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cott3 (乞士)
2017-12-05 20:06:33推 soulism: 為何你這的方法是專注在腹部的起伏,但大多數地方教的都是 12/05 08:50
→ soulism: 專注在鼻前,有比較好嗎 12/05 08:51
馬哈希的禪修是專注在腹部的起伏
會標記(默念)腹部的上和下
你會發現每次的腹部上下都不一樣
會出現緊硬軟鬆脹等感受
仔細觀察這些感受 它都是升起又會消失的
會體會到一切是無常的 是屬於內觀智慧禪 四念處(身受心法)的禪修
出入息念(安那般那念) 觀鼻出入息 帕奧禪林的禪修 是屬於止禪
由此修習 可以證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要去南投的靜樂禪林
或嘉義的法雨道場學習
觀禪是獲得智慧 可以證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止禪是獲得定力 可以證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四無色界禪: 空無邊處定 識無邊處定 無有所處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
慧解脫的阿羅漢可能會繼續學四禪八定成為俱解脫的阿羅漢
善戒禪師原本是學馬哈希的禪法 後來她又去帕奧禪林學止禪
但是大部分慧解脫的阿羅漢繼續修習四念處(內觀禪修) 不會去學止禪
俱解脫的阿羅漢畢竟還是少數 不過慧解脫和俱解脫的阿羅漢的涅槃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 死掉後不會再生了。
至於哪種禪修比較好 其實找到適合自己的禪修方式才是最好
條條大路通羅馬 馬哈希 帕奧 葛印卡 動中禪都可以到達涅槃
禪修者可以都去試 看哪一種禪修最適合自己
每一家都一定有四雙八輩 在家人證初果的也有 只是要努力持戒的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