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如何看待基督教對同志的作為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12-14 01:53:28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77.htm
在家居士的安樂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鬱闍迦的年輕婆羅門來拜訪佛陀。
  「世尊啊!像我們這樣嚮往出家的在家人,應當怎麼做,才能獲得這一輩子的安樂呢
?」鬱闍迦婆羅門問。
  「婆羅門!有四種法,可以讓你得到這一輩子的安樂。哪四種呢?那就是方便具足、
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什麼是方便具足?就是具備謀生能力;有足夠的技能從事諸如務農、買賣、牧牛、射
技、行政等工作,以養活自己。
  什麼是守護具足?就是能夠妥善地收藏、守護自己的財產與糧食,不被國王所沒收、
盜賊所搶奪、水火所吞噬、浪蕩子所敗散,以及為各種災患所壞失。
  什麼是善知識具足?就是能結交到具備信、戒、施、慧的善友,彼此間能夠相互規勸
與鼓勵,使憂苦與煩惱得以消除、不起;喜樂與善行可以生起、不失。
  什麼是正命具足?就是能夠量入為出,使財務收支平衡。不裝闊,也不慳吝,生活不
奢侈,也不致於陷入困頓匱乏。
  婆羅門!不要沉迷於酒、色、賭,以及結交壞朋友,因為這四件事,就像讓財庫破了
四個洞,使所有的錢財,都從這四個洞流光一樣。
  婆羅門!這就是可以讓你這一輩子得到安樂的四種法。」
  「世尊啊!那又應當如何修,才能獲得下一輩子的安樂呢?」鬱闍迦婆羅門接著問。
  「婆羅門!也有四種法,可以讓你得到下一輩子的安樂。哪四種呢?那就是信具足、
戒護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什麼是信具足?就是對如來的正覺,生起恭敬,建立信心,而且,這種信心,不會被
其他人動搖,更不會再去信其它天魔外道。
  什麼是戒具足?就是堅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什麼是施具足?就是心離慳吝垢穢,常常布施。例如,行法布施的解脫施,又如能親
手布施、樂於布施、平等布施等。
  什麼是慧具足?就是如實知苦、集、滅、道四聖諦,具備抉擇成就滅盡煩惱的慧力。
  婆羅門!這就是可以讓你得到下一輩子安樂的四種法了。」
※ 引述《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之銘言:
: 借標題一問
: 千年來的佛教教導似乎製造了對社會大眾一個普遍性的誤導:
: 如果你是真正虔誠的佛教徒 就應該遠離世間出家
: 然而這個世間的人絕大多數都有傳宗接代的需要
: 只要是正常的性關係 對於在家信徒來說是很正常的
: 同時絕大多數的人也都有工作的需要好養活自己和家人
: 我的問題是
: 為何千年來的佛教發展
: 似乎沒有發展出一個宗派 著重在在家居士的修行的部份?
: 也就是著重在入世的生活部份
: 或者其實有還很多 是我孤陋寡聞?
: 請指教 謝謝
聲聞乘的居士修行大概就如同上面那篇文章一樣
但是入社會久了,也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吧
1.方便具足:你也看到裡面有提到行政,政治圈也不乏有佛教徒,若指賺錢就看誰有能力
2.守護具足:就文章的意思
3.善知識具足:出世間是指法師,世間的勉強就指益友
4.正命具足:理財,電視節目都有介紹
這四個也勉強可以對應到八苦的其中四個
1.方便不具足 -> 求不得苦,修改民法需要各種專業能力
2.守護不具足 -> 愛別離苦,同志一直都不能守護另一半,也包括名聲,一直看到抹
黑的訊息
3.善知識不具足 -> 怨憎會苦,基督教的永生就是一個邪見,說一闡提邪教也不為過
,以為只要能上天堂,就得到永生,故逼死主所厭惡的同性戀小
孩都可以。
4.正命不具足 -> 五陰熾盛苦,想要得太多,生命花費太多在無意義的事上
其他四個,生老病死,已經有很多出家人寫的文章,我不獻醜了
: ※ 引述《cool810 (silence)》之銘言:
回到標題 如何看待基督教對同志的作為
可以用上面四個方向分析吧
我自己是深深地感覺到怨憎會苦
然後網路上找的一篇文章覺得挺有道理分享一下
索達吉堪布 前行廣釋--人類之苦--【怨憎會苦】
什麼是怨憎會苦呢?指所憎惡的人或事,欲其遠離,而反共聚。比如,想見的愛人見不到
,怨恨的敵人卻總是狹路相逢;想聽的喜訊聽不到,不願意聽的噩耗卻時時傳來;非常希
望身體健健康康的,可往往是病魔纏身,沒有自由快樂之時……這些不悅意的外境經常出
現,而特別希求的對境日益遠離,令心產生強烈憂苦,這就是輪迴的本性。《大毗婆沙論
》亦云:「不可愛境,與身合時,引生眾苦,故名非愛會苦。」意即不可愛的對境常出現
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面前,引生各種不同的痛苦,這就叫怨憎會苦。當然,怨憎會苦的
定義,還有很多解釋方法。
那什麼時候能斷除這種痛苦呢?只有證悟了空性,完全通達人我、法我不存在,那時候所
有的痛苦將銷聲匿跡,一絲一毫也不可得。而在此之前,不管你轉生於輪迴何處,都難免
要遭受此種痛苦。就算轉生為三善趣眾生,也常會遇到憎惡的對境,那墮入地獄、旁生、
餓鬼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要想遠離這種痛苦,證悟空性非常重要。
《宗鏡錄》中云:「若未了無生,於所生之處,無非是怨,無非是苦。」假如沒有徹底通
達無生空性之理,不論投生到六趣中的哪一道,在那個環境裡所感受到的,無非是怨恨,
無非是痛苦。常有人抱怨:「這裡的環境太複雜了,我要去個清淨的地方。」說這種話的
人,根本不了解輪迴的真相。倘若你清楚輪迴的實際狀況,那自然會知道,無論到哪裡去
,都有不合意的對境出現。如果過於執著這些,自己就會萬分痛苦,而唯有對它的本性有
所認識,才會明白特別不值得為這些苦惱。
有一本書裡說:「十年前我極執著的事情,今天想來覺得可笑;今天我所執著的事情,十
年後再回憶時也將如此。所以,我們在每一階段所貪執的東西,都要先去了解它的本性。
」的確,這說得很有道理。然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在執著的當下並不覺悟,只有多年後再
回顧時,才會恍然大悟、後悔不已。
據有些老年人講,他們在「文革」期間當過紅衛兵,現在想來,那時的行為特別瘋狂,自
己都不知道為什麼那樣做。我們雖然不一定有這樣的經歷,但有些行為的性質其實也一樣
,比如,自己童年時對玩具執著,年輕時對感情、名利、財色執著,到如今才懂得此舉特
別愚癡,完全是在作繭自縛、自尋煩惱。此外,現在許多人對身體、外境等特別貪執,並
且認為理應如此,其實再過一段時間,隨著歲月的流逝,你的心態會不斷變化,尤其是若
了達無生之義,回想起往昔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就會明白以前的一切有多可笑。
因此,要了解人類的痛苦,觀察生活很重要。現在很多人因沒有掌握生活的規律,達不到
預期的目標,內心深處就極其苦惱,甚至將自己推入絕望的深淵。其實這沒有必要。就算
你不能完全證悟空性,只要對無常法、人類歷史稍有涉獵,再加上自己的人生經驗,用智
慧一分析也會知道:世人特別貪著的事物,實際上無一不是虛妄。當然,尚未了達諸法實
相之前,我們對苦樂的執著也不可能拋棄。而只有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才不會如此耽
著「我」和「苦」,也不會隨業力趨入三惡趣。
這些道理,作為佛教徒一定要了解。但光是了解還不行,還要逐字逐句進行思維,從中得
到一種感悟,這即是所謂的「修」。許多人常說自己不想聞思,只想實修。其實脫離了聞
思的實修很危險,聞思基礎都沒有的話,你到底該怎麼樣修?有人認為,「修」是什麼都
不執著,每天就閉著眼睛打坐;還有人認為,「修」不需要經過前面的任何次第,直接把
密宗或禪宗中最甚深的部分拿出來觀想即可。當然,對極個別利根者來講,這也並非完全
不可行,但就大多數人的根基而言,還是需要次第性的修持。
這一點,從世間的學習就看得出來。我們在學校讀書,要先讀小學,再讀中學,進而讀大
學,不可能一步登天,直接就跨入大學校門。出世間的修行也是如此,除非你是利根者,
有超勝的五根,依靠上師簡單的竅訣,當下便有頓悟的可能。但如果你通過詳細觀察,發
現自己並非這種根基,那麼最適合的修行之路,應該是先從理論下手,對此慢慢了解之後
,再去實地修持每一個道理,如此內心才能漸漸改變,煩惱也會日益減少。
以前大多數的高僧大德,其實也是依靠這種次第一步步修持,最終認識了心的本性。所以
,現在正在講「共同加行」時,大家要好好觀修六道眾生的痛苦。尤其是人類之苦,佛陀
在經典中講述得特別廣,大德們在論典中也描述得很細緻。可作為後學者,我們有沒有如
實去思維、去修持?每個人反觀自心就知道了。
庚五、怨憎會苦:
再來看看怨憎會苦是怎樣的情形:很多人非常執著自己的財產,為了防止它被怨敵打劫,
因而白天守護、夜間巡邏。
比如說,近年來阿根廷社會治安惡化,人人自危,為防止強盜入室搶劫,許多人都在房子
的圍牆上安裝了電網,感覺就像監獄一樣。雖然他們不願意這樣做,但形勢逼人、迫於無
奈,只能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漢地很多城市也是如此,為了保護財產、
甚至生命,家家不得不裝上防盜窗、防盜門,否則根本沒有安全感。所以,深入思維便會
了知,財產的本質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有了財產,痛苦自然而然就會降臨。
華智仁波切講的「怨憎會苦」,主要是闡述財產的過失。雖說從廣義而言,遭遇任何麻煩
、苦惱等不悅意對境,都是怨憎會苦,但此處著重講的是財產。因為作為修行人理應知足
少欲,而財產卻能給自己帶來極大障礙。
許多人為了養家糊口,一輩子忙忙碌碌,沒有機會修行,可是到了最後,自己的財產會意
想不到地落入仇人手中。譬如,白天土匪會明目張膽地搶奪,晚上盜賊偷偷摸摸地竊取,
甚至自己所擁有的牛羊,也會被豺狼等猛獸吃掉,最終一無所有。
大城市裡就更可怕了。據一則新聞報道:2009年12月,一女人準備在自助銀行存款時,旁
邊突然出現一個男子,用槍對著她說:「把錢給我,不然就殺了你!」她一下子就懵了,
在極度恐怖中,只好將身上的一萬多塊錢給了他。當時是晚上8點左右,那男子得了錢後
,迅速就消失不見了。可見,現在的社會很不安全,許多人的金錢、房屋、車輛等財產,
隨時都可能被盜賊洗劫一空。
那天我家來了個老鄉,他在色達某單位做門衛。他說最近一個月裡,小小的色達縣,就有
十五家被盜。有的是門被撬了,有的是窗被毀了,多則被偷了七八萬塊錢,少則也丟了一
些小東西。這些治安問題,足以說明現在人的貪心越來越大,道德素質日益下滑。即使人
們想盡辦法,安裝各種防盜措施,但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盜賊以更先進的工具
輕而易舉就能攻破。
所以,現在的社會真的很可怕。不觀察的話不覺得,但只要詳細去觀察,就會發現人們內
在的悲心、利他心、知足少欲等精神財富越來越少,對外在的奢望、希求、惡意越來越厲
害。這樣一來,即使公安局等部門每年招的人再多,也無法力挽狂瀾,甚至有時他們自己
也貪污,變成了壞人。
相比之下,我們山裡的修行人,除了簡單的衣食以外,沒有其他俗世的目標。也許在世人
眼裡,這種生活很痛苦,但實際上我們精神上的快樂,遠遠超過大城市裡的大富翁。所以
,道友們修行時要多反觀自心:「在這個世間上,我活著的目標是什麼?旁人的所作所為
又是為了什麼?我應當選擇和堅持什麼?……」用自己的智慧觀察之後,相信不難得出正
確的結論。
其實,無論你擁有多少財產,都免不了遭受最初積累、中間守護、最後增長等無盡痛苦。
誠如佛陀親自授記的怙主龍猛所言:「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根源。」現
在許多人日日夜夜絞盡腦汁,希望通過白手起家,有朝一日能變成富翁,這種願望固然美
好,可是真正成功的卻屈指可數(積財);即使中間有了點財產,也要拼命去守護,生怕
一不小心就被偷了(守財);光是守護還不夠,還想在此基礎賺更多的錢,並將其作為一
生幸福的保證(增財)。因此,為了這些財產,人們始終非常辛苦,根本不了解它無有實
義,是一切禍害、痛苦的根源。
曾有一個美國人叫富勒,他就是從零開始,積累了大量財富和資產。30歲時,他已掙了
100萬美元。但他覺得自己的事業才剛開始,下一步的目標是要成為千萬富翁。然而,隨
著財富的不斷增加,他不但沒有感到絲毫快樂,反而身體一天天垮下去了,家庭和婚姻也
岌岌可危。於是他再再反思後,決定變賣家產,把所得收入捐給教堂、學校和慈善機構。
而且他還跟妻子一起,為那些無家可歸的貧民修建「人類家園」。目前,「人類家園」已
在全世界建造了6萬多套房子,為超過30萬人提供了住房。富勒雖放棄了所有的財產,但
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可見,世間人中也有看破今世的。不過他們的「看破」,並非完全明白了財產的實義,只
不過在某些因緣的觸動下,知道財富不會真正帶來快樂,從而放棄了對它的追求。既然世
間人尚能如此,我們作為修行人,就更不應該耽著財產了。(那天有個人說:「別人跟我
講錢的過失,我就是想不通。錢是真正的如意寶,有了它,吃飯也可以,坐車也可以……
現在什麼都要靠錢,所以錢是賜予一切悉地的如意寶!」)當然在佛教中,修行人的生活
應不墮兩邊,既不墮於極其窮苦的邊,也不墮於極其奢侈的邊,這即是所謂的中道。因此
,我們平時要經常發願:「不生過富家,不轉貧窮家,唯生中等家,恆常得出家。」
關於財富的過患,米拉日巴尊者還說:「財初自樂他羨慕,雖有許多不知足;中被吝嗇結
束縛,不捨用於善方面,乃為著魔之根源,自己積累他人用;最後財為送命魔,希求敵財
刺痛心。應斷輪迴之誘餌,魔之財富我不求。」
意思是,剛開始的時候,你會因財富而快樂,認為它可以滿足一切,別人對你也極其羨慕
:「啊,這個人有錢了,買房子、買車了!」(現在城市裡的人,整天就這樣互相攀比。
)此時你縱然擁有再多錢財,對它的希求也不知饜足。
到了中間,因為有了一定的財富,就會被吝嗇之結所束縛,捨不得用於上供下施,這些財
富便成了著魔的根源,結果一旦怨敵等違緣出現,自己所積累的財產,全部會被他人享用
。其實,稍微有點錢的人,有功德的善法做得很少,沒意義的事情卻做得很多。在他身邊
,總圍繞著一大群人享用他的財物,貪心也一天比一天大,而他自己所享用的,反而少得
可憐。
最後,因為貪得無厭,甚至希求敵人的財物,錢財反成了斷送性命的惡魔。因此,我們應
當斬斷這一輪迴的誘餌,不要去希求魔王的財富。
以前阿底峽尊者剛來藏地時,僧人們為了表示尊重,就身穿華服,佩戴珠寶飾品去迎接。
尊者一見這些人,急忙將頭蒙起來。在旁的弟子大惑不解,請教尊者其中緣故。尊者回答
:「藏地的魔鬼來接我了!」僧人們聽後十分慚愧,趕緊將身上的華麗飾品拿掉,換上出
家的三衣恭敬迎請,尊者才歡喜地接受。
阿底峽尊者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害怕一顆珊瑚、瑪瑙,而是怕出家人太看重金銀財寶了。
佛陀在諸多經典中,常將財富喻為毒藥、猛火、魔障,以警示修行人切莫希求,否則,它
就會像怨敵的利刃般刺入你心。因此,我們沉溺在輪迴中的眾生,千萬不要受財富的誘惑
,不然,自己將永無出頭之日。
其實一個人修行好不好,跟財產也有很大關係。如果你財產不多,至少會有時間去修行,
否則,成天忙於打理財富,根本不會希求解脫。我就接觸過許多富裕的居士,他們善根倒
不錯,很想弘揚佛法或認真修行,但由於錢太多了,瑣事也多,以致白天一直盤算,晚上
睡都睡不著。甚至閉關修「人身難得」時,雖然眼睛閉著,心裡卻在琢磨:「我這筆錢怎
麼處理?今年公司會賺多少?下個月轎車怎麼保養?……」想的全是財產方面的事情。相
比之下,那些住在山洞或山林裡的修行人,相續中除了佛法和解脫,幾乎沒有世間俗事,
真的非常隨喜。
所以,財富特別多的人,修行相當困難。聽說有個富人去清淨地方閉關,結果在21天裡,
根本不是在山洞修行,而是用三個手機一直在指揮。山洞裡他都是這樣的話,那下來後就
更不用說了。這樣「行持善法」,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善根,相信大家也非常清楚。可見,
修行人的財產多了,精力肯定會分散的。
寂天菩薩也說:「積護耗盡苦,應知財多禍,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財富的積聚、
守護、耗散過程中,充滿著無邊無際的痛苦,以此應知,財產是一切禍害的根源。那些因
貪愛金錢而散亂的人,在他們心裡,佛陀也顯不出來,殊勝禪定也顯不出來,一閉上眼就
是人民幣「嘩啦嘩啦」響,從來沒有佛法的境界,如此一來,解脫之日勢必遙遙無期。(
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的福報吧,即生中生活不是很困難,也不是很富裕,剛好具足修行的順
緣。我就很隨喜這裡的個別道友,吃得也不錯,也沒有過多積累,每個月的錢剛剛好。是
吧?)
要知道,一個人擁有多少財產,就會有與之同等的痛苦。誠如《親友書》所言,龍王有多
少具寶珠的蛇頭,就會遭受多少熱沙之苦。少而言之,哪怕你只擁有一匹馬,也會擔心牠
被敵搶走、被賊偷走、草料不足,整天顧慮重重,給自己增添許多煩惱。那麼同樣的道理
,擁有一隻羊會有一隻羊的苦楚,甚至僅僅有一條茶葉,也必定會有一條茶葉的痛苦。
因此,一個人的痛苦程度,往往跟財產多少成正比。假如財產只有一條茶葉,痛苦則不會
太大,但如果是一幢房子、一輛轎車,甚至一架飛機,那就完全不同了。美國很多富人都
有私家飛機,但事實上,他們內心的痛苦比飛機還大。以前法王去美國弘法時,就坐過一
架私人飛機。這飛機是一對老夫妻的,他們的財產很不錯,女兒跟一個活佛成家了。對於
這飛機,那個老人天天嘮叨:「我的飛機如何如何……」他妻子一聽就有點煩:「你已經
老了,頭髮都白了,還總說這些!」「不說那怎麼辦?你看我們的車、我們的飛機……」
據說兩人整天為此吵架。
可見,世間人的生活壓力特別大。如果你有一輛普通轎車,維修和保養的花費不多,平時
操心得也不厲害;但如果你的車是一百多萬,那被刮傷了一點點,就要花好多錢去修,再
加上加油費、過路費等,一個月下來需要不少錢。除了轎車以外,現在人還喜歡買最高級
的房子。然而,房子越高級,各方面開銷就越多,自己壓力也越大。遺憾的是,現在人不
明白這個道理,反而覺得痛苦越大,就越快樂,實在特別顛倒!
與之相比,真正的修行人對生活沒有太多要求,他們唯一重視的,是內心的自在、安樂。
以前華智仁波切和兩位上師──如來芽尊者、晉美·陳雷沃熱(菩提金剛)一起在外雲遊
。他們衣著襤褸,沿路化緣,顯得像乞丐一樣。一次,一戶牧民的家人死了,因地處偏僻
,請不到其他出家人,見他們穿著僧衣,就請他們到家裡做超度。
到了死者家中,三位尊者開始準備超度所需之物。這時他家的年輕姑娘回來了,看見在灶
前做食子的華智仁波切,心想:「我家真是可憐,竟然叫這些乞丐來超度。」於是狠狠踢
了他一腳,生氣地說:「滾出去!」對於姑娘的惡言暴行,尊者只是笑了笑,好像什麼也
沒發生,繼續做他的食子。
做完之後,他們以慈悲心念超度儀軌。完畢時,亡人梵淨穴開頂,出現了往生的瑞相。家
人見此情景特別高興,供養他們三匹馬、一頭犛牛。華智仁波切說:「我們不需要任何供
養,有三匹馬就會有三匹馬的煩惱。」主人突然意識到這三位僧人非同尋常,忙追問他們
的姓名。尊者向他們介紹了兩位上師的尊名,但對自己卻隻字未提。(這些在《華智仁波
切略傳》中有,方便時你們看一下。)
從尊者一生的行持來看,他不僅教誡他人要知足少欲,自己也做到了「頭陀行」。其實,
知足少欲誰都會說,但真正能做到的寥寥無幾。因此,我們應追隨前輩大德的足跡,讓自
己的生活簡單化,以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修行人。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中,有句話
就說得很好,他說:「我強烈嚮往著儉樸的生活……我也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
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作為世間的科學家,他能有這樣的認識,
並讓自己生活盡量簡樸,的確很不簡單。
最近,奧地利也有位富商,把3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201萬元)的巨額財產,全部拱手
捐給了社會,自己則搬進山裡一座小木屋,過起非常清貧的生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
逐漸意識到財富不再使他快樂。這些世間人,並沒有受過知足少欲的佛法教育,但他們以
自己的智慧觀察後,認清了財富的真面目,誠如美國總統華盛頓所言:「錢財和名聲帶給
人的只有痛苦,不是快樂。」所以,最終捨棄了所擁有的一切。
然而,現在城市裡大多數人,還沒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百分之百相信:物質越豐富,生活
越奢侈,人就會越幸福。假如跟他講起錢的過失,他就會認為是在誹謗「如意寶」──「
你說錢不好?不要說、不要說。這是錢啊,一百塊哦!」他們並不知道,一個人若清貧如
洗,就不會有仇敵的騷擾,不論去哪裡都無牽無掛,門開著就可以,出去多少天也無所謂
。如云:「若無財產遠離敵。」有了這樣的境界,才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緇門崇行錄》中記載,唐朝有位玄朗禪師,他住在一個小屋子裡,四十多年只穿一件七
條僧衣,一輩子就只有一個坐臥具。若不是為了查閱經典,他絕不隨便點蠟燭;若不是要
禮佛拜佛,絕不隨便走動一步;平時除了念經、誦咒,沒有一句多餘的閒話。
《竅訣寶藏論》也講過,我們的身口意若能斷除一切非法,所作所為都圍繞著佛法,不造
世間無義之業,那該有多好!可是這一點,很多人都做不到。他們說話80%無有意義,甚
至在造惡業;行為80%沒有功德,甚至非常顛倒;分別念80%為胡思亂想,不是外散就是內
收。所以,凡夫人該改的毛病太多了,不要認為自己修了幾天,就能馬上成就了。常有人
抱怨:「我已經皈依一百天了,怎麼還沒開悟?」這種想法非常幼稚,修行是一條漫長的
道路,千萬不能急於求成。
我雖不敢說自己修行很好,但長期以來,這方面還是有點經驗,就像一個老師,教學二三
十年後,對學生的心態會比較熟悉。因此,剛出家、剛皈依的人,心特別急,很想馬上成
就,我也能理解。但你們不能太過了──「昨晚我一直念金剛薩埵心咒,但今早起來想了
想,好像沒什麼夢相,也沒見到金剛薩埵,這是什麼原因?是我業力太深重,還是行為不
如法?上師您可不可以給我指點一下?」不能太著急哦!
總而言之,怨憎會苦非常多,說都說不完。誠如《正法念處經》所云:「怨憎不愛會,猶
如大火毒,所生諸苦惱,此苦不可說。」怨憎會苦是一種不願接受的痛苦,比如房子不願
被大火燒毀,身體不願被藥毒害,面前不願見到關係最不好的人,正常聞思、工作時不願
出現不順心的事……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即是輪迴的本性。
明白這一點後,大家也沒必要怨天尤人,甚至誹謗因果:「好倒霉啊,為什麼我做善事就
碰得頭破血流,別人做惡事卻沒有報應?說什麼善惡有報,因果根本就不存在!」這種論
調特別可怕。要知道,萬法都有一種自然規律,只有因緣成熟時,果報才會呈現出來,而
不能只看一時的苦樂感受。因此,我們作為修行人,在經常觀察自心的同時,也要了解世
俗的各種因緣,否則很容易對正法產生邪見。
當然,生邪見的人,往往是不明事理所致。正如《彌勒請問經》所言:不能因憎嫉某人,
對法也憎嫉;不能因某人的過失,遷怒於法;不能因怨恨某人,對法也生怨。其實,佛法
百分之百是正確的,只不過修行的人有時達不到那種境界而已。同樣,即便是我們自己,
若不認識佛陀所賜的珍貴教義,也只能算是名相上的出家人或居士。或許你自認為很了不
起,但你所希求的道路,已經是另一個方向了。
如今,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邊是永恆的黑暗,一邊是光明福祉,今後要去向哪裡
,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座的道友都發了菩提心,出家人當然是了無牽掛,唯一的任務
就是行持正法;而即使是在家人,對世間的執著也要有所減輕。有位居士學了一些法後,
說:「我現在已經是個無牽無掛、無著無礙、無有執著的清淨居士了。我不是隨便讚歎自
己,因為我有幾大優點:第一、自學佛以來,我從不跟家人吵架,包括父母和兒子;第二
、自學佛以來,我從不看電視、電影、連續劇,包括新聞;第三、自學佛以來,我從不做
無意義的事,包括逛街。通過這三點,我覺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
城市裡的人尚能如此,那我們山裡的出家人,就更應該這樣了。在座的道友看破今世,捨
棄家庭等一切來學院修行,的確非常不容易。看到你們一張張面孔,我時常會想:「這些
人還是很有善根,很了不起。你們在家時,一個個都是父母的寶貝。多年來父母把希望寄
託在你身上,可當你長大以後,頭髮就飛到虛空中去了。這樣的話,父母心裡也許會有一
滴淚水,慢慢融進自己的血液。但這滴淚水是有功德的,隨著你的修行增上,他們一定會
得到利益。」
所以,希望你們不管出家還是在家,都不要變成業際顛倒者。畢竟學佛的因緣非常難得,
有時站在城市的十字路口,看著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的人流,其中學佛的連萬分之一都沒
有;相續中生起閃電般的善念、放棄一切到清淨道場行持大乘佛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你們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緣,一定要追隨往昔出世的諸佛、聖者前輩的足跡,盡
量根除對受用和親人的貪執,像鳥雀尋找當天食物一樣,無牽無掛地唯一修持正法。
當然,完全像鳥雀一樣,修行一天就找一天的糧食,恐怕不太現實。但至少也要像前輩修
行人那樣,夏天準備好冬天的食物,冬天就一直閉關,第二年再出去化緣。對信心具足的
修行人而言,《修心門扉》中說了,生活上不會有很大困難。所以,大家應以知足少欲的
方式,盡量過一種清淨的生活,如《親友書》云:「佛說一切財產中,知足乃為最殊勝。

對於上述道理,每個人要認真思維、反覆觀修。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2-14 02:35:00
謝謝回應 但是這似乎就暗示了 不出家就沒有成佛涅槃的可能?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6-12-14 02:44:00
隨喜讚嘆!好文章!!
作者: WEINUO (行人)   2016-12-14 11:49:00
出家只是一種決心,在家也有那種決心也是可以成佛
作者: horse1200 (horsetiger)   2016-12-15 00:25:00
樓上說的是心出三界,身在三界內的帶髮出家 目前能辦到的有名人士只有 文殊、維摩居士。其他一些不倫不類的就不予置評了...另外在家最高只能修到阿那含,阿羅漢果以上一定要出家多數發菩提心的居士,很多都是求未來能夠出家,今生貪欲太重所牽制。所以出家資糧也是要不斷累積的。
作者: yogi (Yogi)   2016-12-15 01:10:00
照彌蘭王問經所說,在家人有可能修成阿羅漢,但是證果後七日之內不出家就會般涅槃。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12-16 01:04:00
阿羅漢一定斷欲,財色名食睡都是,證果後一定會出家,修行則沒一定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2-16 01:53:00
所以一個問題是斷欲之後 還能基於非欲的理由維持日常生活嗎?包括工作營利 娶妻生子?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12-16 23:59:00
我個人認為阿羅漢可以倒駕慈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