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道次第廣論》:「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而辯經的語言正是一種「分辨性
: 」的語言,它能將經典語言以及我們的思路以文字與對話的模式呈現,進而提出討論而驗
: 證,培養學僧分辨諸法相的智慧。在西藏佛教中,此討論模式已相當成熟,不少僧人都能
: 立即透過這種語言來互動,並且有一套完整的互動的標準。若懂得這套方式,想深入討論
: 佛法時就不會流於「各講各話」及「無對焦的聊天」的狀況,而能夠深入澄清許多問題!
: 以辯經的模式來學習佛法後,肯定善惡及苦樂來龍去脈的辨別力會大為提升,也能透
: 過此模式檢視自己的內心,發覺其中許多粗糙且會導致痛苦的根源認知,進而以正確的思
: 路來導正,善巧地為自己及他人創造更多的快樂。
───────────────────────────────────────
■ 補充——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
《大般涅槃經》:「毘缽舍那(觀)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
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玄奘譯):「有二法,謂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者
。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答:奢摩他相應,於法揀
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
慧、行毘鉢舍那,是謂毘鉢舍那。如世尊說:『非有定無慧,非有慧無定,要有定有慧,
方證於涅槃。』」
《瑜伽師地論》(玄奘譯):「云何四種毗缽舍那(觀)?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
,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毘缽舍那。」
■ 補充——法施謂如實,無染辯經等
《增壹阿含經》:「當修二法,云何為二法?所謂『止』與『觀』也。復當更修二法
,云何為二法?『生死不可樂』,知『涅槃為樂』,是謂二法。復當更修二法,云何為二
法?所謂『智』與『辯』也。」
《俱舍論》分別業品:「法施謂如實,無染辯經等。若能如實為諸有情,以無染心辯
契經等,令生正解名為法施。故有顛倒或染污心求利名譽恭敬辯者,是人便損自他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