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雜阿含643 644經 五根 信進念定慧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09-07 21:44:23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43.htm
北傳:雜阿含643經 南傳:相應部48相應1經
檢索 關涉主題:(略) (08/05/2011 18:04:37 更新)
雜阿含643經[正聞本815經/佛光本655經](根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根,何謂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48相應1經/單純經(根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有這五根,哪五個呢?信根、活力根、念根、定根、慧根。比丘們!這些
是五根。」
註解:
1.「精進根」,南傳作「活力根」(vīriyindriy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活力的機能」(the faculty of energy)。
按:漢譯的「精進」,對應的巴利語有vāyāma(如八聖道的「正精進」)、
viriya(另譯為「勤」)、padhāna(另譯為「精勤;斷;勤奮」如「四正勤;四正斷」)。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44.htm
北傳:雜阿含644經, 增壹阿含32品1經 南傳:相應部48相應2-3經
檢索 關涉主題:其它/初果者的特質 (08/20/2016 16:16:28 更新)
雜阿含644經[正聞本816經/佛光本656經](根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若比丘於此五根{如實善觀察}如實善觀察者,於三結斷知,謂:身見、戒取、疑,
是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於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32品1經[佛光本276經/5法](善聚品)(莊春江標點)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善聚,汝等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
  「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
  「彼云何名為善聚?所謂五根是也,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
慧根。是謂,比丘!有此五根。若有比丘修行五根者,便成須陀洹,得不退轉法,
必成至道,轉進其行成斯陀含,而來此世盡其苦際,轉進其道成阿那含,不復來此世,
即復取般涅槃,轉進其行,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
  言善聚者,即五根是也,所以然者,此最大聚,眾聚中妙。若不行此法者,
則不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及如來、至真、等正覺也。
若得此五根者,便有四果、三乘之道。言善聚者,此五根為上。
  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根。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48相應2經/入流者經第一(根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這五根,哪五個呢?信根、活力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當聖弟子如實了知這五根的樂味、過患、出離,
比丘們!這被稱為不墮惡趣法、決定、以正覺為彼岸的入流者聖弟子。」
相相應部48相應3經/入流者經第二(根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這五根,哪五個呢?信根、活力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當聖弟子如實了知這五根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
比丘們!這被稱為不墮惡趣法、決定、以正覺為彼岸的入流者聖弟子。」
註解:
1.「身見(SA/MA/DA);自身見(MA);身邪(AA)」,南傳作「有身見」
(,簡為「身見」,音譯為「薩迦耶見」),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辨識(我)的見解」
(identity view),計有「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漢譯作「異我」),或色在我中,
或我在色中(以上兩項漢譯合為「相在」);受……想……行……認為識是我,
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等二十種,參看《雜阿含69經》、
《雜阿含109經》。「有身」(sakkāya),另譯為「己身;常住身」,音譯為「薩迦耶」。
2.「戒取(SA/DA);戒受(MA);戒盜(AA)」,
南傳作「戒禁取」(sīlabbatupādānaṃ, sīlabbataparāmās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行為與遵奉的錯誤把握」(wrong grasp of behavior and
observances),或「規則與誓約的扭曲把握」(distorted grasp of rules and vows)。
MA將「取;執取」譯為「受」。
3.「須陀洹」,南傳作「入流者」(sotāpanno,另譯為「預流者」),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入流者」(the stream-enterer),又稱之為「七有」,
《長部29經》又稱之為「初果;第一果」。
「入流果」(Sotāpattiphal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入流果」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4.「必定(SA);於道決定(GA);定(MA);決定(DA)」,南傳作「決定」(niyata),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預定的未來(命運)已固定」(fixed in destiny)。
5.「正趣三菩提/定趣三菩提/向於三菩提/正覺趣/正向於正覺/正向三菩提/向正覺(SA);
趣正覺(MA);必得涅槃/必成道果(DA);必至涅槃/必至滅度/必成道果(AA)」,
南傳作「以正覺為彼岸」(sambodhiparāya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以開化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正覺」(sambodhi),音譯為「三菩提」。
6.「七有天人往生/七有天人往來(SA);人天七返(GA);極受七有(MA);極七往返(DA);
七死七生(AA)」,南傳作「最多七次在天上與人間流轉輪迴後」
(Sattakkhattuparamaṃ deve ca manusse ca sandhāvitvā saṃsaritvā),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天與人中最多七次漫遊與流浪後」
(who, after roaming and wandering on among devas and humans seven times
at most)。「最多七次」(sattakkhattuparamaṃ),另譯為「極七遍;極七返生」。
《俱舍論》說:「飲光部經分明別說於人、天處各受七生。」顯然與
「天上加人間最多七次」的解讀不同。
7.「善思;善思念之」,南傳作「你們要好好作意」(sādhukaṃ manasi karotha,
直譯為「你們要善(十分地)作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仔細注意」
(attend closely)。
「作意」(manasikaroti)為「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
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
8.
(1)「斯陀含」(sakadāgāmi,義譯為「一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回來一次」
(once-returning),《長部29經》又稱之為「第二果」(dutiyaṃ phalaṃ)。
(2)「斯陀含位」(sakadāgāmitā),即「一來的狀態(階位)」。
(3)「斯陀含果;一來果」(sakadāgāmiphal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回來一次之果
」(the fruit of once-returning)。
9.
(1)「阿那含」(anāgāmi,義譯為「不還;不返回(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回
來」(nonreturning),《長部29經》又稱之為「第三果」(tatiyaṃ phalaṃ)。
(2)「阿那含果;不還果」(anāgāmiphal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回來之果」
(the fruit of nonreturning)。
(3)「不轉回者」(anāvattidhamm),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回來」(without
returning)。
(4)「不還者」(anāgāmin,音譯為「阿那含」),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回來者」
(nonreturner)。
10.
(1)「漏;漏失」,南傳作「煩惱」(āsava,另譯為「漏;流漏」,名詞),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污染」(taint)。其字面上的意思是「流漏掉;漏出來」,
引申為「(生死)煩惱」的異名。
(2)「漏的;流漏的;漏泄的;漏出的」(avassuta, 形容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腐化」(the corrupted),並解說此字義譯為「流入或洩漏」(flown into, or leaky),
暗示心被雜染滲透,形容詞的avassuta與動詞的「流動」
(anussavati, anusavati, savati),都是基於字根「流動」(su)。
按:大致來說,經文中前者(āsava)多用於生死流轉的情形,如對解脫者說「漏盡」,
後者多用於六根對六境時的情形。
(3)「漏法」,南傳作「漏出法門」(avassutapariyāyañc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腐化的解說」(an exposition on the corrupted, SN)。
11.
「自知不受後有(SA);不更受有(MA);不受後有/更不受有(DA);更不復受有/更不復
受胎(AA)」,南傳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nāparaṃ itthattāyā),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再有這生命的狀態」(there is no more for this state of
being),含意相當於「不受後有」、「沒有再生;沒有再有」(natthi punabbhava)。
按:「不受後有」,意思是沒有下一生的「有」(bhava),這個「有」同「十二緣起支」
中的「有」支。
12.「緣覺;辟支佛」,南傳作「辟支佛」(paccekasambuddhaṃ, paccekabuddha,
義譯為「獨一的正覺者;獨覺」),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照錄,並解說辟支佛是獨立於
遍正覺者(sammā sambuddha)之外達到正覺(開化)者,但不像遍正覺者,
他沒建立教說(sāsana),他們被認為只在沒有佛陀教說存在的世間出現。
13.「味」,南傳作「樂味」(assāda,另譯為「味;愛味;快味」,動詞assādeti),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滿足;喜悅」(gratification),
「品嘗;享受」(relishes, 動詞)。
這是會令人「回味黏著;還想再要」的滿足。
14.「患(SA/MA);過(DA);大患(DA/AA)」,南傳作「過患」(ādīnava,另譯為「患」),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危難」(danger)。
15.「離/出離/出遠離/出要(SA);出要(MA/DA/AA)」,南傳作「出離」
(,另譯為「離;出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逃脫」(escape)。
17「正趣三菩提/定趣三菩提/向於三菩提/正覺趣/正向於正覺/正向三菩提/向正覺(SA);
趣正覺(MA);必得涅槃/必成道果(DA);必至涅槃/必至滅度/必成道果(AA)」,
南傳作「以正覺為彼岸」(sambodhiparāyana),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開化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正覺」(sambodhi),音譯為「三菩提」

感想:
如實觀察五根得須陀洹。
而五根一般來講都是勉勵行者向學的自我審核指標
在雜阿含經的教誨中,常叫行者要勤修五根,然後證涅槃。
但本經文南傳對應經典很特別的是 提到五根本身、五根的集、滅、味、患、離
讓我想到,就算是功德項目,依然是要如筏喻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阿含經也有講過法空的觀念,只是說 不是直接說,而是觀察聖道法中 也有集滅味患離
避免順道法愛生,成為涅槃的障礙。
不過就我自己的程度而言,能夠盡量培養五根就盡量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