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五集) 2000/04/2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4-0005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十善業道經》,雍正皇帝「上諭」第二面,第一行最後一
句看起。
【何尚之對曰。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
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
。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我們看這一段。這段話是雍正皇帝引用過去宋文帝跟何尚之的一段對話,這些人都非
常明瞭儒釋道三家在那個時候教學的成果,對於社會安定、政權的鞏固、和平和人民的安
樂,有積極的貢獻。所以文帝說「六經本是濟俗」,《六經》就是指儒家的教學,如果講
到「性靈真要」,這是屬於佛家講得清楚,要是全國人民都能夠接受儒跟佛的教導,他說
我就可以坐享太平,就是太平天子。
接著何尚之這一段對話很重要,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信心。『百家之鄉』,一百家,在
當時我們用概略的估計是一家四口,百家就是四百人,這四百多人裡面,他說只要有十個
人持五戒,這十個人淳厚、謹樸(謹慎、樸素),他就能感化這一百家。我們想想,這是
百分之一的數字,百分之一、二,一百個人裡頭有一兩個人,真正接受儒、佛的教育,真
正能夠理解,依教奉行,對於社會風俗就能產生這麼大的效果。『千室之邑』,邑是一個
都市、一個城市,這個城市有一千戶,這一個城市裡面有一百個人持十善,真正能依十善
業道去修學,這一百個人和睦,他就能感化這個都市。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這個世界亂了,人心壞了,感覺到失望無救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修學。他們做不善,我們行善,要有耐心,時間久了必定能夠感化
這些人。我們看上古時代,中國歷史裡頭記載的舜王,他的父母、兄弟都是很惡劣的,時
時刻刻要置他於死地。他能夠盡孝,真的像六祖能大師所說的,「不見世間過」,只看到
別人的好處,而不看別人的缺點。父母對我不好,他總是反省「我做得不如法,我做得不
好,才讓他生氣」,天天在反省,天天在改過,這樣三、五年下來,全家被感動了。這一
家和睦之後,就感動他的鄰里鄉黨,最後感動到國王,是堯王,堯王聽到這個事情,特地
來訪問他。所以中國講孝,舜擺在第一個。堯王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把王位讓給他,孝感
天地!一個人積行,以真誠心積集一切善行,能感動一家,感動一鄉,感動一國。這在佛
法裡面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我們不要看到社會風氣不好,自己就灰心,就退轉了
,這個錯誤的,要更積極捨己為人,做社會、做大眾的好榜樣。
佛家的教學,它的根本跟儒家講的完全相同,在「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這三句就落實在十善業道。如果沒有十善,這三句是口號,是空洞的,用十善來落實孝
親尊師。在佛家裡面,這個意思講得更深更廣,「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佛家講的孝順是孝順一切眾生。誰做到了?在中國歷史上舜做到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不是沒有人做到,不是沒有效果。佛菩薩做到了,在經典裡面的記載,那總是外國。舜做
到了,舜是中國人,中國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這樣的人歷代都有,諸位如果讀《二十五
史》,你就能發現。現在在新加坡,我們常常提到的許哲居士做到了。你看她一個人,不
僅影響整個新加坡,訊息傳播出去之後,影響東南亞整個地區,可惜能夠這麼做的人太少
了。
我們今天雖然學佛,五戒十善沒有做到,要真做!一個人做就能產生這麼大的效果,
所以我們相信何尚之的話,如果這個地區有十個許哲,新加坡不是這個樣子。我們親眼看
到了,我們要發心學習,捨己為人,為整個社會,為一切眾生。我們今天持五戒、學十善
,不是光為自己,光為自己這個心量太小了。希望來生得福報,這一生能改善自己生活環
境,這個意義太小了。我持五戒,我修十善,是為一切眾生。所以佛菩薩心量大,他是為
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們今天只要把心量放大到整個地球,我今天修行是為他們修的,是
為他們做一個好樣子,希望他們從自私自利回過頭來,一切能為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言
語造作,都是為眾生造福。
我們這個人的身體,我常講、講了很多次,身體在世間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一個工具
,不是「我」,一切為我就錯了,這個世界沒有前途,一片黑暗。一切為眾生,決定沒有
自己,念頭轉過來,一切眾生是主人,我是僕人,我是伺候主人的,這是佛菩薩。佛菩薩
應化在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做個好樣子,這就是救度一切眾生。這種人在中國很多,
我們常常聽說,沒有被發現,沒有人去宣揚,要宣揚才能產生效果。所以許哲居士,我還
想找專門的攝影師,給她錄一套記錄的錄像帶,向全世界流通。她雖然沒有讀過佛經,沒
有接觸過佛法,佛經上所講的她全做到了。一百零一歲才發心皈依,在我們講堂皈依的時
候,我連五戒證書都送給她,她全做到了。這要像一般打分數的話,她滿分,她打一百分
,這是我們的好樣子。
這種『風教』,風是風氣,教是教化,這樣良好的風氣教化。『以周寰區』,寰區是
講國家。『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這個仁人就是能夠持五戒、持十善的,只要有一百
萬人能夠做到,整個國家風氣就變了,就能夠改過來了。下面舉例來說,人能夠行一善,
他就去一惡。譬如說能持不殺生,殺生之惡他就不做了;能持不偷盜,偷盜這種念頭行為
,他就斷掉了。『去一惡,則息一刑』,國家的刑法是制裁那些違法之人,人人都守法,
刑法也就息了,沒用處了。『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所以人,尤其是佛的學生,一
定要做社會最好的榜樣,怎麼樣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先要從本身做起。善惡的標準,
就在這個小冊子上。這個小冊子,佛家經典分四大類:教、理、行、果,這是屬於行經,
是教我們要拿行為去落實,這個不是研究討論的,是要切切實實去做到。
佛菩薩是九法界一切眾生的好樣子,我們今天講的模範、表率,「學為人師」,師是
表率;「行為世範」,他的行為是一切眾生的模範、榜樣。於是我們就要想到,我們起心
動念有沒有想到,我這個念頭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如果不能做好榜樣,這個念頭
不能起。我的言語對社會大眾有沒有正面的利益?沒有利益,這個話不能說,我的行為、
一切造作都要利益社會大眾。不利於社會大眾的,不但是不能做,念頭都不能起,這才是
佛弟子,這才是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否則的話,我們的書念到哪裡去了?我們到底學的
是什麼?
雍正皇帝用這一段對話,換句話說,他肯定。在過去中國社會是儒釋道三家的教育,
他有智慧,他看得清楚,三家教學雖然在手段方法不盡相同,根本是相同的。我們今天把
這個意思展開來,新加坡九個宗教,九個宗教在形式上不一樣,教化眾生方式上有差別,
理念上是相同的,所以九大宗教可以團結,可以合作。不相同的是枝葉,根本相同,哪有
不能和睦相處的道理!我們試驗試驗,這兩年來成果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新加坡九個宗教
就像兄弟姊妹一樣,往來這麼樣的親切,確實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道雖
然不相同,但是不違背,這是我們在此地親目所睹的,這是在全世界做了一個好的樣子,
好的開始。九大宗教這些領導人、傳教師,也都真正是菩薩,為這個地區、為全世界人做
出好樣子,這就是貢獻。希望永遠化解種族的衝突、宗教的戰爭,你說這個功德多大!
末後這一句話說,『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洵」是深信的意思,我深深相信
。這是國王大臣在討論,宋文帝相信,何尚之也深信不疑,可以垂拱坐致太平,只要把「
儒釋道」這三種教學好好的推廣。中國歷代帝王,那個時候學校不普及,怎樣教化眾生?
這是治國平天下第一樁大事。就像一個家,你的家庭,你要想希望家庭興旺,做父母的一
定要懂得小孩,你的兒女他每天想什麼?他說什麼?他做什麼?你要好好的誘導他,要教
導他,去惡為善,破迷開悟,你的家庭怎麼會不興旺?國家也是這個道理,國家的領導人
:帝王、大臣,他要懂得人民在想什麼,人民在說什麼,他在做什麼。如果這個要不懂,
沒有辦法去疏導、誘導他、教化他,這個國家社會怎麼可能安定?
用什麼方法教他?道德教育,「儒釋道」都是人文教育。今天講人文教育,在中國古
人講是德行的教育,教導你明瞭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這是生活教育。人
與天地鬼神的關係,天地鬼神是什麼?就是與世間所有宗教,不是別的。講天地鬼神,就
是我們要懂得世間有許許多多宗教存在,他跟我們是什麼關係,我們跟他怎樣相處,是說
這麼一樁事情。都是現實的,都是在我們生活周邊,沒有辦法離開脫離,只要你把這三種
關係處好,你就真正過幸福美滿的生活。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就能做到。中
國古聖先賢為我們說的寶貴教訓,《禮記‧學記》是中國教育哲學,最古老的教育哲學,
裡面兩句名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建立一個政權,領導
全國人民什麼最重要?教學。在現在的話來說,建立共識,這是屬於現在人講思想的教育
,教你怎麼去想;想要想善的,不要想惡的。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太好了,我們把這一段最重要的話,我把它寫出來放在這
個本子最前面;放在最前面,這是最重要的。這可以說是佛法教學的總綱領,教我們什麼
?晝夜常念善法,晝夜思惟善法,晝夜觀察善法。這個善法就是十善為標準,常念善法是
心善,思惟善法是念頭善,觀察善法是行為善,這個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夾雜。
人要這樣修,他怎麼會不作佛?他怎麼會不作聖?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這個「不見」是絕對不把世間一切過失、不善放在心上,不可以!讓你的
心純善,你的念頭純善,行為純善,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的生活自在安樂。即算過最貧
窮的物質生活,也快樂無比,就像夫子讚歎顏回一樣,顏回的物質生活缺乏到極處,顏回
天天快樂無比。他樂個什麼?他明瞭「道」,就是心善、念頭善、行為善,不在乎物質生
活。所以社會才能夠永久的安定和平,不會去爭利,爭名逐利這個事情,他決定不幹。
後頭一句我們把它念掉:
【斯言也。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到這裡是一個大段,這是這一段的總結,這一段是雍正皇帝說的。「斯言」是指上面
宋文帝跟何尚之的對話,這個對話是勸善。能夠勸全國人民行善,這是治天下之要道。清
朝初期開國的君王都非常聰明,都很有智慧,他們推行宗教教育,那個時候佛教還是教育
。佛教變成宗教,大概是嘉慶以後的事情,在乾隆時代佛教還不是宗教,還是屬於教育。
所以佛教變成宗教,非常不幸,變成宗教的時間也只是兩百多年而已,這個我們一定要清
楚、要明瞭。我們學是學釋迦牟尼佛的教育,絕對不是搞迷信,搞迷信我們得不到佛法真
實利益,只有教學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好,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