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南泉斬貓

作者: d8888 (Don)   2016-05-10 20:20:01
推 heimaykiwi: 基本上我對所為禪師燒佛、佛堂大小便、騎在別人身上 05/10 18:52
→ heimaykiwi: 棒打、痛罵這些是否如法 或者甚至是否是真正佛法(如果 05/10 18:52
→ heimaykiwi: 記載屬實)都心存懷疑。也許我根本不企入這種教法吧。 05/10 18:53
→ heimaykiwi: 對我而言,學佛還是要遵守一定戒律的 如果怕謗證悟聖 05/10 18:55
那只能說真的是對戒律的理解不同了。您的見解,近似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最
小手段」要求像數學證明一樣能證明為唯一解才行。
但末學所知的菩薩道精神不是這樣。
大寶積經
是時國王,名曰有德,聞是事已,為護法故,即便往至說法者所,與是破戒諸惡比丘,極
共戰鬥,令說法者得免危害。王於爾時身被刀劍箭槊之瘡,體無完處如芥子許。爾時覺德
比丘尋讚王言:「善哉善哉!王今真是護正法者,當來之世,此身當為無量法器。」王於
是時,得聞法已,心大歡喜,尋即命終,生阿閦佛國,而為彼佛作第一弟子。其王將從人
民眷屬,有戰鬥者,有隨喜者,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終悉生阿閦佛國。覺德比丘卻後壽
終亦得 往生阿閦佛國,而為彼佛作聲聞眾中第二弟子。
經典記載有德國王為了護持正法,與意圖加害正法比丘之破戒諸惡比丘拿著兵器,力鬥搏
殺,殺到鮮血淋漓,至死方休。但經典仍說這位國王殺惡人、殺比丘、大殺四方、大殺特
殺的行為是大功德、要往生佛國的。
覺德比丘和佛陀可沒責怪有德國王說:
你怎麼不顧殺人的根本戒律呢?殺的還是比丘耶。
你有試過跟對方溝通嗎?你有試過用國王的權限嚇阻對方嗎?你有嘗試一切可能的方
法嗎?你不殺人就沒別的方法嗎?
不管覺德比丘會不會死,正法會不會完蛋,你破重戒就是不對,就是該下地獄,ㄟ,
你殺人耶!殺人耶!
結論來說,於末學所認知、聽聞的菩薩道戒律。只要根本作意上不是嗔、慢等汙染動機而
殺(用護持正法當藉口,其實是內心樂意殺生,這樣也算邪惡動機),而且真的能護持了
無可替代的正法(比如護持的是了義法,且不是豬隊友反而害正法滅亡),那連殺人都可
能無犯,更別提殺畜牲了
更縮短一點說,只要動機確實謹慎、良善,護持的是重要的正法。手段即使事後諸葛來看
不是當下的唯一解,於菩薩道戒律不可說具足犯重戒。所以南泉大師殺貓,如果不是喜歡
虐殺或是對生命很隨便,是很慎重的考慮,為了讓人開悟有需要而殺貓,末學以為根據菩
薩道的精神,不可說等同一般人毀破重戒。
→ heimaykiwi: 賢,就不敢說出心中真實感受,不能真實面對自己,感覺 05/10 18:56
→ heimaykiwi: 離開修行兩字,還真是有不小距離。我境界不足,對禪宗 05/10 18:57
→ heimaykiwi: 這些記載,就不說了。但那些確實不如法,何必隱諱? 05/10 18:59
末學對戒律的印象中,說四眾過是重罪。四眾的私人行為,比如喝酒、行淫那些都輪不到
一般人來說嘴,他們若有犯戒,死後自然有地獄收拾、輪不到我們收拾。
當然,連殺人戒都有開遮,說四眾過戒也不會沒開遮。但經典中的對戒律的例外都是護持
正法、救護眾生這一類,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可不在戒律的例外裡面。
就連世俗刑法都說,若「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即使說的是老實話,也一樣觸
犯誹謗罪。「說出內心的真實感受」,您確定真的有那麼重要、偉大嗎?
您要提倡遵守戒律,那就要遵守到底。不能規範別人的時候就要求戒律。規範自己的時候
,心中真實感受又比戒律重要。您何不想:南泉大師有無破戒我不確定,那是他的事,由
護法神、戒神和閻羅王判斷就好,我管好我自己。
推 yogi: 基本上犯殺戒要有殺生的動機與行為,目的不管有多崇高,殺了 05/10 19:00
→ yogi: 就是殺了,這不會是佛陀讚許的方式。佛陀讚許的是為了持戒清 05/10 19:01
→ yogi: 淨甚至可以不顧自己生命的行為。倘若為了使人證悟可以破殺戒 05/10 19:03
→ yogi: 那麼對於持過午不食的比丘來說,是否也可以在未能即時於午前 05/10 19:04
→ yogi: 用齋的情況下,以為了有體力修行為由而在午後吃飯呢? 05/10 19:05
行菩薩道,以菩薩戒為正解脫戒,聲聞出家戒為輔的寺院,真的有可能為了度眾體力上的
需要吃晚餐,名為吃「藥石」而不稱為吃晚飯。
末學推測的原因是根本精神上的不同。如果是求入滅,那當然先求無過。但如果眾生需要
為先,甚至超過個人利益,那戒律就可能會有開遮,以免變成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
不錯。這是末學對所知道菩薩道的個人理解
作者: heimaykiwi   2015-05-10 18:52:00
基本上我對所為禪師燒佛、佛堂大小便、騎在別人身上棒打、痛罵這些是否如法 或者甚至是否是真正佛法(如果記載屬實)都心存懷疑。也許我根本不企入這種教法吧。對我而言,學佛還是要遵守一定戒律的 如果怕謗證悟聖賢,就不敢說出心中真實感受,不能真實面對自己,感覺離開修行兩字,還真是有不小距離。我境界不足,對禪宗這些記載,就不說了。但那些確實不如法,何必隱諱?
作者: yogi (Yogi)   2015-05-10 19:00:00
基本上犯殺戒要有殺生的動機與行為,目的不管有多崇高,殺了就是殺了,這不會是佛陀讚許的方式。佛陀讚許的是為了持戒清淨甚至可以不顧自己生命的行為。倘若為了使人證悟可以破殺戒那麼對於持過午不食的比丘來說,是否也可以在未能即時於午前用齋的情況下,以為了有體力修行為由而在午後吃飯呢?所以你的意思是用同樣的邏輯 為了使學生開悟 殺生也是戒律所開許的囉? 北傳戒律的開遮以及在殺生戒之上是否適用是一回事我只知道在南傳比丘戒或者在家八戒來說, 是沒有開遮這回事的
作者: godofmoon (月夜)   2016-05-10 20:45:00
菩薩道不是禪宗的玩法,但禪宗有自己的玩法,走極端...其實比較困難認定的禪師的動機及證果為何?只知行為而
作者: yogi (Yogi)   2016-05-10 20:51:00
這麼說吧 如果是有意圖的殺生(不論背後目的多崇高),這個
作者: godofmoon (月夜)   2016-05-10 20:52:00
已,所以禪宗特別的極端案例,不適合當成通俗教案。
作者: yogi (Yogi)   2016-05-10 20:53:00
"殺"的動機必然是伴隨瞋心的。即便是安樂死Mercy killing,這個動機一樣是伴隨著對病痛的瞋心 這也是為什麼南傳佛教的保守觀點也不認同安樂死的原因我的想法不同。持戒清淨才是最好的護法行為。佛陀說過去有些佛陀的正法能久住 有些佛陀的正法無法久住 其決定性差別在於是否有為弟子制戒。因為有了戒律,佛陀的教法才能像用線串在一起一樣不會散落遺失。
作者: Navel (我不是原來的肚臍)   2016-05-11 13:13:00
重點在於怎麼看"殺生"這條戒律。禪宗怎麼看?佛怎麼看?阿羅漢怎麼看?一般人怎麼看?
作者: bobju (枯藤老樹昏鴉)   2016-05-11 22:40:00
這樣搞下去 只要有能力[自圓其說] 都是ok噠?
作者: YuGar (深奧幽玄)   2016-05-12 10:55:00
bobju,不是這樣的,[他圓其說]感覺也o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