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經文:
經【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
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
這是正宗分裡面「正示普因」的第二個段落,普賢菩薩到這個時候將修學的綱領為我
們報出來,十大綱領。諸位必須要記住的,怎樣修學才叫做普賢行?前面都已經說過了,
「總在用心不同」。普賢菩薩用的是真誠心,真誠到了極處,修一切法都叫做普賢行。揀
別跟大乘以前的這些位次,雖然也發了大心,心不圓滿、不究竟,所以不叫做普賢行。其
實他列的這十個綱目,我相信每一位初發心的同修都已經在修學了,但是不叫普賢行,這
是必須要知道的。我們看清涼大師下面的註解。
疏【第二徵列名數。】
把名目、數目為我們說出來了。
疏【然此即是常行禮懺。諸經論中開合不同。】
所以普賢菩薩說的十願,就是佛門當中通常的懺悔法,通常的禮懺將這十條全都包括
了。像在台灣最常見的拜「大悲懺」、「水懺」、「梁皇懺」,更大的就是水陸法會,那
是規模最大的。無論哪一種懺悔法,就是修行的儀軌、修行的方式都包括這十大綱領,但
是都不叫修普賢行。那麼我們就要特別注意,到底什麼叫普賢行願?我們再看底下。
疏【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德。三禮佛。四懺悔。五
勸請。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
這是隨便舉一部經。《華嚴.普賢菩薩行願品》是列這十條,《離垢慧菩薩所問經》
裡面講了八條,第一個是『供養』,第二『讚德』,第三『禮佛』,第四『懺悔』,第五
『勸請』,第六『隨喜』,第七『迴向』,第八『發願』,跟這個十條大同小異。
疏【或但為七。合禮讚故。】
這八條,有的時候說七條,七條就是把讚德、禮佛合在一起,叫禮讚。由此可知,數
目雖然有多寡不同,內容還是一樣的。
疏【或但有六。略供養故。】
六就是把供養這條省略掉。
疏【或但為五。以發願迴向。但總別異故。】
把發願、迴向兩個合成一個,這就變成五條。
疏【或但有四,除禮拜故。】
禮拜也省略掉。
疏【或但為三。故智論云。】
『智論』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裡面說:
疏【菩薩晝夜三時。各行三事。謂懺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
佛。】
把它略成三條,就是懺悔、勸請、隨喜。
疏【若善戒經。但有二事。謂懺悔迴向。皆隨時廣略。今文具十。以表無盡。】
再歸納,就變成了懺悔、迴向。『皆隨時廣略,今文具十,以表無盡』,這就說出一
切經論裡面所講修行的儀則(儀式規則)條目有多少不同,雖然多少不同,但是它的意思
統統具足。這個地方講:
疏【六七二事。俱是勸請。】
第六「請轉法輪」,第七「請佛住世」,這兩個可以合為一個。
疏【八九二事。迴向開出。】
「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都是迴向,所以後面八、九、十可以合成一個。這就說明,
一個是展開,那就很多門;一個是歸納,那條目就簡單,就少了。這樣展開跟歸納,從這
個裡面我們就了解,一切行法當中什麼最重要?歸納到最後就是兩條,一個是懺悔,一個
是迴向,這就顯示出佛教修行重點在懺悔。懺悔才能夠盡除業障,迴向才能圓成佛道,如
果不懺除業障,就成不了佛;業障雖然懺除了,若不迴向,來生得人天福報。享福當中很
少不造業,福享盡了,惡業成熟了,又要墮落,可見得迴向非常重要。迴向到哪裡?普賢
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迴向求生淨土。所以《華嚴經》的結論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是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十條,順序不能顛倒的,它有一定的程序,後面一條可以包括前面,前面一條不
能包括後面。譬如禮敬不能包括稱讚,迴向則把前面九條全部都包括了。所以,後面可以
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從這十條我們也就曉得,它的重點在懺悔,十條統統都是
懺悔。第一條「禮敬諸佛」,就是懺悔我們無始劫以來貢高我慢、重己輕人,就是懺悔這
個,所以這十條的重點確實是在懺悔法。但是十條裡面任一條也都包括其餘的九條,可見
得佛法非常的圓融,大經上常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門都包括其他九門。我
們看底下分段的解釋,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
經【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
普賢菩薩把這修行十大綱領說出來之後,善財童子就提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很重要。
要問清楚這十條怎麼修法?怎樣禮敬?乃至第十迴向,怎樣迴向?下面普賢菩薩教給善財
,前面跟諸位說過,善財是我們大家的代表人。善是指有善根的人,財是指福德,《彌陀
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財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善根的
人能信、能解,多福德的人能願、能行,善根福德都具足了;有緣遇到這個經典,遇到這
個法門,這叫因緣,遇到大經就是多因緣。
一切經裡面,第一殊勝的是《無量壽經》,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前清彭際清居士
,這是乾隆時代的人,用現代的話,他是位大佛學家。他對於佛教宗門、教下都能夠精通
,不是普通的通,精通,他的著作也很豐富。他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
彌陀經》是小本《華嚴》;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跟《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內容
完全相同,只是一個講得詳細,一個講得簡單。可以說《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略說
,而《彌陀經》的確是《華嚴經》的綱要,這三部經是同一部、同一個體。這是許多人雖
然一生研究、修學佛法而沒有能夠看出來的,這非常重要。
善財實在講就是修學念佛求生淨土的這個人,這個人才叫道地的善財。假如不求生淨
土,他的善與財都少,少了才不能往生,多了才能往生。經上講得很明白,「不可以少善
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善根福德要非常的多才能去。這個
多從什麼地方看?從他有堅定的信心,決定不改變,這就是善根多;願力非常之強,念念
希望往生淨土,希望見阿彌陀佛,這是福德多。這是當生成就,一生成佛,所以要不是大
善根、大福德怎能做到?大善根、大福德的人,他在行持當中必定具足普賢菩薩十願,他
一定具足。你要問他,可能他自己不知道,他不曉得,實際上他條條都做到了;做到自己
還不曉得,這種人很多,這是我們要細心去觀察的。我們看這一段。
經【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說『禮敬諸佛』要怎麼個修學法。這一句裡面,關鍵的字眼就是『善』字,大乘經上
常講「善男子、善女人」,就在那個善字。「善」的標準是什麼?我們不能不知道。這是
大乘經,是大乘之大乘,過去祖師大德判攝如來一代時教,把《華嚴經》判作一乘圓教;
一乘比大乘還要高,大乘是教菩薩的,一乘是成佛的。這部經是成佛的經,是不是真的成
佛?真的成佛。我們看善財童子在本經裡的表演,從凡夫地一生證得圓滿的佛果,他生到
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了,成的是圓教佛。他參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他也是
等覺菩薩,如果地位不相同,這兩個人見不到面的。他去參訪哪位菩薩,就代表他的境界
已經提升到哪一個階級了。普賢菩薩是菩薩最高的階位,再提升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
陀佛,成佛了。所以,這個善的標準就非常之高。
《華嚴經》上的善跟所有大乘經裡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標準不相同,這個標準最
高。那麼問問我們在座的這些同學,你們有沒有這個標準?不能搖頭,有,就是這個標準
。怎麼有?你一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天天念阿彌陀佛,為的就是求生極樂世界,那你的
標準就是這個標準。我們在其他方面,在德、在學方面,比不上這些菩薩們,但是我們信
願持名求生淨土沒有輸給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也是信願持名,我們今天也是信願持名,我
們跟普賢菩薩單就這一點來說沒有兩樣。所以最高的善的標準我們具足,下一層的善我們
沒有,我們跟菩薩比,比不上,跟阿羅漢、辟支佛比也比不上,唯獨跟普賢、跟文殊比,
恰到好處。這個不可思議,一定要曉得。你不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往生就不可靠,就沒
有把握。所以經上講的「善」正好講的是我們自己,這部經對我們就非常親切了,普賢菩
薩這是叫著我們自己來說的。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
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
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
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
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
疲厭。】
普賢菩薩把禮敬在這一段文字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也顯示普賢行跟其他的大乘
絕對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就是心量大,心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修的禮敬就叫普賢行,心
量小不行。經論上常常形容諸佛如來他們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要學!
沒有這麼大的心量,我們修禮敬就是禮敬,不叫普賢行願;有這樣大的心量,你禮敬統統
叫普賢行願,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十願為什麼把禮敬擺在第一?這個不能不知道。換句話說,修行,或者本經前面所講
的懺悔,我們懺悔從哪裡懺起?從哪裡下手?就從禮敬,佛這樣教給我們,過去儒家也是
這樣教給我們。釋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確實沒有見過面,而《禮記》,根據歷代學者的考
據,也確實是在佛法傳到中國以前完成的,中國古聖先賢所見跟釋迦牟尼佛完全相同。你
看《禮記》第一句,我們翻開《禮記》,「曲禮」是第一篇,第一句就是「曲禮曰,毋不
敬」,毋不敬就是此地講的禮敬諸佛,都從「敬」下手。
我們今天的大毛病是沒有恭敬心,對父母、對老師、對佛菩薩也沒有恭敬心,對一切
眾生就更不必說了。沒有恭敬心就決定不能入道,佛法的道就是覺,佛這個字是梵語,翻
成中國意思就是智慧、覺悟的意思。沒有敬就決定沒有智慧,決定是迷惑顛倒。覺悟的人
恭敬,對人對事都恭敬,只有迷惑顛倒的人才貢高我慢。所以「修行」這兩個字的定義要
搞清楚,就是把我們錯誤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修行從哪裡修
起?從禮敬修起,把我們一向不敬的心修正過來,要一切恭敬,這才行。
「敬」是性德,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本來有的,所以叫性德。本
來有的,現在沒有了,失掉了,這個失掉佛告訴我們,不是真的失掉,是迷失了。我過去
在講席當中常說,哪個人沒有敬心?實在是這個誠敬沒有發現出來。我在沒有出家之前,
早年在實踐學社服務,那個時候我的辦公室跟老總統隔壁。無論什麼人走進那個房子,腳
都很輕很輕的,唯恐有聲音驚動了老總統。我一看,沒有一個不恭敬,也沒有人教他,也
沒有人提醒他。如果我們以那樣的心進佛堂來學佛,大概各個不成佛也成大菩薩。佛像供
在這裡,好像沒看見一樣,滿不在乎,這種心怎麼行?怎麼能學到東西?可見得我們心目
當中沒有真正的尊敬他,這個敬意、態度就沒有法子顯露出來。從前老總統福報大,大家
對他尊敬,那表現得很自然,絕對不是裝模作樣裝的,很自然就流露出來,那就是禮敬。
所以,禮敬不是說見了面三鞠躬這個禮敬,一切身語意無一不敬,這就是此地所說的意思
,跟「曲禮」裡面的意思相同,所以禮敬放在第一。
敬必有所尊,所以佛道是師道,師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能孝親就會尊師,
不孝親,尊師就談不上,父母都不敬,他怎麼會去敬老師?父母是親人,老師是外人。一
個人假如說「親者疏」,對自己親人疏遠,對外人很親近,這個人一定是圖謀不軌,別有
企圖,反常!不正常。我們今天讀普賢行願,普賢菩薩為什麼第一個不說孝敬父母,而教
我們禮敬諸佛?因為普賢菩薩所教的,是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人,他要不孝父母,他的善
根怎麼會成熟?所以那個不要提了,他已經做到了。
大乘佛法修學的過程,在中國是四大菩薩做代表,代表修學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
是地藏菩薩,就是教你孝道,《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所以佛門一開始就教孝道。第二
個階段,是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慈憫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就是把孝道推廣,孝順一切眾
生,將一切眾生看作自己的父母沒有兩樣,這是觀世音菩薩。天天念觀音菩薩的人很多,
學觀音菩薩的人很少,那念了有用嗎?沒用的。孫中山先生創造「三民主義」,三民主義
救中國,我們天天念三民主義、三民主義,中國就救了?救不了中國,要去做到才行,你
不做到怎麼行?所以念觀音菩薩,要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真正能慈憫一切眾生,那
跟觀音菩薩就相應了,就能感應道交。單單念名字沒有用,跟唱歌一樣,有口無心,那沒
用處的。第三個層次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代表圓滿的智慧,孝親尊師都是最高、最圓滿
的智慧。第四個就是最高的層次,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所代表的是把孝親、尊師、慈悲、
智慧統統集合起來,成為自己身心的享受;換句話說,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是普
賢。所以普賢是講實踐,這才真正究竟圓滿了。
==
十條統統都是懺悔。
第一條「禮敬諸佛」,就是懺悔我們無始劫以來貢高我慢、重己輕人,就是懺悔這個,
所以這十條的重點確實是在懺悔法。
我們今天的大毛病是沒有恭敬心,對父母、對老師、對佛菩薩也沒有恭敬心,
對一切眾生就更不必說了。沒有恭敬心就決定不能入道,佛法的道就是覺
「貢高我慢、重己輕人」的根本就是自己最對、自己最好、自己最重要。
所以懺悔的真正意思就是「覺悟」、「認識」到了自己有錯、做得不好、自我中心....
所以印光法師說「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不覺得慚愧,就不可能懺悔。
所以慚愧就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是「覺」。
所以第一步是「慚愧」,第二步是「懺悔」,第三步就是「改變」。
而「懺悔」則包括「慚愧」和「改變」。因為真正的懺悔是後不再造。
一個開始「覺」的人,她就會轉「自己最對、自己最好、自己最重要」變成
「別人是對的、別人很好、別人很重要」,自然「誠敬心」就能發現。
所以印光法師又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誠敬就是普賢行願的根本,所以第一條是「禮敬諸佛」,十條通通都是懺悔法。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