並且見到凡是對眾生有利益、能讓眾生快樂的,我們都會很歡喜。
觀修平等捨之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一開始我們不應該觀總相的有情,應該觀個別的
眾生,而且所觀的對象,必須是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對方的模樣。若一開始就觀一切有情,
你或許會覺得好像可以生起慈心,可是當你看到個別有情的時候,慈心又不見了,會有這
種危險。所以開始時,以親中怨的次第,緣別相觀修,而不要緣總相觀修。別相觀修做得
不錯時,再慢慢擴展到更多的有情,最後到一切有情,屆時再緣總相,就沒有任何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