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靈峰宗論》:
聽講(經法)不得徒事口耳(不能只是口說耳聽),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
學經?若知佛所為何事,則不耽著文言(不著文字言說相);若知我當為何事,則不貪逐名
利。不逐名利,則杜(絕)外謗;不著文言,則善悟理。
悟理則本立而道生,杜謗則德孚(音福,使人信服)而物化(眾生感化)。可以自利,可
以利他。不然,學問愈多,去道愈遠;學人愈盛,法門愈衰。師(子)蟲之記,良足畏(警惕
)也。
(《示攝三》)
有出格(超俗)見地(見識),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世間)學問;有超
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今文章學問不從立品格始,品格不從(廣)開見地始,是之楚(想往
南楚)而北其轅(車頭朝北)也。
嗚呼!習俗移(影響)人,賢知(智)不免。狃(音扭,安於、貪圖)一時耳目(之逸樂),
忘曠劫因緣。非以理奪情(以理智取代俗情),以性違習(以本性矯正習氣),安能洞開見地
,使文章事業,一以貫之也哉?
(《示王簡在》)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一瞋恚,橫於自他而生惱害(怨恨惱怒煩);二我慢,
於諸僧寶而生輕忽(輕視不尊重);三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
三法有一,牽入惡道,忘失信心。
(《示西瞻》)
克除習氣,莫若三業行慈。三業行慈,則無十過。十過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
立矣。然後以實相印之,法法皆歸佛道。古有行之,常不輕菩薩是也。初〈(法華經)隨喜
品〉,便淨六根,何俟(待)誦說,方名深觀?果能以慈修業,自能善入佛慧。不然,學問
愈多,我慢愈熾,習氣愈長,去道愈遠。惟益多聞,增長我見,可懼也。
(《示清聞》)
發心應學二事,一智慧,二慈悲方便。欲學智慧,莫若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深解義趣
,隨文入觀,不墮嚼木(啃木頭,沒有消化吸收)之譏,不招數寶(數他人之寶,終非己物)
之誚(譏責)。又數近(常親近)明師良友,討究決擇,不可師心自是。
欲學慈悲方便,須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定當作佛,見僧俗造惡者,勿生輕慢,須
憐憫愛念,種種善巧而回護(庇護)接引之。
倘恃己修,見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讀誦大乘,慢無聞者;自解
義,慢愚魯者;自觀心,慢口說者;人我山高(人我之見如山高),勝負情重(勝負心深重)
,畢生勤苦,止成修羅法界,去菩薩道遠矣。
(《示沐苑》)
==
這幾段綜合起來就是講兩件事:
1.善悟理、立本(知佛所為何事、知我當為何事):
1) 應諦思,不著文字言說相。
2) 開見地,不能貪一時耳目,忘曠劫因緣
3) 三業行慈、修十善
4) 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深解義趣
5) 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定當作佛
2.善恭敬
1) 不逐名利
2) 不瞋恚,橫於自他而生惱害;不我慢,於諸僧寶而生輕忽;
不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
3) 古有行之,常不輕菩薩是也。
4) 數近明師良友,討究決擇,不可師心自是。
5) 戒人我山高,勝負情重
再簡單講,就是「無嗔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