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466(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07-31 18:37:11
(續:【於自善根。不能生信。】)
  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把佛法就講盡了。佛法是什麼?能大師這五句就
是標準答案。第一個,本自清淨;第二個,本不生滅,不生不滅;第三個,本自具足;第
四個,本無動搖;第五個,能生萬法,萬法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剎土,能生能現,這
話要聽懂。既然都是自性所現的,自性是一,沒有第二個,十方如來跟我同一個自性。自
性就是真心,我們講真心妄心,大家好懂。自性是真心,能生能現,能生能現什麼?就是
這整個宇宙。通常在佛經裡面講的十方三世,十方是我們居住的空間,東南西北,四維上
下,叫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裡面所有一切萬事萬物
,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本身如如不動,遇到緣它能現。我
們凡夫遇到的是什麼緣?迷惑,一念不覺。接著怎麼樣?念念不覺。這就是六道凡夫。佛
菩薩憐憫眾生,示現在世間。佛菩薩示現不迷,所以叫常寂光土,叫實報土。下面迷而不
覺,迷得輕的,阿羅漢、辟支佛;迷得重的,六道凡夫。六道凡夫全迷了;阿羅漢、辟支
佛覺悟了,小悟,不是大悟。小悟,住方便有餘土;菩薩大悟,住實報莊嚴土。佛回歸常
寂光,四土裡頭常寂光淨土,那個裡頭沒有現象,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精神
現象所謂是念頭,沒有念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這麼一個狀態。回歸自性
,遍法界虛空界你全都知道了,都明白了。真心所現的,真心有智慧,樣樣明瞭,樣樣不
迷。這叫佛法。我這麼個說法大家好懂,不能懷疑,是真的,不是假的。
  學佛就是回歸,除了回歸之外一樣也沒有。所以我們要曉得,整個宇宙是假的。不但
我們在這個地球上,生命的時間不長,一百歲的人不多,這一百多年當中,見聞覺知,沒
有一樣是真的。佛在經上常常用比喻來說,比喻用得最多的是夢,夢幻泡影。《金剛經》
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說了四個比喻,夢是主要的一個,「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露是露水,太陽出來露水就沒有了,不是真的。我們有沒有用佛教誨,來
面對著六塵境界?如果能記住這一句話,「一切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就是夢幻
泡影,能夠這樣看法,「應作如是觀」,你就能回頭,你就能覺悟。快速,頻率之高,《
金剛經》也有比喻,「如露亦如電」,電是閃電,一剎那就沒有了,露是露水。我們要能
夠把一切法都看成是露水、是閃電,怎麼樣?智慧就現前。什麼智慧?放下,把世出世間
一切法統統放下,放下就回歸自性,問題就解決了,好!
  可是,我們聽佛說了,人家問我們也能回答了,有沒有作如是觀?沒有,樣樣還認真
,沒有把它看作夢幻泡影。真正看到夢幻泡影,見色看得清楚,聞聲聽得清楚,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怎麼樣?不放在心上,對了,這個人就是菩薩。我們今天所做不到的就是,
讀了佛經沒用上,依然還放在心上,把一切法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當凡夫,不放在心
上你就是菩薩,菩薩跟凡夫差別在此地。佛怎麼樣?佛根本沒有起心動念,這就太高明了
。我們起心動念,把起心動念不要放在心上,放下,就不要理它,假的,沒有了,像閃電
一樣,亮一下就沒有了,要作如是觀。你要常作如是觀,觀個二年三年就成功了。成功是
什麼樣子?清淨心現前,心不再放東西了,清淨心,清淨心證阿羅漢果。再提升一級,不
但心清淨,分別沒有了,阿羅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分別、執著都沒有了,菩薩,比阿
羅漢高一級,菩薩。最後把這一念徹底放下,就回常寂光,那就叫成佛。
  佛跟人是一不是二,人是什麼?見色聞聲統統生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有,這叫
什麼?叫煩惱。於自善根常生煩惱,本來是善根,一著相就變成煩惱。不著相,為什麼不
著相?假的,它不是真的,根本就不存在。《心經》上說得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是用眼根來舉比喻,眼見色,你就分別色,你就執著色。經上講的,佛也用這個方法
,不用這個方法眾生不懂,要用眾生的話說給眾生聽。但是眾生會聽的人不執著,明白了
,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佛的好弟子,這是佛的真實弟子,他入門了。我們聽懂了,聽了還
是有分別,還是有執著,麻煩就在此地。什麼時候真的覺悟了,所謂真的覺悟,自自然然
不分別、不執著。凡夫有妄想、分別、執著,生生世世無始劫來,吃不完的苦頭,真苦。
  如果真聽話,聽話就四個字,看破放下。我初學佛的時候,第一天老師教我的。我向
他請教,佛門的殊勝,我聽方東美先生所說的,無與倫比,沒有一法能夠跟它相比,我向
大師請教,佛門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能契入?老師聽了,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等
他開示。他看我心浮氣躁,心浮氣躁不必說,說了等於零,一定恭敬心生起來,心定下來
,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時候老師就告訴你。我們互相看了半
個多小時,房間沒有別人,我記得我們總共只有四個人,一下就沉下來,一念不生。完全
靜下來了,老師開口了,「有」,就說一個字。他說有,我們馬上就振作起來,等了好半
天才有,這注意聽了。我們這一動,章嘉大師就不說話了。等了差不多有十分鐘,我們就
又定下來了,說了兩句話,「看得破,放得下」。第一次見面兩個小時,就說這麼幾句話
,最後囑咐我,我今天給你講六個字,你好好去做六年。頭一堂課,六個字要做六年。放
下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真正放下了,智慧就現前,就看破了,整個宇宙人生,十
法界依正莊嚴,它是什麼回事情,你統統明白了。第一天兩個小時,把佛法就講盡了,我
們怎麼樣?聽不懂,話聽得懂,裡面的真實義是一竅都不通。所以老師末後這句話重要,
好好去做六年,看破放下要做六年。
  這個地方的比喻亦如是,最重要的,佛想盡方法讓我們生起真信,『於自善根』真正
能夠相信,相信佛的教誨,言行身教,他做給我們看。我們看老師一生,無論在什麼時候
,無論在什麼處所看到他,他心是定的,都在定中,宗門入定是面壁,他行住坐臥都在定
中。希望我們學他那個樣子,別人來問你,隨問隨答,那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
自然流露出來答問。這段經文,後面這一段我們念下去:
  【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
  『亦復如是』,念老的註解,「舉事以合前喻」。『不得出現』,合「而以金[金巢]
繫其兩足」,合這個比喻。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② 合寶獄
  【彼處華胎。】
  在蓮花裡頭,蓮花不開。
  【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
  說明蓮花清淨,蓮花是淨土,沒有穢惡。沒有穢惡的因,沒有穢惡的緣,當然就是極
樂世界。但是它有範圍,你只能在極樂世界這個小地方,其他地方你去不了,不能夠具足
六神通,遊歷諸佛剎土,這你做不到,你只能在蓮花範圍之內,這裡面享受。這享受,我
們明白,超過欲界天、超過色界天,世間沒有法子形容。但是終極的往生目標沒達到,目
標是什麼?見阿彌陀佛,在阿彌陀佛講堂聽經聞法、修行證果,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目標。
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飲食,所以他在那裡盤腿一坐,就可以坐幾千年,精神飽滿。為什麼
要那麼長的時間?聽佛講經。聽到什麼為止?聽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
  所以,阿彌陀佛的講堂就是佛學院,進入這個地方是凡夫,我們帶業往生生同居土,
凡夫,小乘的資格都沒有;什麼時候離開講堂?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才離開講堂。換
一句話,上幾堂課?一堂課。這一堂課每個人時間不一定,有人功夫好的、善根深厚的,
很快,坐下來沒有多久他就畢業了,離開講堂就畢業。沒有畢業的人有神通,這怎麼回事
情?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在極樂世界真加持得上。加持你有能力化身分身,分多少
身?數不清的。分身幹什麼?到十方世界去拜佛,聽經聞法,幫助諸佛如來普度眾生,是
這麼個意思。這個科題裡頭,「合無樂」請看經文:
③ 合無樂
  【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
  他的煩惱就在此地。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去享福的,是想在那個地方早一天成佛證果,
早一天能報佛恩,幫助佛,給佛當助手,教化一切苦難眾生,這個願做不到。
  下面我們看看,怎麼樣能夠離開七寶監獄。經文告訴我們:
④ 合得脫
  【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
  這幾句話重要。
  【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往昔』,我們做了很多好事,好事是功德;也幹了不少錯事,錯事是過失。無始劫
以來到今天,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怎麼變現的?是三業不善所造成的,念頭
不善、言語不善、行為不善造的惡業。念頭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動作是身業,三業
不善。三業怎麼不善?與煩惱相應。什麼是煩惱?貪瞋痴慢疑,問題在這裡,與這個相應
。外面,六根對這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法塵是念頭意根對的,我們每天幹這
些,造不完的業,業感果,有受不完的罪。這個事情多可怕,我們不能不知道。怎麼樣才
能叫我覺悟?我們今天,古人告訴我們,遍數,讀經。經要天天讀,經要天天講,天天講
、天天讀,不定什麼時候豁然開悟。如果讀經很少,遍數不夠,沒有開悟的指望。日常生
活當中起觀照功夫,把經上所說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接觸到了;
接觸到了,都是假的,才肯放下,原來放下就是。學佛功夫不得力,就是貪瞋痴慢疑沒放
下,色聲香味觸沒放下。這個沒放下,就是六道沒放下。貪瞋痴慢疑沒放下,功夫不足。
放下講功夫,看破是智慧。
  『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宗門,禪宗講頓悟、頓捨,上上等功夫的人,
他看破了,馬上就放下,放下就成佛。惠能大師在什麼時候放下?賣柴,遇到一個人在念
《金剛經》,他在窗外旁聽。等他念完了,他進去敲門,問他念的什麼,這個人說我念的
《金剛經》。他就把他聽的這個味道講給他聽,這個念經的人非常驚訝,這不是一般人能
講得出來的。再跟他聊天,了解他一生的經歷,原來是個賣柴的樵夫。但是他聽了他的話
,這人有慧根,值得栽培,保送他到黃梅去親近五祖去。送他十兩銀子做安家費,他的老
母親,有些居士們替他照顧,叫他放心,一心到黃梅去求法。《壇經》前面記述這段故事
。真放下,馬上就脫離。
  我們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為什麼沒看破?我們的疑沒有斷。聽經,學佛幾十年了
,半信半疑,不是真的放下。真放下,他就入門了。老師當時教我做六年,我六年沒放下
,六十年才好一點,學佛六十年好一點,今年六十六年。不在事上、境緣上,境界緣分裡
面去真磨鍊,真功夫不能現前,要禁得起磨鍊。磨鍊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萬法皆空」,
古人用這句話,下面續的是「因果不空」,能講得通。用在修行上,明心見性不空,看破
放下不空,真能幫助你入佛境界。時代不一樣,亂世,活在這世間太苦,我們要幹真的,
不能幹假的。幹假的,來生還是六道輪迴;幹真的,決定求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就對
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起心動念不要放在心上,放下,就不要理它,假的,沒有了,
像閃電一樣,亮一下就沒有了,要作如是觀。
你要常作如是觀,觀個二年三年就成功了。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7-07-31 21:3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aronEckhar (Aaron)   2017-07-31 22:14:00
淨空法師真是暗夜明燈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08-01 17:32:00
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08-03 16:35: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