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118【見殺加怒。】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5-02 15:44:15
太上感應篇118【見殺加怒。】  1999/10/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2-0118
  諸位同學,大家好。《感應篇》第五十五節:
  【入輕為重。】
  第五十六:
  【見殺加怒。】
  到這個地方,前面總有十二句。這十二句雖然說的是「仕宦之惡」,實在講在現前社
會幾乎每個人都常常犯,只是輕重不同而已。我們知道這本書的完成,年代相當久遠了,
那個時候的社會跟現代完全不相同。古時候教育雖然沒有現代這樣普及,而實際上,教學
的效果近代遠不如古時候。古時候家庭有教育,父母、長輩普遍都有一個概念,給子弟、
給年輕人做一個好榜樣,都有這個概念。而機會教育尤其為國家各個階層領導人所尊重的
,極力提倡的,表現在戲劇、歌舞、音樂、美術,各個方面都含著有很深刻的教育,「寓
教於樂」,不是以娛樂為目的,娛樂當中要達到教學的目的。現代的社會不一樣了,提倡
的是民主自由、科學技術,古聖先賢的教育完全放棄了,這才造成現代社會的危機。
  我們都曉得,東方教育跟西方教育根本差別的地方,東方著重於道義,西方著重在功
利,我們現在捨棄了道義,模仿西方人,人人都變成急功好利。社會,在現在已經是人人
都具有這麼一個觀念,「競爭」,不競爭就沒有辦法生存。競爭到最後是什麼結果?整個
世界同歸於盡,爭到最後就打,核子大戰怎麼發生的?競爭最後的結果。跟東方道義的思
想不一樣,道義思想是彼此禮讓,哪有競爭的?中國幾千年古聖先賢教人,都是忍讓、禮
讓,從來沒有聽說過「爭」這個字,這一爭還得了!這是東西方在教學基本上差別的地方
,我們要認識清楚。仁義道德可以能夠維繫社會長治久安,急功好利那是曇花一現,後面
就沒有了,一定要認識清楚。所以此地這十二句所講的種種惡行,在今天社會上一般人普
遍都犯了。
  『入輕為重』是什麼意思?註解裡講得好,「書曰」,《書經》上講的,「罪疑惟輕
」,一個人有過失、犯罪了,我們應該怎麼想法?不要去想他犯的罪太重了,大惡不赦,
這個人心一點慈悲都沒有,我們常講心狠手辣,不是個仁慈的人。仁慈的人,看到犯極重
的過,也要想這個過失不是很嚴重,處處往輕的地方去想。一個仁慈的法官來斷這個案子
,處處總希望把他的罪洗刷乾淨,而不是看到犯罪的人,小罪給他罪加重。但是現在我們
一般人對人,對自己的重犯過失自己可以原諒自己,別人小小的過失就要把他那個罪過要
加重多少倍。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這個根源,實在說就是捨棄了
自己傳統的文化教育,受到外國人的影響。外國人,我早年初到美國,那一邊的同修告訴
我,美國的政府,美國的海關,對於任何一個人他都懷疑,你是個犯罪的人,你是個行為
不端的人,你要用種種方法證明你沒有犯過罪,證明你自己是好人。因為他的觀念就是你
不是個好人,所以你要拿出種種證據證明你是個好人,證明你沒有犯過過失。這跟我們中
國人不一樣,我們中國看任何人都是好人,他看任何人都是壞人。所以人生在這個世間,
生在這個社會,還有什麼意思?
  所以我們想到這些地方,看到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尊敬佛菩薩,佛菩薩在這個
社會裡面還一樣現身,還一樣慈悲救護。諸佛菩薩純善無惡幫助大家,大家對佛菩薩還是
惡意相向,毀謗、陷害、擾亂,層出不窮。佛菩薩要像我們這個態度,「算了,走吧!何
必在這多住?」可是佛菩薩不如是,怎麼樣的侮辱他,他承受。善心、善意、善行教化一
切眾生,還要受眾生的侮辱,我們對佛菩薩不能不尊敬,不能不稱讚。真的像佛經上講的
,他不是凡人,不與凡人一般知見,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要效法的。《無量壽經》上
講得好,佛說這一些眾生「先人不善」,先人是他的上一代,他的父母,他的祖父母,他
的長輩,他的老師,「不識道德」,都被西方文明迷了,被功利主義迷了,被功利的意識
形態迷了心竅,起心動念,自私自利。中國自古以來,諸位翻翻中國的典籍,沒有「隱私
權」這三個字。司馬光告訴人,他一生「事無不可告人言」,坦白的、公開的,沒有一樁
事情不能告訴別人,正大光明。外國法律上有「隱私權」,這是文化不同的地方、差異的
地方。一個人一生當中,事事都要瞞著別人,都不能讓別人知道,你說這種心情多苦悶,
活得多可憐!不敢告訴別人,不能告訴別人的,當然不是好事,好事,哪有不能讓人知道
的?總是見不得人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細細觀察,要好好的學佛。
  昨天晚上念佛堂的法師、護法們,我跟他們做個聚會,也順便跟他們談談怎樣去念佛
?念佛也不能為自己,我們念佛堂的設施,領導大眾在那邊薰修,為一切苦難眾生。念佛
要有感應,感應是從真誠心來的,有口無心,哪來的感應?口念佛號,心裡要想佛。大勢
至菩薩教導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是心裡想著,心裡常常有佛,
念佛的功夫才得力。所以念佛不能不聽經,不能不明白道理,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捨棄,
佛號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
  昨天晚上我去看李會長,他告訴我,上個月底他帶了個團到中國大陸去朝山、參訪,
這個團一百多人,都是念佛人,都是念佛念得不錯的。結果在朝山旅途當中,看到同修起
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他說吃飯,圓桌有人就選座位。會長說:「你為什麼要坐那個位子
?」「這個位子安全。」「什麼安全?」「那邊有人上菜、端菜、上湯,不小心會把衣服
搞髒了,這邊不會;會長,你要坐這邊來。」會長說:「你決定不能往生。」為什麼?從
這些地方看,自私自利。菩薩要把好地方讓給別人,苦難自己來承當,這種人決定能往生
。處處要佔小便宜,這種人佛念得再多,李會長講:「肯定你不會往生。」我們常講起心
動念為自己的人是凡夫,起心動念為別人的人,這個人是菩薩,迷悟就從這裡看。上巴士
,頭一個上,先去佔好位子,所以從這些地方看,都不知道照顧年歲大的人。你看李居士
,他樣樣走在人後面,他不在人前面,他所贏得的是廣大群眾對他的尊敬,處處為別人。
處處想到自己,佔到有利的地位,把別人擠下去,不錯,你是可以能夠得利於一時,你輪
迴的日子有得過,三途的日子有得過。能在這一生當中,處處讓別人,處處走在別人後面
,眼前看到好像是吃虧了,將來決定得生佛國。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懂得這個事實,
要能夠原諒一切人的過失,不要去責備別人。說個實在話,我們沒有資格責備別人,為什
麼?我們自己本身有過失,本身沒有過失才可以責備別人。誰沒有過失?佛沒有過失。所
以菩薩見人都謙虛,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還有慚愧心,如來果地
才沒有過失。可是諸佛如來責備人都非常慈悲,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去學習。
  末後一句,『見殺加怒』。這是講犯罪了,判了死刑,執行死刑的時候,沒有憐憫之
心,反而是瞋恨之心,這個心不好。古時候執法的人員,在執行處決死囚都流眼淚,雖然
他是罪有應得,但是總是不能忍心看到人家死。尤其是無辜的、冤枉的,更是令人痛心,
千方百計去救護他,怎麼可以還加怒?還動瞋恨心?這種心是非常殘酷,果報我們可想而
知。所以對於遇難的人,應當要有憐憫心,應當要有同情心,要生救護心,這是仁心。貪
瞋痴的心,是三途惡道之心。菩薩的心仁慈到極處,佛心是真誠平等,我們要認識清楚,
要知道如何去學習。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一段是講一般平民所造的惡。好,今
天就講到此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