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照
思照,姓陽,(浙江)錢塘人。十四歲,從(隨)淨住(寺)從雅(法師),聽《法華》、《
方等》於南屏(寺)(浙江杭縣西南)。復往東掖(山),參(訪)神悟(處謙法師),(於佛法)大
有契入。剌血書《法華經》,一字一禮(拜),如是十過(遍)。誦《十六觀經》(《觀無量壽
佛經》)五藏(25240卷),《彌陀經》十藏(50480卷),《法華經》一千部。禮《華嚴》、
《梵網》、淨土七經等,凡二百七十卷。
專修念佛三昧。築小庵曰「德雲」,刻三聖像。每夜四更(清晨1~3點) 即起唱佛,懈
怠比丘,聞聲悚愧(警懼羞愧)。又於(每)月二十三日,率道俗(二眾)繫念三聖,常及千眾
,凡三十年。
一日,語其徒曰:「夜夢佛金身丈六,此往生之兆也。」乃(每)日請七僧助念。至七
日晚,涌(起)身合掌,厲聲(振作大聲)唱佛,趺坐結印而化。時(北宋徽宗)宣和元年(西元
1119年)春也。闍維(火化),牙齒明瑩,如玉石然。
(《佛祖統紀》)
宋‧若愚、則章
若愚,姓馬,(浙江)海鹽人。學教於辯才(元)淨法師。居龍井(終南山龍井寺)久之。
後於湖(州)之仙潭,營室接待僧眾。建無量壽佛閣,勸道俗念佛,來者嘗數百人。三十年
中,預會(參與法會)諸賢,臨沒時,多有瑞應。或(有人)奏(稟)愚(法師)道行(修行事蹟)
,(因此皇上)賜號「法鑒」。
釋則章,與愚為友,同修淨行。章既沒,愚夢神人告曰:「汝同學則章,得普賢行願
三昧,已生淨土,彼方待汝。」愚乃沐浴更衣,命眾諷《觀無量壽佛經》,端坐默聽。誦
畢,忽云:「淨土現前,吾其往矣。」遽書偈而化。
偈曰:
本自無家可得歸,雲邊有路許誰知?(誰能知道淨土解脫之路)
溪光搖落西山月,正是仙潭夢斷時。(仙潭是修行所,也指若愚法師;
夢斷應是雙關語,指往生,也指六道夢醒。)
又曰:
空裏千花羅網,夢中七寶蓮池,
踏得西歸路穩,更無一點狐疑。
時(北宋欽宗)靖康元年(西元1126年)九月也,年七十二。闍維,得舍利數百粒。
(《佛祖統紀》)
==
思照法師的精進,真的令人聞之悚愧。
若愚法師的偈語則給我們鼓勵!
踏得西歸路穩,更無一點狐疑!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