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3.3.1.3.2 解釋獨覺加行道
1.定義
「獨覺的義現觀」,就是「獨覺加行道」的定義。
跟前面總說一樣,即「義現觀」就是「加行道」的定義,在「義現觀」之前加上「獨
覺的」,就是「獨覺加行道」的定義。
這個定義的內容,可以跟先前第24頁倒數第10行所談「獨覺的法現觀」就是「獨覺資
糧道」的定義做一個比對,這二個定義內容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法」,後者是「義」。
而這二者的差別在哪裡呢?「法」是指佛的經典或十二分教、九分教的經典,這些經
典就是「法」,主要是講能詮的語詞,就是經典裡的語詞。在這個階段(資糧道-法現觀)
主要是以聞思為主,雖有修,但修並不是主要的,所以法現觀的重點主要是在於經典的詞
句做聞思。
「義現觀」的「義」主要是指所詮義,前述「法」是指能詮詞,能詮詞所講的就是細
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二空、空性。到了「義現觀」(加行道),就是以修細品補特伽羅無我
、二空、空性的意義為主,但是,不能說沒有聞思,還是有聞思,但主要是以修細品補特
伽羅無我、二空、空性這三個為主。
要先知道,法是指能詮詞,也就是經典,就是開示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二空、空性這
些經典的語詞,這時候是以聞思為主,以修為輔。到了義現觀的時候反過來,是以修這些
所詮義為主,以聞思為輔。
一位行者要入道的條件或門檻,就是要生起無造作的出離心,亦即他要先去觀察或思
惟輪迴就如同監獄、火宅一般,一刻也不想待在裡面,而且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想要離
開這個地方。一旦想要離開輪迴,想要證得解脫的力量達到無造作的程度,也就是不會退
失、非常穩固的時候,就說這位行者入道了。
即使行者生起非常強烈想要脫離輪迴,或是證得解脫的想法,但是如果他沒有解脫輪
迴或是證得解脫的方法,只有想要解脫輪迴、證得解脫,還是無法,所以他必須要努力於
能夠證得解脫的方法,而在此之前沒有先了解方法的話,也就無法實踐、無法去脫離輪迴。
這個情況,就如一個人很想到某一個地方,但是卻不曉得去的方法,光是想,他還是
到不了那個地方。所以想要解脫輪迴、想要證得解脫,光是有這種心,甚至生起無造作的
想法,但是不了解方法,還是解脫不了輪迴。
要了解方法,就要先對於開示解脫方法的經典去做聞思,所以剛入道的行者,他有了
無造作的出離心,接下來就是要去了解證得解脫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要聞思經典,資糧
道的行者為什麼是以聞思為主的原因在此,因為這時候這些東西對他來講都是新的,他聽
聞這些經典,進一步做思惟也做修,但是聞思修這三個所成慧,是以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
為主,並非沒有修,還是有修,但不以修為主。
一旦行者要進入到加行道,因為聲聞行者、獨覺行者、大乘行者,各自所緣的不一樣
,聲聞行者要進入聲聞加行道,就要有緣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觀(毘缽舍那),獨覺行者要
生起緣二空的觀(毘缽舍那),大乘行者必須證得緣空性的觀(毘缽舍那)。所以這時候是以
修所成慧為主(資糧道上品轉入加行道時,獲得緣補特伽羅無我、二空、空性等修所成慧
的毘缽舍那),不過也不是沒有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只是不以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為主。
這情況在之前說明過,資糧道的行者及加行道的行者的偏重不同,資糧道是以聞思二
種所成慧為主,修非主要,但不是沒有修。加行道是以修所成慧為主,但並不是沒有聞所
成慧、思所成慧。
2.同義詞
「獨覺加行道」、「獨覺義現觀」與「獨覺加行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就如此處所說的,把「獨覺」代換成「聲聞」,或把「獨覺」代換成「大乘」,都可
類推,譬如「聲聞加行道」、「聲聞義現觀」與「聲聞加行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
詞。或代換成「大乘加行道」、「大乘義現觀」與「大乘加行道者心續之智」,這些也是
同義詞。
3.分類
獨覺加行道若予以區分,有加行道「煖」、「頂」、「忍」及「世第一法」四者;前
三者可以分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即「煖」、「頂」、「忍」,各都有
「下品」、「中品」及「上品」);或者(前三者)也可以分為「現前」、「比度」及「
再決知」三者;或者(前三者)也可以分為「聞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
。但世第一法則沒有這樣的分類,因為世第一法是時邊際剎那的緣故。時邊際剎那的時間
非常短,是成年男子一彈指的65分之1,這個時間就是細品無常的時間,因為時間過短的
緣故,所以無法分「下品」、「中品」及「上品」,或「現前」、「比度」及「再決知」
,或「聞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
處於世第一法的行者,沒有「現前」、「比度」及「再決知」的區分,因為這樣的行
者在一時邊際剎那時,處在緣二空(能取所取異體空)根本定的狀態,緣二空是屬於再決知
,這是因為他在緣二空的根本定的狀態,對於二空的了解是再次的了解。因為他之前已經
了解了,所以他在緣二空根本定的狀態中的認知是屬於再決知。
這類行者他無法產生新的比度,因為新的比量的產生要透過很多的理由去成立所立,
才有辦法產生新的比量,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他無法用很多理由去成立所立而產生新的比
量,而處在世第一法階段的獨覺行者,他有過去現量的相續及過去比量的相續,但沒有新
的比量、新的現量,所以其二空的狀態屬於再決知,因此它只有再決知這個分類而已。
處在世第一法階段,一時邊際剎那這麼短的時間的情況,聲聞及獨覺的行者都是一樣
的,亦即聲聞加行道的世第一法的時間是一時邊際剎那,同樣的,獨覺加行道的世第一法
的時間也是一時邊際剎那;但是,如果是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就不是這樣,他的時間就比
較長,他就可以區分下品、中品、上品等。所以要知道,這裡世第一法的一時邊際剎那的
情況,是聲聞及獨覺才有的。而這樣的講法只能根據印度的論典,無法用理去成立,即聲
聞、獨覺加行道世第一法只有一時邊際剎那的講法,主要是依據《俱舍論》等印度論典的
講法,無法以理成立,我們是順著他們的講法說明。
暫時於獨覺道中決定種姓的獨覺加行道者,他1.現觀二空(能取所取異體空)、2.證得
獨覺的見道、3.證得獨覺的聖者之道、以及4.證得獨覺見道無間道,這些都是同時的。
其中2.及4.的意思是一樣,只是在4.的後面多了無間道,如果2.及4.算一個,就是三
個。
因為當一位行者從加行道到見道,第一個會碰到的一定是見道無間道,所以2.跟4.的
表達其實是一樣的,差別只是第4.多了無間道,這二個(2跟4)如果看成一樣的話,就可以
說三個是同時,如果這二個各別寫成一個條目,就說這四種情況是同時。
前述談的是從獨覺加行道世第一法,進入獨覺見道的情況,如果比對第11頁倒數第3
行,其中,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加行道世第一法者,他1.「現觀補特伽羅無我」與
2.「證得聲聞見道無間道」、3.「證得聲聞的聖道」等等是同時的,這裡就只有列三個,
因為他把第2個及第4個合併;而25頁就是在2.裡面再分出二個,一個是證得聲聞見道,一
個是證得聲聞見道無間道。
這裡要注意,11頁所講的(聲聞)現觀的對境是補特伽羅無我(補特伽羅之獨立實體
空/細品人無我),而25頁(獨覺)現觀的對境是二空(能取所取異體空/粗品法無我)。
(證得細品人無我(補特伽羅獨立實體空)沒有斷除粗品法無我(能取所取異體空)的所
斷品,證得粗品法無我有斷除細品人無我的所斷品。若謂通達粗品法無我卻沒有通達細品
人無我,不是真的有通達粗品法無我。證得細品人無我斷除粗品人無我的所斷品,若謂通
達細品人無我卻沒有通達粗品人無我(補特伽羅常一自主空),不是真的有通達細品人無我)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