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子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以三門禮敬皈依,最勝福田具大悲心者,導師佛陀蓮足之下)
: 【第二、別學後二波羅蜜多,謂修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如其次第,即是靜慮
: 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
───────────────────────────────────────
■ 釋義
摘自:《奢摩他講記》(2007年) 雪歌仁波切講授 張福成老師翻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今日從科判的角度來複習,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菩薩的修行主要是後二波羅
蜜多 — 禪定度及般若度。最後主要學習的也是此二度,不過不代表開始學習者不能學此
二度,不管行者是菩薩或下士夫,或中士夫,止觀的修行都非常重要。因此不要誤會,特
於後波羅蜜多,剛開始時不可以修止觀。
譬如菩薩修行時,剛開始是依次第修布施度、持戒度等,但不表示開始時不能學止觀
。從宗大師第一與第二科判看出來修習止觀之勝利,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一切定指在打座
禪修時,有不同的修行方式。例如說各種的閉關、各種的成就,如修密續或本尊的修行,
生起及圓滿次第的證悟等。顯教裡有六神通,修很多種不同的禪,因此對一切定要有如此
的理解。精進的修行者,整個修行禪定的過程,都涵蓋在止觀裡面,也可以說是一種隨順
止觀。
第一個修習止觀之勝利:一切的功德不管是下士道、中士道、連依止善知識都依靠修
習隨順止觀。因此修習止觀能生起一切證悟與證量。對菩薩而言,要生起布施度、菩提心
的證量,還未到禪定度、智慧度前,需靠修習止觀,所以菩薩行者,一開始修行也修習止
觀。菩提心的證量也靠修習止觀的證量。下士夫、中士夫心中要有一些證量,也需修習止
觀。(註1)
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不可誤解,以為最後重要是它。其實剛開始也要修,後面非
常重要,不是後面才要修,這點要區分清楚。止觀勝利、此二攝一切定、止觀自性、理須
雙修、次第決定、各別學法共六個科判。就以勝利的部分先修習止觀後面才有勝利。最初
不是真正具有止觀的證悟,而是修隨順止觀之意;宗大師主要以《解深密經》為主來說明。
引完《修信大乘經》之後,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就是本身心一境性。正
思法義,謂妙觀慧,然後觀是什麼樣的慧呢?正思法義謂毘缽舍那品妙觀察慧,正思法義
之後,宗大師用這個道理成立「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
所緣上面不可亂掉,所緣要對的是止的作用,止不可以讓心離開對境上。慧呢?它是
在這個上面還更加理解,要先有信心,之後理解才有定解。止與觀二者都是禪定;止與觀
二者幫助很大,「心一境性」幫助心不跑掉、心不可以掉舉,不會跑到煩惱上,而善住境
時,雖然心住在善的上面,不過心卻沒有力量。因為不懂其道理、沒有感覺,因此用慧去
理解其道理,理解到達了一定程度叫定解。心就會接受、相信它、並且非常喜歡,歡喜接
受這樣,心就可以改變,所以只有心一境性的話沒有辦法。
心對境的道理是否可以理解,有無定解、生歡喜,這些若沒有慧,則沒有辦法。(止
與觀)二者都很重要,任何法都靠修習止觀而來,大小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先了解
修習止觀之勝利,主要是心一境性及觀慧,一切的證量即可生起,缺一不可。以上是從科
判中去理解,止觀之勝利。大師從《解深密經》、《修次後篇》、《修次中篇》引經與論
;前面提到要有一切「證量」,是以果的角度來談。修習止觀,一切功德皆從此出,有此
二者才可生出勝利。而後用此修行的方式來了解止與觀。
不管上下座都很重要,於所緣心一境性與慧,在任一個修行階段都很重要。心不可與
煩惱境相應,靠的是於所緣心一境性與清淨境、善境。何時可以使此善境更深入的理解呢
?即是慧!上次提到憶念與正知,不應用正念、這樣會與八正道混淆。念─憶念、所緣心
一境性,察知─慧,二者在修行上很重要。
心不可離開善境,別忘記要有念力。於所緣心一境性,不僅不忘,進一步的深入去觀
察,這就是察知,是有一種慧的作用。雖然不是正式的止與觀,不過,用隨順來表達與理
解。
正知與憶念隨時隨地具有相當重要性,對修行而言,平時心對境保謢六根門,需要有
密謢根門的作用,下座時仍需有正知與憶念。
此二攝一切定:就以所有修行方法、角度而言,涵蓋在止觀。此二科判(止觀勝利、
止觀攝一切定),都是談修習止觀的重要性,二科判目標是一致的。
接著是第三個科判 — 止觀自性:自性表定義,宗大師引《解深密經》,來破除支那
堪布的見解,修空性並非是無分別,什麼都不用想。方法是用毘缽舍那,用勝慧修空性。
勝觀是慧,要有區分,要想的。宗大師在解釋慧時順便破除支那堪布,不只釋迦牟尼佛在
《解深密經》講的清淨傳承,彌勒菩薩《經莊嚴論》的解釋,無著菩薩的<菩薩地>等解
釋也是相同的。
若想當修行人,於所緣心一境性及勝慧都非常重要。第一個先要具足心一境性,修所
緣行相,是修所緣?還是修行相?例如:剛才說於所緣心一境性,這是修行相或者修所緣
?定義已經了解了,緣已捉到了,心不定會跑掉。第一階段對境有了,第二階段有境會不
會安住在上面,行相的問題。譬如說:一個很愛學習者,一直學新的,新的一進來,舊的
便放掉。所緣一直有,行相卻沒有修。行相是不可以離開境,而有了對境還要更了解境上
的道理,二者關係愈來愈熟悉,這些稱為行相。
對修行者而言,注重所緣心一境性,稱為行相,有境心可否安住在清淨境上不斷學習
,讓心一直安住在上面。對有境而言要愈來愈深入去體會,是修行相:從對境中學到之後
,有境去培養它,如何培養呢?例如有境包括定力、勝慧、憶念、正知,要理解勝利及培
養才能產生功效,不僅只是停留在理解勝利而已,還要去培養及增長它的作用。
生:我無法緣在境上,容易很雜亂,大部分是煩惱的關係。前面說,一直學習新的,
卻一直放掉舊的,是因不滿足的關係?應如何對治?心可以安在境上穩定,而不雜亂呢?
師:首先要思惟勝利,思惟於所緣心一境的勝利,心一散亂、馬上捉回來。要思惟勝
利及過患多一點,知道之後會去排斥散亂,多去思惟功德面。
第三個止觀自性,在說明時有他宗主張、如支那和尚、還有其他不同主張。
引《經莊嚴論》、<菩薩地>、《修次中篇》、《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明,再從
有、無明晰的角度來談。止沒有明晰、觀時有明晰,二者區分的主張,止與觀有些區分是
錯誤的。他宗認為:止是心不散亂,沒有明晰;有明晰即是觀,如此區分不對。
止要有明晰,若沒有明晰,就會進入細的昏沈。就止而言,掉舉與昏沈要去除,沒有
去除,止未達到,止的境界是需有明晰的,假設沒有,是在昏沈當中。明晰與慧混在一起
,明晰有一點接近慧的感覺。實際上,明晰與慧不同,他宗有這種主張,主要破除支那和
尚及有此主張者。
第四科判理須雙修:為何雙修的理由?已達到止沒有修觀很可惜。內心沒有將止當成
是慧的順緣。將止當成因,更進一步修觀,這樣幫助很大。
未生起止的境界,對空性也還未了解就緣空性的道理,內心知道最主要是修勝觀,但
進行的次第太快,還未達到止的境界生起的量所緣以空性為主,是不對的,這樣會使心散
亂。所緣這個心要去觀察,雖然想修止,更進一步想修觀,修止時不可如此做,生起止的
證量,才可以把空性當成所緣而後修行。
生:在禪修時很自然進入了虛空,然後安住在虛空中,自身也會化為虛空,那還要不
要把心拉回到所緣境上?例如心緣佛像的身體變作白的,化為烏有,也化成虛空,化為一
體。此時所對的境是已化為烏有,還是要將境拉回?
師:你所認定的空性好像是虛空的樣子,這是個問題!
修禪時好像跟著感受走,心好像什麼都不想,好像有一種離開了煩惱的境,有一種感
受出現,好像都沒有什麼境、沒有想,在這個當中有一種舒服,就認定為輕安。若是理解
成這樣的話,回想剛剛所提,要有明晰,一定要有!明晰之意是很清楚,不是像睡覺的感
覺,要有精神,也要有所緣。不是沒有所緣,有一點睡覺的感覺。譬如說:想到佛,要有
一種很強的信心出現,這時心是很有力的,禪是如此,不是離開這種力量,修時心的力量
很強。你剛剛說的虛空體性是何意呢?
生:例如,我緣著一尊釋迦牟尼佛,一直安住、緣住他,在專注的過程中,好像會得
一種輕安。整個四周變虛空,就只有釋迦牟尼佛。
師:你跟著感受走了,心已經跑掉了,沒有安住在世尊像上。
生:本來有房子與人,這些沒有了,只剩我與世尊。若所緣境是釋迦牟尼佛,當然心
清楚是世尊在心中。所緣境依然存在,可是直覺感覺所緣境也成了虛空了。
師:所以你用感覺!
生:是否把所緣境拉回來。
師:對!境要回念。不是用眼識,是用第六識(註2)。第六識對境當中,是對的;第
六識當中不是釋迦牟尼佛進來了在我的心裡。第六識的對境,釋迦牟尼佛,他在那裡?要
觀想在自己的面前,不是在心中第六識的釋迦世尊在那裡,是觀想在意識的對境面前,境
是不可離開,不能忘掉,忘掉的話要回念他,去捉他。
你可能未學習宗大師前面所說,才會有如此情況。這些境不是五根識的境,第六識不
可以想佛像,他是活生生的釋迦牟尼佛在那裡,不是釋迦牟尼佛佛像在那裡。第六識想釋
迦牟尼佛的佛像活生生地在那裡,是第六識想的。但第六識想的不是真的,所以活的釋迦
牟尼佛是第六識中的印象,這把它當止的所緣。剛開始佛在那裡,慢慢地他跑掉了,剛開
始第六識有想,後面好像進來我的心裡,跑到別的地方去,這是不對的。剛開始怎麼樣想
,後面繼續想不可以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