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0-13 21:55:48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3.3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
第八頁第二行,現在要正式進入「地道建立」的解說。
其中,分二:1.總說地道建立,這部分科判的內容已經說明完畢了。底下要說明的是
2.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內容就是在第九頁。總說地道內容只是粗略地分五道來說明,現
在要依著聲聞、獨覺、大乘各乘的五道,做更詳細的說明。
3.3.1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
3.3.1.1 解說小乘的地道建立
1. 定義
首先看小乘地的定義,其實這跟之前單獨講「地」的定義有點類似,請看(第八頁第
六行)對於「地」所下的定義,就是「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現觀」,就是「
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義。
因為現在所講的是「小乘地」,所以在「地」的定義中加入「小乘」,變成「作為自
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小乘現觀」,就是「小乘地」的定義。
如果把「小乘現觀」改成「大乘現觀」,就變成大乘地的定義;如果改成「聲聞現觀
」,就變成聲聞地的定義;如果改成「獨覺現觀」,就變成獨覺地的定義,也就是依(第
八頁第六行)「地」的定義去類推。
(再回到第九頁倒數第七行)這裡對於「小乘地」所下的定義,其實跟(第八頁第六
行)「地」的定義,差別只是在定義的內容或術語中,有沒有加入「小乘」一詞而已。
小乘地的定義:「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小乘現觀」,這裡其實可以這樣
理解,譬如以聲聞道來講,聲聞五道中的資糧道,以資糧道作為所依基礎可以產生加行道
,以加行道作為所依基礎(所依基礎就如大地一樣)可以進一步產生見道的功德,見道是
加行道的果。同樣的以見道作為所依基礎(地)可以產生它的果—修道的功德。進一步的
以修道作為所依基礎(地)可以進一步產生無學道的功德。
因為剛才是順著聲聞行者來說明,一旦證得聲聞的無學道,進一步他還可以進入到大
乘道,所以可以說聲聞的無學道還是可以作為進入大乘道的所依基礎(地)。
大乘的五道,從大乘資糧道一直到大乘無學道—即成佛,以佛的一切相智作為增上緣
,佛可以透過說法去教化有情,讓所化機善的莊稼(心續中的善行)不斷地茁壯茂盛,這
個所化機心續中善行的增長,其實它的地(基礎)就是佛的一切相智(佛陀透過一切相智
的增上緣而轉法輪,所化機對於佛陀宣說的佛法,透過聞思修三慧增長地道的功德)。
以上所講的就是以前前為因、或所依、或基礎、或地,而產生後後的果或功德,此外
,「小乘地」、「小乘的現觀」及「小乘智」,這些都是同義詞。
2.分類
其中,若詳細區分,有小乘八地(這種分法是把聲聞乘、獨覺乘都包含在其中),後
面還會談到聲聞五道及獨覺五道的分法。如果是聲聞五道及獨覺五道的分法,就是聲聞道
分為五道,獨覺道分為五道,等於是把聲聞道與獨覺道分開。但是現在談的小乘八地,是
把聲聞、獨覺都包含在內。
小乘八地有:(1)種姓地、(2)第八地、(3)見地、(4)薄地、(5)離貪地、
(6)瞭解已作地、(7)聲聞地、(8)獨覺地等八地。
這樣的分法其實不是重要的分法,但是因為小乘的典籍有提到,而且大乘的《寶性論
》(講述如來藏經典的典籍)、獅子賢的《明義釋》(闡述般若經隱義道次第現觀莊嚴論
的典籍)也有這樣的分法,所以這裡把它列出,不過這種分法並不重要。
小乘八地的說法有各式各樣的解釋,這裡的解釋主要是依據《明義釋》與宗喀巴大師
的《金鬘疏》,《明義釋》是二十一部注釋《現觀莊嚴論》中寫得最好的,所以應該不會
有問題,還有依據宗大師的《金鬘疏》。雖然有各式各樣的解釋,但還是以這二本注解為
主。
第十頁第九行有提到上述內容是《明義釋》及《金鬘疏》的密意,雖然有各式各樣的
解釋,但是假設這些解釋相互不一致時,要選擇到底是依藏人的解釋,還是依大家公認印
度的解釋,當然是要選擇後者,就是印度中大家公認的,是大家認許的解釋,而不會選擇
藏人或是一般的解釋。
會依宗大師的解釋,是因為宗大師從文殊菩薩得到教授、口訣,但這裡還要提到一點
,我們所得到的口訣是為了幫助我們了解經論,假設所得到的口訣、教授,不但不能幫助
我們了解經論,反而會跟經論有相違,這時候我們要選擇經論,而非口訣、教授。
也有某些論典(指藏人的著作)中沒有另外提及「聲聞地」,改以「見白地」並置於
小乘八地之首,所以整個順序會變成(1)見白地、(2)種姓地、(3)第八地、(4)見
地、(5)薄地、(6)離貪地、(7)瞭解已作地(8)獨覺地,這是某些西藏論典的講法。
依小乘八地的說法一一做說明:
(1)種姓地,就像「聲聞資糧道」與「聲聞加行道」;在談底下的其它地,先要有
一個背景的了解,一般聲聞會分成四向、四住,或四果向、四果住(四雙八輩)。
四果向就是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四果住就是第一果住、第二果住、第
三果住、第四果住。而有時候第一會稱為預流,第二稱為一來,第三稱為不來,第四就是
阿羅漢。
(2)第八地,就跟剛所講的四向四住有關係,阿羅漢果住是第一個,阿羅漢果向是
第二個,三果住是第三,三果向是第四,第二果住是是第五,第二果向是第六,初果住是
第七,初果向是第八,也就是倒過來算,初果向就是預流向,它是排第八,也就是從阿羅
漢果住算下來它是排第八。
其實這樣的命名不是很重要,因為如果這個是第八地,那為什麼不把初果住命名為第
七地呢?為什麼只有把初果向命名為第八地呢?這個命名沒有很深的內涵。其實真正的重
點是在四向四住(四雙八輩),四向四住的內容是非常廣大,而且不是那麼好了解,但是
你一旦了解四向四住的這些內容,其實是很有意思的。
第6講
今天繼續看第十頁(第四行)
之前已講完總說地道建立,現在看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p9)分二:解說小乘的地道
建立,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p28)。解說小乘的地道建立,分二:定義及分類,定義的
部分已說明過了,現在看分類,前二個已經講過了。
(3)見地,一般講小乘地道比較重要的分法是:聲聞的地道分為五道(從聲聞的資
糧道到無學道),獨覺的地道主要是獨覺五道(從獨覺的資糧道到無學道),所以小乘八
地並不是重要的分法。
再說明「第八地」的算法,這可能要先知道四果向與四果住(四雙八輩,指四向四住
的八類補特伽羅),從「阿羅漢果住」算第一,「阿羅漢果向」算第二,一直推到「初果
住」是第七,「初果向」是第八地亦即是「預流向之智」。
以「第八地」的算法來看,「見地」算是「第七地」,是無間道與解脫道二者中的解
脫道。
(4)薄地,是「一來果住之智(一來果=二果斯陀含)」。通常在「一來果住之智
」的階段,多半已經證得修道,也有少數的行者還住於見道的狀態,但大部分都已經證得
修道。這裡要注意,並沒有談到「一來果向之智」的情況,後面會談到。
(5)離貪地,是「不來果住之智」(不來果=三果阿那含)。這裡也要注意,也沒
有提到「不來果向之智」,後面才會提到。
離貪地也跟薄地一樣,行者到此階段多半已經證得修道位,但還是有少數住於見道位
。離貪地的行者已經把所有欲界的煩惱都斷除了(不來果住之智斷除五下分結,五下分結
包含欲界的貪煩惱與瞋煩惱)。
(6)瞭解已作地,就像「聲聞阿羅漢之智」(四果住之智)。在這個階段就是無學
道,同樣的也沒有談到「四果向之智」。
(7)聲聞地,就把第四薄地沒有談到的「一來果(二果)向之智」,第五離貪地沒
有談到的「不來果(三果)向之智」,及第六瞭解已作地的「阿羅漢果(四果)向之智」
,這三者一起都放在聲聞地裡來談。
第四「薄地」與第五「離貪地」二者,一是「一來果(二果)住之智」,一是「不來
果(三果)住之智」,住於這二地的行者,多半都已經證得修道位,但是有少數是住於見
道位。差別是在於,「薄地」的行者(二果/一來果住之智),還會因為業與煩惱而再次
投生於欲界;但是處於「離貪地」的行者(三果/不來果住之智),不會因為業與煩惱再
次投生於欲界,而是會投生到色界或無色界,這是這二地的差別。
他們類似的地方是多半證得修道位,但是有少部分住於見道位。他們的差別是住於「
一來果住之智」會因為業、煩惱再次投生欲界;住於「不來果住之智」則不會因為業、煩
惱而投生欲界,他們會投生於色界與無色界。
為什麼「一來果住之智」(薄地)與「不來果住之智」(離貪地)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原因是住於「不來果住之智」(離貪地),已經把欲界的九品煩惱都已經斷除了,所以
他不會因為欲界的煩惱再次投生欲界。「一來果住之智」(薄地)的行者,只斷除欲界九
品煩惱的前六品,還有七、八、九品(沒有斷)。
(8)獨覺地,是把所有獨覺的智全部合在此地來談。
上述(小乘八地)內容是《明義釋》及《金鬘疏》的密意;然而在某些論典當中,將
「見白地」配合「資糧道」,「種姓地」配合「加行道」來解釋,而不另外提及「聲聞地
」。如果依照《明義釋》及《金鬘疏》來講有第七聲聞地,而且聲聞地是把一來果向(二
果向)、不來果向(三果向)、阿羅漢果向(四果向)三者合併一起命名為聲聞地。但是
有些其他的論典就不做這樣的命名,就把這個拿掉,沒有聲聞地這部分,另外安立一個見
白地,然後放在第一個位置。若再歸納的話,這八地可以攝於聲聞地與獨覺地兩者當中,
亦即前七個為聲聞地,而最後一個是獨覺地。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