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4(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5-10 19:42:33
請掀開經本第六面,最後一行看起:
【佛復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彌勒。若有菩薩為欲清淨諸業障者。當發如是廣大誓願
。】
後面這幾行經文,依舊是屬於前面一段,上次講到這個地方時間到了,所以暫時在這
個地方告一個段落。前面世尊將在會的這些菩薩,為什麼他會迷惑顛倒,為什麼他會造作
罪業,將前因後果都說出來了。而我們讀了這個經,確實寒毛直豎。這些菩薩是誰?諸位
必須要明瞭,就是我們自己本人,不是說的別人。由此可知,造作罪業很容易,甚至於幾
天、幾個小時,但是這個業果要消除,時間就太長了。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他們從俱
留孫佛所造的罪業,一直到現在才消除,這當中經歷的時間是天文數字。雖然這個罪業消
了,我們在這一生又得人身,不但得人身,而且有機會聽到甚深微妙的法門,這是稀有的
因緣。這是什麼回事情?還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深厚,這一生遇緣。遇到
這個緣,問題就是你有沒有醒悟過來,如果醒悟過來,這一生就恭喜你,你就得度了;若
不能醒悟過來,這一生勢必又要空過。空過就不得了!空過之後,恐怕又要費許多的時間
,正如從前李炳老在《無量壽經》講席當中所說的,雖然將來能往生,但是一定經歷長劫
的輪迴,這是一樁很可怕的事情。
造作罪業,前面我們曾經說過,佛在大經上常說,破戒不怕,佛能夠救我們,最怕的
是破見,見就是你的想法錯了,你的看法錯了,這個事情就麻煩大了。如果你的見解、思
想純正、正確,破戒這個罪業是很容易消除的,破見就太難了。凡是造作罪業最後念佛還
能往生,道理就在此地,我們要懂。譬如這兩天你們同學告訴我,安徽安順法師往生,我
打電話到中國去詢問,他們把情形詳細告訴我。他是晚年才聞到佛法,聞到佛法念佛不很
長,往生的瑞相那麼好,留的肉身,這叫全身舍利,這樣的莊嚴,這不就是給我們講這部
經作了見證嗎?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心,要知道緣的殊勝,無比的殊勝。
所以世尊在此地告訴彌勒菩薩,告訴彌勒菩薩就是告訴我們大家,他說『彌勒,若有
菩薩』,若有菩薩包括的是出家、在家的菩薩。哪個人不是菩薩?菩薩的標準是什麼?發
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真的覺悟了,真正覺悟,覺悟的心就是菩提心。以覺悟的心修六
度行,六度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在我們工作當中、在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六度是
什麼?第一個是「布施」。什麼叫布施?布施就是我們服務於大眾,為社會服務、為大眾
服務,犧牲奉獻。就在你自己的崗位上,就在你自己工作範圍當中,你能夠盡心盡力去做
,這就是布施波羅蜜。「持戒」是守法,大家不要看到持戒就想到我們要受五戒、要受十
戒,那個意思太窄小。持戒就是守法,世尊四十九年對我們種種教誡、教誨,我們要明瞭
、要接受,要依教奉行。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不僅要遵守佛的教誡,世間的法律
,像國家的憲法、地方上種種的規約,還有沒有文字的社會的道德觀念、風俗習慣,我們
都要遵守。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入境要隨俗,菩薩才能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大家對你能生歡喜心,才願意接受你的教誨,所謂法緣才能殊勝,不守法怎麼行?
「忍辱」就是耐心,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有恆心,愈是大事愈要大的耐心。《金剛經》
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世間法尚且如是,何況佛法,忍耐非常重要,要能忍得過
。能忍而後才談得上精進,「精進」的範圍非常之廣,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專業,專
就是精。世出世間法,如果懂得專精,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就怕學雜了,學得太多,你修
學自然就困難,成就就不容易。「禪定」,這個地方講的是廣義的,六度裡所說的是廣義
的,不是狹義的。禪定就是自己胸有主宰,不會受外境輕易的動搖,心有成竹就是這個意
思。「智慧」,般若是對於一切法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絕不迷惑。你想想看這是菩薩六
大綱領,教給我們應用在生活上,你應用在生活上,你的生活就是菩薩道。應用在工作上
,你每天上班,每天做工作是行菩薩道。應用在交際應酬上,還是行菩薩道。菩薩道怎麼
行法?原來都在日常生活當中,這裡面沒有分在家出家。
這個地方問題非常重要。要想清淨業障,這就是大家常講的消業障,每個人都知道自
己的業障很重,都希望趕快去消業障,你的業障消掉了沒有?你用什麼方法去消?實在說
,消業障常常掛在口皮上,問你什麼叫業障?不知道,那你怎麼個消法?所以業障這個名
詞不能不搞清楚。業就是造作,我們口的言語叫口業,身體的動作叫身業,起心動念那叫
意業,這叫三業。這個三業造作不善,於是造成了障礙,障礙什麼?障礙我們的清淨心、
障礙我們的智慧,再說得深一點,障礙我們明心見性,這個叫障。你消業障,現在有很多
同修,我問他,你用什麼方法消業障?「我在家裡拜《大悲懺》、拜《梁皇懺》。」那你
拜完之後,你是不是就聰明了?心是不是就清淨了?如果這個懺一拜果然心就清淨,煩惱
少了,智慧增長,那你業障真的消掉。如果拜了之後,煩惱還是那麼多,智慧也沒增長,
這就是說明你那套沒效!為什麼會沒有效?從前人拜這個懺為什麼就有效,現在你拜就沒
有效?從前的人拜懺如理如法,他懂得道理,他懂得行法,確實在拜懺的時候隨文入觀,
他真能消業障。什麼叫隨文入觀?隨著經文、隨著懺悔文,念到那個地方他的意境就達到
那個地方;換句話說,字字震動他的心弦,他真的懺悔,真正改過自新,這個懺才收到效
果。現在人拜懺為什麼不靈?拜懺只具形式,一面拜懺一面還在打妄想,那有什麼用處?
口裡念的經文,念的文又不懂得意思,以為我這是念給佛菩薩聽的,佛菩薩才不要聽你這
些。錯就錯在這裡,所以你拜不靈,不靈怎麼辦?
彌勒菩薩很慈悲,在這個地方代我們啟請,請求釋迦牟尼佛來教給我們怎樣消業障,
怎樣求懺悔。佛在此地說『當發如是廣大誓願』,就要發像前面這六十位菩薩,真正回頭
、真正改過。他是我們的榜樣,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這是這部經殊勝之處。你看其他一
般經裡面多半是講講理論、講講方法,這個地方表演,這部經從頭到尾,說老實話就是個
劇本,世尊、彌勒、阿難還有這六十位菩薩,精心表演給我們看。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頗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護持此願。當得圓滿不退轉耶。

彌勒菩薩問得好!『善男子善女人』在此地,我們不必把那個善的標準提得太高,真
正覺悟、真正想消業障、真正肯回頭的,就是此地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換句話說,我們
這次法會,來參與這個法會的就是本經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看這個經文於我們何等的
親切!我們要想『護持此願』,看了菩薩發願,我們要效法,我們一定要跟他發同樣的大
願。人家這個願願願都是「我從今日盡未來際」,這才叫菩薩的大願,不是一生。通常我
們看到律藏裡面,很多都是「盡形壽」,盡形壽是一生,那是小乘人發的願。這是菩薩,
菩薩的願是生生世世,不是只這一生。要護持這個願,怎麼樣『圓滿不退轉』?這是個很
嚴肅的問題,是我們迫切希望知道的,彌勒菩薩代我們請法、代我們發問。我們看世尊怎
麼答覆。
【佛告彌勒菩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行菩薩道護持此願。寧捨身命終不缺減令
其退轉。】
佛這段開示重要。由此可知,佛對我們的加持,佛對我們的保佑,就是寶貴的開示、
寶貴的教訓,不是什麼靈異來加持、來保佑,不是這個事情。你看佛在此地講得很清楚,
你要想圓滿不退轉,應該怎麼做?你要『行菩薩道』,我剛才說過了,發菩提心,修六度
行,這就行菩薩道。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掌握著菩薩行的六大綱
領,就是六度,六波羅蜜。『護持此願』,你就真的護你前面所講的十三大願。『寧捨身
命』,身命是無常的,這是佛在大小乘經裡面都告訴我們,一定要認清事實的真相。明白
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相,我們知道在十法界捨身受身,就像換衣服一樣自在。我們年歲
老了,老了就好比衣服穿舊了、穿破了,趕快換一件新的,你看看多歡喜;我們捨這個身
,再受一個身,就是換衣服。如果你能夠修善,種善因得善果,善因善果就是這個衣服愈
換愈漂亮,愈換愈莊嚴;如果造惡因得惡果,那好比換衣服愈換愈差,愈換就愈不好,就
這麼個道理。所以,捨身受身無不自在,不會被生死而憂慮,而感到恐怖,沒有,《般若
經》上講遠離恐怖顛倒。所以寧捨身命,我的菩薩行、我的菩提願絕不缺減,『缺』是不
圓滿,『減』就是沒有能夠做完全,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菩薩道不退轉。
經文到這個地方,這是第四大段講完了。下面是第五大段,在這段裡面,彌勒菩薩問
末世的菩薩,針對我們現在來講,現在出家、在家的這些學佛的菩薩們,要成就幾種法才
能夠安穩得度。請看經文。
六、佛為末世菩薩說二種四法
(一)彌勒菩薩問末世菩薩如何安穩得脫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
前面一段結束了,彌勒菩薩又代我們提問題。
【世尊,若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幾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這是替我們問的。『於後末世』,就是指世尊的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分三個
時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現在無論是以中國的記載,或者是外國人
的推算,都是末法時期了。外國人的推算已經二千五百多年,中國人的記載那更久遠了,
今年是三千零二十二年,這是中國人的記載。不管怎麼樣記載,總而言之,確定是末法時
期。『五百歲中』這是講末法最初的五百年,換句話說,正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法欲
滅時』,佛法欲滅還沒有滅,佛的法運往後還有九千年,佛法滅得沒那麼快。但是在這九
千年當中,佛法興衰起落這是必然的現象,有低潮、有高潮的時候。起落原因不在佛法,
原因在眾生,眾生心善,佛法就興,興旺一段時期,眾生要造惡,佛法就衰了。可見得釋
迦牟尼佛的法運,哪有什麼正法、像法、末法?正法、像法、末法是人心,佛是平等法,
看大家需不需要。
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要成就幾種法,成就就是要做到,要真正做到,你在這一生當
中『安穩』,這是我們所求的,你這一生當中能夠平安度過。無論在家出家,在家出家修
行都要求個平安度過,這是非常難得,這是真實的福報。『無惱』就是少煩少惱,你煩惱
少,煩惱少當然你的心就清淨,你智慧必定就增長,這是一定道理。『而得解脫』,這句
話就太難得了。解脫,脫是脫六道輪迴,你行菩薩道才真的算有成就。如果你這一生修得
再好,你來生還搞六道輪迴,你不能算成就,你沒有成就。成就最低的限度要超越六道輪
迴,脫是脫六道輪迴。解是什麼?解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把它解除。
這個地方最低限度,你也得把見思煩惱解掉,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這算是成就了。小成就
,已經是非常稀有而難得。大的成就,再往上提升,塵沙煩惱解除,無明煩惱也破個幾分
,那就恭善你,你脫離了十法界。脫離十法界,你所證得就是一真法界,這才是佛法講的
大成就。證得一真法界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法身大士,那不是普通的菩薩,那是大菩
薩,不是普通菩薩。因為他們還有無明沒有徹底斷盡,無明愈往上面去愈微細,最後將最
後一品生相無明也破除,你就成了究竟圓滿的果報。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成佛,這是成
圓教究竟的佛果;換句話說,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這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
這個地方是從最基本的地方來說起,我們要成就幾法,就是要認真做到幾法。彌勒菩
薩這個問問得太好了,真的是幫我們大忙,否則的話,我們這一生學佛,雖然說的是學佛
,要問你佛是什麼?幾個人能答得清楚。你說修行,什麼叫修行?又有幾個人能講得清楚
,到底你在學什麼?甚至於還有很多皈依了、受戒了,仔細去一盤問,都是受的糊塗戒。
迷迷糊糊皈依,糊裡糊塗受戒,他怎麼能成就?佛法裡面講的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你當然
得不到,你完全搞錯了,把佛菩薩當做神明看待,這冤枉不冤枉,這已經搞錯了。這個題
外話,我們就不談了。我們再看底下第六段,世尊答覆二種四法,教我們必須要做到
,不做到不行。請看經文。
(二)佛告當成就四法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若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當成就四法。】
你一定要做到這四法,『成就』就是做到的意思,徹底做到,你這一生自然能得安穩
,而得解脫。
【何等為四。】
下面跟我們說出來。第一句:
【所謂於諸眾生不求其過。】
第二:
【見諸菩薩有所違犯終不舉露。】
佛把這個兩條擺在第一,我們冷靜去想想,仔細去思惟,真的沒錯!無量無邊的佛子
,包括我們自己在內,迷失了自性,忘了世尊殷勤的教誨,每天依舊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沒法子回頭,也不曉得從哪裡回頭。我們聽到世尊這兩句,感慨很深,佛講的話一點都
不錯。從今而後,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毛病、這個習氣徹底改過來。第一,不要找別人的麻
煩,不要看別人的過失。諸位要曉得,看別人的過失實在講就是自己的過失。你自己沒有
煩惱,沒有這些貪瞋痴慢、嫉妒、障礙,你怎麼會看到別人有過失?可見得外面境界你這
一接觸,把你自己裡面的煩惱引發出來。見人過失就犯這麼大的過失,這是佛經,世尊親
口所說。在中國一千三百年前,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出現在那個時代,能大師留給我們的教
誨是一部《法寶壇經》。他老人家在《壇經》裡頭也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
看跟世尊這個教誨是不是相應?祖師也是這樣教導我們,可見得這個法子重要,修行要從
這個地方修起。
前面你看經文,佛一叫「善男子善女人」,你的善在哪裡?不要天天盯著別人的毛病
,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天天找人麻煩,你善在哪裡?你就不善。不要再看別人的過失,
回過頭來看自己的過失。會修行的人,他在哪裡修?看到別人好的地方,他想我有沒有?
我要沒有,快快學。看到別人有過失,他也馬上回過頭想自己有沒有?如果有,趕緊改過
自新。所以善人是菩薩,是我的老師,我要向他學習;惡人也是菩薩,也是我的老師,我
要從他那邊改自己的過失。儒家孔夫子說過,「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什麼?自己一
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善人惡人都是我的老師。夫子這個說法跟《華嚴經》上善財童
子五十三參精神完全相同。你看善財參訪這些善知識,善知識裡頭有善有惡,善的學習,
惡的照改,改過自新。善財童子有沒有說他們過失?沒有,跟這個經上講的完全一樣。但
是善財童子有禮敬沒有讚歎,他做得不如法,不讚歎,不說,正是遵守世尊此地的教誨,
善財童子做到了。看到別人的過失不說,想想自己有沒有,那個人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決
定不能求別人的過失。
第二『見諸菩薩有所違犯終不舉露』。這些菩薩,菩薩一定是發四弘誓願的,四弘誓
願就是菩提心,四弘誓願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菩薩要度眾生。因此,菩薩一
定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諸佛如來、一切菩薩是我們大眾最好的模範、最好的樣子。度一
切眾生,度就是利益,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從哪裡
來的?苦從迷惑顛倒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樂從徹底覺悟當中來的,你對於宇宙人生的真
相明白了,你當然快樂。你應付這個環境,無論是小環境、大環境,大環境到盡虛空遍法
界,你都會應付得恰到好處,你看多自在!你有智慧,你了解事實真相。不了解事實真相
,憑自己打妄想,大概是這樣、大概是那樣,怎麼想也不是事實真相,怎麼想都想錯了。
想錯了就講錯、做錯,這才招得許多不如意的果報,果報是這麼來的,自作自受,不是別
人安排給你。佛菩薩不能安排,閻羅王也不能安排,上帝還是不能安排,這是因果的定律

菩薩幫助別人覺悟,是不是一定要講經說法?不一定,講經說法是度眾生無量法門裡
面的一門,除這一門之外,門道多得是。生活做大家的榜樣,這就是說法,這就是度眾生
。工作做人家的榜樣,我們自身是一切同行、同類的榜樣,譬如我們出家了,出家的同修
要知道,你要做出家人的好樣子,你才是菩薩。所以自己必須要謹言慎行,一舉一動,想
到我能不能做別人的好樣子,這叫菩薩心,這叫菩薩行。在家的菩薩,譬如你是個家庭主
婦,你主持你一家,你的家庭是所有家庭的好榜樣,大家到你家庭來看,沒有不尊敬、沒
有不佩服的,想跟你學習,那麼你就是主婦菩薩。你每天做家事,這就是行菩薩道,這就
是弘法利生,哪裡要說法!你做個商人,你是一切商人的榜樣,你做工人,你是一切工人
的榜樣,無論你在哪個行業,你都是頂尖的榜樣,這叫行菩薩道,這叫度眾生,不一定是
在言教裡頭。游本昌居士演濟公,就在你本行上行菩薩道,你是真菩薩,不是假菩薩。在
自己的行業裡頭要做個好榜樣,希望這個好樣子能夠影響深遠,能夠影響廣大,利及一切
眾生,這就是大菩提心,這是真正的菩薩行。
因此,行菩薩道的人,你看到若有違犯,我們凡夫眼,他是真的違犯是假的違犯?我
們看他犯了戒、破了齋,到處說他的過失,像前面所講的,廣大的群眾對他喪失信心,你
把一切大眾學佛的機緣斷掉了,這個罪過太重了。我們是凡夫,不曉得菩薩是怎麼表演的
,不知道。你們看到《濟公傳》,小說裡面所說的不負責任,但是《高僧傳》裡面《濟公
傳》的確比其他法師的傳記詳細,好像有好幾卷。濟公吃肉喝酒,真有其事,他為什麼要
這樣做?他要度那一類的眾生。世尊給我們講的,攝受眾生的綱領、原則是「四攝法」,
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就是跟眾生結緣。你不跟他結緣,不跟他結歡喜緣,他怎
麼會聽你的?第二是「愛語」。愛語不是講他喜歡聽的話,是真正關懷、愛護他的話,責
備他、教訓他都是愛語,是你真正關懷、愛護,這個叫愛語。大家不要搞錯了,愛語大概
是甜言蜜語,那就錯了,那害死人!第三是「利行」。行是我們所做的,我們所做的一切
對於他真正有利益,他怎麼不歡喜。第四個叫「同事」,濟公表演的是同事。同事,諸位
要知道,我們學不得。這個人喜歡跳舞,好,我天天陪他跳舞,幾天就跳到阿鼻地獄去了
。什麼人可以幹?菩薩可以幹,菩薩不迷惑。本經後面就說到,初業菩薩跟智慧的菩薩不
一樣,那是有智慧的菩薩,他可以,他可以跟一切眾生同事。這個眾生喜歡打牌,他可以
陪他打牌,天天找他,其目的是叫他回頭、叫他學佛。你不是喜歡這個嗎?我天天陪你幹
,我比你高明,打牌我天天贏錢,你天天輸錢,他就會請教,你為什麼天天贏錢?我有智
慧。智慧什麼?我學佛,你學佛打牌就贏錢,他不就來學佛了嗎?
菩薩高明,他不迷惑,不會被他拖下去。我們初業菩薩沒有定力、沒有智慧,只可以
做前面三攝法,第四條不能幹。濟公是菩薩化身,不是普通人,形象是羅漢,實際上是大
菩薩再來的。是要度這世間一類我們度不了的眾生,我們沒有辦法跟他接觸,他那個形象
他可以接觸,他能夠度那些眾生。所以他那些表演,就跟演戲一樣,假的,不是真的,我
們不要以為他犯了過,他才不會犯過。我們都犯了過,我們看他犯過,自己犯過了,他沒
犯過,你這冤枉不冤枉?他怎麼沒犯過?人家心清淨,一塵不染,真的在一切境界當中他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舉一個例子說。
現前許許多多出家、在家的菩薩,誰知道哪個是再來人?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出來,誰知道
他在表演什麼?
因此,我們自己學佛,想自己道業成就,道業成就沒有別的,第一個成就自己的清淨
心,修學自己的平等心。《無量壽經》不是把修行三大原則告訴我們嗎?清淨、平等、覺
,這是修行的三大綱領。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悟的心。所以修行的三大綱
領是覺正淨,這個要記住。看到這些菩薩,無論是在家出家,他們好像破了戒、破了齋,
決定不要提。「舉露」,露是說,到處說,不可以的,你要是隨便說話,你造作的罪業就
是前面所講的,這個果報太可怕了。這頭兩句非常重要,我們修行從這兒下手。第三樁事
情:
【於諸親友及施主家。不生執著。】
這是我們現前初學的菩薩,煩惱習氣很重,這個毛病很深,這是什麼毛病?嫉妒!看
到這個菩薩修學有成就,特別是出家的菩薩,弘法利生小有成就,當然會有信徒供養。你
看到人家恭敬他、供養他,心裡難過,起了嫉妒心,想方法去破壞他、去障礙他,這個就
錯了。這一句是說於自己的『親友及施主』,看他供養菩薩、恭敬菩薩,『不生執著』,
千萬不可以嫉妒、障礙,這個罪業很重。第四:
【永斷一切麤獷之言。】
『麤獷』,獷是兇惡,也就是說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無論遇到什麼樣
的境界,說話要柔和,不可以粗暴。麤獷就是粗暴,說話很沒有禮貌,這個不可以,這不
是世間人的好樣子。
你看佛講的從這四條下手,佛講得不深,很淺顯。我們仔細想想,所有一切的業障都
是沒有能夠做到這四條,都從這裡生出來的毛病,佛在此地一語道破。
==
「善男子善女人」,你的善在哪裡?不要天天盯著別人的毛病,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
天天找人麻煩,你善在哪裡?你就不善。
不要再看別人的過失,回過頭來看自己的過失。
在自己的行業裡頭要做個好榜樣,希望這個好樣子能夠影響深遠,能夠影響廣大,利及一
切眾生,這就是大菩提心,這是真正的菩薩行。
印光大師說: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
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5-10 20:35:00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讚嘆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5-10 22:1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mark183 (mark)   2018-05-11 17:22: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5-11 17:52:00
阿彌陀佛!
作者: sunnypanda (明辨是非)   2018-05-11 23:45:00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 此系列文實應常常拿來反省
作者: riveror   2018-05-12 19:0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5-15 19:50: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