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61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五十四頁,第二句看起:
「又《文殊般若經》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往下,黃念老引的這些經文,意思都很深。
今天我們從英國回來,休息了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沒講經。很慚愧,體力畢竟是老
化了,不能不承認老了,體力衰了。所以這次回來,休養了一個星期,今天跟大家見面。
這次在英國住了一個月,學校裡面也有攝影棚,所以我們的講經可以說沒有中斷。可
是要向諸位報告的,有幾件事情,第一件,我聽同學們告訴我,在英國也有不少不確實際
的報導,希望同學們要認識、要搞清楚,不要受它的影響。這份報紙是歐洲的商報,歐洲
商報英國版,歐洲商報,這是英國版。這報導的文章很長,很詳細,主要是報導歐洲這次
我們去做了一個祭祖大會。
去年威爾士大學的校長,八月他帶了兩位領導,學校的領導,一位是學校董事會的主
席,另外一位是主管教學課程的副校長,他們三個人到香港來看我,在我這裡住了五天。
除了最後一天,他過去沒有來過香港,找個導遊帶著他香港轉一轉,多看看,我們有四天
的時間,討論了一些問題,主要的是漢學,討論這個問題。他問我,為什麼要這麼重視漢
學?我告訴他,中國這個族群它有五千年的歷史,從有文字記載,最原始的甲骨文,到今
天至少有四千年的歷史。我們常說是五千年,五千年那是什麼?那就講伏羲畫八卦,伏羲
距離我們五千年,要是說連那個算上的話,說文字的起源也能講得通。這些古聖先賢,歷
代的這些老祖宗,他們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文化。
湯恩比告訴我們,這是近代專門研究世界文化史的一位大德,英國人,根據他的研究
,說人類有歷史以來到現在,曾經出現過二十多種文明。很可惜的,大部分都在二、三百
年就消失了,甚至於我們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回事情的發生。這是個專家學者告訴我
們的。根據他的研究,人類先有宗教,後有文明,文明是從宗教產生的。
許許多多的,像中國的所謂宗教,中國有沒有宗教?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是有。有
,是什麼宗教?紀念祖先的這個宗教。祭祖,真的在中國五千年沒間斷,中國人愛祖宗、
敬祖宗,紀念祖宗,不忘本,而且將祖宗的教訓世世代代相傳,一代傳一代。我們中國老
祖宗教給我們什麼?這就是中國宗教。五倫,五倫是從夫婦講起,「夫婦有別」,再講「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是道,它是大自然的原則,不是哪個
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人類的起源從夫妻開始,就有父子關係,有兄弟關係,對
外,這有君臣的關係,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有朋友的關係,這把五種不同的關係說清楚
了。怎樣處理關係,那就是德,德是聖賢人建立的。前面五種是道,是大自然的規律,不
是哪個人創造發明的。
有五倫了,這五倫怎麼相處?夫妻是別,別是不同的任務。一個家庭,兩樁大事:第
一個是物質生活,這個是男子來承擔,古時候是打獵,以後是農耕,要維持家庭的生計;
母親怎樣把孩子教育成人,所以家庭教育中國自古以來重視,誰負責任?母親負責任。這
是大事,你家裡頭有沒有後代,後代裡頭有沒有聖賢,全靠母親。母親如果盡到責任,把
做人的道理從小,小孩一出生,讓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沒
有負面的,這個小孩長成了,就是大聖大賢。教育下一代,下一代家裡頭出不出人才,有
沒有英雄豪傑,有沒有聖賢君子,全靠婦女。婦女所扮演的角色比先生大,大得多!不能
不知道。
道德,道德是古聖先賢建立的,就是這五種關係如何融洽落實在生活當中。古人就建
樹了五德:仁、義、禮、智、信,叫五常。常是什麼?常是不能離開的,不能間斷的,你
要依靠它生存。五常第一個,五常是德,五倫是道,德裡頭第一個是仁。仁是什麼?愛人
,仁是兩個人。《弟子規》裡頭,「凡是人,皆須愛」。人,能夠愛人的人才叫人;不懂
得愛人的人,那是畜生,畜生不懂,沒有人教牠。人,你看有你父母教,有祖宗教,有大
聖大賢教,大聖大賢是古代的帝王、官吏、老師,把人都教好了,都教成聖賢君子。
聖人確確實實是佛法裡面講的佛陀,為什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
學佛之後明白了,孔老夫子如果他生在印度,印度人稱他佛陀;釋迦牟尼佛如果生在中國
,中國人稱他聖人。聖人跟佛陀,名稱不一樣,內涵完全相同。他們都沒老師,釋迦牟尼
佛沒老師,孔老夫子也沒老師,怎麼成聖成賢的?要靠修行,要靠覺悟。孔老夫子好學,
釋迦牟尼佛也好學,但是所學的沒能解決問題。釋迦牟尼佛把學放棄了,學了十二年,放
棄了,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因為,修定,定成就了,不定什麼緣分
,一下就開悟了。所以佛法的建立,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是釋迦牟尼佛所傳的。
我們回頭看看孔子,孔子亦如是,他也是悟了,得清淨心,得平等心,開悟了。清淨
心是小悟,平等心是大定,大悟。我們回頭再看看老莊,老子、莊子,莊子說過,「天地
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話誰能說得出?佛與法身菩薩。孔孟老莊如果生在印度
,是佛、是菩薩,釋迦牟尼佛生在中國,中國人稱他聖人、賢人,同一個級別,同一個階
層,我們一定要曉得。
然後回過頭來再看看,這個世界上信仰很多的人那些宗教,最初的創始人,這個宗教
的創始人,是什麼人?也是無師自通的,大徹大悟的,佛法講法身菩薩,佛來轉世,不是
凡人,像摩西、耶穌、穆罕默德。穆罕默德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你看,他能講出一部《
古蘭經》,旁邊人給他記錄,他說的。
在中國唐朝出現了一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沒念過書,不認識字,開悟了。開悟了
,世出世間法他全通,你拿著儒釋道的經典,你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真是六祖所說的
,悟的什麼?自性,《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就這個意思。什麼叫本善?
本善是什麼?四書《大學》頭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本善就是明德,明德就是
佛法講的自性,真如、本性,悟就是悟這個。覺悟之後,自性裡頭圓滿具足一切,能大師
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是本來,它不是從外來的。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
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的福報,還再加個是無量的壽命。末後他說的,「何期自性,能
生萬法」,萬法是什麼?宇宙,宇宙從哪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能生萬法。跟佛法
所說的完全相同,所以我們心目當中,老子、孔子是佛陀,孟子、莊子是菩薩,法身大士
,他們同一個級別,我們要認識清楚。
今天這一段文,黃念老的註解引用的《文殊般若經》、《大寶積經》、《淨名經》,
這些經典裡面所說的每句話都有很深的意思,統統是自性流出來的,我們要知道。所以佛
法裡面求的是什麼?明心見性。儒家的教學,小學講求的小悟,大學大悟,一直到大徹大
悟。小悟,君子,記住聖賢的教訓,一生不違背,在國家,好公民,在社會,做出正面的
好榜樣,賢人君子。所以古時候的社會淳樸,人人都懂得五倫、五常,管仲提出的四維,
禮義廉恥;秦漢我們又看到了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中國人倫理道德具足了,圓滿了
。五倫的道怎麼落實?落實在五常。五常如何指導我們,這一生身口意三業與道相應?那
就是四維、八德,儒家講盡了。在佛法裡面,小乘經裡面講得多,小乘是釋迦牟尼佛的小
學,小學要學十二年。這個十二年,學倫理、學道德、學因果,學聖賢的教誨,這就是一
切經典,八萬四千法門。
我們看《文殊般若經》裡頭這句話,「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
如是忍者」,這個忍在此地當作同意講,不反對,能夠接受,佛說這個話我相信,是真的
,不是假的,我能接受,這叫忍。「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佛陀教育終極的目標,所以他不翻,翻音,不
翻意思,意思再講解。什麼意思?其實可以翻的,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無上,三翻
作正,藐翻作等,正等,三翻作正,菩提翻作覺;要是統統翻過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就這個意思。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圓滿的佛果,徹底覺悟,圓滿覺悟了,就叫做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你看,你要能承認,你很快就會成佛,相信什麼?相信佛在經上所說的,一切
法悉是佛法。
那我要問你,基督教《聖經》是不是佛法?伊斯蘭教的《古蘭經》是不是佛法?儒家
的典籍是不是佛法?《老子》、《莊子》這兩本書是不是佛法?我再問你,我們現在教小
朋友的《弟子規》是不是佛法?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這些宇宙的奧祕是不是佛法?是,沒
有一樣不是。佛是什麼?佛是覺悟,明白了,通達了,沒有懷疑了;法就是萬法,就是一
切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什麼叫邪正?迷了就叫邪法,覺了就叫
正。哪一法不是佛法?
誰知道是佛法?不是大徹大悟的人不知道。大徹大悟的人什麼樣子?他表演那個模型
給我們看,裡面沒有貪瞋痴慢疑,表現在外面的,必然是跟孔老夫子一樣溫良恭儉讓,表
現在外面。你跟他接觸,溫和,好!謙虛、客氣,溫和;善良、恭敬,有禮貌,讚歎人,
不毀謗人,歡喜人,不討厭人;生活節儉,快樂;於一切法當中他讓步,禮讓、忍讓,於
人無爭,於世無求,必定是這樣的。這個就是我們看人的標準。無論學佛、學道、學儒,
你要去找老師,什麼是好老師?具足這十個字的就是好老師。裡面沒有貪瞋痴慢疑,外面
表現的,溫良恭儉讓,這十個字他都做到了,這是善知識,這是個好老師。
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國那個時候,跟黃念祖老居士第一次見面,我接受他老人家的建
議,建立淨宗學會。淨宗學會在過去叫蓮社,蓮社,人不太容易明瞭什麼意思,把它改成
現代的名詞,叫淨宗學會。教學的場所叫淨宗學院,修行的場所叫淨宗學會,我聽了很歡
喜,我就接受了。在那個時候我提出一個修行要求,我也提出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
覺慈悲」,這是菩提心。真誠是菩提心的體,清淨、平等是菩提心的用,後面慈悲是他受
用,對待別人一片慈悲,對待自己要正覺。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我們本經的經題。日常生
活當中,心要清淨,不能被外面染污,要平等,沒有高下,不要分別,樣樣都好,沒有一
樣不好。怎麼落實?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又寫了十個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
佛」。好!從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你的日子多好過,快樂無比,最後念佛,念佛成
佛,行歸淨土。我就用這二十個字,在美國各地方勉勵同學們。
我這一生生活非常簡單,沒有欲望,被大乘佛法融化了,每天真的法喜充滿。所以我
感謝方東美先生,佛法是他介紹給我的,要不是他,我不可能走進佛門。我跟他學哲學,
他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大乘經典是哲學裡面,就是全世界哲學裡
頭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講經,最後一句,做
總結,「皆大歡喜」;孔老夫子最重要的把它擺在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句話跟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一個意思。聖賢教我們,教我們什麼
?教我們這一生享受到真正的,真實,不是假的,幸福快樂的一生,人生幸福快樂。自己
一生幸福快樂,你的家庭一定美滿和諧,社會一定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這就都做
到了。這多圓滿!多美好!為什麼要學佛?就是為這個。
佛要怎麼學法?用真誠心學,真誠、清淨、平等,就成佛了,後頭那個覺。清淨心是
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諸位要記住。他還有染污,什麼?還有七情五欲,他是凡夫,他
不是聖人。七情五欲斷掉,放下了,他清淨心現前,他是阿羅漢。再提升,平等心現前,
你看看這個經文上這一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這是大平等,一切法都是佛法。這是
誰?菩薩,法身菩薩,他得到平等。覺,就是圓滿的大覺,成佛了。所以,清淨是阿羅漢
,平等是菩薩,覺是佛,你看都在經題上,你學這部經為的是什麼?就是為的清淨、平等
、覺,不為別的,就為這個。所以能得到一生,個人快樂無比,人生最高的享受,家庭圓
滿,事業成功,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你要相信一切法統統是佛法,不能有懷
疑。
如果要有懷疑,把懷疑放下,讀經,古人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念上一千
遍你就開悟了。一千遍不能開悟,兩千遍;兩千遍不能開悟,三千遍;三千遍不能開悟,
四千遍、五千遍一定開悟。悟,有小悟、有大悟、大徹大悟,你就明白了。天天提升自己
,絕不迷惑,不批評人,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決定不要拿著佛法
去欺騙人。現在這種情形有,外國、中國都有,我們學佛的人要小心謹慎,不要被人騙了
。要有能力辨別邪正,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他要不善,要不如法,我們不
要批評,不毀謗別人,離開就好,那是我們的德行。我們肯離開是我們的智慧,是我們的
善行。不再提他,不能替他宣傳,替他宣傳,他那條路是錯誤的,以盲引盲,要負因果責
任,不能不知道。
一部經能成就,一切法悉是佛法,那一部經怎麼會不能成就?一部經裡頭所說的,你
要都能夠落實,變成你的生活,那才管用,你要在這部經上得定、開慧。如果沒有得定,
沒有得定是沒有依教奉行,你心裡頭的妄想很多,雜念很多,是非很多,這是你的大障礙
。凡是有這些,都叫造業,造業,善,三善道,惡的,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不能不
知道。這部經是教我們超越六道輪迴,了不起的大經大論。
下面,《大寶積經》裡面所說的,「諸法本性與佛法等」,等是平等,「是故諸法皆
是佛法」。這個意思講絕了,真正講到究竟處了,我們要入這個境界,你就證清淨平等覺
,你待人就像佛待人一樣。佛是怎麼看人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好人可敬,壞人也可敬
,為什麼?好壞都不放在心上。一定要知道,好壞是現前這個階段,在最初,他沒有好壞
,將來以後成佛也沒有好壞。他會不會成佛?會成佛,時間的問題。他是個惡人,他有佛
性,他怎麼會不成佛!我們成佛在先,他成佛在後,成了佛之後,沒有先後,超出時空。
這個經文好不好?要記在心上,不能把它忘掉,太難得!你看看,《文殊般若經》上這麼
說的,《大寶積經》上又這麼說的。
下面念老在這裡做個總結,「若諦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亦無分別矣」。這話可不能隨
便講,沒到這個境界,你說,錯了,不說,也錯了,你全錯了。一定要曉得,不入境界全
錯了,「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都是真話,都不是假話。所以學東西不能不徹底,不能
不認真,一門就是一切門,一切門就是一門,不能不知道。不知道,要多請教高明的人,
要斷疑生信,疑不斷,信不牢靠,疑斷掉,信就真信了;真信,決定成佛,無論修哪個法
門都會有成就。
念老給我們做總結,「若諦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亦無分別矣」,有沒有分別心?沒有
了。萬法歸一,一是什麼?一就是自性。自性不可思議,萬法亦不可思議,因為萬法是自
性的相分,為什麼不可思議?它不是真的存在,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一切法,無有一
法不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從這個方面看,一切法平等,沒分別。從起作用,有分別
,什麼分別?隨順他的妄想而分別,隨順他的起念,他起念頭,就有分別。如果沒有念頭
,就沒有分別,沒有妄想就沒有分別,恭喜,這人成佛了,好!
記住,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
起心、不動念,這個人是佛,這佛的境界。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人是菩薩,他
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人是阿羅漢,沒執著,有分別。如
果妄想、動念,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都有,我再說明白一點,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有妄
想、有起心、有分別、有執著,這個人是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如果他的心行是善的,他
在六道裡頭三善道受生;如果他起心動念不善的,或者毀謗聖賢的、毀謗佛法的,那是在
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是他的去處,六道凡夫。
==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菩提心。
真誠是菩提心的體,清淨、平等是菩提心的用,後面慈悲是他受用,
對待別人一片慈悲,對待自己要正覺。
日常生活當中,心要清淨,不能被外面染污,要平等,沒有高下,不要分別,樣樣都好,
沒有一樣不好。怎麼落實?「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