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11(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5-25 19:25:04
(六)樂於世話二十種過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七面,倒數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一對地方: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世話中過。若觀察時。菩薩應住決定之義。
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從這個地方看起。向下這一段經文,是世尊給我們說明喜歡談論世間事的過失。世間
事裡面,世話之中,有正論、有邪論,也有非邪非正的,這一類也算是無記的言論,談不
上邪正,也談不上善惡。不但是邪論、無記論有過失,即使是正論也有過失,為什麼?我
們細細來看世尊為我們解說的。這個時候彌勒菩薩講完前面一段,彌勒菩薩又向佛請教,
『云何名為世話中過』?如果菩薩要能夠觀察,觀是用智慧,觀照、覺察世話之過,『菩
薩應住決定之義』,「決定之義」就是真實的事理。在這個地方多少是透了一點消息出來
,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此可知,世話裡面與這個是相違背的,決定與諸
法實相相違背,因此過失就不免。『由觀是義不生熱惱』,這個「熱惱」範圍很廣,也就
是常說的妄想分別執著,你要徹底了解諸法實相,當然不會生分別,也不會打妄想。這是
彌勒菩薩請教的一段話。下面是世尊為我們解釋,也就是世尊的開示。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世話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住決定義
。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這是正式答覆彌勒菩薩的請問。世尊在此地特別提示出來『初業菩薩』,我們初發心
,初學的菩薩,也就是說,見思煩惱一品也沒有斷,這樣的菩薩正是我們大眾。無論是出
家、在家,的確我們雖然都受了菩薩戒,出家受出家的菩薩戒,在台灣是取梵網菩薩戒,
在家同修受的是瓔珞菩薩戒,都是受了菩薩戒的這一類的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應
當」兩個字語氣很沉重,非常的肯定,叫我們要觀察。世話過失實在講太多了,世尊為了
方便開示起見,將無量的過失歸納為二十類,每一類裡面不是一種,是無數種。『若觀察
時,能令菩薩住決定義』,這就是彌勒菩薩所求的。『由觀是義』,義是義理,把這些事
實真相搞清淨搞明白,你不會再生煩惱。請看經文。
【彌勒。云何名為樂於世話二十種過。】
『樂』是喜歡、愛好。喜歡談論這些世話。
【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聞。】
喜歡談論世話的也不是普通人,總得是像從前讀過書的人,他才有東西談,沒念過書
的談什麼?所謂是諸子百家,或者是佛法的典籍聽得多、看得多,一般人所謂是廣學多聞
。於是他們在一起,喜歡談玄說妙,高談闊論,說得好聽一點是清談、玄談。心裡當然是
自己感覺得自己滿腹經文,傲慢的心油然而生。『不敬多聞』,這裡頭的意思就很深長。
確實道德、學問、見聞比他高得多的人,他也沒有尊重的心,傲慢、嫉妒,他不會尊敬別
人。這些事情,我們中國俗話也有句話常說「文人相輕」,就是這個意思,這一條裡頭就
是講的這個。確實人家比我們是高,我也沒把他看在眼裡,就有這個味道在,這是過失。
尤其是對於修行人來說,修行人是要成就道業,道業首先要修清淨平等覺,你這些煩惱障
礙在這邊,你的清淨心、平等心怎麼能成就?所以這是很大的過失。
【二者於諸諍論多起執著。】
這些人都有這個習氣,不肯輸!明知道自己沒有理,也要說一點歪理,也不讓人,好
勝!好勝就起於諍論,執著自己的成見。我過去年輕,在沒有學佛之前,就犯這些毛病,
給人家談論這些事情絕對不認輸的。我的歪理很多,歪理說出,人家駁不倒那我就嬴了。
這也是毛病,很容易得罪人。但是年輕好勝,不知道這些人情世故,到以後才曉得那吃了
很多虧。不但是得理不讓人,沒理也不讓人。這是佛在此地給我們說出這過失。
【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
這個也是時常會發生的,由於諍論好勝,當然正念就很容易忘掉。或者是由於好勝心
強,暫時把正念也放在一邊。所以,他的思惟都不如理也不如法。
【四者為所不應身多躁動。】
就是你,『為』是作為,作為是不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你去做,不應該說的你要說
,不應該爭論的你要去爭。我們在處世之中,稍稍留意我們的身邊,常常會發現這些事情
。發現之後,特別要緊的是要你能夠回光返照,想想自己有沒有這個毛病,這個很重要。
如果自己有這個毛病,應當要把它革除。這是『身多躁動』,躁是浮躁,沒有定力,心地
不清淨。
【五者速疾高下壞於法忍。】
這要給人家比高下、爭勝負,忍辱波羅蜜沒有了。這裡頭哪裡還能看到忍辱?如果有
忍,就不會與人家爭論。別人是正論,你就讚歎;別人不是正論,笑笑就好了,何必要去
爭執?所以這是忍辱法失掉了。
【六者心常剛強禪定智慧曾不熏修。】
忍沒有了,定慧也就沒有,這是一定的道理。你看菩薩六度裡面,忍辱、精進、禪定
、般若,忍是個關鍵。能忍才能精進,才能專一,精進才能得定,定才能開慧。如果不能
忍,進、定、慧都沒有了。這是說這樁事情。
【七者非時而語言論所纏。】
這就是言語不懂得時節因緣,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他不懂,往往因為這些言論帶來了
許多的煩惱、纏縛。
【八者不能堅固證於聖智。】
『堅固』主要是講信,《般若經》上所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般若才能夠
現前。信心不清淨,不要說是大乘『聖智』你不能證得,小果的智慧也不能證得,這個虧
就吃大了。
【九者不為天龍之所恭敬。】
天龍善神對於有德行的人,他自然恭敬擁護。喜歡世話的人得不到天龍善神的擁護。
【十者為辯才者常懷輕賤。】
這是一般人的觀察,佛是就俗諦為我們說這樁事情。『辯才』是真正有智慧、辯才的
人,看到你爭論,喜歡說這些世話,剛才講了,笑笑就好了。笑笑就是輕,雖然他決定沒
有輕賤的意思,我們凡夫眼睛裡面看到的那是輕賤的意思,實際上聖者沒有這個意思。他
這個笑笑,如果他要是個聰明人,從他笑笑的動作當中要能夠領悟的話,他就回頭了;他
要是不懂的話那就沒有法子。所以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但言語是教化眾生,一舉
一動、一顰一笑,都含著禪機在裡面,都能夠啟發人。
【十一者為身證者之所呵責。】
呵斥、責備,那是證果的人,這是聖者。大小乘聖者遇到你有這種行為,他會呵斥你
、責備你,你得有善根。有善根、有福德,這些聖者他能夠觀機,他責備,你能夠接受、
能夠回頭,他會責備你、教訓你。如果看到責備你,你也不會回頭,也不會改過,他就客
氣、敷衍你就好了,絕對不會責備你。所以有學問、有德行的人責備一個人也不容易。民
國初年,袁世凱大家知道,不是一個很好的人。在那個時候有位學者章太炎先生,章太炎
先生不罵袁世凱,袁世凱很生氣,把他抓起來,監牢獄裡面關了一個月。總得有個罪名,
什麼罪名?不肯罵袁世凱。為什麼不罵?不值得他罵!袁世凱多氣,不值得他罵。他要罵
,還是看得起你,不是容易事情;瞧不起你,不罵你,你做壞事,他在旁邊笑笑,不會責
備你。聖者呵斥、責備,你這個人有救,你是一時迷惑,所以他還來幫助你。如果到這些
聖者看到你都不罵你,那你就沒救了,這個要知道。
【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懷悔恨。】
沒有正信,也就是說對於佛法、對於世間的聖賢教誨他不能夠深信。縱然有信心,那
個信心也是若有若無,因此常生悔恨。又想依著聖人教誨去做,又怕在這個世間處事待人
接物吃虧,所以他的心猶豫不決。
【十三者心多疑惑搖動不安。】
這個跟前面這一句意思很接近,前面裡頭有悔有恨,這一句裡面講疑惑不安。
【十四者猶如倡妓隨逐音聲。】
這是比喻,比喻容易變心,他的心智不定,心隨境轉,比喻這個意思。
【十五者染著諸欲隨境流轉。】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是深深的染著,著是著相、執著、貪染。
【十六者不觀真實誹謗正法。】
對於諸法實相,我們說得白一點淺一點,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不懂得,他沒有辦法觀察
。真實相真的很難,幾個人能看到?雖然《般若經》上常講,大家也會念,但是他就不會
用。如果你要能用得上,你得的利益就不可思議。像《金剛經》,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
讀的,不但學佛的人沒有沒讀過《金剛經》的,在從前讀書人,也一定念過《金剛經》。
《金剛經》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用上了沒有?如果你對人、對事、對物,碰
到煩惱了,心裡有放不下、有爭執,你把這個念上幾遍,你就心平氣和,你的問題就解決
了,要會用。所以他不能觀察真實,反而毀謗正法。
【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稱遂。】
不能稱心,不能如意,所謂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如意的事
情?這裡面有果必有因。不如意,樣樣不如意,這是果報,果必有因。他不在因上去找,
不在因上去改過,反而埋怨,怨天尤人,老天爺不公平,對不起他,佛菩薩也不公道,這
種妄念是罪上又加罪,他怎麼能夠得稱心如意?
【十八者其心不調為人棄捨。】
『心不調』,妄念多,煩惱多,這是心不調。一個人妄念多、煩惱多,誰敢用你?不
但一般人用人不敢用這樣的人,無論哪個做長官、做領導人的,他用人喜歡用老實人;如
果妄念、妄想太多的人,不敢用,『為人棄捨』。
【十九者不知法界隨順惡友。】
『法界』裡面是善友,法界裡面真善知識,他不懂得,他『隨順惡友』。這就是所接
觸的人不是善知識,是惡知識,跟這些人做朋友。
【二十者不了諸根繫屬煩惱。】
了是明瞭,明瞭是智慧,這一句意思很深,十九跟二十兩句義趣都很深很廣。不能明
瞭諸根,六根、六塵、六識,換句話說,不能夠明瞭事實的真相,於是乎起心動念無非煩
惱。這些都是喜歡世話這樣一個因緣產生的過失。末後一句總結。
【彌勒。是為菩薩樂於世話二十種過。】
佛簡略的把它歸納成二十種過失,如果諸位細細的去觀察,每一類裡頭不曉得有多少
過。所以古大德勸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特別是我
們今天念這段經文。接著又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念頭是妄念,只要把妄念
打掉,你的法身慧命就現前。由此可知,法身現前不是普通人,法身大士,這就超越了十
法界,入了一真法界,才是法身大士。我們的法身不能現前,法身不能證得,什麼原因?
障礙。障礙當中,喜歡說話是個很大的毛病、很大的障礙,我們沒發現,不知道!讀了這
段開示,記住世尊的教誨,少說話,多念佛,決定有好處,真能夠斷煩惱,開智慧。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末後偈頌的意思,前面說過,就不再重覆。這一段裡面一共有二十一首偈,多半都是
屬於重頌。希望我們把這個教訓,這個教訓非常重要,要牢牢的記住。長行文不好記,偈
頌好記,容易讀,好記。第一首:
【憍傲於多聞。執著諸諍論。失念不正知。是名世話過。】
『憍傲於多聞』,對於有多聞實德的人,對他們生起驕傲的心。『執著諸諍論』,執
著自己的成見,不肯服輸。『失念不正知』,失去了正念。『是名世話過』,這是世間喜
歡說世話的過失。第二首:
【遠離正思惟。】
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
【身心不寂靜。】
喜歡給人常常爭論,常常喜歡世話,身心都不能夠安穩。
【退失於法忍。是名世話過。】
菩薩六度,忍辱波羅蜜不能成就。
【其心不調順。遠離奢摩他。及毘缽舍那。是名世話過。】
這是講他心不能夠調順,心裡面妄念、雜念很多。『奢摩他』跟『毘缽舍那』都是定
,都是禪定的別名。在中國古時候,奢摩他翻做止,毘缽舍那翻做觀,宗門裡面、教下所
講的止觀。止是放下,從放下而得定,就叫做奢摩他;如果是從觀,觀就是我們講看破,
從看破而得定,這個定就叫毘缽舍那。都是得定,但是用的方法不一樣,所以它有兩個名
稱。如果我們用《金剛經》上的話來講,這個比喻大家就很好懂。譬如《金剛經》佛教給
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從這裡得定,不著相,如如不動,這種得定,就叫
做奢摩他。假如我們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從這個
地方得定,就叫做毘缽舍那。這個諸位就比較容易懂。都是得定,但是方法不一樣,所以
它有兩個名字。心調順就是清淨心,就是禪定;心不能調順,遠離兩種修定的方法,都是
世話之過。第四首:
【不尊敬師長。愛樂於世論。智慧不堅固。是名世話過。】
為什麼不敬師長?凡是喜歡爭論的,現在我們一般講,都不是老實人,師長也沒有看
在眼裡。不但師長沒有看在眼裡,佛也沒有看在眼裡,甚至於佛經他也拿出來批評。有些
佛在經上講空,有些佛在經上講有,他看了之後,釋迦牟尼佛也沒有什麼,你看看一會說
空,一會說有,自相矛盾。佛都沒有看在眼裡,還能把老師看在眼裡嗎?都是喜歡爭論。
所以他有一點聰明,不是真智慧,這個智慧是世智辯聰,他不是真智慧。下面一首:
【諸天不恭敬。龍神亦復然。退失於辯才。是名世話過。】
天龍八部對於這種人不會恭敬,縱然有一點小的辯才,也容易退轉。
【聖者常呵責。如是耽著人。唐捐於壽命。是名世話過。】
這剛才說過了,『聖』這是真正有德行、有修持、有證果的這些聖者,他們要是呵斥
你、責備你,你還是個法器,應當要曉得。喜歡『耽著』,著是著相,耽是喜歡,喜歡談
論這些世話,光陰空過了。『唐捐於壽命』,就是大好時光這樣空過,太可惜了,唐捐就
是空過了。第七首:
【諸行皆缺減。遠離大菩提。命終生憂苦。是名世話過。】
『諸行』是講你的修持,修持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你的修行常常欠缺,也就是說你修
的不圓滿,六度你缺了好幾條;『減』,雖然是修,功夫不到家,都是過失。『遠離大菩
提』,我們今天的修學,目標是往生不退成佛,真正希望這一生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退成佛,你要常常念佛才行,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要是喜
歡聊天,喜歡世話,那麼淨念,你念就不淨,參雜著許多世話在裡頭,你念不淨。喜歡說
世話,你也就間斷,你就不能相繼;換句話說,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就失掉,你說多可惜!
所以這個過失,『命終生憂苦』,命終還是要去搞六道輪迴。
【疑惑心動搖。猶如風吹草。智慧不堅固。是名世話過。】
當中一句是比喻,好像風吹草,兩邊搖擺,說你的疑心跟你的智慧不堅固,心常常受
外面境界影響,心隨境轉。
【譬如倡妓人。讚說他勇健。彼人亦復然。是名世話過。】
『倡伎』是演戲的,在舞台上,舞台上讚歎,這個演員讚歎那個演員,你是大英雄,
那真的是假的?我們曉得那是表演,不是真的,那是台詞,是舞台上表演的,不是真實的
。這是比喻這麼一樁事情,喜歡講世話的,這也不是真的;換句話說,說話不誠實,誠實
的人語言自然就少。話多的人,毛病就很多。
【隨逐世語言。染著諸欲境。常行於邪道。是名世話過。】
這是隨逐世間的,他看到、他聽到了,他就想說,就要發表他的意見。實在講,什麼
意見?發表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搞這些東西。他如果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哪有話好說?
他心如果清淨,一塵不染,自然他不會為境界所轉。而境界的這一切境界相,他清清楚楚
、明明瞭瞭,那才叫智慧。言論多,他要發表他的妄想分別執著,可見他是染著這些欲境
,他要不染著,哪來那麼多話?當然他行的是邪道。
【希求心不遂。諂曲多諍論。遠離於聖行。是名世話過。】
不但世間的一般人,我們學佛的人也不例外,也有這些事情,甚至於出家人都犯這個
毛病。我在早年出家沒多久,聽說有位法師,這法師是在大陸出家的,以後到台灣去了。
他的年歲比我大一些,大不了太多,好像還是我的同鄉,安徽省。大概過去跟九華山地藏
菩薩有緣,所以他一個小道場供養地藏菩薩。有一天他出門去了之後,大概家裡沒人,遭
了小偷。回來之後,他把地藏菩薩狠狠罵了一頓,說我天天供養你,我出去了,家裡有小
偷,你怎麼都不管!『希求心不遂,諂曲多諍論』,怪起地藏菩薩。這個傳出來真是個笑
話,這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怪菩薩沒有把門看好,糟糕不糟糕!『遠離於聖行』。第
十二首:
【愚人得少利。其心常搖動。如猿猴躁擾。是名世話過。】
得一點小的利,這是福報薄的人,得一點小利他身心都不安,不知道怎麼好。這種情
形往往我們也能看得到,都很明顯。『猿猴』是比喻,比喻他心不定。
【智慧多退失。無有覺悟心。愚者所攝持。是名世話過。】
話多的人,頂多他有一點世智辯聰,說實在話,沒有真實智慧,所以他的警覺性也不
夠,『無有覺悟心』。你們讀經,經裡面講的西方菩薩大德,菩提高廣,菩提就是警覺性
很高,他沒有覺悟心。『愚者所攝持』,誰攝受他?都是些沒有智慧的愚人,當然造作罪
業就決定不能夠避免。
【迷惑於眼耳。乃至意亦然。常與煩惱俱。是名世話過。】
這首偈子裡面,說了眼、耳、意就通攝六根。六根緣六塵境界,心隨境遷,眼被色迷
惑,耳被音迷惑,這一迷就生煩惱。什麼叫做迷?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了七情五欲,就叫
迷了。順境他起了貪愛,逆境起了瞋恚,都叫迷;不要認為瞋恚是迷,貪愛不迷,貪愛也
是迷。怎麼樣才不迷?如如不動就不迷,清清楚楚,如如不動;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不
動是禪定,有定有慧,這就對了。所以,起心動念就是煩惱。再翻過來看第十五首:
【愚人樂世話。盡壽常空過。不如思一義。獲利無有邊。】
十五、十六、十七,我們把這三首偈念下來,它是一段。前面是一首一段。
【譬如甘蔗味。雖不離皮節。亦不從皮節。而得於勝味。皮節如世話。義理猶勝味。
是故捨虛言。思惟於實義。】
諸位細細看這三首偈,說的一樁事情。只有愚人他才喜歡這些世間的言論,『盡壽常
空過』,他這一生空過了。喜歡搞這些東西,不要說邪論,那果報在三途,即使正論也不
行,為什麼?正論裡頭要有正行,他會說,他做不到。譬如說正論,你常常講的滿嘴都是
孔孟之大道、聖道,可是心裡頭還是貪瞋痴慢、是非人我,這種正論也不行,正論也會墮
三途,何況是邪論?何況是欺騙眾生?那個罪過怎麼得了!他一生就被這樣空過了,太可
惜了。佛在這裡教給我們,『不如思一義,獲利無有邊』,不如你想一個道理,就是我們
常講的一門深入。你這一生讀一部經,學一個法門,常常把它放在心上,你的心是清淨的
,你的心是專一的。世法如此,佛法更不例外。世間我們在歷史上看過,大聖大賢終身也
是制一經一論,他心專,所以他有見地,他有發明,他有著述,能夠流傳於後世,利益無
邊。這種人絕不會墮三惡道,果報一定在人天,這就是世法裡面所說的立功、立德、立言
。佛法亦復如是,也要懂得一門深入,「一」容易得定,容易開慧,「不如思一義,獲利
無有邊」。
佛唯恐我們對這個意思還不能透徹的理解,下面舉個比喻給我們說。這個比喻,比喻
吃甘蔗,甘蔗在印度那個時候也很普遍,大家都常吃的,佛就舉這個比喻。吃甘蔗當然你
吃它的味,甘蔗水的滋味。可是甘蔗水的滋味,沒有離開甘蔗皮,也沒有離開甘蔗節,所
以『雖不離皮節,亦不從皮節』。你離開它,得不到甘蔗味,但是你不離開它,你也得不
到,所以你『亦不從皮節,而得於勝味』,這個比喻大家好懂。佛就用這個比喻來說,皮
節就好比是世話,義理是勝味,這是佛教給我們,要捨棄那些廢話,你要得它的勝味。在
平常言論當中,你要能夠思惟它的義理,你就真的得到東西,如果只是在言語上去爭論,
你就錯了。譬如吃甘蔗,你嚼皮嚼節,得不到甘蔗的味道,這就錯了。
==
隨逐世間的,他看到、他聽到了,他就想說,就要發表他的意見。
實在講,什麼意見?發表他的妄想分別執著
如果有忍,就不會與人家爭論。
別人是正論,你就讚歎;別人不是正論,笑笑就好了,何必要去爭執?
所以這是忍辱法失掉了。
我也是世話多,愛發表意見。慚愧懺悔,要改過。>"<
用道證法師的說法就是,愛去跟世間相應(應嘴),不跟阿彌陀佛相應(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5-25 22:37: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5-25 23:4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5-26 00:1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5-26 03:1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5-26 04:16:00
南無阿彌陀佛,最後吃甘蔗的比喻,真的比喻的很好,令人受益匪淺。
作者: mark183 (mark)   2018-05-26 15:45: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5-26 21:2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