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平衡七覺支呢?
七覺支可分為相對立的兩組:
擇法、精進、喜這三覺支是一組;
輕安、定、捨這三覺支是另一組;
而念覺支則處在中間來調和這兩組。
擇法覺支即是以善巧方法,清楚地了知氣息;
(所謂的「善巧方法」是指運用前面講過的正確方法,
並且運用自己所累積的禪修經驗。
例如:
不要去注意氣息裡四大的特相,而要整體地專注於氣息本身;
不要專注於接觸點(附帶地知道則不要緊);
不要專注於接觸的感受;
了知氣息可能呈現為各種不同的狀態;
了知若有若無的微細氣息等等。)
精進覺支即是努力於覺知氣息;
喜覺支即是對氣息感到興趣與歡喜。
當內心傾向於懈怠或昏沉時,正念要立刻覺察,
並且加強擇法、精進、喜這三覺支,以便將不活躍的心策勵起來。
輕安覺支即內心保持寬鬆舒坦;
定覺支即一心專注於氣息;
捨覺支即平等中道,不憂不喜,不執著得失。
當內心傾向於掉舉或浮躁時,正念要立刻覺察,
並且加強輕安、定、捨這三覺支,以便將太活躍的心抑制下去。
當這兩組覺支達到平衡時,心調整到恰好,不浮也不沉,能夠穩定地向前進展。
正念覺察到這種情況,此時既不需要策勵心,也不需要抑制心,
只要不干涉地旁觀而已。
如此平衡五根與七覺支時,就能排除五蓋,順利地提昇定力。
定力提昇到相當程度時,禪修者往往會經驗到各式各樣的光明,
甚至感到自己的定力受到光明的干擾。
這些光明是修定過程的自然現象,只要不去理會它們,
一心只專注於氣息,漸漸就會習慣。
習慣之後,不但不會再受到干擾,而且由於光明的緣故,禪修者能更清楚地覺知氣息。
如果禪修者的定力達到相當穩定的程度,
每次都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至少一小時,如此連續維持三天以上,
通常禪相不久就會出現。
所謂的「禪相」就是修行禪定時內心專注的對象。
安般念的禪相是由氣息轉變成的。
當氣息轉變成白色或光亮時,那就是禪相;
但是還不要去注意禪相,而應繼續專注於氣息,因為剛開始的禪相通常還不穩定。
當氣息轉變成光亮的禪相而且穩定,禪修者專注於氣息時自然而然就專注在禪相上,
這時就讓心繼續專注於禪相,而不再去注意氣息。
剛開始專注於禪相時,禪相可能持續不久。
當禪相變得暗淡無光時,就再度專注於氣息,培育定力。
當定力提昇,氣息再度轉變成光亮的禪相而且心自動地專注於禪相時,
就讓心繼續專注於禪相,不再理會氣息。
如此一再地練習,使專注於禪相的時間愈來愈長。
在此過程中,有時心與禪相融合為一,
一心只有禪相,沒有第二念,那就是安止定。
進一步應當練習入於安止定中愈久愈好。
站立時的修行方法與靜坐時差不多,都是保持寬鬆舒坦,覺知氣息。
行禪時最好先站立在經行道的起點,閉上眼睛,覺知氣息。
等到心平靜下來,能覺知氣息之後,才微微睜開眼睛,
開始起步慢慢地向前走,同時繼續覺知氣息。
走到經行道的另一端時,站立在那裡覺知氣息一會兒,
然後慢慢地轉身,同時繼續覺知氣息……如此來回地行禪。
躺臥時也是保持寬鬆舒坦,覺知氣息。
如此,不只是在靜坐時培育對氣息的覺知而已,
而是在行、住、坐、臥等一切威儀中,
從清晨醒來到晚間入睡之間的所有時刻裡都儘量練習覺知氣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若能如此掌握正確的要領,勤修不懈,
大家就很可能在這次禪修營期間證得禪那,乃至達到更高的成就。
在此預祝大家修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