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60)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9-22 12:22:31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3.3.1.4 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
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分二:「大乘異生地」及「大乘聖者地」。
如上(P7)以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為前行,並且在心續當中已經產生大悲心時,就是
「大乘種姓已覺醒者」,憑藉這點發起殊勝菩提心的情況等等,前面已經說明過了。而現
在應該正式說明大乘道。
大乘道的門檻或基礎,在於行者有沒有生起定義具足的菩提心,假設行者生起大悲心
,但還沒有生起定義具足的菩提心,還不算是大乘行者,一旦這位行者生起定義具足或符
合定義的菩提心,行者才正式進入大乘道,所以大乘道的門檻在於,有無發起符合定義的
菩提心。
因此,「透過菩提心攝持(以菩提心作為助伴)的方式為(被)1.已達佛地(佛智)
或2.正前往佛地(菩薩智)這兩者的任何一個所攝之智」,就是「大乘道」的定義。即不
論是佛智或菩薩智都是大乘道的定義。
菩提心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一旦無造作菩提心生起的時候,就進入大乘道。
以我們目前現階段的情況,如果我們在做任何善行之前,都能夠以為利眾生願成佛的
想法為動機,透過我們的身語意去累積善根,所累積的善根可以說都成為隨順的大乘道。
為何是隨順的呢?因為我們並沒有產生無造作的菩提心,只要還沒有產生無造作的菩
提心,以刻意的菩提心透過身語意所造作的善根或善行,都只能算是隨順的大乘道而不能
成為真正的大乘道,因為真正大乘道的門檻,就是要有無造作的菩提心。雖然我們透過造
作的菩提心,以身語意所做的善行只是隨順的大乘道,但還是可以算是成佛的因。
上述所談的是大乘道的定義,接著要說明的是大乘地的定義。
「能作為自果(大乘地自己的結果)之眾多大乘功德的基礎所依的進入大乘道之智」
,就是「大乘地」的定義。
地道的「地」及「道」二者是同義詞,只是下定義的角度不同,大乘地主要是從所依
基礎,就如大地是長養草木、農作物的所依基礎。也可以說大乘地是長養,或產生新的或
隨後的功德,或讓已生的功德不斷增長的所依基礎,從這個角度來安立地的名稱。從意義
的角度來看,大乘地及大乘道的意義內涵是一樣的。
「大乘地」、「大乘道」、「大乘智」及「大乘現觀」,這些是同義詞。
若區分「大乘道」(或大乘地),有二:「大乘異生地」及「大乘聖者地」。(這種
分法跟之前聲聞道及獨覺道的分法一樣,都可以分成異生地及聖者地)。
若區分「大乘異生地」,有二:「大乘資糧道」及「大乘加行道」。(這種分法跟之
前聲聞異生地,分為聲聞資糧道及聲聞加行道,及獨覺異生地,分為獨覺資糧道及獨覺加
行道的情況是類似的。)
‧解說大乘異生地
3.3.1.4.1 解釋大乘資糧道
1.定義
「大乘的法現觀」,就是「大乘資糧道」的定義。(跟前面講的類似,一般而言,法
現觀就是資糧道的定義,在法現觀前面加上大乘的就變成大乘資糧道的定義。)此外,因
為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積資糧之道,所以名為「大乘資糧道」。
(這句話主要是要跟未入道所累積的資糧,及小乘道累積的資糧做區分,雖然未入道
也累積資糧,小乘道也累積資糧,但是大乘道真正開始累積資糧是從大乘資糧道開始算,
所以說「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積資糧之道,所以名為大乘資糧道。」)
此外,因為是主要以聽聞、思惟佛法經典詞義之階段的現觀,因此也稱為「法現觀」
。法現觀的法就是指佛法經典,這個階段雖然也有修所成慧,但不是以修所成慧為主,而
是以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為主,所以被稱為法現觀。
不論是實踐佛法或對佛法起信,在這個過程當然是希望透過佛法去除違緣障礙,讓所
做的事業能夠順利,想要做的事能成辦。但是佛法的重點並不在於現世去除違緣及障礙,
還有讓一切的事業順利,或是讓我們過得平安,佛法的重點不在這裡,這些只是附帶的。
佛法的重點,應該至少是來世繼續得到增上生這個暫時的目標,以及究竟的得到決定
勝的果位,佛法所要證得的目標至少應該是這樣,即暫時的增上生及究竟的決定勝這二者
,而不是只是去除現世的違緣障礙,讓事業順利或平安。
要達到暫時增上生的目標,現世中要累積它的因,也就是要斷除十不善(身的三種不
善、語的四種不善、意的三種不善),當能夠斷除這十種不善,它的反面十種善自然就能
夠達成,這樣來生要得到增上生人天果位的目標就能達成。
假設能夠斷除十不善、行十善得到人天,再配合布施、修安忍這些方便分,我們不僅
可以得到人天二善趣增上生的果位,而且可以享有好的受用,可以讓我們諸根具足等,這
些內容都是屬於(共)下士道次第的修行。若要成辦暫時的增上生,就如前所說要修(共)下
士道的內容,主要是斷除十不善、行十善。
如果要證得決定勝,而決定勝分為解脫的決定勝與成佛的決定勝,如果是解脫的決定
勝這個所證的目標,所需要的因是什麼呢?因有二個:出離心及無我慧,出離心也就是對
於輪迴的一種厭倦,立誓想要從整個輪迴中解脫出來,光有想法,沒有方法還是不行,還
要配合無我慧,透過無我慧去對治障礙解脫的煩惱障,才有辦法讓行者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當行者的心續中有出離心及無我慧來結合成為助伴時,他透過身語意所累積的善行將成
為解脫的因,如果沒有這二者,所有的善行並不會成為解脫的因,這部分就是(共)中士道
次第主要的內涵。聲聞道、獨覺道這些小乘道都是屬於這部分。所以出離心及無我慧才是
證得解脫決定勝的主因,其他的善行都只能算是輔助。
同樣的,成佛的決定勝來講,它的主因是菩提心及空性慧,菩提心就是立下為利眾生
願成佛的誓願,空性慧主要是要斷除實有執及實有執的習氣,主要是煩惱障及所知障二部
分,所以菩提心、空性慧是證得成佛決定勝的主因,其他的布施、持戒、安忍等福德資糧
的部分,都是助伴,輔助這二者(菩提心及空性慧)讓行者達到成佛的決定勝。
上述空性慧、菩提心這些都是屬於上士道的內容,總的來講,中士道的次第包含了聲
聞道及獨覺道,上士道的內容主要就是要涵蓋整個大乘道。
要進入大乘道的行者,必須(以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為前行,並且在心續當中已經產
生大悲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