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講經緣起
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在此地為同修們宣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這個因
緣在今天來講是非常的殊勝,目前講經的道場在本省可以說是相當的多,而講戒律的機會
實在是非常的難得,尤其是講《梵網經》這一品是全部的來講解研究討論,這種機緣更是
希有。
過去,祖師大德們教我們持戒念佛。念佛,如果我們要想成就,換句話說,要想達到
一心不亂,真正成就這一生往生淨土的目標,決不是只是每天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掐著
念珠一天到晚在念佛的人多得很,而往生的實在是太少。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炳
老就告訴我,他說我們台中蓮社念佛的同修,在蓮社裡頭登記有姓名、有地址的總有二十
多萬人,實際上往生的(就是有把握往生的)也不過三、五人而已。換句話說,都不成比
例。為什麼念佛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而過去永明延壽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淨土
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為什麼修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這就講到如法與不如法
。念佛是手段,往生的條件是要一心不亂。換句話說,佛號不管你念多少,一定要念到一
心不亂,才具備往生的條件。念得再多,不能達到一心,換句話說,沒有辦法在這一生當
中成就。如果如法,他念得少,念得少他就得一心,像經裡面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他
只念一天,可是他一天就念到一心不亂,他就具足往生的條件。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
到。
如何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就像佛在《彌陀經》裡面告訴我們,必須具備多善根福德
因緣,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講善根福德因緣可以說每
個人都有,都有怎麼樣?少了,還達不到往生的標準。不是說沒有,實在是少了;善根也
缺少,因緣也缺少,福德也缺少,這三個條件我們都少。正是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
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我們對於大乘佛法的教義知道得太少,所以信心生不起來
,於世出世間法還是充滿了懷疑。你有這個疑念現前也好,沒有這個疑念現前也好,總而
言之,疑沒有能夠斷掉,疑是根本煩惱。因緣不具足、太少了,就是沒有一個修學的道場
。
民國初年,在大陸上淨土道場只有一個,蘇州的靈巖山。印光大師在那個地方教化,
那是一個常年念佛道場,現在這個道場也不存在了。所以我們真正想修學,沒有善知識領
導我們,沒有同參道友互相切磋琢磨,到了今天,不但修學的因緣沒有了,連求解的因緣
也不可多得。我們圖書館地方很小,不足以構成一個道場的條件,僅僅是一個小型的講堂
。我們在此地提倡淨土法門,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持戒念佛。過去,戒律我是勸勉同修
們自己去修學,我還沒有想到要來講,所以只發願講《彌陀經疏鈔演義》。我們圖書館專
講這一部。很難得的館長她來啟請,要求講《梵網經》,講梵網戒。我把這個戒本拿來看
一看,覺得有講全經的必要,因為如果不明菩薩心地,這十重四十八輕沒有辦法受持。展
開這個經我們重新再溫習一遍,覺得這個意思非常之好。所以我決定我們圖書館,從今以
後每個星期天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一遍講完之後從頭再講一遍,周而復始。我們
每個星期天是固定的,就是這個時候,像《彌陀經疏鈔演義》一樣。
這個本子我們勢必要印。我們採取的這個註解,是明朝寶華山開山的祖師(就是第一
代的祖師),寂光律師的註解。這個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間寶華山的刻本,木刻本,到現在
已經有一百多年。我手上有這麼一部,這一部非常的難得。如果要翻印,這個書必須重新
裱過一次,不裱過一次,這一次印了,這個書就毀掉了。一百多年以前的書,這個紙張已
經很脆,翻翻都會翻壞,所以必須把它裱起來,像我們從前《法華經大成》一樣。《法華
經大成》,那個比這個還要早,也是一百多年以前的版本。將來就作為我們講堂選用《梵
網經》講義的本子。
這是說明我們因緣的殊勝,這個因緣只是解門的因緣;行門的因緣還要大家真正的發
心,求佛菩薩感應,希望將來在本省有一個真正修學的道場,像從前印光法師那個道場一
樣。也是我們過去一再在講堂提示我們所嚮往的道場,每天有八個小時講經,有八個小時
念佛。如果有這樣的道場,那我們的因緣具足了,這三個條件可以說多因緣,只要我們的
善根、福德不缺,就保證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的超越三界輪迴。我們圖書館給
諸位的可以說就是將善根、福德增上,幫助諸位增長善根、增長福德。講堂,我一再的說
過,我們不敢說講經,更不敢說講戒經,我們只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的切磋琢磨。展開講義
,就是寶華山律宗道場第一代祖師寂光律師來給我們開導,我們只是寂大師私淑弟子而已
,要以這樣的態度在一起共修。
無論是經文或者是講義(現在諸位看的這個本子,只是經文沒有講義,因為講義的分
量多,到以後印出來再分送給諸位),如果有疑問的地方、有不明瞭的地方一定要問,提
出來我們大家互相的討論。經義、講義明瞭通達,我們才能做到斷疑生信;換句話說,才
真正能夠達到增長善根。善根增長,福德就會隨著增長;福德是講修證。真正信解,哪一
個不願意修證?我們在修證上會懈怠,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自己信解不足,疑慮重重,修
行的心提不起來,證果這樁事情自己不能肯定,這樣才是耽誤了一生。
道場啟請的功德不可思議,也是諸位福德因緣不可思議,這是我們應當要特別珍惜的
。這一次我們發起印《彌陀經疏鈔》,本來想印三千部,二千部印的費用是夠了,現在繼
續不斷的我們還在徵求。我們看看如果這個款項還有多的,我們在二千部之外,把這個錢
再移過來印《梵網經直解》,就印這個註解的本子,再不夠的我想一定會許多同修們發心
。因為這個本子非常之好,寂光大師的註解簡要詳明,文字不太深。雖然他是明朝時候的
人,因為他是戒壇裡面傳戒的和尚,我們今天所稱戒和尚。寶華山傳戒講《梵網經》就是
用《直解》做講義。他的對象是給戒子們所說的,因此他必須要簡單、要扼要、要詳細、
要明白,使一般的戒子在五十三天當中,能夠體會到菩薩心地,建立菩薩心地,培養菩薩
心地。
這部經的分量不多,諸位現在看到這個本子,上卷是講菩薩心地,下卷是講修行的方
法,就是戒本。它的東西不多,但是涵蓋了整個的佛法。昨天我們講《華嚴經》提到這部
經,它與《華嚴》,與《法華》,與《彌陀經疏鈔演義》完全是貫通的。《華嚴經》卷數
多,分量大,解說詳盡,但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與本經「心地品」,實在講無二無別
,可以說「心地品」就是整個《華嚴經》的濃縮,《華嚴經》乃是「心地品」的擴展,內
容真是無二無別。由此可知,這一品經的重要。
貳、釋經題目
一、「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今天第一次跟諸位在一起研究,我們依照寂大師的註解,先看本經的題目,「釋經題
目」。經名五個字「佛說梵網經」。從這個題目我們就能夠明瞭世尊說法的義趣、宗旨,
向下我們逐字來研究。從題目裡面我們明瞭,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看到大梵天王王宮裡面的
羅網,這個「網」就是羅網。羅網在本省我還沒有見過,大陸上從前的寺院、皇宮裡面都
有。可是我在大陸上那時候年歲很小,沒留意。前些年到日本去訪問看到了,日本在現在
像京都有許多大的寺院裡面,你去看有羅網,多半是以銅絲編織的。因為這個宮殿的梁柱
,雕梁畫棟,那是非常高水準的藝術品。用這個網保護著它,最重要的是怕鳥雀去做窩,
會把藝術品損壞,所以就用羅網來保護,像紗罩一樣來保護它。這個羅網非常之考究,在
羅網當中往往繫的有珠子,有明珠,有許多的裝飾品,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梵天王宮殿
裡面的羅網,當然比我們人間更要殊勝。它所繫的那個珠子,珠珠放光,光光互映。佛一
看到這個境界,就聯想到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羅網一樣,所以就用這個來做比喻。比喻得
很多,義趣非常之多,向下我們能夠說到,講義裡面都有,用這個來比喻心地法門。
十法界,上至佛菩薩下至惡道眾生,就像梵網的孔目一樣。孔目雖然有別,但是它是
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心地。心地有覺有迷,覺了是四聖法界,迷了是六凡法界。不管
是迷與悟,總而言之,是一個心地而已。心地所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叫做戒,戒就是
規律的生活。不但在我們個人或者是團體的生活方式,乃至整個宇宙的運行莫不皆有規則
。這是我們今天許多科學家觀察宇宙,看到許多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都有一定的軌道,一
定的軌則,有條不紊。在佛法裡面講都是屬於戒律,戒律是規則。這個戒律叫心地戒律,
所以《梵網經》是心地戒品。
經題五個字。「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像我們講《彌陀經》,《彌陀經》也是《
佛說阿彌陀經》。大概冠上佛說,這個意義比一般的經一定是更為重要。佛,我們道場常
常講,所以這個意思在此地可以省略。簡單的說佛是覺悟的意思,它裡頭有三個意義,第
一個是自覺,第二個是覺他,第三個是覺滿,自覺、覺他都圓滿。這三種解釋是有來源的
,自覺是對凡夫說的,凡夫不覺,不覺這就是迷,迷的現象就是煩惱,所以覺悟的人沒有
煩惱,迷的人有煩惱。
我們要問我自己到底是覺還是迷?你就問問你自己有沒有煩惱,如果有煩惱這是迷、
是不覺。所以佛法常講斷煩惱,斷煩惱菩提就現前了。所謂「菩提」是印度話,中國意思
就是覺悟,覺悟就現前了。說到煩惱,這個煩惱有根本,我們過去也研究不少禪宗的語錄
,像《壇經》、《大珠和尚語錄》我們都很熟悉,禪家教給我們從根本修,凡事要能把根
本找到,那成就就容易。根本,煩惱的根本是什麼?是我見。我們讀唯識,唯識講第七識
,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就是根本,煩惱的根本。四個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我見
」,佛教裡還有一個名詞叫「我執」,實在講我執,人我執、法我執。我執包括四大煩惱
,我見、我愛、我慢包括這些,其中最主要的是我見。因為有我見,我見的作用在六根接
觸六塵境界才起貪瞋痴慢,造作一切的善惡業。既然造作有業,當然免不了輪迴善惡的果
報,造善業感三善道的果報,造惡業感三惡道的果報,這是不能自覺。
而諸佛如來當初跟我們也一樣,他也是從凡夫發心修行證果的。釋迦牟尼佛如是,阿
彌陀佛也不例外。我們看看《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從做國王的時候發心皈依,發願修行
,經歷很長很長的期限才修成功。我們在經論裡頭常看到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算
不了什麼。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看阿彌陀佛(其他的佛不要看,這兩尊佛與我們比較接近
)都是修無量劫。《梵網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到我們這個世界,他是怎麼修成的
?他之所以能夠修成佛,就是以「本佛性戒」為因地心。佛常在經論裡教誡我們「因地不
真,果招迂曲」。而這部經的特色,能說的佛是報身佛盧舍那佛,聽眾是誰?聽眾是化身
佛。這個道場實在是太莊嚴了,聽眾裡頭沒有別人,統統是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盧舍那佛講《梵網心地戒品》,聽眾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是通號,不是一個人的專號,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我們舉一個比喻,
我們把佛比喻作老師,釋迦牟尼就好比國文,教國文的老師,國文老師太多了。所以諸位
不要一聽到千百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只有一個人,怎麼會變成那麼多人?如果你要
想到這個地方開一個大會,這個大會裡面在講學,聽眾都是國文老師,國文老師太多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是通稱,通號。他的名字叫悉達多,悉達多才是他的名字。「釋迦」的意
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默是清淨,所以他這個名號的意義是既仁慈又清淨
。這樣一個覺者在梵網會上千百億之多,接受盧舍那佛講「菩薩心地戒品」。
我們講到覺他,這個覺他的意思是不同於二乘人。二乘人實在講他比較著重自己,不
大注重別人,自己得清淨、得解脫就好了,別的人他不管。他有慈悲心,慈悲心不廣大、
不普遍,他是被動不是主動的。菩薩就不一樣,菩薩他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礎上,二乘人
心不平等,菩薩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想學大乘,先修平等心,這是根本法
。平等心裡面先修怨親平等,因為世人怨親是最不平等,要從這裡修,自己這一生才能成
就。修平等心,平等心裡面起作用就是平等性智;換句話,就是根本智。提到根本智我們
都嚮往,有根本智而後才有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從平等心裡面起來的,好比
水,水在平靜的時候像一面鏡子,能夠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那個照就是根本智,水
的平靜就是心地平等清淨。所以你的心不平等,你的根本智怎麼能現前?
佛法裡面用念佛的方法,用誦經的方法、背經的方法,你也在學。可是你學的是什麼
?你是一個呆板的學法,你天天念佛,不能夠把心念到清淨平等;天天背書,不能把心背
得清淨平等。那這個念、那個背都沒用處,不起作用。必須遇到不平等的境界,心裡馬上
起一句阿彌陀佛,境界平等了,它起作用了。不平等,這個境極端不平等的時候,想到經
裡去背一段經文,心清淨、平等了,這才起作用。否則的話,念得再熟、背得再多,一點
用都沒有,你的智慧不能現前,你的煩惱一天到晚在增長。修的是什麼?修口不修心,那
就是古德講「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用處的,重要的是修心。
菩薩因為心平等,所以他的根本智顯露。根本智裡面最殊勝的功德就是大慈大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清淨心裡面本來具足的德行,不是有意發心去做的,不是的
,本來就如此。他不但在佛界裡面服務於大眾,他還能在魔界裡面去利益他們,我們是有
佛有魔不平等,他心裡頭佛魔是一樣的、是平等的。這跟《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入一真
法界」,法界在他眼睛裡頭唯有一真,我們凡夫看到有佛有魔,他看唯一真法界,他沒有
分別。這就是覺他,不同於二乘人;講覺滿,不同於菩薩。菩薩雖然覺不圓滿,佛的覺悟
圓滿了,菩薩度眾生,由於他自己位次的高下,斷證的淺深不同,所以自行化他都還沒有
圓滿。尤其是初發心的菩薩,更應當認清自己,認清環境。
菩薩的修學跟二乘人大大的不相同,二乘人的修學他完全是著重在自己,菩薩的修學
就是初發心的菩薩,他是自他完全是平等的,這是菩薩心。一開始就是自他平等,所以他
跟二乘人決定不一樣。我們在一般斷證位次上來說,像阿羅漢,四果羅漢的境界相當於圓
教第七信的菩薩,但是諸位要曉得,那只講斷證,其他的,阿羅漢比七信的菩薩差太遠了
,不能比。給他兩個並在一起,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七信菩薩也斷見思煩惱,這個他是
平等的。如果講心地的清淨、光明、慈悲,那阿羅漢沒有一樣能比得上菩薩。不但阿羅漢
比不上七信菩薩,初信的菩薩他也比不上。為什麼?初信菩薩雖然煩惱沒有斷,在斷煩惱
上比不上阿羅漢,可是慈悲心是阿羅漢比不上他,平等心阿羅漢比不上他。阿羅漢自私自
利,初信的菩薩他就能顧慮大眾,能夠處處替別人想,事事替別人想,能夠捨己為人,服
務大眾,這是小乘人沒有辦法跟他相比的。所以四果羅漢見到一個初發心的菩薩,他要尊
重,道理就在此地。他是聖人,他不嫉妒,他尊重,他知道你的心量比他大,無論在什麼
場合他要退後、要讓你,所以菩薩行、菩薩的心,在十法界裡面的確是不可思議,無比的
尊重。
菩薩心是什麼樣子?本經就要告訴你什麼叫菩薩心。上卷講菩薩心,下卷講菩薩行,
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下卷戒本是講菩薩行,上卷是講菩薩心。所以我們對於菩薩的心
不了解,那行就談不上,所以這個經尤其講戒本是非講菩薩心地不可。佛這是覺圓滿了,
自覺覺他都圓滿了,九法界的眾生對他尊重為「天中天,聖中聖」,所以他是究竟覺。菩
薩叫分證覺,就是部分的覺,沒有圓滿,佛是圓滿的覺,我們稱佛、稱如來,這個意思就
是說三覺圓滿。這個地方的佛,我們經品上的佛,是娑婆世界說法的教主,這個教主是報
身教主盧舍那佛。
二、「佛說」:法喜充滿。自己成就又能夠利益眾生
第二我們講「說」,這一個字跟《彌陀經》裡面那個「佛說」的說一樣的意思。所以
說「悅所懷」。第一個他自己證得這個境界,你想想他多歡喜,說是悅,喜悅,自己證得
了,我們一般講法喜充滿。你今天念佛如果念到一心不亂,你喜不喜歡?念到一心不亂怎
麼樣?生死了了,三界超越了,隨時可以往生,沒有生死,生死自在。住在這個世間,如
果有緣多住幾年,沒有緣少住幾年。什麼叫緣?大家都很喜歡學,都很認真的學,多住幾
年幫助大家。什麼叫沒有緣?大家不認真,都在那裡敷衍,在那裡因循苟且,這是不必要
,就走了。他自己沒有生死,自己沒有壽命,他的生死壽命是看大家,大家需要他,真正
需要他,好,多住幾天幫你忙;不需要了,不需要就走了。為什麼?還有他方世界別人需
要,因緣不在一處,世界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過去都曾經住過,都曾經跟他們接觸過,所以無量無邊的因緣
,你怎麼不歡喜?如果有很多人願意修學,誠心誠意來請教你給他說,這個說是高興,所
以「說」這一個字就表示著法喜充滿。自己成就又能夠利益眾生,為大眾做增上緣,所以
這個「說」不是一般勉強的說,不是為功利而說,是無條件發自於內心的喜悅,來說這個
究竟了義的法門。
我們要是拿梵網菩薩心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行來念佛求生淨土,真是這樣修學
法,我可以保證諸位在一生當中,決定能夠證到理一心上品上生,生實報莊嚴土,還有什
麼疑問!有這一品經,《華嚴經》前面的五十九卷經文,我們真可以省掉,那個經太長。
因為五十九卷所講的就是說的《梵網經》上下兩卷,我們以這個心、以這個行,表現在日
常生活當中,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以《四十華嚴》是我們的一個樣子,什麼樣子?
生活的樣子,這樣結歸在淨土當然是上品上生,這是行真正的法喜充滿。
這兩個字合起來看「佛說」。佛經有五種人說,佛在經裡告訴我們,所以佛經不一定
全是佛說的。有佛說的,有菩薩說的,還有天人說的,還有仙人說的,還有變化人說的。
但是這五種人除佛之外,菩薩以下乃至化人所說的,必須要經過佛的印可,就是同意。佛
的印可不像我們,說了之後點個頭很好,我贊成,佛不說話,佛默然就是同意。你講了,
講了不說話就是同意,因為你講得不對,他馬上要提出糾正,他一句話不說就是同意,所
以默然就是同意,默認。這就等於是佛說的。
說到佛我們曉得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佛都能說法,我們在《華嚴》裡
面看到,《六祖壇經》裡面也看到。《六祖壇經》跟我們講一體三身佛,這個地方的佛是
「依法身根本智起後得智,現報身為說法主」,就是盧舍那佛,法身是無說而無所不說,
法身遍一切處。「說」這一個字不一定是口說,表示也叫說,可是必得根性大利人,他見
色聞聲他就覺悟了,愚昧的人你給他講,講了也聽不懂,那是根性愚昧。剛才說過,這一
會聽眾是千百億釋迦為聽眾,可是盧舍那佛勉勵與會的千百億釋迦佛,希望他們輾轉在每
一個世界去做說法主,把這個菩薩心地法門普遍的宣揚,說給一切大眾聽,就是六凡天人
為釋迦的聽眾。實在說,這個法門真是隨時隨地,隨一切眾生的根性,諸佛如來無時不說
,無處不說,實在是我們自己煩惱業習太重了,不能覺察。
再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教,就是一個梵網法門。諸佛菩薩的行持,或者我們
講他的生活方式,他生活所表現的,把它整個歸納就是五十八戒。五十八戒就是全部的諸
佛菩薩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行為;我們今天講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不出這五十八
條戒的範圍。所以這個戒條,每一戒條裡面都是無量無邊,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
門,都出不了《梵網》的綱領。梵網好像是總綱,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好像是細目。
由此可知,這部經在佛法裡,的的確確是屬於大總持法門。所以佛佛承傳,佛佛授受。《
梵網經》乃是三身佛同說,法身、報身、化身。還有重要的一層就是表法,這是我們必須
要曉得的,如果不懂得表法,你就沒有辦法體會到佛說法的真實義,像我們開經偈裡面講
「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一定要曉得表法,就是它代表的什麼?
三、「梵網」
「網」,剛才說過是大梵天羅網,這個羅網的名字叫「因陀羅網」。因陀羅是梵語,
翻成中國叫天珠,天赤珠。赤是紅色的,珠是寶珠,這個寶珠它是繫在網上的。經裡面告
訴我們這個網有千重,光光互映,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世間的羅網,能夠看到三重的已經
就不多了,大概最多就是三重,通常我們在日本看就是一重。珠子多,珠子都有光,都像
鏡子一樣它能夠照,這個珠照那個珠,那個珠照那個珠,你想想看這多美,所以光光互攝
。佛看到這個情形,忽然想到這個比喻,比喻的法門。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門、所講的法門
,理事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像這個珠與珠,光光互攝一樣。我們有個類似的,
就好像我們現在這個講堂,我們燈很多,每一盞燈都放光,光光互攝,彼此互相照映,個
個不相妨礙。不會說這個燈光妨礙那個燈光,不會的,是圓融而沒有障礙的。這就顯示出
法界相確實如此。
無量的網孔比喻無量的世界,比喻無量眾生心,比喻佛無量的法門,比喻菩薩差別階
級,比喻諸佛所受用的境界。所以這個比喻裡面的含義是無量無邊,而與《華嚴經》的經
題有同樣的義趣。《華嚴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是講雜花莊嚴。好像一個花
園一樣,這個花園是一切的花,一切的品種應有盡有,美不勝收。他是用花莊嚴來比喻一
切法,比喻一切世界,比喻一切眾生心;此地佛是用梵網做比喻。雖然用的比喻東西不一
樣,一個是用花,一個是用梵網,可是裡面的內容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你也就能夠體會
得到,《華嚴經》是《大梵網經》,《梵網經》是《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境界只有詳
略不同,不能講哪個說得多,哪個說得少,不行,不能那個講法,都是說得很圓滿;一個
是詳細說,一個是簡單的說。《華嚴經》所多一個就是多一個入法界,就是多最後這一品
,最後一品那是完全講菩薩心地、菩薩的心行,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四十華嚴》
,就是入法界品。今天我們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
我們要是拿梵網菩薩心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行來念佛求生淨土,真是這樣修學法,
我可以保證諸位在一生當中,決定能夠證到理一心上品上生,生實報莊嚴土,還有什麼疑
問!
這一品經是老和尚1983年11月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所講。
這品經老和尚只講過一次,所以非常希有難逢。
而且本品經是和《彌陀經疏鈔演義》一起講,這就是勸我們持戒念佛。
(非常感恩韓館長祈請!)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真的真的非常殊勝,難以言說!大家往下聽就能明白。
在台灣傳授菩薩戒,除了四重二十八輕在家菩薩戒外,梵網菩薩戒也是很多道場傳授。
比如果清律師的正覺精舍,就是傳梵網菩薩戒。此戒通在家出家。
想學習菩薩戒的版友或已受持菩薩戒的版友,都應當一起來學習、複習!
我難得找到老和尚講的版本,真的非常欣喜!
(好啦,其實是我自己想聽。:PPPPPPP )
本經文稿來源 http://edu.hwadzan.com/play/11/1/1/243265
紅色小標是我下的,方便學習。
文稿中有明顯錯漏字,我會訂正補充(比如「根性大力」應是「根性大利」),
不確定的我就保留不動。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