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奢摩他〉 pg350L7~pg353L13
: 四、又淨惑者,謂唯暫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
: 初所緣者,謂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下地粗相,上地靜相。
: 第二所緣,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
───────────────────────────────────────
■ 釋義──
淨治煩惱的所緣第二類型是講,「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相」的觀修。配合欲界四諦
的觀修,配合(色界)初靜慮天也有四諦,配合(色界)二靜慮天也有四諦,一直到(無
色界)有頂天,都配合四聖諦來做觀修。
從欲界到有頂天都有十二緣起的分支,這十二緣起的分支裡有一個遍煩惱的分支,遍
煩惱分支裡,又分順生跟反轉。遍煩惱分支就是苦諦跟集諦。還有淨治的緣起分支,淨治
緣起分支就是滅諦跟道諦。
譬如配合欲界來講,在欲界投生,就有欲界投生的十二緣起的分支,順生跟反轉:苦
諦跟集諦。還有它淨治的緣起分支的部分:滅諦跟道諦。這是欲界的四聖諦。
投生在(色界)初靜慮天(初禪天),也有緣起的分支,就有四聖諦的內容;之後配
合(色界)二靜慮天(二禪天),也有四聖諦的內容。這樣一直上去到(無色界)有頂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到有頂天的四聖諦,這是四聖諦方面的觀修。
前面講到第一種淨治煩惱的所緣,是指分析煩惱果的這部分,煩惱造成的影響多麼不
好,它的毛病是什麼?並不是分析煩惱的根本。第二種方式,四諦十六行相的觀修,是從
現在已經滅掉的果—痛苦—去分析它的根基何在?它的根本是什麼地方?了解它的根本,
看到它的根本。
就欲界來講,苦諦的根本是集諦,而且是欲界的我執。若把我執斷掉,就能把欲界煩
惱連根滅掉。了解這一點後,好好分析、觀修,當煩惱的根本斷掉了,就不會造業,痛苦
就連根拔滅掉了。這是從種子上、從根本上拔除。配合欲界做四聖諦的實修,以這個方式
把欲界煩惱的種子連根拔掉,並非暫時損傷。在欲界,煩惱連根拔滅的方式,要靠針對欲
界的四聖諦,配合四聖諦來做觀修,才有辦法把煩惱連根拔滅。
就十二緣起分支裡分成兩種,就是遍煩惱的緣起分支跟淨治的緣起分支。遍煩惱分支
裡有順生次第跟反轉次第;淨治分支的部分有順生次第跟反轉次第。苦集滅道以前解釋過
了,大家若了解的話,就不再說明。若不是非常了解,就再解釋一次。
佛經裡開示十二緣起時,開示的方式是這樣,遍煩惱方面「順生的緣起」開示了一次
,遍煩惱方面「反轉的緣起」又講了一次;然後開示十二緣起在淨治方面「順生的緣起」
做了開示,反轉的緣起」又做了開示。分成四個方式來開示。
十二緣起是無明,然後是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佛
經裡開示時,講無明生行,行會產生神識,神識會產生名色,一直到最後由生會產生老死
。這種開示的方式,主要講的是苦諦,因為講它的果,由無明作為因產生行,所以行是它
的果,最後到老死,老死當做果。這種方式是遍煩惱裡順生的緣起分支。
順生的緣起分支要講的內容是苦諦,因為是講它的果的部分。一樣的內容,若倒過來
講,就不一樣了。佛經裡就會開示,老死從何而來?從生而來。生從何而來?從有而來。
這樣由後面反轉過來,把它的原因仔細去分析、追尋,追尋到最後,行從何而來?從無明
而來。這樣反轉地追,往上面追過去,所以叫做反轉的緣起,反轉次第的緣起是去尋找它
的因,屬於集諦的部分。遍煩惱分支裡反轉的緣起,是講集諦,因為去尋找它的因。
從前面生過來,從無明、行、識、一直到生,生到最後老死,這是講果的部分。順著
從前面生到後面,這樣的開示方式,是講苦諦。若往前面去追它的因,從哪裡而來往上面
找過去,這是反轉的次第,反轉的緣起,是找它的因。這時就講它的因為何,要去介紹集
諦。苦諦也好,集諦也好,這個是指遍煩惱的分支,普遍的煩惱,遍煩惱的部分。
之後講的是淨治煩惱的緣起,淨治的分支,佛經的開示是,若滅掉無明的話,就滅掉
了行;若滅掉了行的話,就滅掉了神識;一直到最後若滅掉了生,就滅掉了老死。這種開
示是從淨治煩惱的順生緣起。
順生的緣起就是前者為因產生後面的果,把無明滅掉會怎麼樣呢?行就滅掉了,這是
它的果。行滅掉會怎麼樣呢?神識就滅掉了。這樣一直到最後,若把生滅掉,老死就滅掉
了。講的是後面會形成後面的果,這是講滅諦,因為講果是滅諦,這是淨治方面的分支順
生的緣起,是講滅諦。
之後倒過來講,找它的原因,云何能把老死滅掉呢?要把生滅掉。云何能把生滅掉呢
?要把有滅掉。這樣反轉,往前面一直追它的因,追到最後,云何能把行滅掉呢?要把無
明滅掉。往前面去追蹤它的原因,這是反轉的緣起,是講因,分析它的因—即道諦。
滅諦跟道諦屬於淨治方面的分支,淨治方面的分支裡,順生的部分講,因為滅掉了前
者生出後者,這個是講滅諦。反轉的緣起是講後面滅掉是從什麼因而來?因為滅掉前面!
這樣再講一次,這個反轉的緣起,是講道諦。
所以有遍煩惱的分支跟淨治的分支,二者都有順生的緣起跟反轉的緣起,就形成四聖
諦。從欲界地一直到有頂天,共有九個處所(三界九地),這九個處所都有投生,投生的
話就有它的十二緣起。從欲界地到有頂天,都有投生的十二緣起存在。有十二緣起存在的
緣故,十二緣起就分成遍煩惱分支跟淨治分支。普遍的煩惱分支裡有順生的緣起跟反轉的
緣起;淨治分支裡有順生的緣起跟反轉的緣起,這是四聖諦的內容。
就欲界的煩惱而言,若要把欲界的煩惱種子都連根拔掉,要配合欲界地的四聖諦來實
修,才能把欲界的煩惱,連根拔掉。同樣,到初靜慮天,配合初靜慮天投生的十二緣起,
四聖諦的內容來實修;二靜慮天,一直配合到有頂天實修四聖諦的內容。用這個方式把煩
惱拔掉,連它的根本都滅掉。把根本的部分滅掉,就要用四聖諦的實修方式。從四聖諦的
實修方式,去分析它的因,之後把煩惱連根拔掉,所以稱為淨治煩惱。這是淨治煩惱的方
式,這種方式就能把煩惱的種子連根拔掉。
淨煩惱的所緣分成兩種「唯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暫時損傷煩惱的種子及連根拔滅
掉煩惱種子。配合欲界來講的話,就欲界投生的十二緣起裡的四聖諦的內容去做實修,這
種實修的方式就會把欲界煩惱連種子都滅掉。之後到初靜慮天、二靜慮天、三靜慮天,一
直到有頂天,每一地都有它投生的十二緣起,有它四聖諦的實修,用這個實修,就能滅掉
每一地的煩惱及其種子。
以上講了淨惑所緣的兩種類型,仔細看看,其實二種都屬於分析的對象,為什麼這裡
把它當作安止的所緣呢?
就第一種暫時損傷種子的所緣而言,要分析欲界的毛病、粗糙的行相;上界是寂靜、
它是功德,這個當然屬於分析,二者都是內心的分析思惟。若是內心的分析思惟,怎麼會
是安止所緣的對境呢?
第二種,「第二所緣,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四諦及它的十六個特色,實在非常
深奧,它屬於隱晦法。對隱晦法,一定要透過分析,內心才能思惟。若不分析它的因,就
無法思惟四諦十六行相。
那麼,為何它會是安止所緣呢?四諦十六特色的內容,不做分析無法思惟的。關於這
個問題,「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諸境所現影像,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
」。「此等」就是兩種淨惑所緣,當作為安止所緣時,首先一定要分析,不管是粗靜相道
或是四諦十六特色的內容。分析之後,歸納得知的意義。譬如說下界是粗糙的、是有毛病
的;上界是寂靜的、是好的。或者說有為法是無常,有漏都是苦。這些要仔細分析,好好
地思惟,思惟到最後會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確定的結論。譬如有為法是無常,有漏都是
苦,最後會有一個非常明確,很決定,很確定的意義,心就專一安住在上面來修安止。
心專一安住在決定的意義上來修,這部分是安止。此外,在前面分析要得到它的意義
,得到結論的過程裡,這不能當做安止。此處的「不多觀察」是說,心已經決定了,「隨
心決定,任持其心」,就是前面內心要先做分析,分析之後要做決定,給它下定論,很肯
定產生定解。之後,心專一繫念在這個定解上不動搖,這時候,不做觀察了。
不知道時,當然要從分析下手,在分析的階段沒有安止,那時候正在進行分析。但是
分析會產生定解,已經定解了這個意義、已經是結論了,這時心可以專一安住在上面,那
時候它就屬於安止所緣。
到此講解完四種所緣,即前面談到的,「如世尊言,修瑜伽師有四種所緣」。(註—
《瑜伽師地論》:「云何所緣?謂有四種所緣境事。何等為四?一者遍滿所緣境事;二者
淨行所緣境事;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淨惑所緣境事」《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云何
於法所緣差別?若略說有四種,謂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